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項目模板工程設計計算書
1、模板設計:
計算時,取3軸-4軸間及B軸-C軸間二層梁板最大的主梁及板厚進行計算,在這取4軸、B軸-C軸跨上的框架梁進行計算,其截面為:350×650mm2,框架梁長7.5m,板厚為100mm,層高為6.85m.梁底模板采用25mm厚模板,梁側模及平板模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50×100檀條,40×60楞方間距0.5m,側模立檔間距為為0.4m,進行支模。承托主梁底模采用頂撐尾徑為80mm,間距為800mm的木支撐;承托平板底模采用頂撐尾徑為80mm,間距為1000mm的木支撐。木支撐分二層進行支撐,在支撐分層處須用相同規格的檀條和膠合板密鋪,且上下二層木支撐的中心位置豎直對準,分層層高分別為3.4m和3.45m,計算時層高取3.45m.
經查《簡明施工計算手冊》,木材及膠合板抗壓強度設計值為:fc=10Mpa,抗剪強度設計值為:fv=1.4Mpa,抗彎強度設計值為:fm=13Mpa,調整系數K取1.3。
2、主梁底板計算:
?、?、強度驗算:
底板承受荷載:梁的底模設計要考慮四部分荷載即:模板自重、新澆砼的重量、鋼筋重量及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均應乘以分項系數1.2,取底模25mm厚。
底模板的自重為:1.2×5×0.025×0.35=0.0525KN/M
砼荷重為:1.2×25×0.35×0.65=6.825KN/M
鋼筋荷重為:1.2×1×0.35×0.65=0.273KN/M
振搗荷載為:1.2×2×0.35=0.84KN/M
豎向荷載為:q=0.0525+6.825+0.273+0.84=7.9905KN/M
根據《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設計荷載值要
乘以0.90的折減系數。
所以,總豎向荷載為:q=0.9×7.9905=7.19145KN/M
框架梁長為7.5m,底模下面楞方間距為0.5m,底模的計算簡圖是一個等跨的多跨連續梁,由于模板長度有限,一般可按四跨連續梁計算(取最不利荷載進行計算),查《簡明施工計算手冊》附錄二表中得:Km=-0.121,Kv=-0.620,Kf=0.967
Mma*=KmqL2=-0.121×7.19145×0.5×0.5=-0.21754KN.m
底板所須截面抵抗矩為:Wn=Mma*/kfm=0.21754×106 ÷1.3÷13
=12872mm3
選用底板截面為25×350mm2
Wn=1/6×bh2 =1÷6×350×25×25=36458mm3>12872mm3
滿足要求。
?、?、剪應力驗算:
V=KvqL=0.620×7.19145×0.5=2.2293KN
剪應力為:Tma*=3V/2bh=3×2.2293×1000÷2÷350÷25
=0.3822MPa
Kfv=1.3×1.4=1.82Mpa>0.3822MPa
滿足要求。
?、?、撓度驗算:
按強度驗算荷載組合,進行強度驗算時采用荷載標準值計算,且不考慮振搗荷載
所以q=(0.0525+6.825+0.273)÷1.2×0.9=5.71725KN/M
WA=Kf×qL4÷100El
=0.967×5.71725×(500)4÷100÷9000÷1/12÷350÷253
=0.84245
[W]=L/400=500÷400=1.25mm>0.84245mm。
滿足要求。
2、主要側模計算:
?、?、側壓力計算:梁的側模計算,要考慮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及新砼對模板側面的壓力。
按T=28°(砼的入模溫度),VL=2m/h(砼澆筑速度),Ks=1.0(砼坍落度修正值),Kw=1.0(外加劑影響正系數)
Pma*=4+1500÷(T+30)×KsKwVL/3
=4+1500÷(28+30)×1×1×2÷3
=17.24KN/M2
?、?、強度驗算:
立檔間距為400mm,設側模板按四跨連續計算。已知板厚為100mm,梁底模板為25mm,側模板為18mm
側壓力化為線布荷載:q=17.24×(0.65-0.10)=9.483KN/M,彎矩系數與底模相同。
Mma*=-KmqL02-0.121×9.483×0.4×0.4=-0.1836KN.M
須要:Wn=Mma*/kfm
=0.1836×1000000÷1.3÷13=10863mm3
選用側模板的截面尺寸:550×18mm2
則截面抵抗矩為:Wn=1/6×bh2=1÷6×550×18×18
=29700mm3>10863mm3
滿足要求。
?、?、剪應力驗算:
剪力V=KvqL0=0.620×9.483×0.4=2.3518KN
剪應力:tma*=3V/2bh=3×2.3518×1000÷2÷550÷18
=0.3563MPa
Kfv=1.3×1.4=1.82MPa>0.3563MPa
滿足要求。
?、?、撓度驗算:
WA=hP×qL4÷100EI
=0.967×9.483×4004÷100÷9000÷1/12÷550÷18÷18÷18=0.9758mm
[w]=l/400=500÷400=1.25mm>0.9758mm
滿足要求。
3、主梁頂撐計算:
采用頂撐尾徑為直徑80mm,間距為800mm的木支撐分兩層進行支撐,在每層中間縱橫各設二道水平拉條。
取L0=1400mmd=80mmi=d/4=20mm
λ=L0/i=1400÷20=70
強度驗算:
已知:N=7
.19145×0.8=5.75316KNAn=πR2=3.14×40×40=5026.55mm2
N/An=5.75316×1000÷5026.55=1.1445MPa<fc=10MPa
滿足要求。
4、平板模板計算:
?、?、荷載計算:取1m寬板帶為計算依據。
模板自重:1.2×5×0.018×1=0.108KN/m,鋼筋混凝土荷重:1.2×25×1×0.10=3.0KN/m,振動荷載:1.2×2×1=2.4KN/m,人員荷載:1.2×2.5×1=3KN/m。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設計荷載值折減系數為0.9。
?、?、強度驗算:
總豎向荷載q=(0.108+3.0+2.4+3)×0.9=7.6572KN/m,
Mma*=KmqL2 =-0.121×7.6572×0.52 =-0.2316KN/m,
模板所須截面抵抗矩:
Wn=Mma*/Kfm=0.2316×106 ÷1.3÷13=13706mm3 ,
而模板的[W]=1/6×bh2 =1÷6×1000×182 =54000>Wn
滿足要求。
?、?、剪應力驗算:
V=KvqL=0.620×7.6572×0.5=2.3737KN,
最大剪應力:
Tma*=3V/2bh=3×2.3737×103 ÷2÷1000÷18=0.1978MPa,
而模板的[T]=Kfv=1.3×1.4=1.82MPa>Tma*
滿足要求。
?、軗隙闰炈悖?/p>
進行撓度驗算時,不考慮振動荷載和人員荷載,
q=(0.108+3.0)×0.9=2.7972KN/m,
WA=Kf.qL4 ÷100EI
=0.967×2.7972×5004 ÷100÷9000÷1×12÷1000÷183
=0.3865mm
而模板的[W]=L/400=500÷400=1.25mm>WA
滿足要求。
?、蓓敁螐姸闰炈悖?/p>
N=7.6572×1.0=7.6572KN
An=πR2 =3.14×402 =5026mm2
N/An=7.6572×103 ÷5026=1.5235MPa<fc=10MPa
滿足要求。
?、揄敁畏€定性驗算:
取L0 =1400mm,d=80mm,i=d/4=20mm,
λ=L0 /i=1400÷20=70
因為λ=70<91,
所以ψ=1/[1+(λ÷65)2]=1/[1+(70÷65)2 ]=0.463
N/ψAn=7.6572×103 ÷0.463÷5026=3.29<fc=10MPa
滿足要求。
5、結論:
梁底模板采用25mm厚模板,梁側模及平板模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50×100檀條,40×60楞方間距0.5m,側模立檔間距為為0.4m,進行支模。承托主梁底模采用頂撐尾徑為80mm,間距為800mm的木支撐;承托平板底模采用頂撐尾徑為80mm,間距為1000mm的木支撐。木支撐分二層進行支撐,在支撐分層處須用相同規格的檀條和膠合板密鋪,且上下二層木支撐的中心位置豎直對準,分層層高分別為3.4m和3.45m。滿足要求。
篇2:轉換層模板計算書
轉換層模板計算書
轉換大梁模板支撐荷載標準值,按照梁截面尺寸分為①500×(900,1200,1400),取500×1500計算;②(600~700)×(1200~2500),取700×1500、800×2000、800×2500計算;③(800~950)×(1600~2400),取950×2400計算;
1500×1500截面梁
1.1500×1500截面梁荷載設計值計算:
1)模板及支架自重設計值:0.5×(0.5+1.5×2)×1.2=2.1KN/m
2)新澆筑混凝土自重設計值:26×0.5×1.5×1.2=23.4KN/m
3)鋼筋自重設計值:1.5×1.5×0.5×1.2=1.35KN/m
4)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設計值:2.5×0.5×1/1×1.4=1.75KN/m
荷載設計值組合:2.1+23.4+1.35+1.75=28.6KN/m
1.2次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次龍骨采用80×50mm的木方,間距50mm,跨度為550mm,但為保證鋼管主楞與立桿的連接,采用每排立桿為雙立桿的型勢,雙立桿間間距100mm,因此計算單元取550mm,雙立桿間的距離可忽略。按連續梁計算,次龍骨截面和計算簡圖見右圖。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次龍骨上的荷載基本上為均勻荷載,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q=28.6kN/m
按無限跨梁計算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1.3主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主龍骨采用48×3.5mm的腳手架鋼管,間距為550mm??紤]到目前市場所用鋼管材料壁厚普遍在3mm左右,因此按照 48×3mm計算。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鋼材的彈性模量:
主龍骨受到次龍骨傳來的集中荷載,簡化為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由于荷載q并不滿布于主楞上,因此為簡化計算,按照最不利情況,即荷載q在主楞上滿布,2跨連續梁計算:
彎距:Mma*=0.125 ×ql2=0.125×31.46×4002=629200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立桿支座反力計算
按照2跨連續梁、主楞范圍內均布荷載計算,計算單元為沿梁長度1跨,即550mm。
作用在梁下主楞立桿上的均布荷載為q=28.6kN/m
支座反力Fma*=1.25×q×l=1.25×28.6×0.4m=14.3kN<27kN(查施工手冊立桿穩定承載力)
用扣件連接的邊支座F邊=0.375×q×l=0.375×28.6×0.4m=4.29kN
由于邊支座用扣件連接,為防止扣件在荷載作用下失效,在立桿與主楞的扣件下必須再加一個扣件。
2700×1500截面梁
2.1700×1500截面梁荷載設計值計算:
1)模板及支架自重設計值:0.5×(0.7+1.5×2)×1.2=2.22KN/m
2)新澆筑混凝土自重設計值:26×0.7×1.5×1.2=32.76KN/m
3)鋼筋自重設計值:1.5×1.5×0.7×1.2=1.89KN/m
4)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設計值:2.5×0.7×1/1×1.4=2.45KN/m
荷載設計值組合:2.22+32.76+1.89+2.45=39.32KN/m
2.2 次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次龍骨采用80×50mm的木方,間距50mm,跨度為500mm,可按連續梁計算,次龍骨截面和計算簡圖見右圖。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次龍骨上的荷載基本上為均勻荷載,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q=39.32kN/m
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2.3主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主龍骨采用100×100mm的木方,間距為500mm,可按簡支梁計算。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主龍骨受到次龍骨傳來的集中荷載,簡化為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梁下布置3根立桿,按2跨連續梁計算。
最大彎距:Mma*=0.107×ql2=0.107×28.09×3502=368189.68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撓度驗算
[可]
3800×2000截面
3.1荷載設計值計算:
1)模板及支架自重設計值:0.5×(0.8+2×2)×1.2=2.88KN/m
2)新澆筑混凝土自重設計值:26×0.8×2×1.2=49.92KN/m
3)鋼筋自重設計值:1.5×2×0.8×1.2=2.88KN/m
4)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設計值:2.5×0.8×1/1×1.4=2.8KN/m
荷載設計值組合:2.88+49.92+2.88+2.8=54.48KN/m
3.2 次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次龍骨采用80×50mm的木方,間距50mm,跨度為550mm與250間隔布置。按連續梁計算,次龍骨截面和計算簡圖見右圖。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次龍骨上的荷載基本上為均勻荷載,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q=54.48kN/m,
木方次楞間距50mm,則作用在單根木方次楞上的荷載為q1=q/(800/50)=3.45kN/m
103
?。ò?跨連續梁計算)
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3.3主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主龍骨采用100×100mm的木方,間距為250、550mm間隔布置。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主龍骨受到次龍骨傳來的集中荷載,簡化為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支架立桿間距400,在梁下設3排立桿,按2跨連續梁計算。
最大彎距:Mma*=0.125×ql2=0.125×54.48×4002=1089600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4800×2500截面梁
4.1荷載設計值計算:
1)模板及支架自重設計值:0.5×(2.5×2+0.8)×1.2=3.48KN/m
2)新澆筑混凝土自重設計值:26×0.8×2.5×1.2=62.46KN/m
3)鋼筋自重設計值:1.5×2.5×0.8×1.2=3.6KN/m
4)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設計值:2.5×0.8×1×1.4=2.8 KN/m
荷載設計值組合:3.48+62.46+3.6+2.8=72.34KN/m
4.2次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次龍骨
采用80×50mm的木方,間距50mm,跨度為550mm與250mm間隔布置,計算單元按2跨連續梁計算,次龍骨截面和計算簡圖見右圖。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次龍骨上的荷載基本上為均勻荷載,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q=72.34kN/m
木方次楞間距50mm,則作用在單根木方次楞上的荷載為q1=q/(800/50)=4.52kN/m
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4.3主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主龍骨采用兩根并排的48×3.5mm的腳手架鋼管,放置在頂托最上端,間距為550mm、250mm間隔布置??紤]到目前市場所用鋼管材料壁厚普遍在3mm左右,因此按照 48×3mm計算。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鋼材的彈性模量:
主龍骨受到次龍骨傳來的集中荷載,簡化為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主龍骨受到次龍骨傳來的集中荷載,簡化為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支架立桿間距400,在梁下設3排立桿,按2跨連續梁計算。
最大彎距:Mma*=0.125×ql2=0.125×72.34×4002=1446.8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5950×2400截面梁
1荷載設計值計算:
1)模板及支架自重設計值:0.5×(2.4×2+0.95)×1.2=3.45KN/m
2)新澆筑混凝土自重設計值:26×0.95×2.4×1.2=71.14KN/m
3)鋼筋自重設計值:1.5×2.4×0.95×1.2=4.1KN/m
4)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設計值:2.5×0.95×1.4=3.325KN/m
荷載設計值組合:3.45+71.14+4.1+3.325=82.015KN/m
2次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次龍骨采用80×50mm的木方,間距50mm,跨度為550mm與250mm間隔布置,計算單元選取為2跨,按2跨連續梁計算,次龍骨截面和計算簡圖見右圖。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次龍骨上的荷載基本上為均勻荷載,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Q=82.015kN/m
木方次楞間距50mm,則作用在單根木方次楞上的荷載為q1=q/(950/50)=4.32kN/m
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3主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主龍骨采用100×100mm的木方,間距為550mm、250mm間隔布置。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主龍骨受到次龍骨傳來的集中荷載,簡化為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支架立桿間距320mm,在梁下設4排立桿,按3跨連續梁計算。
彎距:Mma*=0.1ql2=0.1×69.07×3202=707276.8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σ=M/W=707276.8/166666=4.24N/mm2 <fm=17N/mm2
因此,合格。
?。?)撓度驗算
[可]
6180mm厚樓板
6.1轉換層樓板模板支撐荷載標準值(即計算每平方米荷載,樓板厚180mm)
1)模板及支架自重設計值:0.5×1.2=0.6KN/m2
2)新澆筑混凝土自重設計值:0.18×24×1.2=18 KN/m2
3) 鋼筋自重設計值:1.1×0.18×1.2=0.24 KN/m2
4)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設計值:2.5×1.4=3.5KN/m2
荷載設計值組合:0.6+18+0.24+3.5=9.52KN/m2
6.2樓板底模次龍骨驗算
a.抗彎強度驗算:
次龍骨采用80×50mm的木方,間距150mm,跨度為800mm,可按連續梁計算,次龍骨截面和計算簡圖見右圖。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次龍骨上的荷載基本上為均勻荷載,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6.3主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主龍骨采用48×3.5mm的腳手架鋼管,間距為800mm,可按等跨連續梁計算。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鋼材的彈性模量:
主龍骨受到次龍骨傳來的集中荷載,簡化為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7梁側模驗算
4.7.1500×1200截面梁
4.7.1.1砼側壓力計算
砼自重取24KN/m3,強度等級為C50,塌落度為14~16cm,采用導管卸料,澆筑速度為1.8m/h,砼溫度取20℃,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
1)、砼側壓力標準值:
t0=200/(T+15)=200/(20+15)=71
F1=0.22γct0β1β2V1/2=0.22×24000×71×1.2×1.15×1.81/2=582KN/m2
F2=γcH=24×1.2=28.8KN/m2
取兩者中小值,即F2=28.8KN/m2
砼側壓力設計值:
F=F2×分項系數×折減系數=F2×1.2×0.85=28.8×1.2×0.85=29.376KN/m2
2)、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載,查表8-66為4KN/m2
荷載設計值為4×1.4×0.85=4.76KN/m2
3)、F`=F+4.76=34.136KN/m2
7.1.2次龍骨(內楞)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次龍骨采用80×50mm的木板,間距200mm,跨度為500mm,可按連續梁計算,次龍骨截面和計算簡圖見右圖。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次龍骨上的荷載按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7.1.3主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主龍骨采用48×3.5mm的腳手架鋼管,間距為500mm,可按等跨連續梁計算。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鋼材的彈性模量:
主龍骨受到次龍骨傳來的集中荷載,簡化為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對拉螺栓采用Φ14mm,縱橫
間距均為500mm,凈截面積A=105mm2,N容許=17.8KN
對拉螺栓承受的拉力為:N=F`×A=34.136×0.5×0.5=8.534KN< N容許
對拉螺栓的應力為:σ=N/A=8.5×103/105=81N/mm2<170N/mm2(可),滿足要求。
7.2700×2000截面梁
4.7.2.1側壓力荷載
F1=0.22γct0β1β2V1/2=0.22×24000×71×1.2×1.15×1.81/2=582KN/m2
F2=γcH=24×2=48KN/m2
取兩者中小值,即F1= 48KN/m2
砼側壓力設計值:
F= F1×分項系數×折減系數=F1×1.2×0.85=48×1.2×0.85=48.96KN/m2
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載,查表8-66為4KN/m2
荷載設計值為4×1.4×0.85=4.76KN/m2
F`=F+4.76=53.72KN/m2
7.2.2次龍骨(內楞)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次龍骨采用80×50mm的木板,間距200mm,跨度為400mm,可按連續梁計算,次龍骨截面和計算簡圖見右圖。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次龍骨上的荷載按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7.2.3主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主龍骨采用48×3.5mm的腳手架鋼管,間距為400mm,可按等跨連續梁計算。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鋼材的彈性模量:
主龍骨受到次龍骨傳來的集中荷載,簡化為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對拉螺栓采用Φ14mm,縱橫間距均為400mm,凈截面積A=105mm2,
N容許=17.8KN
對拉螺栓承受的拉力為:N=F`×A=53.72×0.4×0.4=8.6KN< N容許
對拉螺栓的應力為:σ=N/A=8.6×103/105=81.9N/mm2<170N/mm2(可),滿足要求。
7.3950×2500截面梁
4.3.3.1側壓力荷載
F1=0.22γct0β1β2V1/2=0.22×24000×71×1.2×1.15×1.81/2=582KN/m2
F2=γcH=24×2.5=60KN/m2
取兩者中小值,即F1= 582KN/m2
1、砼側壓力設計值:
F= F1×分項系數×折減系數=F1×1.2×0.85=582×1.2×0.85=56.94KN/m2
傾倒砼時產生的水平荷載,查表8-66為4KN/m2
荷載設計值為4×1.4×0.85=4.76KN/m2
F`=F+4.76=61.7KN/m2
7.3.2次龍骨(內楞)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次龍骨采用80×50mm的木板,間距200mm,跨度為500mm,可按連續梁計算,次龍骨截面和計算簡圖見圖。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彈性模量:
次龍骨上的荷載按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7.3.3主龍骨驗算
?。?)抗彎強度驗算
主龍骨采用48×3.5mm的腳手架鋼管,間距為400mm,可按等跨連續梁計算。
毛截面:
慣性距:
抵抗彎距:
鋼材的彈性模量:
主龍骨受到次龍骨傳來的集中荷載,簡化為均勻荷載計算,取兩支點跨中之間為計算單元,化為線荷載:
彎距:
受彎構件的抗彎承載力:: [可]
?。?)撓度驗算
[可]
對拉螺栓采用Φ14mm,縱橫間距均為400mm,凈截面積A=105mm2,N容許=17.8KN,
對拉螺栓承受的拉力為:N=F`×A=61.7×0.4×0.4=9.87KN< N容許
對拉螺栓的應力為:σ=N/A=9.87×103/105=94N/mm2<170N/mm2(可),滿足要求。
篇3:用IF函數計算個稅模板
用IF函數計算個稅模板
現在人力資源管理軟件層出不窮,且大多數都有工資計算模塊,但一些小型企業出于成本考慮,依然在使用E*CEL軟件計算工資,而如何在E*CEL中設置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往往是一個難點,本文就此給出一個計算模板,以供參考。
1、建議在工資表中專門設置“應稅工資“項目以備在個稅的計算公式中使用(指需要納稅的工資額,可以通過加減公式得出,比較簡單,此處不再列舉),此處假設該項目在E*CEL中的位置為AC8。
2、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IF(AC8<=0,0,IF(AC8<=500,AC8*0.05,IF(AC8<=2000,AC8*0.1-25,IF(AC8<=5000,AC8*0.15-125,IF(AC8<=20000,AC8*0.2-375,0)))))
注:
?。?)綠色表示條件,紅色表示結果 。
?。?)公式結尾的括號不可缺少,必須與前面的括號一一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