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保健科(醫院感控室)醫院感染的登記報告及檢查制度
一、 各科室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負責科內醫院感染控制工作。
二、 必須將醫院感染列入查房內容,結合查房、護理工作,仔細觀察病情,及時發現和治療醫院感染病例。
三 、凡疑似醫院感染的病例,應做好感染病例診斷學檢查,如血、尿、糞、分泌物、膿液等的培養、*線和B超等有關檢查,尋找感染原因。
四 、醫院感染病例按《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進行診斷。診斷有爭議時,可由臨床科室和感染管理科討論,必要時向有關專家請教后判斷。
五、 凡確診為醫院感染病例,必須及時填寫《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卡》和科內《醫院感染登記本》(同一病人出現多次、多系統、不同部位、不同病原體的感染應分別報告),并于24小時內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夺t院感染登記本》存留科室備查。
六、 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接到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卡后,對原始資料進行檢查、核對、整理。專職人員每月進行漏報率調查,及時發現漏報病例和監測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原因,降低醫院感染率。
七、 短期內發現有3例或3例以上同類病原體感染的醫院感染病例發生時,應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及時采取預防措施避免醫院感染的暴發流行。
八、 科室發生特殊醫院感染或暴發流行,須隨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醫院感染管理科應盡快到達現場,處理疫情,采取措施,同時通報醫務科、護理部,并向主管院長報告,必要時向上級醫療行政部門報告。疫情控制后寫出調查分析、改進措施的小結。
九、 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對醫院感染病例進行統計分析、總結報告和反饋信息,采取措施進行有效監控。
十、 醫院感染管理科發現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應于24小時之內報告主管院長和醫務科;醫院調查證實出現醫院感染流行或暴發時,應于24小時之內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
十一、 將醫院感染監控工作列入醫療護理質量月度檢查的內容進行考核。查出每漏報一例醫院感染病例,扣有關責任人當月獎金10元;漏報率超過10%的扣科室醫療護理質量的0.1分;漏報率超過20%的扣科室醫療護理質量的0.2分。
篇2:醫療管理: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醫療管理-35 項十、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 醫院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細則》及《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醫院感染管理是院長重要的職責,是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織部分;
2. 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與部門,配備專(兼)職人員,并認真履行職責,建立與完善醫院感染突發事件有應急管理程序與措施。
3. 醫院要制定和實施醫院感染管理與監控方案、對策、措施、效果評價和登記報告制度,確定臨床預防和降低醫院感染的重點管理項目,并作為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核查。
4. 將對醫務人員的消毒、隔離技術操作定期考核與醫院感染管理指標的完成情況,納入定期科室醫療質量管理與考核的范圍,并定期向醫務人員與管理部門通報。
5. 建立醫院感染控制的在職教育制度,定期對醫院職工進行預防醫院感染的宣傳與教育。
6. 醫院須規范消毒、滅菌、隔離與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消毒隔離工作制度,要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術室、重癥監護室、新生兒病房、產房、內窺鏡室、血液透析室、導管室、臨床檢驗部門和消毒供應室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與監測工作。
7. 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提高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水平。制定和完善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施細則,堅持抗菌藥物分級使用。開展臨床用藥監控,實施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對過度使用抗菌藥物的行為及時予以干預。
8. 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規定對醫療廢物進行有效管理,并有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
篇3:醫院感染管理: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10 項
一、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1. 醫院要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細則》及《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醫院感染管理是院長重要的職責,是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織部分;
2. 定期討論在貫徹醫院(醫院感染部分)的質量方針和落實質量目標、執行質量指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與措施,并有反饋記錄文件。
3. 住院床位總數在100 張以上的醫院應當設立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和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住院床位總數在100 張以下的醫院應當指定分管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門。其他醫療機構應當有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建立與完善醫院感染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程序與措施。
4. 醫院要制定和實施醫院感染管理與監控方案、對策、措施、效果評價和登記報告制度,確定臨床預防和降低醫院感染的重點管理項目,并作為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核查。
5. 將對醫務人員的消毒、隔離技術操作定期考核與醫院感染管理指標的完成情況,納入定期科室醫療質量管理與考核的范圍,并定期向醫務人員與管理部門通報。
6. 建立醫院感染控制的在職教育制度,定期對醫院職工進行預防醫院感染的宣傳與教育。
7. 醫院須規范消毒、滅菌、隔離與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消毒隔離工作制度,要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術室、重癥監護室、新生兒病房、產房、內窺鏡室、血液透析室、導管室、臨床檢驗部門和消毒供應室等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與監測工作。
8. 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提高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水平。制定和完善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實施細則,堅持抗菌藥物分級使用。開展臨床用藥監控,實施抗菌藥物用量動態監測及超常預警,對過度使用抗菌藥物的行為及時予以干預。
9. 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規定對醫療廢物進行有效管理,并有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