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房地產分公司三安、四口及施工機具管理制度

3491

  房地產分公司“三安”、“四口”及施工機具管理制度

  1.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必須按規定戴好有公司標志的安全帽;管理人員佩戴紅色豪華型安全帽;工人佩戴豪華型或普通型黃色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

  2.工地使用的安全網規格必須符合要求,證票齊全有效。

  3.通道口防護棚與建筑物外延伸不小于5米,高度根據需要規定,但不小于2.5米,寬度不小于2米,防護棚使用的板材厚度不小于5厘米并有防水設施,搭設要標準、整齊、美觀,嚴禁使用竹架板代替。

  4.通道口、樓梯口各種臨邊的防護欄桿,均按標準設置,第一根距地0.6米,第二根距地1.l米,均用鋼管制成,并刷紅白相間30厘米的色標,其色標涂刷要標準、整齊、美觀。

  5.工地使用的井架必須有準用證和合格證,井架使用的各種限位裝置,必須是推薦產品且證票齊全有效。

  6.井架卸料平臺必須獨立搭設,不準架設于井架架體上,卸料平臺腳手板必須用不小于5厘米的板材,且滿鋪,嚴禁使用竹架板,井架各層卸料平臺的防護門必須做到定型化,工具化,做到美觀、耐用。

  7.塔吊進場必須有合格證,各種限位器、力矩限制器必須用推薦產品,安裝與拆卸由專業隊伍進行。

  8.各種塔吊的基礎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設置,有地錨的要按要求配備。

  9.施工機具都必須安裝好保護接零及漏電保護器。

  10.機具的防護罩必須牢固、安全、嚴禁使用電鋸與電刨一體的木工工具,各種機具使用前必須通過機械員和安全員的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1.攪拌機、灰漿機、電焊機、電鋸、鋼筋加工機械等都必須搭設防雨棚。

篇2:建筑施工企業施工機具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業施工機具管理制度

  1.目的

  對施工機械設備運行進行有效控制,降低施工機械設備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確保機械設備的安全運轉,減少機械事故和人身傷害,確保公司整體目標和指標的實現。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施工機械設備的管理。

  3.相關文件

  《設備管理制度》

  4.職責

  4.1工程部

  4.1.1是本制度的主管部門,負責對本制度的編制、修訂與過程監督檢查。

  4.1.2 負責、發放施工機械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4.1.3負責為施工機械設備配備合格的操作人員。

  4.1.4負責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檢查和維修。

  4.2項目部

  4.2.1負責施工中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使用及施工現場管理。

  4.2.2負責本制度運行過程的監督與檢查,并記錄存檔。

  5.工作程序

  5.1施工機械設備的購置及配備

  5.1.1各項目根據施工生產需要購置時,填寫"機械設備購置申批表"需公司主管經理批準執行,購置申請中對效益、安全、節能、環保等做好經濟技術論證。采購應遵循技術上先進、生產上適用、經濟上合理的原則。

  5.1.2公司根據施工生產的要求進行調配。項目部施工設備在不能滿足施工生產時,可申請調配、購置和租賃。

  5.1.3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維護且符合下列要求:

  a)連接牢靠,無松動現象。

  b)機械運轉平穩,無異響和震動。

  c)機械設備運轉部位密封良好,無泄漏現象.

  d)機容整潔。

  5.2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

  5.2.1施工時,應配置使用性能完好,安全有保證的機械設備,機械設備的安全裝置和防護設施應齊全。機械設備在投入使用前,公司應對其進行全面的檢查,并填寫《機械設備進場驗收單》,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2.1.1所有機械設備應達到以下要求:

  a)傳動的外露部分應有牢固的防護罩,并且連接可靠,無松動。.

  b)所有設備保持接地(零)線應可靠。

  c)每臺設備應使用一個獨立的開關和電源線路,并與設備的負荷相匹配。所有帶電部位屏護良好,防止意外觸及。

  d) 設備的線位、連鎖、操作手柄應靈活可靠。

  e) 設備不能出現漏油現象。

  f) 設備檢修時要斷電,在斷電處必須掛警示標志"禁止合閘、有人作業",并設置監護人。

  5.2.1.2各種設備除達到上述要求外還應分別達到下列要求:

  5.2.1.2.1垂直運輸與起重機械(汽車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室外電梯)。

  a)超高限位、力矩限制器、制動器、臂桿幅度指示器、吊鉤保險,裝置齊全穩定有效。

  b)安全裝置:

  1卷揚限位器動作應有效可靠。

  2大小車行程限位動作應有效可靠。

  3門窗電器聯銷應有效可靠。

  4緊急停車開關應靈敏可靠。

  5電鈴聲應清脆、響亮,操縱開關標志應清晰。

  6各處轉動連接軸和其它外露旋轉部位應裝設牢固可靠的防護罩。

  7 駕駛室地面應鋪絕緣墊。

  c)鋼絲繩

  1、鋼絲繩斷絲數在一個捻節距中斷絲數不得超過鋼絲繩絲數的10%。

  2、鋼絲繩尾端應裝卡牢固,鋼絲繩在卷筒上至少留有三圈。

  d)滑輪應無裂紋、缺損,且轉動靈活。

  5.2.1.2.2 機動與運輸車輛(機動翻斗車、輪式裝載機、砼攪拌運輸車)

  a)離合器分離徹底,結合平穩可靠,無異常聲響。

  b)轉向裝置應調整適當,操縱方便,靈活可靠。

  c)油箱、油路應無滲漏。

  d)手、腳制動調整應適當,制動距離應符合要求。

  e)儀表、照明、信號及附屬裝置應齊全完好。

  5.2.1.2.3 混凝土機械(攪拌機,砂漿機,皮帶運輸機,混凝土輸送泵)

  a)連接件應完好無松動現象。

  b)離合器分離應徹底,起支應平穩,制動器應靈敏可靠。

  c)電氣裝置和線路的絕緣應良好,必須使用漏電保護器。

  d)電源開關箱應有防雨遮欄措施,且應加鎖。

  e)露天使用的攪拌機應有防風避雨棚。

  5.2.1.2.4 鋼筋機械(鋼筋調直機、鋼筋切斷機、鋼筋彎曲機、卷揚機、對焊機、點焊機)

  a)電氣裝置和線路的絕緣應良好,必須使用漏電保護器,設備外殼應做保護接零(接地)。

  b)明露的傳動部位應有牢固適用的防護罩。

  c)卷筒上鋼絲繩在使用時不應全部放完,應留有三圈,尾端裝卡應牢固。

  d)對焊作業要有防止火花燙傷的措施,防止作業人員及過路人員燙傷。

  5.2.1.2.5 木工機械(平面刨,壓刨,木工銑床)

  a)應有吸塵裝置且完好有效。

  b)夾緊裝置應完好有效,工作可靠。

  c)電氣裝置和線路絕緣應良好,必須使用漏電保護器。設備外殼應做保護接零(接地)。

  5.2.1.2.8 焊接機械(直流、交流、等離子切割機)

  a)電源線、焊接電纜與電焊機接線處應有屏護罩。

  b)電焊機插座與插頭相匹配,且必須裝有保護接(零)線。

  c)電焊機一次接線長度一般不超過3m,焊把線長度不超過30m,并不準有接頭,二次接線接頭不允許超3個。

  5.2.2需現場組裝的大型機械設備(塔吊、室外電梯)須指派具有資質的安裝隊伍按有關規程進行組裝,取得技術監督部門準予使用證方可使用。

  5.2.3施工單位在使用機械設備時,優先考慮到負荷與設備配置相適應,并減少設備空運轉節約能源。

  5.2.4施工單位對使用的機械設備制定和實施必要的管理措施,減少施工機械設備運行過程中的噪音、尾氣的排放、運輸撒漏等。

  5.2.5施工單位應為施工機械設備配備能勝任工作的操作人員,主要施工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保持相對穩定,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

  5.2.6施工單位加強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機械設備所

處工作場所應掛機械設備操作規程牌,嚴禁違章作業。

  5.2.7項目部設備管理部門每月對所屬的機械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并填寫《機械設備完好、利用情況表》。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存在重大問題的機械設備,必須停機整改,整改后經驗收合格,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5.3施工機械設備的檢查與維修。

  5.3.1機械設備的日常檢查工作由操作人員進行,發現機械故障、安全裝置及防護設施損壞及時報設備管理部門。

  5.3.2操作人員負責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清潔、調整、潤滑、緊固、防腐工作,發現漏油、液現象及時處理。

  5.3.3項目部設備管理人員負責施工機械設備的大、中、小修工作安排。不具備大修條件的可委托外修。督促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和修理。

  5.3.4維護和修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油、廢棄物分別由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及時清理回收,分類放入專設的廢棄物箱、桶內。

篇3:工程施工機具進場驗收保養維修制度

  工程施工機具進場驗收與保養維修制度

  為提高施工現場各種施工機具的安全可靠性,現根據上級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范圍:

  平刨、圓盤鋸、鋼筋機械、電焊機、攪拌機、氣瓶、翻斗車、潛水泵、打樁機械、挖土機械等。

  二、依據:

  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及省建設廳實施意見(試行)一施工機具;

  2、《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相關部分;

  3、《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第二部分)。

  三、驗收內容

  1、平刨:(1)安全裝置;(2)控制箱及線路;(3)部件緊固;(4)傳動裝置;(5)潤滑;(6)試運轉。

  2、圓盤鋸:(1)安全裝置(2)控制箱及線路;(3)部件緊固;(4)傳動裝置;(5)潤滑;(6)運轉檢查。

  3、鋼筋機械:(1)一般規定;(2)安全裝置;(3)控制箱及線路;(4)部件緊固;(5)傳動裝置;(6)潤滑;(7)運轉檢查。

  4、電焊機:(1)電器裝置(電源漏電保護、二次側漏電保護等);(2)電纜線(電源線及二次回路線);(3)絕緣;(4)防護用具。

  5、攪拌機:(1)電氣安全;(2)安全裝置;(3)防護棚;(4)操作平臺;(5)基礎。

  6、樁機:(1)基礎;(2)連接緊固;(3)油路系統;(4)安全防護;(5)危險部分;(6)電器安全;(7)警戒。

  7、挖土機械:(1)一般要求;(2)空載試驗;(3)荷載試驗。

  四、驗收程序:

  1、核驗產品出廠合格證、準用證。

  2、樁機驗收應查驗專項施工方案和樁機作業人員上崗資格證件。

  3、驗收時按驗收表,逐項對照檢查,并做好量化記錄。驗收不合格的,待整改完畢再復驗。凡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4、歸檔:驗收記錄存入臺帳,合格證掛在施工機械旁備查。

  五、保養維修

  機械設備的合理使用和精心維護是設備安全運行的關鍵,它對減少機械磨損,節約能源消耗,延長使用壽命都有重要的意義.

  1、日常保養工作承擔,每天開機前,使用中、停機后,按規定要求進行檢查、保養、潤滑、這是機械設備保養工作的基礎,是確保設備達到整齊、清潔、潤滑,安全、預防事故和故障生產的重要環節。

  2、一級保養以操作為主,維修人員輔導,按計劃對機具進行局部和重點部位拆卸、檢查,其主要內容包括清潔機容,疏通油道,更換濾油器,檢查磨損情況,調整間隙,緊固各部件,達到機容整潔,油路暢通,操作靈活,運轉正常的目的。電氣部分的保養工作由電工負責,主要內容檢查電氣元件和儀表反映是否準確靈敏。

  3、二級保養以維護工為主,操作工參加,對施工機具的規定部件進行分析了解檢查和修理,包括一保的內容。對機電維修更換磨損的零件部件,更換潤滑油,其主要的目的是使設備達到完好標準,延長大修周期。二級保養的間隔時間一般為一年(運輸設備塔式起重機不在此例),也可以單項工程完成后進行。

  4、三級保養以維修工為主,操作工配合,對機械設備進行解體檢查,其主要內容二保的內容外,根據實際可更換主要部件和部分零部件,以提高和鞏固設備完好率,能在較短時間內投入使用。三級保養一般為三個二保時間間隔,也可根據實際適當延長和縮短。

  5、新機或經過大修施工機具,應經過走合期,內燃機走合期為100小時,電動機50小時。走合期內內燃機械采取減速30%和減載荷20-30%,電動機減少載荷20-25%。施工機具經維修保養應做好詳細記錄,并存入臺帳資料中。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