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明德小學學校與家庭、社會聯系制度

5144

明德小學學校與家庭、社會聯系制度

一、建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管理系統

  (1)建立學校與社會、家庭聯系勞動領導組,家校、學校與社會聯系領導組由校長、德育分管領導、班主任代表、共青團及少先隊輔導員共同組成。其職責是宣傳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協調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關系,對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進行指導,主動溝通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信息渠.道,交流教育信息。

  (2)家庭教育方面,建立家長委員會,由熱心教育工作并有一定威信的家長組成,其職責是參與學校教育管理,共同監督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并提出建議和意見,傳達學校教育信息,成為學校與家庭聯系的紐帶。

  (3)社會教育方面,建立社會教育組織,街道、社會教育團體及社區內學校領導等有關負責人組成。其職責是配合學校教育抓好學生的社會教育、宣傳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組織有意義的社會教育活動、創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方面組成的管理系統中,以學校教育為主導,協調其他兩方面的工作。

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協調途徑

  (1)互相訪問

  學校同家長就教育孩子問題互相訪問、交談是教育好學生不可缺少的途徑。家庭和學校間的互相訪問既可交流學生情況,全面了解學生,也可在此基礎上研究教育措施、統一教育口徑,達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具體做法有:

 ?、傩<夁M行的研究性家庭訪問。這種訪問,面不一定寬,可以有重點進行一些個案家訪。目的在于針對當前學生情況,同家長研究現代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了解當前家庭教育的現狀,征求對學校工作的改進意見,訪問、面商也可由學校將某些問題通知家長,或就某些問題征求家長的意見。通訊聯系是中小學與家長聯系用得較多的途徑。

  (3)召開家長座談會

  召開家長座談會是學校與家長聯系主要的且具有高效率的途徑。家長座談會包括全校性的、年級的和班級的三種類型,其中較多的采取班級的家長座談會。家長座談會的類型不同,其內容的側重點也各異。全校性的家長會議一般由學校領導向家長報告學校情況以及學校下步工作打算和希望家長配合的問題,征求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年級家長座談會由分管年級工作的校領導主持召開,年級內各班班主任負責組織。目的在于通報全年級學生的共同情況,以及學校對學生提出的共同要求,并征求家長對年級工作的意見。這種座談會多在起始年級和畢業年級召開,班級家長座談會一般由班主任主持召開,目的在于向家長通報近期內班內情況及學生表現,分析學生德、智、體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并同家長共同研究措施。還可以召開部分家長參加的座談會,目的在于商量特殊學生的教育問題。如特長學生的教育、后進學生的教育等問題。

  (4)建立家長委員會

  建立家長委員會是協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家長直接參與學校教育工作,共同管理、教育好學生的有效途徑,它的特點是增強了家長對學校工作的參與程度,提高了家庭對學校工作的責任感,不僅有利于家庭與學校協調一致地教育好學生,而且有利于爭取家長更多方面地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家長的委員會的組成狀況關系到它的作用能得到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當然成員是校長、熱心學校工作、聯系和活動能力較強、教育子女有效且有一定威信的家長。家長委員會會議由校長主持召集、定期召開,研究學校、家庭如何配合教育學生的問題。家長委員會的委員們要向家長轉達學校對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見和要求,以指導家庭教育。同時還要反映家長們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要求,以及如何支持學校教育工作等,以協調學校和家庭之間的關系。

  (5)開辦家長學校

  開辦家長學校目的在于提高家長素質,從而提高其教育子女的水平,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長學校的教育內容一般有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講授、教子有方的家長經驗交流,探討子女教育中的共同性問題等。家長學校授課的教師由校長、教導主任和有經驗的教師擔任,也可邀請專家學者到校授課或請有教子經驗的家長承擔。

  家長學校的特點是能夠從理論上提高家長教育子女的水平,從方法上給家長以指導,從而通過提高家長素質達到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的目的,更好地配合學校教育好子女,為學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礎。

三、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協調的途徑

  (1)學校的社會宣傳、社會服務工作。學校主動地安排、組織社會宣傳和服務性工作,這是學校與社會教育做到配合協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學校要向社會各單位、團體宣傳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宣傳教育的功能與作用,宣傳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協調配合的重要性以及學校自身的發展規劃、工作計劃和現在進行的主要工作等,以爭取社會各界尤其是社會教育機構對學校工作的了解、理解,從而與學校教育工作協調配合,支持、幫助學校搞好對青年學生的教育工作。學校要利用自身的優勢適當開展社會宣傳服務性活動,宣傳黨政部門的方針、法規及中心工作和進行科技傳播等,強化學生的社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增強學校同社會之間的關系,增強社會對學校工作的信任感,從而有利于學校與社會教育的協調配合。

  (2)加強學校與社會宣傳部門的聯系,開展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學校與社區聯系途徑是廣泛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將學校的重大事情及將要開展的活動及時向村社區反映,以爭取通過宣傳媒體向社會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學校、支持學校。二是學校要爭取社會宣傳的配合支持,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健康向上的活動,寓教于各種有益活動之中,豐富學生的課余活動。

  (3)建立穩定的社會教育基地。學校要把那些對學生具有教育意義的單位作為教育學生的基地。

  (4)聘請校外輔導員。本著就地、就近的原則,在一些重點聯系的單位中,并經這些單位的同意聘請校外教育輔導員。聘請校外輔導員的條 件是:他們在所在單位具有較高的聲望、有專長、關心教育、熱愛青少年學生,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教育能力。

篇2:某學校后勤公司黨員干部密切聯系職工群眾制度

  學校后勤公司黨員干部密切聯系職工群眾制度

  一、總體要求

  結合學校后勤保障服務工作的特點,發揚我們黨關于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有針對性的開展后勤公司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活動,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忠實踐行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拓展后勤公司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的途徑,豐富為職工群眾服務的內容,暢通職工群眾表達意愿的渠道,努力解決職工群眾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團結帶領職工群眾共同實現學校提出的各項任務。

  二、公司黨員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

  1.提高認識,以群眾對組織工作的滿意度為出發點。充分尊重和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徹底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情形,尤其是公司黨員干部,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態度,切忌妄自尊大,目中無人。

  2.深入基層,以充分尊重群眾的意見建議為著力點。到群眾中去,積極聽取職工的意見,了解廣大職工的思想狀況和生活狀況、實際困難和迫切需求,反映大家的意愿和要求。

  3.熱心服務,以多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為落腳點。堅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公司黨員干部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要認真履行職責,按照公司的總體要求,踏踏實實塑造黨員干部在職工中的良好形象,體現出后勤公司建設服務型黨員隊伍、服務型干部隊伍的工作思路,提高公司凝聚群眾的能力。

  三、主要方式

  各部門黨員干部要按照學校和公司的相關要求并結合自身實際,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選擇適當方式,作好聯系和服務職工群眾工作。

  1.結對幫扶困難職工群眾。有幫扶能力的黨員干部要與困難職工群眾結成幫扶對子。既要立足于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又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提高工作技能,自強自立。

  2.參加主題實踐活動。黨員干部要積極參加黨組織開展的以服務群眾為主要內容的主題實踐活動,推行黨員承諾,有條件的黨員干部每年要承諾為群眾辦一兩件實事。承諾內容要切合實際,具體可行,履行承諾的情況要自覺接受黨組織和職工群眾的監督。

  3.參加設崗定責活動。公司每一位黨員干部,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按照自主申報和組織安排相結合的辦法,選擇支部設立的聯系和服務群眾崗位,履行崗位責任,努力做好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

  4.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公司各個部門可建立志愿者隊伍(或黨員服務站點),開展多種形式的便民、利民活動。積極參加政府、學?;蚱渌鐣F體組織的扶貧、保護環境和關心下一代等志愿者服務活動。積極參加幫助生活困難職工群眾的捐贈活動。

  5.深入基層調研。后勤公司全體黨員干部要進一步轉變作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黨員領導干部要深入到基層一線崗位調研,聽取職工群眾意見,走訪慰問困難職工群眾,幫助基層和職工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要堅持民主決策,把調查研究的成果作為部門決策的重要依據,充分體現和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調查研究要講求實效,切忌形式主義。

  6.做好接待職工群眾工作。黨員干部要根據各自崗位職責,定期接待職工群眾,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對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包括信訪中反映的問題,能夠解決的要及時解決,受客觀條件限制暫時不能解決的,要向職工群眾做好解釋工作,并創造條件逐步加以解決。

  7.黨員領導干部在聯系和服務群眾的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同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聯系,經常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四、檢查與監督

  1.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制度的落實,由支部書記負責,公司協助支部對分管工作負責,督促檢查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抓好落實。

  2.每年對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并采取適當方式進行群眾滿意度測評,聽取意見。對制度不落實、群眾不滿意的問題,認真進行整改。檢查、測評、整改情況要向職工群眾進行通報。

篇3:學校與家庭聯系制度(3)

  學校與家庭聯系制度(三)

  一、學校要和學生家庭緊密聯系,學校將教育方針、政策以及本校對學生的具體規定向家長宣傳。

  二、班主任每一學期和家長至少聯系兩次,要求每個家長每學期到學校開一次家長會。

  三、班主任定期不定期和雙差生家長。

  四、經常取得聯系。

  五、學校每學期和學生家長聯系一次。

  六、與家長聯系必須有記載和登記。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