20**年農場志愿者個人工作總結[1]
轉眼間,一年的志愿服務生活已接近尾聲。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新湖農場服務的這一年,我在黨辦王主任的指導下熟悉了辦公室工作,在團委戴書記的帶領下參加了許多志愿者活動。這一年,我學會理智地思考問題,從當初的膽小、不諳世事到現在思想比較成熟、能夠沉穩面對工作,應該說是我人生的一次蛻變。在領導、同事們的關心幫助下,我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一年里,我收獲了很多。
一、虛心學習,不斷進步
作為一名志愿者,**年7月底結束在五家渠的培訓來到新湖農場后,就因農場招商引資會議投入到緊張的接待工作之中。第一次冒冒然來到全然陌生新湖農場,團委戴書記安排我負責登記來賓,我甚至不知道呼圖壁、瑪納斯之類的地名,后來還是把我換掉了。這使我深刻認識到,雖然是新人也不能拿新做理由,只要進了單位,即使第一天也不能有絲毫懈怠,要提早做好準備隨時待命。8月1日正式開始工作后,也沒有明確安排我工作任務,于是我每天打掃辦公室。時間長了,和同事們也熟了,工作流程也漸漸了解。隨著服務期臨近尾聲,自己的公文寫作經歷了從不會到熟悉的過程,盡管是中文系畢業,但當初在學校所選新聞方向,并未修文秘課程,經歷這樣的變化,我深知學習不能想當然,要廣涉獵完善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在當今變幻的世界中找準自己的方向。當然學無止境,以后還要不斷學習才能跟上工作的要求。自己多接觸一些事情,才能不斷得到鍛煉和提高,這也算是我對工作的一點點感悟。這里的同事也教給我很多大學里學不到的知識,如為人處事,打印機、傳真機、掃描儀等的操作,投影儀的使用等等。雖然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在學校里學到的專業知識派不上用場,但學生時代學到的理論知識引導著我們的思維,指導著我們的工作。
工作之余,我還堅持閱讀文學、政治、時評、公文寫作等,廣泛涉獵,多方拓展知識層面。我堅信知識的累積非一朝一夕之功,文筆的鍛煉還需要平時的積累。同時也認真學習了黨**屆四中全會決定及***,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與政治素質,保證了自己在思想上和黨保持一致性;認真學習團中央關于西部計劃志愿者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志愿服務展開工作,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踏實肯干,努力做好各項工作
在黨辦服務之初,我多看材料,盡快進入工作狀態。工作上,我認真盡職盡責、虛心好學、積極肯干,主任交辦的工作任務都能夠認真完成。如收集、撰擬初稿,校對文件以及做好辦公室文件、會議材料的打印、復印工作;并將**年的文件、材料整理歸檔;認真、按時、做好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10月份,農場成立簡史編纂委員會,我被安排到簡史辦負責打字、統稿以及開會通知、準備材料事宜。直到現在,我本著負責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位撰寫者的文稿,盡心修改,做好交稿記錄,并積極研習前言、后記的寫作,做好圖片的搜集整理工作。
在做好主任安排的工作之余,還積極參加團委組織的各項活動。如拾花勞動競賽、慶元旦大學生座談會的組織和節目表演、到新湖監獄一對一幫教等,活動之余的其他事宜,書記安排給我的我總是盡快完成。
**年春季,我們志愿者跟隨機關同事到地里植樹、給棉花接滴灌帶、放苗,每天都是自備午餐,中午頂著驕陽在地里休息一會兒下午接著干。實在不能堅持的時候,就會想起一句話,只有經歷了煉獄之后,才更明白生活的意義。為了讓自己體會更深,更加堅信今天的苦就是以后的甜,在志愿服務結束后重新樹立遠大的理想,大約兩個周的勞動雖然有過抱怨但我仍幾乎一次不落。到最后終于可以把干活的行頭扔掉的時候,我都開始佩服自己的耐力。
三、存在的不足和缺點在這一年里,我在寫作、為人處事上都有了提高,但我清楚自身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1.在新湖農場待了足足一年,我對農場的很多事情還不夠了解,對農場一些部門的認識程度還不夠高,公文寫作中仍不能整體把握。
2.公文寫作與要求還有差距,遣詞造句不夠成熟,文筆仍欠缺。雖畢業于中文系,在校時并沒有足夠重視文秘方向的課程,缺乏公文理論知識,使寫作的文章缺乏深度。
3.剛參加工作,工作思路還不夠靈活。
4.和他人的溝通交流不夠成熟。
在這一年里,我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大學生志愿者,時刻牢記志愿者精神。一年的志愿服務生活,使我感受到了人生價值所在。每個人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時要擺正位置,面對現實踏實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將人生目標的遠景規劃同自身實際相結合,知行合一,將自己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體現出自己的價值??傊?,志愿服務使我實現了從學校到社會、從學
學生到工作人員的轉變。在履行志愿服務義務的同時,也鍛煉了上進拼搏、吃苦耐勞的精神,更大限度的學會了如何去做好一件事。志愿服務工作也將成為我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經歷。
篇2:國商職院大學生寒假志愿者實踐活動總結
國商職院大學生寒假志愿者實踐活動總結
3月13日早上我們滿懷熱情,走進了幼兒園,看著小朋友一個個洋溢著快樂的笑臉,我們減少了來之前的忐忑不安。時間很緊,我們安排了2課時,第一節課進行教導,第二節課驗證教學成果。8點半準時開課,大家一個人帶一個小朋友,教他們從F-L的5個英文字母。志愿者們各自領了一張白紙,一支鉛筆,領著自己帶的小朋友圍到桌子旁邊,著手教課了。
教課的過程中,小朋友很有自己的思想,他們不遵循你的模式,很多時間往往得到的是相反的結果。你教他英文字母的時候,他會讓你教他畫畫。也可以說小孩子的思想不和我們的思想在一條線上,很多時候他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不能理解你說的一些話,不了解你授課的意義,這就需要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去完成任務。
經過1個小時的學習,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我們事先在教室的前方擺了兩張椅子,將兩張椅子用繩子連接起來,繩子上掛滿了氣球,在氣球的間隙間,我們掛上了寫著不同字母的紙張。然后由一位志愿者提問,讓小朋友搶答,小朋友們非常的積極,特別可愛,游戲興趣濃厚,但還是會有幾位內向的小朋友,安靜地關注著那些活躍的同伴們,看著他們一個個都玩得很開心,并領到小獎品。我們不由自主地要帶動他們參與游戲,教室最終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在愉悅的氣氛中結束了早上的活動,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做教師的辛苦,區區的5個字母志愿者們花了整整1個半小時把每個孩子教熟練,從而也反映出孩子們對英語完全屬于不知狀態,我認為英語作為我們第二語言,從小打好基礎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覺得作為大學生我們有這份責任去傳遞我們的知識,作為我們的實踐基地,我想以后我們會開展一個長期的幼兒英語培訓,不僅可以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而且讓他們學到實質性的東西。
二、電動車防雨遮陽蓬市場需求的問卷調查
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交通工具也在不斷完善,電動車也成為普及使用最廣,因此電動車防雨遮陽蓬市場需求也成為很受關注的一個話題,當電動車防雨遮陽篷成為一種時尚流行產品時,投資此項目所需的一切內容成為了眾多投資人關心的問題。3月20日鑒此我們對此題進行一個調研。
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回收率100%。
據了解,電動車防雨遮陽篷以其獨特的產品優勢成為消費者和經銷商的首選品牌。首先其產品的外觀符合當前人們的審美觀,傳統與時尚相結合,使電動車主成為別人眼中的另類潮人。其次電動防雨遮陽篷采用360度全方位設計,讓駕駛人能夠在寬松舒服的環境中獨享一路通的感覺;再次,合理化的安裝步驟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方便,也成為經銷商挑選一路通電動車防雨遮陽篷的關鍵因素。幾個小工具,只需要一個人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安裝完成,拆卸也易如反掌。
調查顯示:80%的人表示有這個需求,剩下的人對此做了不確定的回答。
從以上數據反映的情況來看,居民對電動車防雨遮陽蓬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我認為投資商可以大膽的往這方面發展。
三、 慰問空巢老人
3月25日我們準備了些禮物給社區的空巢老人送去,下午我們探訪了三戶老人,首先是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通過交談,我們得知,老人常年獨自一人居住在窄小的屋子里,雖然有兒女,卻不是一起生活,在交談中,老人好像把我們當成親人一樣,給我們講述她的經歷,她的過去。時而回想起以前孤單的生活而低頭嘆息;時而望著我們這群朝氣蓬勃的青少年而笑容滿面,她的笑,像孩兒般甜蜜,融化了積在心底多年的寂寞。從她的話語中,我們體會到一個孤寡老人的痛苦,一個孤寡老人的孤單,她需要大家的關心,大家的呵護。
而給我影響最深刻的是,來到一位老爺爺家。本來還歡呼雀躍的我們,一下子安靜下來。這是一間只有10來平米的房子,透著風的窗戶,斑駁的墻壁,無不顯示出它的滄桑。屋中只有一張簡單的床,幾張破舊的椅子。一位老爺爺靜靜的躺在床上,他只蓋了兩層薄薄的被子,為了保暖,上面還蓋了幾件厚點的衣服。老爺爺臉色蒼白,干澀的嘴唇,右眼處還有一塊很大的瘀青,看著都叫人可憐。原來老爺爺孤獨一人,后來又中了風,行動更加不便,平時都是社區的鄰居輪流照顧他老人家。我們把自己帶來的禮物送給了老爺爺后,大家還把自己身上的零用錢都掏了出來。老爺爺眼中噙著淚,連聲說著謝謝,那布滿皺紋的臉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我們走出屋子,外面的陽光依舊很溫暖,我們的心情卻很沉重。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們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很少有人會想到我們身邊的這群人,孤寡老人是社會群體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需要關懷,最需要幫助的一部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向社會的弱勢群體獻上一份愛心,這是社會環境趨于和諧的表現之一,我真希望社會上有更多有愛心的人,能關注這些弱勢群體,幫助他們,是老人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安度晚年,構建一個實際的,和諧的社會。
篇3:E市一中志愿者活動總結
E市一中志愿者活動總結
人生因什么而精彩?答案很多,但有一個答案一定正確合理——人生因文明而精彩。
校園因什么而文明?校園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我們的校園如果沒有與之相適應的精神狀態、環境氛圍和文明行為,就不會有校園的文明,文明校園既包含物質的校園,更包括精神的校園,精神的校園需要我們全體師生共同、長期的努力。
文明是一種進步,是思想的科學,行為的端正,習慣的改善,修養的提高,品質的提升。從教育成長的角度,文明是告別昨日的無知和粗俗,是自覺的控制,是人性戰勝,戰勝不符合社會、法律、紀律、公德的本能欲望,是把自己從相互敵視、相互防范中解放出來,從心靈的戰爭中解放出來,從狹隘的功利的和世俗的羈絆中解放出來……
我們同學成m.airporthotelslisboa.com長發展的現實,需要呼喚文明的回歸、重建和發展 ,為了更好的促進同學們培養質樸的學習生活習慣,體會團結與愛心的魅力,養成艱苦樸素的作風,克服昔日種種不良惡習;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校志愿者服務小組在校團委的指導配合下應寧遠堡敬老院的邀請組織同學開展了“文明校園,走進農家”的活動,深刻的體會到文明在我們成長道路上的重要性。
活動結束時,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感觸,每一位同學都學到了一些東西。是啊,“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我們滿懷憧憬,我們充滿激情,我們追求成長和長大,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親近文明,表現文明,實踐文明,做文明學生,創文明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