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應力短向圓孔板安裝工程技術交底
1、范圍
本技術交底適用于磚混結構、外磚內模、外板內模、框架結構的預應力圓孔板(長、短向板)安裝。
2、施工準備
2.1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預應力圓孔板:不應有裂紋、翹曲等缺陷。產品應符合質量要求,應有出廠合格證。國家實行產品許可證的構件,應按規定有產品許可證編號。
2.1.2水泥:采用標號325號以上的礦渣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按規定作復試。
2.1.3砂:中砂。
2.1.4工具:鋼筋板子、撬棍、套管、鋼管支撐、100mm×100mm木方支柱、工具式硬架支??ň叩?。
2.2作業條件:
2.2.1圓孔板進場后堆放在指定地點,堆放場地應平整夯實,墊木要靠近吊環或距板端300mm,墊木上下對齊,不得有一角脫空,堆放高度不超過10塊。不同板號分別堆放。
2.2.2樓板安裝前按設計圖紙核對板號,并檢查圓孔板質量,有變形、斷裂、損壞現象,不得使用。
2.2.3板端圓孔,由構件廠出廠前用50mm厚,M2.5砂漿塊坐漿堵嚴。安裝前應檢查是否堵好。砂漿塊距板端距離為60mm。對預應力短向圓孔板板端錨固筋(胡子筋),應當用套管理順,彎成45°彎,不能彎成死彎,防止斷裂。
2.2.4構件如有損壞,但通過補強加固尚可使用的,應與設計單位共同研究加固補強措施,并辦理變更洽商手續后,才允許安裝。
3、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
抹找平層或硬架支?!嫲逦恢镁€→吊裝樓板→
調整板位置→綁扎或焊接錨固筋
3.2抹找平層或硬架支模:圓孔板安裝之前先將墻頂或梁頂清掃干凈,檢查標高及軸線尺寸,按設計要求抹水泥砂漿找平層,厚度一般為1.5~20mm,配合比為1:3。在現澆混凝土墻上安裝圓孔板,一般情況下墻體混凝土強度達4MPa以上,方準安裝。安裝圓孔板也可以采用硬架支模方法:按板底標高將100m×100mm木方用鋼管或木支柱支承于承重墻邊,木方承托板底的上面要平直,鋼管或木支柱下邊墊通長腳手板,木柱根部應用木楔背嚴,保證板底標高。
3.3劃板位置線:在承托預應力圓孔板的墻或梁側面,按設計圖紙要求劃出板縫位置線,宜在梁或墻上標出板的型號,圓孔板之間按設計規定拉開板縫,當設計無規定時,板縫寬度一般為40mm??p寬大于60mm時,應按設計要求配筋。
3.4吊裝樓板:起吊時要求各吊點均勻受力,板面保持水平,避免扭翹使板開裂。如墻體采用抹水泥砂漿找平層方法,吊裝樓板前先在墻或梁上灑素水泥漿(水灰比為0.45)。按設計圖紙核對墻上的板號是否正確,然后對號入座,不得放錯。安裝時板端對準位置線,緩緩下降,放穩后才允許脫鉤。
3.5調整板位置:用撬棍拔動板端,使板兩端搭墻長度及板間距離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3.6綁扎或焊接錨固筋:如為短向板時,將板端伸出的錨固筋(胡子筋)經整理后彎成45°彎,并互相交叉。在交叉處綁1φ6通長連接筋。板縫寬應不小于40mm,大于60mm時,應按設計要求配筋。嚴禁將錨固筋上彎90°或壓在板下。彎錨固筋時用套管緩彎,防止彎斷。如為長向板時,安裝就位后應按圖紙要求將錨固筋進行焊接,用1φ12通長筋,把每塊板板端伸出的預應力鋼筋與另一塊板板端伸出的鋼筋隔根點焊,但每塊板至少點焊4根。焊接質量符合焊接規程的規定。
4、質量標準
4.1保證項目:
4.1.1吊裝時構件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等級的70%。檢查構件出廠合格證。
4.1.2構件型號、位置、支點錨固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且無變形損壞現象。檢查吊裝記錄。
4.2基本項目:
4.2.1標高、坐漿、板端堵孔、板縫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的規定。
4.2.2構件接頭焊接應表面平整,無凹陷、焊瘤,焊縫長度符合要求,接頭處無裂縫、氣孔、夾渣及咬邊。
4.3允許偏差項目
樓板擱置長度:±10mm尺量檢查。
小樓板下表面相鄰高差:
?。弥背呋蛐ㄐ稳邫z查。
抹灰5mm。
不抹灰3mm。
5、成品保護
5.1圓孔板在運輸和堆放時,不同板號應分別堆放。堆放場地要平整夯實,堆放時板與地面間留有一定空隙,并有排水措施,板在運輸時將板綁扎牢固,以防移動、跳動或傾倒,在板端部與繩索接觸處的混凝土,應采用襯墊加以保護。
5.2大模結構混凝土墻體安裝樓板時,一般情況下,應在墻體混凝土強度達4MPa以上時,方準安裝樓板。
5.3短向預應力圓孔板上只允許剔鑿較小的孔洞,并不得連續傷兩根肋,輕輕剔鑿,不得損傷板的其他部分;當板上需剔較大的洞時,應請設計人員進行核算,采取加固措施。對于長向板也只允許剔較小孔洞,并不得傷肋及主筋,如有困難,應請設計人員進行核算,作相應的補強處理。
5.4圓孔板錨固筋要妥善保護,不得反彎或折斷。
5.5扣完板后,板中間應加一道支撐,保證施工安全及樓板的安裝質量。
5.6安裝樓板時不得踩踏圈梁。
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安裝不合格的樓板:安裝樓板前不但要檢查產品合格證,還應檢查是否有裂紋或其他缺陷。防止就位后發現板不合格。
6.2板端搭接在支座上的長度不夠:板安裝就位不準,使板兩端搭接長度不等?;蚴前惭b就位后隨意撬動板造成的。
6.3樓板瞎縫:安裝前沒有按設計圖紙要求劃出縫寬位置線;吊裝就位時不看線;就位后其他人員隨意撬動板,都會造成樓板瞎縫。
6.4樓板與支座處搭接不實;扣板前應檢查墻體標高,抹好砂漿找平層,扣板時澆水泥素漿。
6.5堵孔過淺和樓板錨固筋折斷:扣板前檢查孔堵的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短向板錨固筋要理順,按規定綁上鋼筋,防止壓力墻下,長向板錨固筋按規定焊接。
7、質量記錄
本技術交底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書或檢驗報告。
7.2鋼筋機械試驗
報告。7.3構件出廠合格證。
7.4焊條出廠合格證。
7.5預制構件吊裝記錄(預檢記錄)。
7.6構件安裝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記錄。
篇2:預應力短向圓孔板安裝工程技術交底
預應力短向圓孔板安裝工程技術交底
1、范圍
本技術交底適用于磚混結構、外磚內模、外板內模、框架結構的預應力圓孔板(長、短向板)安裝。
2、施工準備
2.1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預應力圓孔板:不應有裂紋、翹曲等缺陷。產品應符合質量要求,應有出廠合格證。國家實行產品許可證的構件,應按規定有產品許可證編號。
2.1.2水泥:采用標號325號以上的礦渣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按規定作復試。
2.1.3砂:中砂。
2.1.4工具:鋼筋板子、撬棍、套管、鋼管支撐、100mm×100mm木方支柱、工具式硬架支??ň叩?。
2.2作業條件:
2.2.1圓孔板進場后堆放在指定地點,堆放場地應平整夯實,墊木要靠近吊環或距板端300mm,墊木上下對齊,不得有一角脫空,堆放高度不超過10塊。不同板號分別堆放。
2.2.2樓板安裝前按設計圖紙核對板號,并檢查圓孔板質量,有變形、斷裂、損壞現象,不得使用。
2.2.3板端圓孔,由構件廠出廠前用50mm厚,M2.5砂漿塊坐漿堵嚴。安裝前應檢查是否堵好。砂漿塊距板端距離為60mm。對預應力短向圓孔板板端錨固筋(胡子筋),應當用套管理順,彎成45°彎,不能彎成死彎,防止斷裂。
2.2.4構件如有損壞,但通過補強加固尚可使用的,應與設計單位共同研究加固補強措施,并辦理變更洽商手續后,才允許安裝。
3、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
抹找平層或硬架支?!嫲逦恢镁€→吊裝樓板→
調整板位置→綁扎或焊接錨固筋
3.2抹找平層或硬架支模:圓孔板安裝之前先將墻頂或梁頂清掃干凈,檢查標高及軸線尺寸,按設計要求抹水泥砂漿找平層,厚度一般為1.5~20mm,配合比為1:3。在現澆混凝土墻上安裝圓孔板,一般情況下墻體混凝土強度達4MPa以上,方準安裝。安裝圓孔板也可以采用硬架支模方法:按板底標高將100m×100mm木方用鋼管或木支柱支承于承重墻邊,木方承托板底的上面要平直,鋼管或木支柱下邊墊通長腳手板,木柱根部應用木楔背嚴,保證板底標高。
3.3劃板位置線:在承托預應力圓孔板的墻或梁側面,按設計圖紙要求劃出板縫位置線,宜在梁或墻上標出板的型號,圓孔板之間按設計規定拉開板縫,當設計無規定時,板縫寬度一般為40mm??p寬大于60mm時,應按設計要求配筋。
3.4吊裝樓板:起吊時要求各吊點均勻受力,板面保持水平,避免扭翹使板開裂。如墻體采用抹水泥砂漿找平層方法,吊裝樓板前先在墻或梁上灑素水泥漿(水灰比為0.45)。按設計圖紙核對墻上的板號是否正確,然后對號入座,不得放錯。安裝時板端對準位置線,緩緩下降,放穩后才允許脫鉤。
3.5調整板位置:用撬棍拔動板端,使板兩端搭墻長度及板間距離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3.6綁扎或焊接錨固筋:如為短向板時,將板端伸出的錨固筋(胡子筋)經整理后彎成45°彎,并互相交叉。在交叉處綁1φ6通長連接筋。板縫寬應不小于40mm,大于60mm時,應按設計要求配筋。嚴禁將錨固筋上彎90°或壓在板下。彎錨固筋時用套管緩彎,防止彎斷。如為長向板時,安裝就位后應按圖紙要求將錨固筋進行焊接,用1φ12通長筋,把每塊板板端伸出的預應力鋼筋與另一塊板板端伸出的鋼筋隔根點焊,但每塊板至少點焊4根。焊接質量符合焊接規程的規定。
4、質量標準
4.1保證項目:
4.1.1吊裝時構件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等級的70%。檢查構件出廠合格證。
4.1.2構件型號、位置、支點錨固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且無變形損壞現象。檢查吊裝記錄。
4.2基本項目:
4.2.1標高、坐漿、板端堵孔、板縫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的規定。
4.2.2構件接頭焊接應表面平整,無凹陷、焊瘤,焊縫長度符合要求,接頭處無裂縫、氣孔、夾渣及咬邊。
4.3允許偏差項目
樓板擱置長度:±10mm尺量檢查。
小樓板下表面相鄰高差:
?。弥背呋蛐ㄐ稳邫z查。
抹灰5mm。
不抹灰3mm。
5、成品保護
5.1圓孔板在運輸和堆放時,不同板號應分別堆放。堆放場地要平整夯實,堆放時板與地面間留有一定空隙,并有排水措施,板在運輸時將板綁扎牢固,以防移動、跳動或傾倒,在板端部與繩索接觸處的混凝土,應采用襯墊加以保護。
5.2大模結構混凝土墻體安裝樓板時,一般情況下,應在墻體混凝土強度達4MPa以上時,方準安裝樓板。
5.3短向預應力圓孔板上只允許剔鑿較小的孔洞,并不得連續傷兩根肋,輕輕剔鑿,不得損傷板的其他部分;當板上需剔較大的洞時,應請設計人員進行核算,采取加固措施。對于長向板也只允許剔較小孔洞,并不得傷肋及主筋,如有困難,應請設計人員進行核算,作相應的補強處理。
5.4圓孔板錨固筋要妥善保護,不得反彎或折斷。
5.5扣完板后,板中間應加一道支撐,保證施工安全及樓板的安裝質量。
5.6安裝樓板時不得踩踏圈梁。
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安裝不合格的樓板:安裝樓板前不但要檢查產品合格證,還應檢查是否有裂紋或其他缺陷。防止就位后發現板不合格。
6.2板端搭接在支座上的長度不夠:板安裝就位不準,使板兩端搭接長度不等?;蚴前惭b就位后隨意撬動板造成的。
6.3樓板瞎縫:安裝前沒有按設計圖紙要求劃出縫寬位置線;吊裝就位時不看線;就位后其他人員隨意撬動板,都會造成樓板瞎縫。
6.4樓板與支座處搭接不實;扣板前應檢查墻體標高,抹好砂漿找平層,扣板時澆水泥素漿。
6.5堵孔過淺和樓板錨固筋折斷:扣板前檢查孔堵的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短向板錨固筋要理順,按規定綁上鋼筋,防止壓力墻下,長向板錨固筋按規定焊接。
7、質量記錄
本技術交底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書或檢驗報告。
7.2鋼筋機械試驗
報告。7.3構件出廠合格證。
7.4焊條出廠合格證。
7.5預制構件吊裝記錄(預檢記錄)。
7.6構件安裝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記錄。
篇3:工程項目技術交底制度(3)
技術交底制度
一總則:
1、技術交底是設計文件、規范、標準向作業面延伸的重要技術資料,為規范、嚴格控制施工技術交底工作,提高技術管理水平,根據中《建筑規范》、《煤礦安全建設規范》及有關行業管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技術交底的目的:工程正式施工前,通過技術交底使參與施工的全體管理人員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擔的工程任務,以及工程的特點、施工難點、設計意圖、執行的技術標準、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操作要點,以及安全質量標準,做到按操作程序施工,確保施工安全、質量。
二機構、
職責:
1、技術交底實行項目經理部(以下簡稱項目部)、作業隊二層次技術交底的原則,并針對各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分別進行,貫穿于工程施工全過程。
2、工程項目開工前,由項目部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工程部等相關部門,向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作業隊主要管理人員、班組長等進行總體技術交底;
3、單位工程開工前,由項目部工程部分階段、分層次下達書面技術交底;當收到設計變更、冬雨季施工前、主要施工方案修訂時或遇不可抗力事件后,應進行專項技術交底。
4、分部、分項工程開工前,由作業隊技術負責人向作業隊管理人員、工班長、全體操作者進行技術交底。
5、特殊過程和關鍵部位由項目部總工程師組織編制作業指導書,并逐級進行技術交底。
三內容、程序、時間:
1、項目部總體技術交底的內容
(1)、承擔施工的項目內容,工程概況,項目的設計意圖,項目適用的規范、標準及技術要求,設計交底和設計文件會審會議的有關情況。
(2)、工程合同和投標承諾中有關內容。
(3)、業主、監理、設計及上級管理單位情況,管理分工及主要職責,有關管理文件及要求。
(4)、項目管理組織機構設置,管理分工及主要職責。
(5)、項目安全、質量、成本、進度、環保目標,采取的主要管理措施。
(6)、施工組織設計、主要的施工方案,施工的方法與工藝,主要資源投入情況,采用的“四新”技術,安全、質量、進度、環保等方面要求。
(7)、其它需要說明的總體情況。
2、單位工程技術交底的內容
(1)、施工內容,工程概況,施工重點、難點,施工中的控制要點,需要注意的事項。
(2)、工程設計情況,業主、監理及上級的要求。
(3)、施工組織與施工方案,施工的方法與工藝,采用的“四新”技術,適用的規范、標準及技術要求,安全、質量、成本、進度、環保等方面要求。
(4)、主要工作量、構造、各部幾何尺寸、位置關系、限界等要求。
(5)、主要設備、材料,構件的型號、規格和質量等要求。
(6)、技術要求、操作要求、質量標準。
(7)、施工配合比,各工序的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注意事項,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的內容、關系、有關要求。成品及半成品保護責任者,注意事項及要求等。
(8)、其它需要說明的內容。
3、分部、分項工程技術交底的內容
(1)、單位工程技術交底的內容。
(2)、分部(項)工程的重點控制部位,標高和尺寸,預留孔洞的位置及規格。預埋件平面位置、規格、品種、數量及走向、坡度、埋設標高等。
(3)、流水和立體交叉作業施工階段劃分。
(4)、重要部位夜間等特殊施工條件下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5)、工程測量定位,結構物主要軸線、尺寸和標高。
(6)、現澆混凝土、承重構件支模方法、拆模時間等。
(7)、預制、現澆構件配筋規格、品種、數量和制作、綁扎、安裝等要求。
(8)、混凝土、砂漿、防水、特殊水泥材料等配合比及試件、試塊的取樣、養護方法等。
(9)、其它應交底的內容。
4、專項技術交底的內容
(1)、參照單位、分部、分項工程技術交底的內容。
(2)、設計變更情況及施工要求,或冬雨季方案及各種施工保證措施,或主要施工方案修訂情況,或遇不可抗力事件后需要采取的措施等。
5、安全技術交底的內容
進行技術交底的同時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其主要內容包括:為保證施工安全所采取的技術措施、資源投入、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施工過程安全控制要求等;
四技術交底管理要求
1、技術交底必須在交底作業內容施工5日前下達。
2、技術交底要從實際出發,語言簡練,技術交底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于用文字表述比較麻煩或難以表述清楚的內容可以用圖示或表格來表達,并注明施工工藝中的關鍵點和操作要領。交底中不能出現“宜”、“應”、“一般采用”等選擇性內容。
3、技術交底記錄采用“附件1、2”格式。
4、技術交底及安全技術交底必須交至所有施工管理人員及所有施工操作人員,并認真講解施工工藝中的關鍵點和操作要領,參加交(接)底人員交清聽懂后雙方簽字,并注明交(接)底日期。對班組進行的技術交底必須一式六份以上(其它各級技術交底可參照執行),一份交操作者(接底人),一份交工長,一份交質檢員,一份交安全員,一份交技術資料員存檔,一份由交底人存查。
五審批、存檔、考核
1、技術交底的全部記錄內容都必須歸檔。誰負責交底,誰負責填寫交底記錄并將記錄移交給資料員進行歸檔。
2、交底資料按照交底先后順序或單位、分部、分項工程,編號裝訂成冊,以便查閱。
3、公司、區域公司、直屬工程公司、項目部應在定期、不定期的質量安全檢查中對技術交底的編制和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于交底后不執行以及不交底的人員應給予相應處罰,對于因交底不當而造成不良后果的,應追究交底人的責任
六附則
本辦法由項目部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