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公司6S管理手冊:6S管理要領
第六章 6S管理要領
一 整理
1 .所在的工作場所全面檢查,包括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
(1)地面上的搬運工具,產品,原料,設備,雜物等;
(2)工作臺(操作臺)上的工具,生產用護具,圖表資料,余料,樣品及個人物品等;
(3)辦公區域內抽屜和櫥柜里的文檔,桌上的辦公用品,公告板等;
(4)墻上的指示牌,掛架,風扇,配線,管道等;
(5)室外的廢棄物品,不用的材料等。
2.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別基準
(1)工作場所全面檢查后,所有的物品一一判別,哪些是“要”的,哪些是“不要”的;
(2)制定“要”和“不要”的基準表,并經開會決定基準,同時要反省不要物產生的根源。
3.清除不需要物品
需要使用“紅牌作戰”的技巧,處理那些不要的物品。
(1)紅牌作戰的對象為機器,設備,庫存物品,材料,作業工具,用品;
(2)紅牌張貼基準:物品不明者,物品變質者,物品過期者;
(3)不要物的集中處理及清除。
4.調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頻度,決定日常用量。
使 用 次 數 判 斷 基 準
一年未用過一次的物品 廢棄
三個月用一次的物品 放入倉庫
一星期用一次的物品 在使用地劃定區域放置
三天用一次的物品 放在不要移動就可以取到的地方
5.廢棄物處理方法
(1)設定不要物品的回收制度;
(2)設定回收,循環,轉讓,燒毀,掩埋等處理方法;
(3)設定廢棄物處理小組;
(4)盡量不制造不要物品。
6.每日自我檢查
(1)崗位是否亂放與工作無關的物品;
(2)配線,配管及工具是否雜亂;
(3)產品,半成品及原材料是否直接放在地上;
(4)物料是否按一定順序放置;
(5)所在崗位及工作場所是否干凈整潔;
(6)設備,工具及防護用品是否完好;
(7)是否在所定場所按照處理方法分別整理收集廢棄物或不要物品。
二 整頓
整頓重點:
整頓要形成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東西的狀態,要站在新人,其他職場的人的立場來看,使得什么東西該在什么地方更為明確,更為方便。
對于放置處與被放置物,都要想辦法使其能立即取出使用。另外,使用后要能容易恢復到原位,沒有回復誤放時能馬上知道。
1.要落實前一步驟整理工作
(1)整理工作沒落實則不僅空間浪費,而且零件或產品會因變舊不能使用而造成浪費;
(2)連不要的東西也要管理造成的浪費(如庫存管理和盤點會比較麻煩)。
2.布置流程,確定放置場所
(1)參照管理中“依使用頻率判斷之基準”,決定放置場所;
(2)放置場所的確定可以用圖紙或電腦模擬來演練,以便配置;
(3)流程布置基本上遵循的原則是:綜合原則,最短距離原則,流程化原則,安全與滿足感原則以及彈性化原則;
(4)物品的保管要定位,定時,要恰當確定放置場所的最適空間地域范圍;
(5)生產線附近只能放真正需要使用的物品,危險品在特定的場所保管;
(6)無法規定位置放置的物品,應掛“暫放”標識牌,注明原因,放置時間,負責人,預計放至何時等。
3.放置方法
(1)產品依不同的類別集中放置;
(2)放置時不超過所規定的范圍,盡可能按先進先出原則放置;
(3)清掃工具以掛式方法放置為妥。
4.定位
(1)色帶寬度的參考標準:主通道為10cm,次通道和區域線為5-7cm。
(2)定位方式為油漆或定位膠帶。
5.物品放置場所(目視管理的重點)
(1)放置場所和物品原則上一對一標識;
(2)標識要包括現場的標識和放置場所的標識;
(3)物品標識方法:標簽,顯示板。場所標識方法:境界線帶上或區域內掛標志牌。
三 清掃
1.建立清掃責任區(室內外)
(1)利用公司平面圖,標識各責任區及負責人;
(2)各責任區應細化成各自的定置圖。
2.執行例行掃除,清理臟污
(1)規定例行掃除的內容,每日,每周的清掃時間和內容;
(2)清掃過程中發現不良之處,應加以改善;
(3)清掃應細心,具備不容許污穢存在的觀念;
(4)清掃用品本身保持清潔有歸位。
3.調查污染源,予以杜絕
(1)臟污是一切異常與不良的根源。如:電路板上的臟污,是短,斷路的主要原因。設備上的金屬粉末及鐵銹,將會影響到產品的純度,嚴重影響到產品的質量;
(2)調查臟污的源頭,對污染的形態,對象予以明確化,并調查其發生部位,發生量,影響程度,最后進行研究,采取對策;
(3)檢討臟污的對策:一是針對源流部分進行管理,杜絕臟污產生。二是在無法杜絕污染發生時應在污染產生后進行有效的收集,清理。
4.建立清掃基準,作為規范
建立清掃基準:清掃對象,清掃方法,重點,要求標準,周期,時機,使用的清掃工具,使用時間,負責人。
四 清潔
1.落實前3S工作,并充分利用文宣活動,維持新鮮的活動氣象
2.制定目視管理,顏色管理的基準
(1)借整頓之定位,劃線,標示,徹底塑造一個地,物明朗化的現場,從而達到目視管理的要求;
(2)目視管理的方法:利用管理標簽標出設備,儀表的管理級數,精度,校正周期等。利用管理界限標識,標出儀器的一般使用范圍與危險范圍或原料,產品的最低庫存量等。
3.制定稽核方法
(1)建立清潔稽核表,主管人員做不定期的復查;
(2)作業人員或責任者應認真執行逐一點檢工作。
五 安全
1.強酸,強堿,易燃,易爆品的放置應遠離工作場所;
2.各種配線,配管的安置做到整齊有序,不應有雜亂;
3.建立配線,配管,易燃,易爆品,酸,堿及消防器材的巡檢制度;
4.在所有危險區域備有緊急解救措施;
5.遵守作業指導書(操作規程),不違章操作,不違章作業。
6.不得在消火栓,配電柜(箱)前放置物品;
7.不得在通道上放置物品。
六 素養
1.續推動前5S至習慣化
(1)5S是基本動作,也是手段,通過這些基本動作和手段,來使員工在無形中養成一種保持整潔的習慣;
(2)作為主管應不斷教導部屬,加強前5S的執行和改善,以改變行為習慣;
(3)6S推行一年,基本能定型化,但如果輕易放松,則容易開倒車,故可每年選一個月為“6S加強月”。
2.制定共同遵守的有關規則,規定
(1)除非是公司政策性的決定,否則一般性的規則和約定盡可能讓員工參與協商來設定內容;
(2)各種規則應目視化,讓人一目了然,如制成圖表,標語,看板,卡片等;
3.做好語言禮儀,電話禮儀,儀表禮儀,行為禮儀等;
4.對新進人員進行專項訓練;推動各種精神提升活動,如每天的早會或推行禮貌活動等。
篇2:高新技術公司6S管理手冊:前言
高新技術公司6S管理手冊:前言
前 言
人,都是有理想的。
企業內員工的理想,莫過于有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諧融洽的管理氣氛。6S借造就安全、舒適、明亮的工作環境,提升員工真、善、美的品質。而對公司來說,理想的產品,最低的成本和最優的品質則是公司的最大追求目標。要實現企業內員工的理想和公司的目標,6S是最佳的管理利器,她既可以幫助員工實現夢想又可以幫助公司實現其即定目標,從而達到雙贏,塑造一流公司的形象,實現共同的夢想。
古語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應用到今天的市場經濟和企業管理也是很有用的。很顯然連企業內部的細枝末節都沒有理順,最起碼的臟、亂、差都沒有解決,又哪來的成本差異,品質差異呢?又從何處去談市場競爭呢?
對此,行政中心為配合公司廣泛開展6S活動,特編寫了《6S現場管理手冊》,手冊中較為詳細的介紹了6S活動的內容、定義、目的、作用、要領、要求參照標誰、評分內容。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為此,熱忱希望廣大員工對該手冊勤學習,多領會,常行為,并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不斷規范自己的工作行為。促使6S活動向“形式化→行事化→習慣化”演變,為公司的穩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制定人:zz
二零**年*月一日
篇3:高新技術公司6S管理手冊:6S管理活動的內容
高新技術公司6S管理手冊:6S管理活動的內容
第一章 6S管理活動的內容
1955年,日本企業針對地,物,提出了整理,整頓2個S。后來因管理的需求及水準的提升,才陸續增加了其余的4個S。從而形成了廣泛推行的6S架構,也使其重點由環境品質擴及到人的行為品質,在安全,衛生,效率,品質及成本方面得到較大的改善。
6S活動的內容:包括對現場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 安全和素養。由于他們日文羅馬拼音的字頭均為S,故稱6S。
1S 整理:
把工作場地內邊邊角角的東西清理掉,把不常用的東西放遠一點,把偶爾使用的東西集中存放,把經常用的東西放在作用區內。
目的:騰出空間,提高生產效率。
2S 整頓:
即定置存放,把需要的東西擦拭干凈,清掃設備和作業場地。
目的:排出尋找物品或工具所占用時間的浪費。
3S 清掃:
徹底清除污垢,用的東西要擦干凈,清掃設備和工作場地。
目的:使不足,缺點顯現出來。
4S 清潔:
任何時候都要維持高水準的工廠整潔,其要點是不搞突擊,貴在堅持和保持,清潔就是美觀,讓人舒服。
目的:防止產品的污染和浪費,能留住優秀的員工。
5S 安全:
即遵守作業指導書和操作規程,其要點是不違章操作。
目的:穩定產品品質,提高生產量,排出各種危險事故,降低公司的風險。
6S 素養:
訓練員工追求良好的工廠整潔,有自律精神,要求員工嚴守作業規則,保持良好的工作習慣,職工自覺動手,創造一個整齊,清潔,方便的工作現場。
目的:遵章守紀,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個人修養從而提升公司的形象和知名度。
開始6S活動的意義在于創造一個文明良好的工作環境,是工作環境人性化,工廠合理化,實現安全生產,高生產率和零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