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考試機電工程高頻考點:爐窯砌筑施工技術要求
一、爐窯砌筑前工序交接的規定
爐窯的砌筑工程應于爐體骨架結構和有關設備安裝完畢,經檢查合格并簽訂交接證明書后,才可進行施工。
(一)工交接證明書應包括的內容
1.爐子中心線和控制標高的測量記錄及必要的沉降觀測點的測量記錄;
2.隱蔽工程的驗收合格證明;
3.爐體冷卻裝置,管道和爐殼的試壓記錄及焊接嚴密性試驗合格證明;
4.鋼結構和爐內軌道等安裝位置的主要尺寸復測記錄;
5.動態爐窯或爐子的可動部分試運轉合格證明;
6.爐內托磚板和錨固件等的位置、尺寸及焊接質量的檢查合格證明;
7.上道工序成果的保護要求。
【20**二級真題】下列爐窯砌筑工序中,不屬于交接內容的是()。
A.上道工序成果的保護要求
B.耐火材料的驗收
C.爐子中心線及控制高程測量記錄
D.爐子可動部分試運轉合格證明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爐窯砌筑前工序交接的規定。工交接證明書應包括的內容:(1)爐子中心線和控制標高的測量記錄及必要的沉降觀測點的測量記錄;(2)隱蔽工程的驗收合格證明;(3)爐體冷卻裝置,管道和爐殼的試壓記錄及焊接嚴密性試驗合格證明;(4)鋼結構和爐內軌道等安裝位置的主要尺寸復測記錄;(5)動態爐窯或爐子的可動部分試運轉合格證明;(6)爐內托磚板和錨固件等的位置、尺寸及焊接質量的檢查合格證明;(7)上道工序成果的保護要求。參見教材P147。
二、耐火磚砌筑的施工程序
(一)動態爐窯的施工程序
動態爐窯砌筑必須在爐窯單機無負荷試運轉合格并驗收后方可進行。
起始點選擇:從熱端向冷端或從低端向高端。
(二)靜態爐窯的施工程序
靜態爐窯的施工程序與動態爐窯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
1.不必進行無負荷試運行即可進行砌筑;
2.砌筑順序必須自下而上進行;
3.無論采用哪種砌筑方法,每環磚均可一次完成;
4.起拱部位應從兩側向中間砌筑,并需采用拱胎壓緊固定,鎖磚完成后,拆除拱胎。
【20**二級真題】回轉式爐窯砌筑時,砌筑的起始點宜選擇在()。
A.離傳動最近的焊縫處
B.檢修門(孔)處
C.工作溫度的熱端
D.支撐位置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耐火磚砌筑的施工程序。起始點選擇:從熱端向冷端或從低端向高端。
參見教材P147。
五、耐火磚砌筑施工技術要求
(一)底和墻砌筑的技術要求
1.砌筑反拱底前,應用樣板找準砌筑弧形拱的基面;斜坡爐底應放線砌筑。
4.反拱底應從中心向兩側對稱砌筑。
6.圓形爐墻應按中心線砌筑。當爐殼的中心線垂直誤差和半徑誤差符合爐內形要求時,可以爐殼為導面進行砌筑。
7.弧形墻應按樣板放線砌筑。砌筑時,應經常用樣板檢查。
9.圓形爐墻不得有三層重縫或三環通縫,上下兩層重縫與相鄰兩環的通縫不得在同一地點。
10.砌磚時應用木槌或橡膠錘找正,不應使用鐵錘。砌磚中斷或返工拆磚時,應做成階梯形的斜槎。
(二)拱和拱頂砌筑的技術要求
4.跨度不同的拱和拱頂宜環砌,且環砌拱和拱頂的磚環應保持平整垂直。拱和拱頂必須從兩側拱腳同時向中心對稱砌筑。砌筑時,嚴禁將拱磚的大小頭倒置。
5.鎖磚應按拱和拱頂的中心線對稱均勻分布。鎖磚砌入拱和拱頂內的深度宜為磚長的2/3~3/4,拱和拱頂內鎖磚砌入深度應一致。打鎖磚時,兩側對稱的鎖磚應同時均勻地打入。鎖磚應使用木槌,使用鐵錘時,應墊以木塊。不得使用砍掉厚度1/3以上的或砍鑿長側面使大面成楔形的鎖磚,且不得在砌體上砍鑿磚。
六、耐火澆注料施工技術要求
不得隨意改變澆注料的配比或隨意在攪拌好的澆注料中加水或其他物料。
施工中的技術要求:
1.攪拌耐火澆注料的用水應采用潔凈水。
2.澆注用的模板應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支模尺寸應準確。模板接縫應嚴密,不漏漿。對模板應采取防粘措施。與澆注料接觸的隔熱砌體的表面,應采取防水措施。
3.澆注料應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攪拌。
4.攪拌好的耐火澆注料,應在30min內澆注完成。已初凝的澆注料不得使用。
6.耐火澆注料的澆注,應連續進行。在前層澆注料初凝前,應將次層澆注料澆注完畢;間歇超過初凝時間,應按施工縫要求進行處理。施工縫宜留在同一排錨固磚的中心線上。
7.耐火澆注料在施工后,應按設計規定的方法養護。養護期間,不得受外力及振動。
10.耐火澆注料的預制件,不宜在露天堆放。露天堆放時,應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七、耐火噴涂料施工技術要求
1.噴涂料應采用半干法噴涂,噴涂料加入噴涂機之前,應適當加水潤濕,并攪拌均勻。
2.噴涂時,料和水應均勻連續噴射,噴涂面上不允許出現干料或流淌。
3.噴涂方向應垂直于受噴面,噴嘴與噴涂面的距離宜為1~1.5m,噴嘴應不斷地進行螺旋式移動,使粗細顆粒分布均勻。
4.噴涂應分段連續進行,一次噴到設計厚度,內襯較厚需分層噴涂時,應在前層噴涂料凝結前噴完次層。
5.施工中斷時,宜將接槎處做成直槎,繼續噴涂前應用水潤濕。
6.噴涂完畢后,應及時開設膨脹縫線,可用1~3mm厚的楔形板壓入30~50mm而成。
八、耐火陶瓷纖維施工技術要求
1.一般規定
(2)制品不得受潮和擠壓;
(3)切割制品時,其切口應整齊;
(4)粘結劑使用時應攪拌均勻;
(6)制品表面涂刷耐火涂料時,涂料應均勻、滿布,多層涂刷時,前后層應交錯;
(7)在耐火陶瓷纖維內襯上施工不定形耐火材料時,其表面應做防水處理。
2.耐火陶瓷纖維若做層鋪式內襯、疊砌式內襯及折疊式模塊施工時,除遵照上述一般規定外,還應嚴格按有關規范的相關規定執行。
【20**二級真題】在耐火陶瓷纖維內襯上施工不定形耐火材料時,其表面應做()。
A.絕熱處理
B.防水處理
C.防火處理
D.防腐處理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耐火陶瓷纖維施工技術要求。在耐火陶瓷纖維內襯上施工不定形耐火材料時,其表面應做防水處理。參見教材P151。
九、冬期施工的技術要求
技術規定:
(2)耐火泥漿、耐火澆注料的攪拌應在暖棚內進行。耐火泥漿、耐火可塑料、耐火噴涂料和水泥耐火澆注料等在施工時的溫度均不應低于5°C。但黏土結合耐火澆注料、水玻璃耐火澆注料、磷酸鹽耐火澆注料施工時的溫度不宜低于10°C。
(3)調制耐火澆注料的水可以加熱,加熱溫度為:硅酸鹽水泥耐火澆注料的水溫不應超過60°C;高鋁水泥耐火澆注料的水溫不應超過30°C。水泥不得直接加溫。耐火澆注料施工過程中,不得另加促凝劑。
(4)冬期施工耐火澆注料的養護:
1)水泥耐火澆注料可采用蓄熱法和加熱法養護。加熱硅酸鹽水泥耐火澆注料的溫度不得超過80°C;加熱高鋁水泥耐火澆注料的溫度不得超過30°C。
2)黏土、水玻璃、磷酸鹽水泥澆注料的養護應采用干熱法。水玻璃耐火澆注料的溫度不得超過60°C。
【20**真題】在5℃~10℃氣溫條件下仍可用于施工的耐火材料有()。
A.黏土結合耐火澆注料
B.水泥耐火澆注料
C.水玻璃耐火澆注料
D.耐火泥漿
E.耐火噴涂料
‘正確答案’BD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冬期施工的技術要求。耐火泥漿、耐火澆注料的攪拌應在暖棚內進行。耐火泥漿、耐火可塑料、耐火噴涂料和水泥耐火澆注料等在施工時的溫度均不應低于5°C。但黏土結合耐火澆注料、水玻璃耐火澆注料、磷酸鹽耐火澆注料施工時的溫度不宜低于10°C。參見教材P152。
十、烘爐的技術要求
(一)烘爐階段的主要工作
制定工業爐的烘爐計劃;準備烘爐用的工機具和材料;確認烘爐曲線;編制烘爐期間作業計劃及應急處理預案;確定和實施烘爐過程中監控重點。
(二)烘爐的技術要點
1.工業爐在投入生產前必須烘干烘透。烘爐前應先烘煙囪及煙道。
2.耐火澆注料內襯應該按規定養護后,才可進行烘爐。
3.烘爐應在其生產流程有關的機電設備聯合試運轉及調整合格后進行。
4.烘爐過程中,應根據爐窯的結構和用途、耐火材料的性能、建筑季節等制定烘爐曲線和操作規程。其主要內容包括:烘爐期限、升溫速度、恒溫時間、最高溫度、更換加熱系統的溫度、烘爐措施、操作規程及應急預案等。
5.烘爐必須按烘爐曲線進行。烘爐過程中,應測定和測繪實際烘爐曲線。
篇2:一建考試機電工程高頻考點:水滅火系統
一建考試機電工程高頻考點:水滅火系統
水滅火系統
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由灑水噴頭、報警閥組、水流報警裝置(水流指示器或壓力開關)、管道、供水設施等組成。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可分為閉式系統、雨淋系統、水幕系統和噴水一泡沫聯用系統。
2.閉式噴水滅火系統
(1)濕式系統適用于環境溫度不低于4℃并不高于70℃的建筑物,濕式報警裝置最大工作壓力為1.2MPa;
(2)干式系統:工作壓力≤1.2MPa;噴水管網的容積不宜超過1500L,當有排氣裝置時,不宜超過3000L;
(3)干濕式系統:冬季充滿有壓氣體,其余時間充水,工作壓力≤1.6MPa,噴水管網的容積不宜超過3000L;
(4)預作用系統:一般用于建筑裝飾要求較高,不允許有水漬損失,滅火要求及時的建筑和場所。
3.開式系統(雨淋系統):具有出水量大,滅火控制面積大,滅火及時等優點,但水漬損失大于閉式系統。通常用于燃燒猛烈、蔓延迅速的某些嚴重危險級場所。
4.水幕系統:不具備直接滅火的能力,屬于防火系統。
5.自動噴水一泡沫聯用系統:配置有供給泡沫混合液的設備,滅火時既可以噴水又可以噴泡沫。
6.水滅火系統的其他設施
(1)超過4層的廠房和庫房,超過5層的民用建筑,高層建筑等都要設置消防水泵接合器。
(2)消防水泵應設有備用泵,且流量和揚程不應小于消防泵房內的最大一臺工作泵的流量和揚程;應設有兩條吸水管,當其中一條檢修或損壞時,其余的吸水管應仍能通過100%的用水總量;保證水箱的水用完之前(5~10min),消防泵在5min內啟動供水。
篇3:一建考試機電工程高頻考點:鋼絲繩平衡梁
一建考試機電工程高頻考點:鋼絲繩、平衡梁
一、鋼絲繩
1.起重工程中常用的鋼絲繩鋼絲的公稱抗拉強度有1570MPa、1670MPa、1770MPa、1870MPa、1960MPa等數種。
2.鋼絲繩的規格直徑
(1)6×19+FC(IWR):6股,每股19根鋼絲,纖維(鋼芯)的繩芯。
鋼絲直徑大,強度高,柔性差,用作纜風繩。
(2)6×37+FC(IWR):鋼絲繩的性能介于兩者之間。
(3)6×61+FC(IWR):鋼絲最細,強度低,柔性好。
3.安全系數
(1)鋼絲繩做纜風繩的安全系數不小于3.5;
(2)做滑輪組跑繩的安全系數一般不小于5;
(3)做吊索的安全系數一般不小于8;
(4)如果用于載人,則安全系數不小于12~14.
4.鋼絲繩的許用拉力
鋼絲繩的許用拉力計算公式為T=P/K;
式中P——鋼絲繩破斷拉力(MPa);K——安全系數。
二、平衡梁
1.平衡梁的作用
(1)保持被吊設備的平衡,避免吊索損壞設備。
(2)縮短吊索的高度,減小動滑輪的起吊高度。
(3)減少設備起吊時所承受的水平壓力,避免損壞設備。
(4)多機抬吊時,合理分配或平衡各吊點的荷載。
2.平衡梁的選用
起重作業中,一般都是根據設備的重量、規格尺寸、結構特點及現場環境要求等條件來選擇平衡梁的形式,并經過設計計算來確定平衡梁的具體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