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集團公司應急管理
第四十條 海上守護、應急船舶配備
應根據《海洋石油作業守護船安全管理規則》配備守護船;在海上油田開發階段,應根據作業規模配備適合所在海域海洋環境條件,具有救助、消防、溢油回收等能力的應急船舶。
第四十一條 應急計劃編制
1、各級作業單位在勘探、開發和生產等不同階段,應根據作業海域環境特點,按照《海上石油作業者安全應急計劃編制要求》確定的原則,編制切合實際的能預防和處理各類突發性事故和可能引發事故險情的安全應急計劃。海上應急計劃編制完成后,應根據規定報有關部門審查備案。
2、海上安全應急計劃應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類突發性事故和可能引發的事故險情:
(1)井噴;
(2)火災與爆炸;
(3)熱帶氣旋(臺風);
(4)海冰;
(5)人員落水;
(6)人員中毒;
(7)溢油和有毒、有害氣體泄漏;
(8)地震與海嘯;
(9)石油設施失穩;
(10)海底管線破損;
(11)海底電纜斷損;
(12)人員應急撤離。
3、作業單位應定期按應急計劃進行演習訓練,并做好記錄。
4、作業單位應根據作業海區特點建立海上安全應急救助隊伍,配備必要的應急救助裝備和器材;若借助就近的救助力量,需簽訂應急救助協議,以保證應急工作快速、有序、順利地進行。
第四十二條 應急通信
1、海上通信設施的新建、改建、擴建,應報企業通信主管部門和政府有關管理部門審查批準。
2、海上通信項目的工作頻率、電臺呼號和無線電臺(站)建設布局和臺址,應報無線電管理委員會批準。無線電臺在投用后一個月之內到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理電臺執照。
3、海上通信設施的配備應滿足海事部門的要求,海上作業單位應保證通信設施隨時可用。
第九章 安全檢查
第四十三條 安全檢查
應按照國家和集團公司法規、標準、規范和規定的要求,結合海上生產實際,制定安全檢查細則,組織各類安全檢查。
1、安全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安全管理和現場兩部分。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基礎工作的落實和執行情況;現場安全包括:工藝、設備、儀表、變配電、消防、救生、檢維修和工業衛生、勞動保護等方面。
2、對海上在用通信設備的安全檢查包括:無線電值班人員的資格證書、無線電安全值班制度、電臺工作日志、備用電源,應急照明設備、應急電臺和無線電示位標等內容。
3、對船舶、航標、港口的安全檢查包括:船舶證書、船員證書、航行及操作設備、船舶消防救生設備、航標的有效性、港口的水、電、氣、通信、消防安全設施等內容。
第四十四條 檢查要求
各作業單位對直屬企業的安全工作采取日常、定期、專業、不定期四種檢查方式進行安全檢查。檢查的具體要求應按集團公司《安全檢查規定》執行。檢查的頻次應滿足以下要求:
1、集團公司每年1次;
2、作業單位(局、處級)每半年1次;
3、三級單位每月1次;
4、基層作業單位每周1次;
5、崗位操作人每班1次。
第四十五條 整改、報告
作業單位在檢查結束后,應編制檢查報告,對檢查出的問題,以隱患整改通知單的形式,通知責任單位和相關方,督促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
第十章 事故管理
第四十六條 當發生上報集團公司的事故時,應按集團公司《事故管理規定》執行。凡國家、地方政府有規定的事故,應按規定報告和處理。
篇2:中學食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及消防應急預案
中學食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及消防應急預案
為了更好的保障食堂安全生產,提高消防安全意識,預防消防事故的發生。針對食堂具體情況,特制定食堂消防安全管理辦法和消防應急預案。
1、建立食堂的兼職消防員。(由管理員兼任)
2、兼職消防員負責定期檢查食堂消防設備是否完好,(包括滅火器、消防水、消防帶、消防栓等。)
3、兼職消防員負責定期檢查食堂電、氣(線路、管道、開關、)發現問題及時報修或更換。
4、兼職消防員負責每學期組織消防安全學習,讓每位員工都熟悉消防知識,正確使用消防器材。
5、每兩周必須清洗一次煙罩,每年暑假清洗一次油煙煙道。
6、每天晚上值班員要認真檢查水、電、氣開關是否完全關閉。
7、食堂不準私拉亂接電線,用電器。停電用蠟燭應注意安全,不用時立即熄滅。
鐵中食堂消防應急預案
1、在食堂生產過程中,如上灶工作時,操作人員不得離開。若發生停電、短路時應及時關閉天燃氣,若發現電、氣設備有問題應及時停止工作,并上報維修。操作完成后先關閉氣閥,后關閉電源,檢查完畢后方可離開。
2、若發生油鍋或油垢、天燃氣起火燃燒,應及時撥打119,通知學校相關部門,關閉氣閥,切斷電源。并迅速組織員工滅火。
3、若發生油鍋燃燒,可采用以下辦法撲滅油鍋火焰。
(1)用鍋蓋或能遮住鍋的大塊濕布、濕麻袋,遮蓋油鍋,使油鍋中的火與空氣隔絕而熄滅。
(2)在沒有鍋蓋等遮蓋物的情況下,還可將蔬菜或其他食物沿著鍋邊一下子倒入鍋內,利用蔬菜、食物與著火油品的溫度差,使火自動熄滅。
(3)使用滅火器滅火時應對準火焰根部噴射,并左右晃動、直至將火撲滅。
4、如煙道內油垢發生燃燒,應先用滅火器對準煙道撲滅,外面用消防水對其煙道降溫,使煙道內火不能燃燒,直至撲滅。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
油鍋、電路起火千萬不能用水往鍋里澆。這樣不僅撲滅不了火焰,相反會造成火災和人員傷亡。
篇3:某醫院突發事件應急藥品供應管理制度
人民醫院突發事件應急藥品供應管理制度
1、為確保事件突發時能迅速反應,有效采取相應措施,保證發生突發性緊急事件時的藥品供應,保障病患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秩序,特制定此應急制度。醫院內部突發情況,如臨時停電或HIS系統故障等,亦按此制度處理。
2、突發事件一般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事件。比如大規模傳染病、地震、水災、颶風等自然災害,核輻射、集體食物中毒等。
3、發生突發事件時,由當班人員立即直接通知各部門負責人及藥劑科主任,由藥劑科主任負責協調安排應急工作,各部門負責人進入緊急待命狀態,保持24小時通訊通暢,所有工作人員一律服從指揮,按要求各司其職。如有必要,藥劑科可隨時組建"突發事件藥品供應小組",負責準備、調配所需藥品。
4、急診藥房開啟"綠色通道",由醫生開具手工處方,急診收費加蓋"綠色通道"章,隨即調配處方,待事件穩態后統一結算入賬。
5、各病區急用藥品,優先按醫囑發藥;若醫囑暫未輸入系統的,則憑診療醫生或護士臨時借條發放給相應專職護工;夜間用藥,則由急診藥房負責調配。
6、若突發事件所需藥品出現短缺現象,則藥劑科藥首先科室內進行緊急調撥,同時藥庫根據實際情況立即采購補貨,并要求供貨公司緊急送貨或向其他醫院調撥等各種方法保證突發事件藥品供應。
7、若處理突發事件所需使用藥品未在本院藥品使用目錄中,則由診治科室主任提交臨時用藥申請報告,經藥劑科主任、分管院長批準,藥庫立即進行緊急采購,緊急送貨時間。
8、若事件情況緊急或牽涉面較廣時,則由藥劑科主任向分管院長及醫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匯報,由醫院統一安排處理。
9、臨床各部門配備急救、搶救用藥,各部門可根據各自??魄闆r向藥劑科申報請領其他搶救用藥,藥品使用后應及時補足,定期養護,除護理部每月進行專項檢查外,藥劑科每季度安排藥劑人員檢查相應部門搶救車藥品備用及效期情況,檢查結果及時反饋被查科室,必要時將結果匯總給護理部。
10、醫院內部突發情況(臨時停電或HIS故障等),門急診藥房則根據收費處備用機制的運行情況,使用相應的應急流程:
(1)收費處備用收費系統可運行:
醫生開具手工處方,收費處按手工處方進行收費(必要時,藥劑人員現場指導),門急診藥房根據手工處方進行發藥,并登記該病員就診號,故障完畢后進行處方確認;
(2)收費處備用收費系統無法運行:
醫生開具手工處方,門急診藥房進行手工劃價,收費處收費,門急診藥房根據手工處方進行發藥,并登記該病員就診號,故障完畢后進行處方確認;
11、醫院內部突發情況(臨時停電或HIS故障等),病區藥房使用應急流程:
醫生開具手工醫囑單,藥劑人員配方,故障完畢后進行處方補登。在突發情況期間,停止退藥操作和出院操作。
12、門、急診藥品的價格HIS系統每天進行更新,以確保單機版進行劃價。
13、各部門日常應準備應急電源,并定時維護修理,部門人員聯系電話及時更新,保證突發情況時通訊正常。
14、突發事件結束后,藥劑科應對該次突發事件藥品供應應急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總結評價,發現問題,及時作出改進,積累寶貴經驗,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及完善應急系統。
15、藥劑科應定期組織培訓,讓全體藥劑科工作人員都了解突發事件應急方案內容,熟悉處理程序。
附:簡要突發事件應急藥品供應預案
醫院突發事件應急藥品供應主要分以下二類情況:
第一類:停電、醫院HIS系統故障(包括電腦故障等)。
第二類:搶救病人的特殊需求或搶救重大自然災害、大規模傳染病、集體食物中毒等急需調集醫院沒有的藥品或庫存不足的藥品。
適用于第一類的預案流程:
1、停電時,電話咨詢設備科,查詢停電的預計時間;并及時啟用應急燈或手電筒;若停電時間較短,可讓病人等候,需使用急救藥品可先付押金,藥師審方發藥;停電時間較長不能修復時,使用手工處方,手工劃價收費發藥。
2、HIS系統故障時,電話咨詢信息中心(咨詢故障原因及預計修復時間);短時間能修復的,可讓病人等候;需長時間修復的,采用手工處方,單機版劃價收費,藥師核對發票并審方發藥,待恢復后確認處方。
適用于第二類的預案流程:
第一時間通知藥劑科主任、藥品采購;聯系相關藥品供應的醫藥公司或廠家;承諾:接到電話后,半小時內給予答復,若本市內有庫存的藥品2小時內到醫院,本市內沒有庫存的藥品根據具體情況供應。
備注:
1、藥劑科主任、采購、各部門負責人應24小時開機;
2、當發生停電或電腦故障時,應及時打電話給相關科室及時維修;
3、應急燈放置急診藥房,每周檢查,電力不足需充電;
4、藥房必須備有正常的打印機、計算器及藥價本(藥價及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