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精工股份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

2497

  精工股份應急準備和響應程序

  EMS程序文件ISO14000手冊

  1 目的

  明確本公司潛在的環境事故或緊急情況,并對此做出應急準備措施和響應,預防或減少可能伴隨的環境影響,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所有可能發生的環境事故或緊急情況的預防與處理。

  3 職責

  3.1 各部門負責本部門緊急情況的預防及事故發生后的配合處理。

  3.2 技術質量科負責全公司范圍內應急準備和響應的實施并檢查具體工作的落實。

  4 程序

  4.1應急準備和響應基本原則:

  a、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b、及時進行應急處理;

  c、 迅速通報危險情況。

  4.2識別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設備部在識別本公司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并填寫《潛在事故和緊急情況一覽表》。

  a、環保設施異常;

  b、火災爆炸:倉庫、鍋爐房、食堂、車間;

  c、泄漏:液化器、油品、化學品倉庫和使用場所;

  4.3 預防措施

  4.2.1倉庫:倉庫保管員嚴格按《危險化學品管理程序》要求進行操作,熟悉化學品的MSDS,倉庫應有防火和防漏措施。倉庫管理人員應加強日常檢查,發現事故隱患要及時糾正。進入倉庫人員禁帶一切火種,倉庫附近應安裝消防栓或配備滅火器材。原料倉庫應準備充足的應急準備物資,如防止化學品泄漏的物品。

  4.2.2各車間:負責生產中半成品、成品的防火工作,生產廠內禁止吸煙,加強設備的維護,防止因電機過熱或短路引起火災。加強油品、化學品使用過程中的安全事項,使用人員必須了解化學品的MSDS。在相關崗位應準備完善的個人防護用品和應急物資,如手套、口罩、靴子、砂子等,并訓練員工熟練使用。

  4.2.3鍋爐房:嚴格按《鍋爐操作規程》執行,鍋爐房應配有滅火器。

  4.2.4辦公室、資料室:附近要配備滅滅器。

  4.2.5 宿舍:各寢室長負責本寢室防火工作。保持室內清潔,定期檢查消防設施,使之保持備戰狀態。

  4.3 應急響應

  4.3.1 發生緊急狀態后,要保持冷靜,能處理的先處理,并及時按規定的渠道上報主管領導。采取預先制定的應急措施減少由此造成的影響。一旦局面失控,應以保障人身安全為主,及時撤離。

  4.3.2 發生火災時,發現者應盡快通報附近人員及技術質量科,立即切斷電源,根據火災情況以安全有效的方法迅速將火撲滅或控制局勢。發生嚴重火災時撥打“119”,并疏散火災現場所有非救援人員。技術質量科應協助綜合辦公室做好對外聯系工作。

  4.3.3 如有人員受傷或中毒等情況,應根據實際情況將傷員送往醫院或現場采取急救措施。

  4.3.4 出現化學品的泄漏時,設法堵住泄漏處或用沙土截斷泄漏的漫延,按物料的MSDS中的泄漏應急處理措施進行處理,避免或減少環境污染。

  4.3.5對于在廠外運輸過程中發生的災害事故,按就近救援的原則,先由運輸人員自救,同時通知事故所在地的相關部門請求救援。

  4.3.6緊急狀態發生后,相關部門應調查事故原因,明確責任,評估處置措施,填寫《緊急情況處理報告》,并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執行《糾正與預防控制程序》。有關事故報告由管理者代表提交管理評審,必要時向政府部門匯報。事故后,綜合辦公室協助管理者代表組織對此程序的預防措施適用性進行評價,必要時修改有關文件并遵照執行。

  4.4 技術質量科每季度對應急準備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準備工作(包括物資和培訓等)是否與潛在的緊急狀態適應,出現不符合按《糾正與預防控制程序》執行。

  4.6可行時,對應急準備與響應程序和設施進行試驗、演習,以判斷設施及程序的有效性,以便作出調整,并記錄此過程。

  5 相關文件

  5.1 《不符合糾正和預防措施程序》

  5.2 《管理評審程序》

  5.3 《預防火災操作規程》

篇2:股份公司安全保密應急準備與響應及報告查處制度

>  安全保密應急準備與響應及報告查處制度

  第一條 為規范昆明貴金屬研究所、z鉑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所和公司)各部門對泄露國家秘密事件(以下簡稱泄密事件)進行安全保密應急準備與響應報告查處程序,使所和公司保密委員會和上級保密工作部門及時掌握事件的情況,加強對安全保密應急準備與響應報告查處的指導和監督,依據國家保密制度-《報告泄露國家秘密事件的規定》(國保發〔1999〕8號),結合所和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泄密事件,是指違反保密法律法規,使國家秘密被不應知悉者知悉,或者超出限定的接觸范圍,而被不應知悉者知悉的事件。

  第三條 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圖:

  辨識潛在的安全保密因素

  應急準備與響應及報告查處制度

  應急準備與響應日常執行內容

  保密檢查工作管理

  事故的調查處理

  第四條 本單位的潛在的、有可能產生的安全保密因素和風險因素為:泄密事件的發生。

  第五條 保密檢查工作管理見《保密工作檢查、提醒制度》。

  第六條 應急準備與響應報告查處內容

  一、發生泄密事件的部門,立即先口頭向保密辦報告簡要情況,同時在24小時內向保密辦提交書面報告。保密辦核實后,及時向所和公司保密委員會報告。

  二、所和公司保密委員會在接到發生泄密事件的報告后,應當在接到報告后24小時內,

  書面向上級保密機構報告。情況緊急時,可先口頭報告簡要情況。

  三、報告泄密事件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被泄露國家秘密事項的內容、密級、數量及其載體形式。

  (二)泄密事件的發現經過。

  (三)泄密責任人的基本情況。

  (四)泄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經過。

  (五)泄密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

  (六)已進行或m.airporthotelslisboa.com擬進行的查處工作情況。

  (七)已采取或擬采取的補救措施。

  四、所和公司保密委員會在向上級保密機構書面報告泄密事件時,應及時組織對泄密事件進行查處,并在3個月內向上級保密機構書面報告查處結果,填寫并上報《泄露國家秘密事件報告表》或《泄露國家秘密事件查處結案報告表》。因特殊情況在3個月內查處工作未能結案,不能在規定時限內報告查處結果時,應在規定時限內報告查處進展情況。

  五、報告泄密事件查處結果,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泄密事件的發生發現過程。

  (二)泄密事件已經或可能造成的危害。

  (三)造成泄密事件的主要原因。

  (四)對有關泄密責任人的處理情況。

  (五)采取的補救措施和加強保密工作的情況。

  第七條 對發生泄密事件隱匿不報或不按本規定及時向保密辦報告,故意拖延報告時間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有關主管領導、部門負責人、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第八條 發生泄密事件后,各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所和公司保密委員會組織的查處。對查處工作不配合或隱瞞事實真相,導致查處工作不能順利進行的,要追究有關主管領導、部門負責人、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第九條 發生泄密事件后具體懲罰辦法按照《保密工作獎懲制度》執行。

  第十條 本制度由保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一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OHS體系應急預案與響應

  OHS體系應急預案與響應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計劃和程序,確定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并作出應急預案與響應,以預防或減少疾病和傷害。

  組織應制定評價應預案與響應實際效果的計劃和程序,并應定期檢驗上述程序。

  1.理解要點

  標準要求組織應制定并保持處理意外事故和緊急情況的程序。程序的制定應考慮在異常、事故發生和緊急情況下的事件,尤其是火災、爆炸、毒物泄漏重大事故。組織對可能的重大事故必須按有關規定制定場內應急計劃并協助制定場外應急計劃。

  這部分內容很明確,要求組織明確對潛在的緊急情況,采取預防措施,制定出現緊急情況下的反應程序??偟膩碚f是:

  (1)知道會有什么樣的緊急狀態,并做好預防措施。

  (2)知道發生緊急情況后如何處理。

  (3)對采取的糾正措施及程序的更改要予以記錄。

  (4)對程序要求進行練習和檢驗。

  組織對每一個重大危險設施都應有一個現場應急計劃。應急計劃的內容包括:①可能的事故性質、后果;②與外部機構的聯系(消防、醫院等);③報警、聯絡步驟;④應急指揮者、參與者的責任、義務;⑤應急指揮中心地點、組織機構;⑥應急措施等。

  2.審核要點

  1)組織對處理意外事件有無制定相關的程序,包括應急反應和事后處理、修訂程序等。

  2)組織對這些程序運行的有效性有無定期的驗證,包括設備、監測儀器、消防器材等。

  3)對重大事故可能導致的影響和后果是否有所考慮。

  4)組織有無分析導致意外事件的原因的程序,如異常作業、操作人員缺乏培訓等。

  5)組織是否有和消防、城市規劃、安全與健康部門相互配合的行動計劃。

  6)事故發生后,組織內、外部的聯絡是否可效。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