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主管和班長如何組織生產(下)

4117

  主管和班長如何組織生產(下)

  如何協調

  監督與控制

  如何對待非正式的小群體

  如何協調

  個體心理常識

  ◆個性的心理學涵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心理學中的個性是指在先天的心理條件基礎之上,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受后天環境的影響,在活動中經常表現出的較為穩固的,有別于其它人的個性傾向和個性心理特征的組合,它使一個人帶上了有別于他人的行為特征,人們稱之為個性。

  ◆個性的差異

  氣質

  氣質是先天的,或者說是遺傳的,它沒有好壞之分。古希臘人已經對人的氣質進行了分類,他們分別是多血質、黏液質、膽汁質和抑郁質四種。

  •多血質的人一般來說性格比較活潑好動,工作中喜歡找捷徑。

  •膽汁質的人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愛興奮,愛激動。

  •黏液質的人很喜歡安靜,往往是你有千般妙計我有一定之規,做事穩穩當當。

  •抑郁質的人性格比較壓抑。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提法與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含義不同,平時所說的氣質實際上是指風度,這里所說的氣質則是心理學上的概念。

  性格

  性格基本上是后天可塑的。例如對人的態度是冷淡還是熱情,對工作是認真還是敷衍,生活中是勤勞還是懶惰,這些稱之為性格。性格有比較多的價值取向的成分。

  ◆情緒

  人們在活動中常常會受情緒的影響,情緒在人的個性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緒與性格的區別在于:性格是比較穩定的一種心理體驗的表象,而情緒變化較多,反復較大,經常處于不同的變化之中。

  情緒由于客觀事物和主觀需要產生了差異,從而使人產生喜怒哀樂等一些主觀的心理體驗,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環境之下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通常在班組中,影響職工情緒的要素有:社會、家庭、工作環境、人際關系、身體等(參見圖6-1)。

  在不同的環境中,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行為,了解了這些就能有助于掌握人們的行為規律,找到改變行為的誘因。作為一名領導者首先要了解員工情緒產生的原因,目的是為了改造他或改造環境。

  圖6-1 影響職工情緒的要素

  群體心理

  群體心理是指一群人在圍繞共同的目標進行活動時,出現的一些共性的心理反應。群體心理是人類心理的一部分,它與個體心理存在著重要的區別。處理好群體心理,有助于提高士氣,提高團隊的凝聚力。

  ◆群體心理的特點

  直接性。命令一出,群體成員馬上有反應。

  混沌性。群體成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常常使領導陷入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

  感染性。群體成員會互相影響。

  ◆ 群體心理的功能

  整合功能

  如果群體心理呈積極向上的趨勢,那么經過整合之后,使系統出現1+1>2的力量,那么群體的效果就會更高。

  顯示器功能

  群體心理可以直接反映出員工的心態,命令一出來,群體成員是贊成,是反對,都會反映在臉上,這是直接性的一種具體性體現。

  警示器功能

  群體心理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亮起紅燈警示,此時需要對某些政策進行有效的調整。如果群體受到挫折,由于群體之間的互相感染,導致群體心理的感染性就會產生放大效應,所以當群體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它控制在萌芽狀態,或者引導到正確的方向。

  影響士氣的功能

  一個班組士氣是否旺盛相當重要,拿破侖說過,軍隊打仗,2/3打的是士氣。班組同樣如此,如果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群體心理呈積極向上的態勢,那么士氣高,工作效率就高。在非常愉快的環境中,士氣高,工作效率就會比平時高5%~10%,如果士氣低落,工作效率會比平時低5%~10%。

  ◆根據群體心態特點建立相關機制

  建立良好的反饋機制

  所謂反饋機制就是主管和班組長要與員工增加溝通、政策要公開、透明,防止流言出現。

  建立良好的調整機制

  有些政策,有些規章制度如果不夠完善就要及時進行微調。

  建立宣泄機制

  例如員工有一些情緒,不要讓他們總在壓抑在心里,而要讓他們及時宣泄。

  建立良好的誘導機制

  做好人的心理工作和思想工作,把握員工的脈搏,掌握他們的情緒及某些心理產生的原因,以改造他的行為。

  提高溝通技巧

  ◆影響溝通的障礙

  語言障礙

  我國的語言非常豐富,常常是一句話包含多種意思,容易造成對方的誤解。

  知識經驗差距產生的障礙

  經驗不同,對同一件事的理解和感受就不同,往往容易造成話不投機半句多的結局。

  組織結構不合理

  組織結構不合理,會造成上傳下達渠道不通暢,從而形成溝通障礙。

  溝通方式選擇不當

  不同的溝通對象,適合使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如果溝通方式選擇不當,往往會不歡而散,無果而終。

  ◆加強與員工溝通的“四解兩容”

  為了加強與員工的溝通,提倡“四解”:了解、理解、諒解和和解。了解是前提,了解一個人就能理解一個人,理解之后能夠諒解,諒解之后才能和解,才能處理好關系。作為一個主管和班組長,管理的員工性格各不相同,應該做到“兩容”:容人、容事,即對各種性格的人都要包容,各種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溝通工作需要尊重對方,尊重對方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學會傾聽。

  ◆P-C-A理論

  P-C-A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三種狀態,只是這三種狀態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期再現的程度不同。

  P狀態

  家長狀態的人與別人交流時,常常喜歡用命令式的口吻,居高臨下,哪怕是表揚也是很嚴肅的表揚,與人打交道時常常比較武斷,甚至比較暴躁。

  A狀態

  A狀態的人與別人交流時往往表現得很理智、冷靜、不卑不亢,但與對方卻總是保持一定的距離。

  C狀態

  C狀態的人喜怒無常,說話容易走極端,容易動情緒,有時甚至還做出一些怪臉,一些古怪的動作來。

  ◆交流狀態

  互補式

  與人交流時,一般提倡互補式的交流狀態。例如:

  A狀態:“小王,那份文件放哪兒了”

  A狀態:“老師,那份文件放在保險柜里了?!?/p>

  互補式不僅僅是A-A式的交往,有時下級在上級面前會做出“兒童狀態”即C狀態,此刻他希望領導是以P狀態即家長狀態回應自己,所以如上圖C-P,P-C狀態也是互補式,例如:

  下級C狀態:“頭兒還加班呀,快熱死了?!?/p>

  上級P狀態:“走吧,就知道你懶驢上磨屎尿多?!币痪湓捵寙T工感到很親切,覺得你和他沒有距離,如果你跟他一本正經說:“小王,這可是革命工作,咱們一定要認真地完成?!蹦敲催@名員工以后絕對不會再與你開玩笑了。

  交叉式

  交叉式是上級和下級都以P狀態或C狀態出現,也就是說對方的回應方式都不是自己所期望的,那么這中交流往往是不愉快的。所以一般不提倡交叉式的交流方式,交叉式交流常常是失敗的。

  圖6-3 交叉式

  例如:

  上級P狀態:“你有什么了不起?”

  下級P狀態:“難道你有什么了不起?”

  下級C狀態:“班長,您剛來,我們累得不行了,你也不關心關心我們?”

  上級C狀態:“你們累呀,你們怎么不知道我累呀,我累跟誰說呀?”

  ◆表揚和批評

  主管和班組長在工作中一定要學會表揚和批評,這是最常見的和最基本的激勵方式。運用表揚和批評一定要講究一些技巧。

  表揚應遵循以下原則:公開表揚,真誠表揚,恰如其分地表揚,及時表揚,迂回表揚,賞識對方。

  批評對方也要注意批評的藝術,例如雙色糕式的批評,即又表揚又批評。

  俗話稱為“打一巴掌揉三揉,別一棍子打死”。批評要講究藝術,既要達到批評的目的,又能保護員工的積極性。

  交流片段 交流方式 你會怎么辦

  “小李,你的方案準備得怎樣了?”

  “經理,準備得差不多了,明天就可交給你了?!?□互補式

  □交叉式

  “經理,您剛來,我們都快累得不行了?!?/p>

  “你們累呀,你們怎么不知道我呀,我累了跟誰說?” □互補式

  □交叉式

  “頭兒還加班呀,快餓死我了?!?/p>

  “就知道你饞貓轉世,看上我的爆米花了吧!拿去吧!” □互補式

  □交叉式

  監督與控制

  監督與控制是主管和班組長做好本職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監督與檢查

  ◆原則

  監督與檢查主要遵循一般與關鍵相結合、平時與抽查相結合的原則,防止中途效應,出現“開始轟、中間松、最后空”的現象。

  ◆質量管理點

  在管理過程中,對質量的監控點一定要重點監控,例如特殊工藝、關鍵工序,事故多發區,兩個崗位之間的交接處,都是主管和班組長應該特別注意的地方。

  ◆變事后管理為事前管理

  事后管理越多,造成非生產性的活動就越多,人員越忙碌,但整體效益越差。所以,現代管理中提倡關口前移,做好預防性工作,可以大大減少失誤和降低成本。

  控制和駕馭局面

  對整個班組的局面,管理者要學會控制和駕馭。

  ◆駕馭人

  作為一名主管和班組長,在管理工作中應提高駕馭能力。這種駕馭當然首先是對成員的駕馭。在這方面要充分發揮管理者的影響力。也就是力爭牽著別人的思想走,對下屬曉以利害,動之以情,用建議代替命令,做到先攻心,后攻腦。不同的人應該不同的方式。古人有一段話很值得回味:故與智者言依于博,與博者言依于辯,與辯者言依于要。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豪。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與迂者言依于銳。只有這樣,才能在管理中掌握一定的主動權。

  ◆沖突的管理

  沖突是由于雙方的觀點、利益要求不兼容而引起的矛盾。對待班組內的沖突,主管和班組長既不能視而不見,也不能貿然行事。首先要正確看待沖突、有一些沖突可能會帶來有益的結果,比如暴露出了以前隱藏的矛盾和問題,在急診中使結論進一步深化。當然沖突更會給人帶來一些有害的結果,比如給雙方帶來壓力,危害身心健康并嚴重影響工作。因此要想出妥善的辦法來控制和解決。一般來說有如下一些解決方法。

  批評教育法

  教育當事人以道德規范要求和約束自己要顧全大局,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對于利益沖突,應以雙方各和自我批評為主,各自做出一些讓步,以緩和對立情緒;對于因工作關系造成的沖突,提倡多換位思考,求大同存小異。

  協商解決法

  主管和班組長可以找沖突雙方用協商的辦法解決。協商要有誠意,由于沖突雙方都在氣頭上,領導者可以先作“冷處理”,然后等待時機協商解決。如果急于解決,可能會使矛盾進一步激化。

  仲裁解決法

  協商無法解決,就需要第三者或較高層次的領導人出面調解,進行仲裁使沖突解決。但仲裁者要具有權威性,秉公辦事。如果在工作、評價和分配等方面確有不合理之處,就要進行必要的修改,使之合理,這樣,沖突自然也就得到緩解。

  行政干預法

  如果協商不能解決,事情又比較嚴重的,由上級主管部門做出行政決定,迫使雙方停止沖突,并按有關規章制度中的處理辦法強制沖突雙方執行。

  目標引導法

  在班組中,假如發生一些具體的小事情方面的沖突,可能過較高的目標巧妙地轉移,使雙方在新的目標上通力合作。

  為了預防沖突,應該不斷加強對下屬的教育,反對利己主義,加強溝通,增進理解。要分工明確,最重要的是主管和班組長本人必須秉公辦事,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沖突。

  如何對待非正式的小群體

  非正式小群體出現的原因及特點

  ◆非正式小群體出現的原因

  非正式小群體出現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某種共同的背景、利益及信息溝通的需要而產生的。例如老鄉經常要在一起溝通信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非正式的小群體。如果非正式的小群體是積極的,應該鼓勵,但消極的非正式的小群體往往會壓抑生產的積極性。

  ◆非正式小群體的特點

  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圈外人不能進入,內部有不成文的規范“紀律”和領袖人物。

  如何對待非正式小群體

  可以先借人員組合的方法讓他們成為正式組織,把其小團隊的利益和正式組織的利益緊緊拴在一起。假如做不到,或有較大的反復,就采取行政措施,把其拆散。不能讓他們成為一種的勢力,以致影響正常的工作或污染健康的空氣。

篇2: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制度

  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制度

  為了加強本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防止和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經研究決定成立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其人員組成及主要職責如下:

  一、人員組成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二、主要職責

  1、組長職責

  (1)負責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計劃,組織實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2)統一協調安排本企業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

  (3)組織制定本企業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并檢查督促其落實;

  (4)組織實施檢查和安全隱患整改工作;

  (5)組織開展安全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和培訓;

  (6)組織管理專職人員及義務安全員。

  2、副組長職責

  (1)執行安全法規,督促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保障本企業安全符合規定,掌握本企業安全生產情況;

  (2)確定安全責任,落實安全操作規程的實施;

  (3)組織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4)組織建立專職安全隊伍;

  (5)組織制定符合本企業實際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并不定期組織實施演練。

  3、組員職責

  (1)認真學習安全消防知識;

  (2)遇到緊急情況及時上報、處理,必要時要及時報警;

  (3)會使用滅火器材;

  (4)經常檢查、保養、維修消防器材。

篇3:公司安全生產組織機構與職責

  公司安全生產組織機構與職責:

  1、公司成立由總經理任主任,各部門主管為成員的安全生產辦公室。其主要職責是:

  (1)研究制定安全生產技術措施和勞動保護計劃。

  (2)制定、修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并對這些制度的貫切執行情況執行監督檢查。

  (3)組織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防止職業危害的措施,并監督執行。

  (4)根據有關規定,制定,制定本公司的勞動保護用品、保健食品發放標準,并監督執行。

  (5)監督日常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及時消除生安全事故隱患。

  (6)遇有特別緊急的不安全情況時,有權指令停止生產,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立即報告上級研究處理。

  (7)總結和推廣安全生產的先進經驗,協助有關部門搞好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和專業培訓。

  (8)參加審查新建、改建、擴建、大修工程的設計文件和工程驗收和試運轉工作。

  (9)傷亡事故的調查和處理,負責傷亡事故的統計、分析和報告,協助有關部門提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監督其按時實施,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10)對公司外部的信息和基層情況上傳下達,做好信息反饋工作。

  2、司各部門必須成立安全小組成,負責:

  (1)對本部門的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

  (2)制定安全生產實施則和操作規程。

  (3)實施安全生產監督檢查。

  (4)貫徹執行安全生產辦公室的各項安全指令,確保生產安全。

  3、全生產責任人:廠長是本公司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分管生產的主管和兼職安全生產管理員是本公司安全生產的主要責任人。(詳見機構表)

  4、安全生產小組組長由各部門、分廠的主管人員擔任,并配備安全生產兼職管理員,以及三名以上不脫產的安全員。

  5、各級工程師和技術員在審核、批準技術計劃、方案、圖紙和其它各種技術文件時,必須保證安全技術和勞動衛生技術運用的準確性。

  6、各部門必須在本職業務范圍內做好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

  7、各部門安全管理員要協助本部門主管執行勞動保護法規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處理本部門安全生產日常事務和安全生產檢查監督工作。

  8、各車間生產安全員要經常檢查、督促車間班組人員遵守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做好設備、工具等安全檢查、保養工作。及時向上級報告本車間、班組的安全生產情況。做好安全生產日報表的填寫工作。

  9、員工在生產、工作中要認真學習和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愛護生產設備和安全防護裝置、設施和勞動保護用品。發現不安全情況,及時報告上級或安全員,并迅速予以排除。

  10、對新員工、臨時工、實習人員必須先進行安全生產的三級教育(即生產部門、車間或班組、生產崗位)才能準其進入操作崗位。對改變工種的工人,必須重新進行安全培訓才能上崗。

  11、對從事鍋爐、壓力容器、電梯、電氣、起重、焊接、車輛駕駛(含廠內機動車)的員工,需經有資質的培訓單位進行和考試并取得相關的資格證書后,才能從事該項操作。對特殊工種的在崗人員,必須進行經常性的安全培訓教育。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