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開好第一次(監理)工地會議
第一次工地會議是一次重要的會議,是連接“事前”(施工準備階段)和“事中”(施工階段)的一次會議,這次會議開好了,使與會單位和人員對監理工作有了明確的認識,對履順監理工作關系起到關鍵作用,參建各方將會目標一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創建工程建設的和諧工作環境,監理工作就會主動和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起到對“四控”的預控效果。反之會議前沒有經過精心準備會議開的草率、走過場、圖形式,達不到會議應達到的目的,就會在今后的監理工作中出現“別扭”,不協調的情況,對監理的力度、深度、有序的監理工作產生影響。
要開好第一次工地會議,就必須做好會前的準備工作,總監(代)進入工地后要適時與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就會議的內容、監理工作要求,彼此之間配合協作關系進行溝通,以增進互相了解,增進雙方友誼和信任,這對作好今后的監理工作起到了促進作用。
現就如何開好第一次工地會議作如下提示:
一、會前準備
(一)、監理自我準備工作
1、總監應針對工程規模建立適合該項目實際情況的項目監理機構與主管領導洽商達成一致意見。
2、總監應落實監理人員名單,通過會議方式進行分工、劃分職責、安排進入工地時間,并辦理好總監和主要監理人員的任命書、總監代表委托書。
3、在總監主持下根據分工編制監理規劃和安全監理規劃以及監理細則、安全監理細則(按工程進度需要編制),編制旁站監理方案等。
4、總監組織編制適合本工程特點的“上墻圖表”和工地監理制度(按公司示范文本)。
5、總監(代、或派員)落實工程環境和辦公環境情況,了解工程施工準備情況。
6、準備好必要的監理書籍和資料、檢測設備和工具(含電腦)。
7、總監應擬定好第一次工地會議發言提綱(見附錄)。
(二)、與建設單位洽商
進入工地后總監(代)應盡早與建設單位工地負責人洽商相關事宜:
1、遞交項目監理部人員任命書、委托書,并簡略介紹監理機構設置情況及人員分工和適時進入工地監理人員情況。
2、遞交本工程的監理規劃、安全監理規劃并對規劃進行簡介。
3、根據規范規定洽商第一次工地會議主要內容,建設單位應作的準備,并明確第一次會議由建設單位組織。
4、洽商第一次工地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參加會議主要人員。
5、根據監理規范第3.3.1條和監理委托合同約定、洽商落實由建設單位提供滿足監理工作需要的辦公、交通、通訊、生活設施。
6、當需要時,請建設單位出面與施工單位項目經理、與項目技術負責人見面會便于下一步與施工單位洽商相關事宜打好基礎。
(三)、與施工單位洽商
監理人員進入工地后應在會議前應適時與施工單位進行溝通,可采用二種方式:一是通過建設單位召集;二是主動進行溝通。當為熟悉單位、熟悉人時宜采用第二種方式,主要溝通如下內容:
1、了解開工前準備工作情況
2、要求施工單位報審資料內容
?、?、施工組織設計
?、?、安全施工組織設計
?、?、總承包單位資質
?、?、現場項目管理機構的質量管理、技術管理和質量保證組織機構及制度、專職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上崗證。
?、?、對分包單位資格、資質等級證書、特殊行業施工許可證、擬分包工程的內容和范圍、專職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上崗證。
?、?、檢查專職測量人員崗位證書和測量設備鑒定證書和定位、高程復核。
?、?、關于檢驗批、 見證取樣計劃報審。
?、?、溝通旁站方案相關事宜。
3、 相商安排各專業對口溝通時間
4、洽商“四控”(包括安全)的一些要求,如月進度報審時間、進度計劃報審周期、質控中檢驗程序等。
5、 洽商第一次工地會議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問題。
二、會議內容及方法
第一次工地會議由建設單位組織和主持,監理人員和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均應參加。
(一)、會議內容:
根據“監理規范”(GB50319-2000)5.2.10條規定,第一次工地會議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建設單位、承包單位和監理單位分別介紹各自駐現場的組織機構、人員及其分工。
2、建設單位根據委托監理合同宣布對總監理工程師的授權。
3、建設單位分別介紹工程開工準備情況。
4、 承包單位介紹施工準備情況。
5、建設單位和總監理工程師對施工準備情況提供意見和要求。
6、總監理工程師介紹監理規劃的主要內容。
7、研究確定各方在施工過程中參加工地例會的主要人員,召開工地例會周期、地點及主要議題。
(二)、總監(代)介紹內容
1、介紹現場監理機構及人員。
2、介紹監理規劃主要內容和要求(按提綱)。
3、對施工準備工作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
4、按公司要求介紹廉政12條。
(三)、研究確定各方在施工過程中參加工地例會的主要人員召開工地例會周期、地點及主要議題
(四)、總監宣讀工地例會主要內容
1、檢查上次例會議定事項的落實情況,分析未完事項原因。
2、檢查分析工程項目進度計劃完成情況,提出下一階段進度目標及其落實措施。
3、檢查分析工程項目質量狀況,針對存在的質量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4、檢查工程款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況。
5、解決需要協調的有關事項。
6、其它有關事宜。
三、會后工作
(一)、及時整理紀要,打印后交由各方代表會簽,并發送至相關單位,以后分包單位進入工地后亦應由總監(代)轉交和介紹。
(二)、各專業監理工程師根據總監要求與施工單位對口進行進一步的溝通,使之合作和諧。
附:總監第一次工地會議發言提綱含下列內容:
(一)、項目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及進入工地情況
(二)、質量控制
1、材料、購配件、設備進場報驗(A9表)。
2、見證取樣和送檢,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不準用在工程上。
3、要求施工單位報審資料(見(三).2)。
4、施工測量放線報驗,每次測量放線后按A4表報審。5、砼澆筑報審(按A4表報審)。
6、旁站監理、按旁站方案要求施工前24小時書面通知監理部。
7、工程實行“四報驗制”即: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進行報驗(按A4表)合格后方可進入下工序施工,未經監理檢驗認可或檢驗不合格不得進行下工序施工,單位工程竣工用A10表,在自檢自驗自評合格后連同竣工資料報送監理部,由總監組織審核,并組織對工程的預驗收,合格后報請建設單位組織竣工驗收。
8、工程變更由建設單位出具變更,建設單位認可,經監理工程師簽認后執行。
9、隱蔽工程報驗在自檢合格的基礎上按A4表報驗,經監理工程師現場檢驗簽認合格后方可隱蔽。
10、建設工程質量責任主體不良記錄,根據建設部建質[20**]113號文規定,希望參建各方認真貫徹執行,不要留不良記錄。
11、工程技術資料必須與進度同步,防止資料滯后情況。
12、本工程監理表格全部采用監理規范GB50319-2000、A、B、C三類18種表格。
(三)、進度控制
1、審批總進度計劃(按A4表)
2、審批月進度計劃(按A4表)
3、按月(或周)檢查進度完成情況
4、特殊情況下定期檢查進度完成情況
(四)、投資控制
1、月工作量報審
2、進度款支付總監簽認(按B3表),未簽認建設單位不支付工程款
3、進度款與質量掛勾,不合格工程款暫不支付,處理合格后再支付
4、工程款支付申請(按A5表)
5、當工程變更發生費用時,施工單位編報預算監理審核,建設單位審定
6、索賠處理。當發生時應由施工、監理、建設三方實地測量,共同簽字方有效。
(五)安全監理
1、安全監理目標:預防為主,加強檢查,消除隱患達到無重大安全事故。
2、報審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按A2表。
3、九個重大危險源要報審安全施工方案:
?、?、地基開挖與深坑支護;②、腳手架工程;③、模板工程;④、高處作業;⑤、交叉作業;⑥、建筑機械使用;⑦、工地臨時用電;⑧、起重吊裝工程;⑨、冬期施工。
4、審查施工單位安全保障體系和制度,建立工地安全管理體系和制度。
5、按安全監理審核情況表逐一進行審查(見公司示范文本:安全監理規劃)。
6、作好工地防火、防水、防盜、防食物中毒、防環境污染的五防工作。
7、安全監理應用表格(見示范文本:安全監理規劃應用表格目錄)。
8、安全事故處理:保護現場暫停施工。
篇2:駐地監理機構工地會議制度
駐地監理機構工地會議制度
工地會議分為第一次工地會議、工地會議和現場協調會三種。第一次工地會議的目的,在于監理工程師對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工程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工地會議的目的,在于監理工程師對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進度、質量、費用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確保工程順利進行?,F場協調會的目的,在于對日?;蚪洺5氖┕せ顒舆M行檢查、協調和落實,使監理工作和施工活動密切配合。
1、第一次工地會議
1.1會議的組織
1.1.1第一次工地會議擬于20**年6月**日召開。
1.1.2召開之前將會議議程及有關事項通知業主,承包人及關方面,使參加會議的各方做好資料準備。
1.1.3第一次工地會議由監理工程師主持,業主、承包人的授權代表必須出席會議,各方將要在工程項目中擔任主要職務的部門(項目)負責人及指定分包人也應參加會議。
1.2會議的內容
1.2.1介紹人員及組織機構
?。?)業主或業主代表應就其實施工程項目期間的職能機構職責范圍及主要人員名單提出書面文件,應就有關細節作出說明。
?。?)總監理工程師應向駐地監理工程師授權,并聲明自己仍保留哪些權力,書面將授權書、組織機構框圖、職責范圍及全體監理人員名單提交承包人并報業主。
?。?)承包人應書面提出工地代表(項目經理)授權書,主要人員名單,職能機構框圖、職責范圍及有關人員資質材料以取得監理工程師的批準;監理工程師應在本次會議上進行審查并口頭予以批準(或有保留的批準),會后書面正式予以確認。
1.2.2介紹施工進度計劃
承包人的施工進度計劃應在中標通知書發出后合同規定的時間里提交監理工程師。在第一次工地會議上,監理工程師應就施工進度計劃做出如下說明:
?。?)施工進度計劃可于何日批準或哪些分項已獲批準;
?。?)根據批準或將要批準的施工進度計劃,承包人何時可以開始哪些工程施工,有無其他條件限制;
?。?)有哪些重要的或復雜的分項工程還應單獨編制進度計劃提交批準。
1.2.3承包人陳述施工準備
承包人應就施工準備情況按如下主要內容提出陳述報告,監理工程師應逐項予以澄清、檢查和評述:
?。?)主要施工人員(含項目負責人、主要技術人員及主要機械手)是否進場或將于何日進場,并應提交進場人員計劃及名單;
?。?)用于工程材料、機械、儀器和設施是否進場或將于何時進場,是否將會影響施工,并應提交進場計劃及清單;
?。?)用于工程的本地材料來源是否落實,并應提交料源分布圖及供料計劃清單;
?。?)施工駐地及臨時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如何,并應提交駐地及臨時工程建設計劃分布和布置圖;
?。?)工地試驗室及其設備是否準備就緒或將于何日安裝就緒,并應提交試驗室布置圖及儀器
設備清單;
?。?)施工測量的基礎資料是否已經落實并經過復核,施工測量是否進行或將于何時完成并應提交施工測量計劃及有關資料;
?。?)履約保函和動員預付款保函及各種保險是否已經辦理,或將于何時辦理完畢,并應提交己辦手續的副本。
?。?)其它與開工條件有關的內容及事項。
1.2.4業主說明開工條件
業主代表應就工程占地、臨時用地、臨時道路、拆遷以及其他與開工條件有關的問題進行說明:監理工程師應根據批準或將要批準的施工進度計劃的安排,對上述事項提出建議及要求。
1.2.5明確施工監理例行程序
監理工程師應溝通與承包人的聯系渠道明確工作例行程序并提出有關表格及說明:
?。?)質量控制的主要程序、表格及說明;
?。?)施工進度控制的主要程序、圖表及說明;
?。?)計量支付的主要程序、報表及說明;
?。?)延期與索賠的主要程序、報表及說明;
?。?)工程變更的主要程序、圖表及說明:
?。?)工程質量事故及安全事故的報告程序、報表及說明;
?。?)函件的往來傳遞交接程序、格式及說明;
?。?)確定工地會議的時間、地點及程序;
2、工地會議
工地會議在開工后的整個工期中,每月15日召開一次,如出現延期、索賠及工程事故等重大問題,可另行召開專門會議協調處理。
會議應按例行議程進行,一般應由承包人逐項進行陳述提出問題與建議,會議進行討論并作出決定或決議的意向。
3、現場協調會
在整個施工工期期間,應根據具體情況定期或不定期召開不同層次的施工現場協調會。會議只對近期施工活動進行證實、協調和落實,對發現的施工質量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對其他重大問題只是提出而不進行討論,另行召開專門會議或在工地會議上進行研究處理。
會議的內容為承包人報告近期的施工活動,提出近期的施工計劃安排,簡要陳述發生或存在的問題。監理就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予以簡要評議,根據承包人提出的施工活動安排,安排監理人員進行旁站監督、工序檢查、抽樣試驗測量驗收、計量計算、缺陷處理等施工監理工作。同時對執行施工合同有關的其他問題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