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QTZ315內爬式塔式起重機的拆卸方案

7491

  QTZ315內爬式塔式起重機的拆卸方案

  1 工程概況

  深圳國際商會中心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區,總建筑面積134081.38m2,建筑總高度214.5m。該工程地上55層、地下3層,鋼筋砼勁性框架--筒體結構,屋面為直升飛機停機坪,外墻裝飾為玻璃幕墻,是一座集辦公與商業為一體的超高層民用建筑。

  QTZ315內爬塔機安裝在該工程的核芯筒正中部預留3200×3200mm洞口位置處,屋面場地尺寸為44000×44000mm。

  2 塔機的技術性能和主要技術參數

  2.1 型號

  QTZ315塔機最大起重力矩315t.m,最大起重量16t, 起重臂長45~70m,平衡臂長16~20m,自由高度60m,最大起重高度280m。本塔機的獨立安裝高度由1節基礎節、13節標準節、上下支座、旋轉塔身、塔帽等組成,其塔機的高度為14×3+7.8+2.35+2.2=54.35m。

  2.2 液壓系統主要參數

  頂升速度V=0.42m/min;工作流量Q=15L/min;頂升行程H=1820mm;頂升力W=1300kN;電機功率15kW;額定工作壓力35MPa;油箱容量100L。

  2.3 工作形式

  本塔機的現場工作形式為內爬式,塔機借助液壓頂升裝置隨建筑物的升高而爬升,有專用的基礎節、爬升框架和頂升裝置。

  2.4 各主要部件尺寸和重量

  內爬基礎節尺寸為2000×2000×3000 mm,重量為3250kg;起重臂臂長45m,重量為13660kg,重心位置18.7m;平衡臂臂長16m,重量為9940kg,重心位置8.9m;平衡重塊計7塊,其中3800kg 6塊、3150kg一塊;上、下支座及回轉支承尺寸2955×2955mm,重量為5760kg;回轉塔身尺寸為1590×1590×2200 mm,重量為2500kg;塔頂底邊尺寸為1590 mm、高度7800 mm,重量3250kg。

  3 塔機拆卸方案的論證

  3.1 拆卸方案的要求

  該工程進入主體施工以后只需一臺塔機就能滿足垂直運輸的需要,故未安裝底架附著式塔機,如果為了拆卸該內爬塔機而重新安裝一臺高度達260m的附著式塔機顯然是不經濟、不現實的。要想在這樣一個高度拆卸這種大型塔機,拆卸方案必須考慮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1)如何保證QTZ315塔吊在樓面安全解體。

  2)如何解決解體后的零部件在樓面上的水平移動。

  3)如何將零部件從215m的高度吊至地面,吊運設施還必須滿足以下要求。①吊運設施必須可以在1800范圍內旋轉;②吊運設施必須有與最大起重量匹配的配重;③吊運設施要有足夠的工作半徑,以免在下吊過程中撞壞已經安裝好的玻璃幕墻;④吊運設施自身的安裝和拆卸方便,保證吊運設施解體后的零部件可以由施工電梯運至地面。

  3.2 拆卸方案的確定

  1)樓面供塔機爬升的預留洞口尺寸為3200mm×3200mm,而最大橫截面回轉支承尺寸2955mm×2955mm,這樣在拆除操作平臺后可以將回轉支承一直降到樓面以下,使得平衡臂上配重距樓面0.6m,利用在樓面上安裝的三臺門型架解決塔機的樓面解體問題。

  2)在樓面上安裝一臺3t卷揚機,利用滑輪組和樓面上鋪設的鋼管解決零部件樓面的水平運輸問題。

  3)設計制作一臺樓面桅桿吊,將零部件從215m的高度吊至地面:①購置710-32型回轉支承,利用塔身旋轉滿足桅桿吊在1800范圍內旋轉;②采用四根250×118×10工字鋼作為平衡臂,在平面1800范圍內均勻分布,平衡臂與樓面框架梁通過8.8級M27高強螺栓連接,與塔身通過拉桿連接,解決桅桿吊吊重旋轉過程中的配重問題;③通過實地勘測,參照起吊構件的最大幾何尺寸,吊臂的工作半徑達到8m,就能保證在下吊過程中不損害玻璃幕墻;④桅桿吊的塔身、吊臂、平衡臂和拉桿均采用分斷組裝,保證各零部件可以利用施工電梯運輸運輸到地面。

  3.3 樓面桅桿吊的總裝圖

  4 桅桿吊設計計算

  4.1 桅桿吊

  桅桿吊結構見圖1。

  1)q為吊物重 (根據2.4塔機各主要部件重量,可知最大起重量為5760kg,按6000kg計算)

  T(卷揚系統鋼絲繩拉力)= q×ηn=6000/(0.983)=6375 Kg, 其中η為滑輪的工作效率、n為鋼絲繩經過的有效滑輪個數。

  2)Ⅰ、Ⅱ、Ⅲ、Ⅳ為主要受力結點。

  3)①、②、③、④分別為受力桿件。

  4.2 節點受力分析及簡圖

  假設受力如圖2所示。

  4.3 節點受力計算(略)

  4.4 桿件受力分析、有關參數及各桿件強度校核計算(略)

  4.5 樓面桅桿吊主要參數

  拔桿總重量5830kg,最大起重量6t,工作半徑8000mm; 回轉支承型號710-32(馬鞍山廠產);吊桿工作面0~180度;桅桿高6600mm;吊桿長16120mm;吊鉤高度14000mm;桅桿拉桿長7800 mm×4根;吊桿拉桿長10400mm×2根。

  5 塔機的拆卸

  5.1 拆卸前的準備工作

  1)成立內爬塔機拆卸領導小組和專業拆卸工作小組。

  2)根據塔機拆卸方案對拆卸小組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

  3)拆卸工具及機具的準備 手動環鏈葫蘆5t5只、10t3只;活動扳手、梅花扳手、大小錘、棕繩和螺絲刀;起吊鋼絲繩(650m)一根,與之配套的定滑輪一個,吊鉤一個;安全帶每人一條; 5t、10t轉向定滑輪各4個;人貨電梯的標準節10節;20#槽鋼橫梁3套;花藍螺栓24只;25t汽車吊一輛; 樓面桅桿吊一臺等。

  4)安全檢查 拆卸前首先對塔機進行全面檢查,檢查所有聯接螺栓、銷軸、繩卡、鋼絲繩、制動器及各安全裝置是否靈敏可靠,檢查液壓系統、鋼梁、爬升框架等工作是否正常,確認一切無誤后方可進行拆卸工作。

  5)現場準備 清除屋面現場內影響塔機拆卸的所有障礙物,對樓面所有預留洞口的防護進行加固,便于擺放拆卸下來的零部件。

  5.2 塔機樓面解體

  5.2.1 內爬塔機整體下降

  1)內爬塔機在原先預留洞口 (3.2m×3.2m)整體下降前,檢查爬升框架和鋼梁是否很牢靠地固定在建筑上,并調好導輪與塔身之間的間隙(2~5mm)。

  2)將吊臂固定垂直于爬升橫梁方向,調整小車幅度,使塔機的重心通過頂升油缸。

  3)收回基礎節上支承在爬升橫梁上的四個擱爪。

  4)將頂升油缸的橫梁頂在塔身踏步上操縱液壓系統,將塔身下降1.6m左右,將50層爬升框架上的兩個內爬撐桿支撐在塔機踏步上,收回油缸,將頂升橫梁撐在上一對踏步上,拆除兩根內爬撐桿,操縱油缸向下降1.6m,然后再用撐桿撐住另一對踏步,重復以上操作,直至配重下端距樓面0.6m左右,停止下降作業。

  5.2.2 安裝3臺門型架以便拆卸塔機各零部件

  1)在平衡臂配重塊的兩側用兩根高6m直徑250mm鋼管為立柱,其下口與樓面預埋鐵焊接,用20#槽鋼兩根對面焊接作為橫梁,與立柱上口鐵板焊接,制成門型架用以拆卸平衡重和平衡臂;門型架四面用φ12鋼絲繩作纜風繩并用花藍螺栓收緊;門型架的橫梁在塔機平衡臂降至距屋面5m以下方可安裝。

  2)在塔機標準節兩側用高度7.5m(五節施工升降機標準節)為立柱,立柱下口用穿墻螺栓與樓面連接,用20#槽鋼兩根對面焊接作為橫梁,橫梁中間裝一滑輪,與立柱上口鐵板焊接,制成門型架,用以拆卸塔帽、駕駛室、上下回轉、標準節和內爬鋼梁、內爬框架等;門型架四面用φ12鋼絲繩作纜風繩,并用花藍螺栓收緊。

  3)在起重臂26m處兩側用兩根高3m 直徑250cm鋼管為立柱,立柱下口與樓面預埋鐵焊接,在距樓面1.2m處用一根20#槽鋼與立柱焊接成橫梁,在塔機起重臂前端下降后擱置在此門型架橫梁上,以使起重臂拉桿松動不受力,方便拆除拉桿。

  5.2.3 拆卸流程

  塔機大臂旋轉至拆卸位置→內爬塔機整體下降使配重塊下端距屋面0.6m→拆卸吊鉤、鋼絲繩、小車和配重塊→再下降塔機至起重臂前臂擱置在門型架三的橫梁上再繼續下降使其平衡臂降到屋面上停止→拆卸起重臂拉桿→拆卸起重臂→拆卸平衡臂拉桿→拆卸平衡臂→拆卸駕駛室、卷揚機和配電箱→拆卸塔帽→拆卸回轉塔身→拆卸上下支座→拆卸塔身的標準節和基礎節→拆卸內爬鋼梁和內爬框架。

  5.3 零部件在樓面上的水平移動

  塔機零部件吊至樓面之后在其零部件下方墊上鋼管,用3t的卷揚機拉動或人工推動來完成水平移動,從而使塔機的零部件一一移動到指定的地點。

  6 桅桿吊的安裝

  1)桅桿吊制作完成后各部件焊接部分均應進行探傷檢測。

  2)桅桿吊安裝順序:安裝基座→安裝基座的四根平衡臂并與屋面的砼梁用螺栓固定→安裝回轉支承→安裝桅桿吊的塔身→安裝桅桿吊的四根斜撐桿→利用塔吊安裝桅桿吊的吊桿→利用塔吊安裝吊桿的兩根拉桿(此項工作應在塔吊解體前完成)。

  3)安裝塔機拆除下來的卷揚機并穿繞拔桿鋼絲繩。

  4)安裝塔機拆除下來的配電箱和駕駛室并接通電源。

  5)試車。

  7 塔機零部件從屋面上的下吊過程

  1)下吊流程:下吊配重塊→下吊起重臂→下吊平衡臂→下吊塔帽→下吊回轉塔身→下吊上下支座→下吊塔身的標準節→下吊基礎節、鋼梁和內爬框架等。

  2)在下吊零部件之前應認真檢查桅桿吊的每一個部件是否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如發現不良的現象應及時處理。

  3)試吊:在將塔機零部件從樓面上下吊之前要對桅桿吊進行下吊試驗,桅桿吊下吊試驗過程:開動卷揚機將一塊重6t的物體吊起,將物體吊離地面大約10cm左右,將它懸起15min左右,仔細觀察桅桿吊每個部位是否正常,檢查正常后方可進行下吊工作。

  4)下吊配重塊:用卷揚機水平移動系統將配重塊移至指定位置,用桅桿吊的吊鉤將其配重塊吊離樓面2m高,人力推動桅桿吊轉動使其吊桿就位于下吊位置之后,用鋼絲繩在吊桿兩側固定,以防下吊過程吊桿左右轉動或擺動,最后下吊配重塊。

  5)下吊起重臂、平衡臂:將起重臂、平衡臂分解后利用3t卷揚機系統作水平移動到桅桿吊位置,然后下吊至地面。為防起重臂或平衡臂撞到玻璃幕墻,其吊點設在分解后的每個起重臂或平衡臂的三分之二處。

  6)下吊塔帽:由于塔帽的高度比較高,吊點在塔帽高度方向三分之二處。

  7)下吊回轉塔身、上下支座、塔身的標準節、鋼梁和內爬框架等。

  8)拆卸卷揚機、配電箱和駕駛室:當所有塔機的零部件全部吊運至地面后,拆卸卷揚機、配電箱和駕駛室,從施工升降機上運至地面。由于卷揚機較重,需解體成三部分方可從施工升降機上下運。

  9)拆卸桅桿吊:拆卸順序是拆卸吊鉤、鋼絲繩→拆卸桅桿吊的吊桿→拆卸桅桿吊塔身的四根斜撐桿→拆卸塔身→拆卸回轉支承→拆卸基座→拆卸基座的四個平衡臂。桅桿吊所有零部件全部解體后,從施工升降機運至地面施工升降機載重量2t、轎箱尺寸3200mm×1500mm;桅桿吊各部件長度不超過3m,重量不超過2t)。

  10)下吊的塔機零部件與地面的25t汽車吊配合,及時裝車運走,以便下一零部件的下吊。

  8 注意事項及安全技術措施

  1)拆安隊伍必須有垂直運輸設備拆裝的資格,拆安人員經過培訓并持證上崗,拆安時必須戴好安全帽和安全帶等防護用品,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等。

  2)拆安作業區域和四周布置二道警戒線,安全防護左右各20m,掛起警示牌,嚴禁任何人進入作業區域或在四周圍觀,現場安全員全權負責拆安區域的安全監護工作。

  3)拆卸作業應在風力低于4級時進行,并及時收聽氣象預報,如突遇4級以上大風及大雨時應停止作業,并作好應急預防措施。

  4)作業人員必須聽從統一指揮,有好方法和建議必須提請討論,得到現場總指揮的同意后方可實施, 不得自作主張更改作業方案。

  5)高空作業時所有工具必須放在工具包內,不得隨意亂放,工具用細繩系扎好,扣在固定物上,交工具的一方等接工具的一方抓牢后才能放手,不得任意拋擲。

  6)塔機下降過程中如出現故障必須立即停止檢查,非查明真相和將故障排除不得繼續進行下降動作。

  7)塔機液壓下降時要注意觀察踏步、橫梁爬爪的外表的焊縫聯結處有無脫焊、裂縫,若有應立即停機整修后再進行下降作業。

  8)每天作業結束后應立即錨固塔機,切斷液壓系統電源,對下部結構的爬升預留洞口進行防護。

  9)注意吊點位置的正確。

  9 結束語

  QTZ315內爬式塔機的拆除是在沒有附著式塔機配合下完成的,這在我公司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樓面桅桿吊在深圳國際商會中心工程中的應用解決了QTZ315塔機解體后部件下吊的關鍵問題,為今后內爬塔吊的拆卸和使用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供了安全保障。

篇2: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安全技術交底

  施工單位:

  工程名稱分部分項

  工程工種

  1.起重機的拆裝必須由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拆裝資質證書的專業隊進行,并應有技術和安全人員在場監護。

  2.起重機拆裝前,應按照出廠有關規定,編制拆裝作業方法、質量要求和安全技術措施,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后,作為拆裝作業技術方案,并向全體作業人員交底。

  3.拆裝作業前檢查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路基和軌道鋪設或混凝土基礎應符合技術要求;

 ?。?)對所拆裝起重機的各機構、各部位、結構焊縫、重要部位螺栓、銷軸、卷揚機構和鋼絲繩、吊鉤、吊具以及電氣設備、線路等進行檢查,使隱患排除于拆裝作業之前;

 ?。?)對自升塔式起重機頂升液壓系統的液壓缸和油管、頂升套架結構、導向輪、頂升撐腳(爬爪)等進行檢查,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

 ?。?)對采用旋轉塔身法所用的主副地錨架、起落塔身卷揚鋼絲繩以及起升機構制動系統等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使用;

 ?。?)對拆裝人員所使用的工具、安全帶、安全帽等進行檢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換;

 ?。?)檢查拆裝作業中配備的起重機、運輸汽車等輔助機械應狀態良好,技術性能應保證拆裝作業的需要;

 ?。?)拆裝現場電源電壓、運輸道路、作業場地等應具備拆裝作業條件;

 ?。?)安全監督崗的設置及安全技術措施的貫徹落實已達到要求。

  4.起重機的拆裝作業應在白天進行,當遇大風、濃霧和雨雪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作業。

  5.指揮人員應熟悉拆裝作業方案,遵守拆裝工藝和操作規程,使用明確的指揮信號進行指揮。所有參與拆裝作業的人員,都應聽從指揮,如發現指揮信號不清或有錯誤時,應停止作業,待聯系清楚后再進行。

  6.拆裝人員在進入工作現場時,應穿戴安全保護用品,高處作業時應系好安全帶,熟悉并認真執行拆裝工藝和操作規程,當發現異常情況或疑難問題時,應及時向技術負責人反映,不得自行其是,應防止處理不當而造成事故。

  7.在拆裝上回轉、小車變幅的起重臂時,應根據出廠說明書的拆裝要求進行,并應保持起重機的平衡。

  8.采用高強度螺栓連接的結構,應使用原廠制造的連接螺栓,自制螺栓應有質量合格的試驗證明,否則不得使用。連接螺栓時,應采用扭矩扳手或專用扳手,并應按裝配技術要求擰緊。

  9.在拆裝作業過程中,當遇天氣劇變、突然停電、機械故障等意外情況,短時間不能繼續作業時,必須使已拆裝的部位達到穩定狀態并固定牢靠,經檢查確認無隱患后,方可停止作業。

  10.安裝起重機時,必須將大車行走緩沖止檔器和限位開關碰塊安裝牢固可靠,并應將各部位的欄桿、平臺、扶桿、護圈等安全防護裝置裝齊。

  11.在拆裝因損壞或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正常方法拆卸的起重機時,必須按照技術部門批準的安全拆卸方案進行。

  12.起重機安裝過程中,必須分階段進行技術檢驗。整機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整機技術檢驗和調整,各機構動作應正確、平穩、無異向,制動可靠,各安全裝置應靈敏有效;在無載荷情況下,塔身和基礎平面的垂直度允許偏差為4/1000,經分階段及整機檢驗合格后,應填寫檢驗記錄,經技術負責人審查簽證后,方可交付使用。

  13.現場補充交底內容:

  交底人簽字:

  日期:

  接受人(全員)簽字:

  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組、交底人、資料保管員各一份

篇3:QTZ4808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QTZ4808塔式起重機安裝、拆卸施工方案

  一、準備工作

  1、了解現場布局和土質情況,清理障礙物。

  2、根據建筑物和施工需要確定地基位置,按基礎圖所規定的技術要求進行地基設置。

  3、準備吊裝機械、枕木、鐵絲、吊裝用繩及其它安裝工具。

  二、基礎

  基礎下素土應充分夯實,其范圍應比塔吊基礎四周寬出1m以上,地基土的承載能力不低于0.2Mpa?;A砼等級為C30,其配筋情況及預埋螺栓數量、規格應嚴格按廠家說明書要求設置(詳見附圖)。

  基礎表面應平整,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500?;A四周應有排水措施,距基礎邊緣5m范圍內不得有開挖溝槽或較大振動的施工,如有發生時,必須有保證架體穩定的措施。

  三、安裝步驟

  本塔機采用固定式無壓重方式工作時,塔機獨立高度自上而下的配置為底節、5節標準節Ⅰ、6節標準節Ⅱ、下支座和上面回轉部分。

  1、找平砼基礎,要求表面平整,保證平面度不大于1/500。

  將底節固定于預埋于砼基礎的16條地腳螺栓上并堅固,其預緊力矩須達到60kg·m。

  2、先將一節標準節Ⅰ吊裝在底節上面,并用8個M30高強度螺栓聯接為一體,螺栓與螺母、墊圈有相對磨擦部位,安裝前均涂一層MOS2鈣基潤滑脂,并緊固達到預緊力,特別要注意,所有標準節用M30高強度螺栓,每條螺栓預緊力矩均須達到1.45kg·m。安裝時要注意,有踏步平面置于計劃頂升時平衡臂這側。且將踏步距底平面560mm的一側于下部。

  3、在地面上將爬升架拼裝成整體,并裝好液壓系統,然后將爬升架吊起,套在標準節外面,并使爬升架的爬爪擱在標準節的最下一個踏步上,套入爬升架時,注意將有油缸的一面對準塔身上有踏步的一面(見圖4—2)。

  4、在地面上先將上、下支座以及回轉機構、回轉支承等裝為一體,然后將其吊起安裝在塔身上,用4個Ф30銷軸和8個M30高強度螺栓將下支座分別與爬升架和塔身相連(見圖4—3)。

  5、在地面上將塔頂和回轉塔身裝好,并將平衡臂拉桿的第一節與塔頂用銷軸連好,然后吊起,用8個M30的高強度螺栓將回轉塔身和上支座連接(見圖4—4)。要注意區分回轉塔身的上部耳板哪邊與平衡臂相連,該邊安裝時應與上支座的回轉限位器處于同側。

  6、在地面上拼裝好平衡臂,并將起升機構、配電箱、電阻箱等裝在平衡臂上,接好各部分所需電線,然后將平衡臂吊起來與回轉塔身用銷軸連接完畢后,再抬起平衡臂成一角度至平衡臂拉桿的安裝位置,安裝好平衡臂拉桿后,再將吊車卸載。

  7、吊起重1.88噸的平衡臂一塊,放在平衡臂的最后第二塊處(見圖4—6及4—7所示)。

  8、在地面上,先將司機室的電氣設備檢查好以后,將司機室吊起至上支座的上面,然后用銷軸將司機室與上支座連接好。

  9、起重臂與起重臂拉桿的安裝

  9.1起重臂和拉桿節的配置見圖4—8、圖4—9,次序不得混亂。

  9.2按照圖4—8組合吊臂長度,用相應銷軸把它們裝配在一起,把第Ⅰ節臂和第Ⅱ節臂連接后,裝上小車,并把小車固定在吊臂根部,把吊臂擱置在1米高左右的支架上,使小車離開地面,裝上牽引機構,所有銷軸都安裝上開口銷,并將開口銷打開。

  9.3按照圖4—9組合吊臂拉桿長度,用銷軸把它們連接起來,固定在吊臂上弦桿上。

  9.4按圖3—10穿繞小車牽引鋼絲繩,其余有關要求見圖4—10。

  9.5有汽車起重機將吊臂組成平穩提升,提升過程中必須保持吊臂處于水平位置,使得吊臂能夠順利地安裝到回轉塔身的吊臂鉸點上。

  9.6在吊臂與回轉塔身連接完畢后,繼續提升吊臂,使吊臂頭部稍微抬起,并用起升機構鋼絲繩通過塔頂和吊臂拉桿上的一組滑輪,拉起拉桿(見圖4—10),先使短拉桿的連接板能夠用銷軸連接到塔頂的相應拉板上,然后,再調整長拉桿的高度位置,使得長拉桿的連接板也能夠用銷軸連接到塔頂的相應拉板上(詳細的安裝拉桿繞繩法見圖4—9C)。

  9.7松弛起升機構鋼絲繩,把吊臂緩緩放下,使拉桿處于拉緊狀態,然后,松脫滑輪組上的起升鋼絲繩。

  10、吊裝平衡重

  根據所使用的臂架長度,按規定安裝不同重量的平衡重。38.75米臂長時,平衡重7.52噸,45米臂長時,平衡重8.88噸。平衡重配置情況見圖4—7。

  11、穿繞起升鋼絲繩。將起升鋼絲繩行經塔頂導向滑輪后,繞過在起重臂根部上的起重量限制器滑輪,再引向小車滑輪與吊鉤滑輪穿繞,最后將繩端固定在臂頭上(見圖3—9)。

  12、把小車開至最根部,轉動小車帶有棘輪的小儲繩卷筒,把牽引繩盡力張緊后堅固。

  三、塔身標準節的安裝方法及順序(見圖4—11、圖4—12)

  1、由于塔身標準節主弦桿的規格有兩種,因此,在安裝標準節時,應根據標準節Ⅰ、Ⅱ,依次從下到上安裝塔身標準節,即獨立高度時,自下而上由底節、5節標準節Ⅰ、6節標準節Ⅱ組成。超過獨立高度附著工作狀態時,自下而上由底節、若干節標準節Ⅰ6節標準節Ⅱ組成。

  2、將起重臂旋轉至引入塔身標準節的方向,(起重臂位于爬升架上外伸框架的正上方),回轉機構制動器處于制動狀態。

  3、放松電纜長度略大于總的爬升高度,并緊固好電纜。

  4、在地面上先將四個引進滾輪固定在塔身標準節下部腹桿的四個角上,再吊起標準節并安放在外伸框架上(見圖4—11),吊起1個標準節,調整小車位置(見圖4—12),使得塔機的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梁的位置上(38.75米臂長,小車停在約19米幅度處;45米臂長,小車停在約14米幅度處,實際操作中,觀察到爬升架上四周8個導輪基本上與塔身標準節主弦桿脫升時,即為理想位置),然后將爬升架與下支座用4個M30的銷軸連接好,最后卸下塔身與下支座的8個M30的連接螺栓。

  5、將頂升橫梁頂在塔身的踏步上,開動液壓系統使活塞桿全部伸出,稍縮活塞桿,使爬爪擱在踏步上(見圖4—12),然后油缸全部縮回,重新使頂升橫梁在塔身踏步上,再次全部伸出油缸,此時,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裝入一個標準節的空間,利用引進滾輪在外伸框架滾動,把標準節引入,對準標準節的螺栓連接孔,縮回油缸至上、下標準節接觸時,調整油缸的伸縮長度,將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牢固,即完成一個標準節的加節工作,若連續加幾節標準節,按照以上步驟連續幾次即可。

  注意:1、頂升過程中自始至終必須利用回轉機構制動器將吊臂鎖住,嚴禁吊臂回轉,保證起重臂與引入塔身標準節的方向一致,并保證踏步完全進入掛耳方孔內。

  2、若要連續加幾個標準節,則每加完一節后,用塔機自身起吊下一

節標準節前,塔身各主弦桿和下支座必須有一個M30螺栓連接牢固。

  3、所加標準節上的踏步必須與已有的標準節對準。

  6、頂升工作全部完成后,可將爬升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以降低整個塔機的重心和減少迎風面積。

  7、塔機加節完畢,以及在平時工作當中,應經常旋轉臂架至不同角度,檢查塔身各接頭處高強度螺栓是否緊固,若發現松動,應停止作業,將平衡臂旋轉到該主弦桿正上方,將螺栓擰緊。

  四、塔機的拆卸

  1、拆卸工藝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即后裝的部件先拆。

  2、拆卸后,注意各限位裝置的保護工作,防止作業過程中碰撞、損壞;各部件分類堆放做標識,專人負責保管、看護。

  閱讀(85)|評論(0)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