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建筑總圖設計講座(1)

7949

  建筑總圖設計講座(1)

  三句話詮釋這次講課的目的和內容:

  民用建筑設計中總圖設計的作用,

  總圖設計什么?

  怎樣進行總圖設計?

  一、總圖設計的作用、現狀及發展

  1.總圖設計的定義

  總圖設計、總體設計、場地設計、總圖與運輸設計、總平面設計、室外工程設計、小市政設計、景觀設計等。(MASTER PLAN/SITE PLAN/GENERAL PLAN/LANDSCAPE DESIGN)

  總圖設計:是針對基地內建設項目的總體設計,依據建設項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規劃設計條件,在基地內外的現狀條件和有關法規、規范的基礎上,人為地組織與安排場地中各構成要素之間關系的活動。

  5、總圖設計成果:

  《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要求:

  方案階段:總平面設計說明及設計圖紙,

  初步設計階段:3.3.總平面 -- 設計說明書、區域位置圖(根據需要繪制)、總平面圖、豎向布置圖

  施工圖階段:4.2.總平面圖、豎向布置圖 、土石方圖 、管道綜合圖 、綠化及建筑小品布置圖、詳圖:包括道路橫斷面、路面結構、擋土墻、護坡、排水溝、池壁、廣場、運動場地、活動場地、停車場地面、圍墻等詳圖

  各階段可能需要繪制的圖紙還有:征地圖、交通流線圖、消防報批圖、人防報批圖、綠化報批圖、地勘定位圖、報建(報規)圖、建筑定位放線圖,配合單體施工圖審查的總平及豎向圖、場地初(粗)平圖,管線報裝圖、管線過路管預留圖、樹木移植圖等配合圖(注意母圖永遠是總平面圖,任何修改和變化應及時修正總平面圖,充分利用圖層管理器)

  6、總圖設計的重要性

  總圖設計是民用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對建設項目起著非常關鍵的綜合控制作用,沒有總圖設計的項目必定出現許多問題,必定加長建設周期,增加建設投資,影響建成后的使用,甚至出現影響和諧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滑坡、水澇、火災、疏散、交通等)了解總圖設計的技術要求可更好的幫助建筑師在方案階段的工作。

  環保節能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4.1.1建筑總平面的布置和設計,宜利用冬季日照并避開冬季主導風向,利用夏季自然通風,建筑的主朝向宜選擇本地區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

  《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4.1.1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間宜避開冬季主導風向。

  《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75-20** 4.0.2居住建筑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在總平面、豎向布置和綠化設計中考慮雨水的滲透、回收利用,減少硬化地面

  新技術的運用:如污水的生態處理、地源(水源)熱泵技術

  新型和傳統環保材料的運用:如無砂混凝土(雨水的滲透)、新型瀝青(強度高、壽命長、噪音?。?/p>

  尊重自然、保護環境及古建(古大樹的保留、植被的維護)等等

  二、總圖設計的特點及主要內容:

  總圖設計的特點綜合復雜性:基地內的一切要素及與城市、相臨基地的關系,自然的要素,各專業的要求。

  客觀唯一性:沒有相同的基地,沒有相同的外部環境及內部條件,不可重復。(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人不可能兩次踏進相同的河—水在流)

  控制指導性:研究確定基地內各建設子項的基準條件和要求。

  不可更改性:影響很大、非常致命。

  總圖設計還具有政策性、地方性、預見性等特點,不一一贅述。

  4.2.4總平面圖

  1 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 測量坐標網、坐標值;(又稱大地坐標網、城市坐標網、絕對坐標網)

  3 場地范圍的測量坐標(或定位尺寸)、道路紅線、建筑控制線、用地紅線等的位置;

  4 場地四鄰原有及規劃的道路、綠化帶等的位置(主要坐標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構筑物及地下建筑物等的位置、名稱、層數;(建筑物性質)

  5 建筑物、構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車庫、油庫、貯水池等隱蔽工程以虛線表示)的名稱或編號、層數、定位(坐標或相互關系尺寸);(高度,建筑物、構筑物的輪廓及功能)

  6 廣場、停車場、運動場地、道路、圍墻、無障礙設施、排水溝、擋土墻、護坡等的定位(坐標或相互關系尺寸)。如有消防車道和撲救場地,需注明;

  7 指北針或風玫瑰圖;

  8 建筑物、構筑物使用編號時,應列出“建筑物和構筑物名稱編號表”;

  9 注明尺寸單位、比例、坐標及高程系統(如為場地建筑坐標網時,應注明與測量坐標網的相互關系)、補充圖例等。(無單獨說明書時,應列出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如上所列,總平面圖全面表達基地內的所有建、構筑物,表達和相鄰基地及其建構物、城市公共用地的各種平面關系(地面、空間和地下),基準關系系統采用坐標系統,尺寸標注一般以米為單位,比例常用1:500,1:1000,總平面圖是總圖設計中最基本工作的成果,

  用途:

  1.當地各主管部門重點審查的主要圖紙(城市規劃條件的落實、和城市道路及現狀的關系等,規劃、土地、交通、消防、人防、園林、文物、教育、環保、衛生、房產、市政、水利等)

  2.平面控制其它專業和專業內的工作,是其它工作的基礎,其它工作和平面有關系時,必須在總平面圖上反映。(如建筑物出入口的確定,地下車庫的范圍、地勘布點等)

  4.2.5 豎向布置圖

  1 場地測量坐標網、坐標值;

  2 場地四鄰的道路、水面、地面的關鍵性標高;

  3 建筑物和構筑物名稱或編號、室內外地面設計標高、地下建筑的頂板面標高及覆土高度限制;

  4 廣場、停車場、運動場地的設計標高,以及景觀設計中水景,地形、臺地、院落的控制性標高;

  5 道路、坡道、排水溝的起點、變坡點、轉折點和終點的設計標高(路面中心和排水溝頂及溝底)、縱坡度、縱坡距、關鍵性坐標,道路表明雙面坡或單面坡、立道牙或平道牙,必要時標明道路平曲線及豎曲線要素;

  6 擋土墻、護坡或土坎頂部和底部的主要設計標高及護坡坡度;

  7 用坡向箭頭表明地面坡向;當對場地平整要求嚴格或地形起伏較大時,可用設計等高線表示。地形復雜時宜表示場地剖面圖;

  8 指北針或風玫瑰圖;

  9

注明尺寸單位、比例、補充圖例等。

  用途:

  1.表達基地與現狀地形、城市、相鄰基地、基地內各要素之間的豎向關系。

  2.是道路設計、管線設計、場地匯水排水、臺階擋土墻設計、土方量計算的依據之一。

  4.2.6 土石方圖

  用途:

  1.計算投資造價。

  2.指導施工,確定土方外購或外運的數量。

  3.反過來可影響總平面布置和豎向布置,促使平面和豎向調整。

  4.2.7 管道綜合圖1 總平面布置;

  2 場地范圍的測量坐標(或定位尺寸).道路紅線、建筑控制線、用地紅線等的位置;

  3 保留、新建的各管線(管溝)、檢查井、化糞池,儲罐等的平面位置.注明各管線、化糞池、儲罐等與建筑物、構筑物的距離和管線間距;

  4 場外管線接入點的位置;

  5 管線密集的地段宜適當增加斷面圖,表明管線與建筑物、構筑物,綠化之間及管線之間的距離,并注明主要交叉點上下管線的標高或間距;

  6 指北針;

  7 注明尺寸單位、比例、圖例、施工要求。

  4.2.8 綠化及建筑小品布置圖 1 平面布置;

  2 綠地(含水面)、人行步道及硬質鋪地的定位;

  3 建筑小品的位置(坐標或定位尺寸)、設計標高、詳圖索引;

  4 指北針;

  5 注明尺寸單位、比例.圖例、施工要求等。

  4.2.9 詳圖

  包括道路橫斷面、路面結構、擋土墻、護坡、排水溝、池壁、廣場、運動場地、活動場地、停車場地面、圍墻等詳圖。

  總圖設計中考慮無障礙 設計、殘疾人停車位、殘疾人坡道、盲道等。

  4.2.10 設計圖紙的增減

  1 當工程設計內容簡單時,豎向布置圖可與總平面圖合并;(單體工程)

  2 當路網復雜時,可增繪道路平面圖;

  3 土石方圖和管線綜合圖可根據設計需要確定是否出圖;

  4 當綠化或景觀環境另行委托設計時,可根據需要繪制綠化及建筑小品的示意性和控制性布置圖

  5需要時增繪區位圖或環境關系圖

  三、總圖設計的相關知識

 ?。ㄒ唬┛倛D設計的設計條件

 ?。ǘ┑匦螆D的識讀

 ?。ㄈ┑雀呔€、等高距、等高線間距

 ?。ㄋ模┑缆返幕局R

 ?。ㄎ澹┩练降幕局R

 ?。┕芫€綜合的基本知識

 ?。ㄒ唬┛倛D設計的設計條件

  主要包括自然條件和建設條件、公共限制條件。

  自然條件:地形地貌、氣候(氣象)、工程地質、水文與水文地質等

  建設條件:建設的現狀條件、工程準備條件、基礎設施條件

  公共限制條件:1.法律、法規、規范、標準、規定。2.規劃意見(條件)3.有關部門的要求。4.其它限制條件(2與3目前更多的是以有法律效力的控規來明確。)

  公共限制條件是通過技術經濟指標的控制實現:用地界限、用地性質、容積率、建筑密度、限高、綠化率等

  用地界限:用地紅線(釘樁報告:紅線角點的坐標,宗地、征地與建設用地,代征用地,道路紅線),建筑紅線(控制線、退線要求)

  不良地質現象:沖溝、滑坡與崩塌、斷層、巖溶、地震等

 ?。ǘ┑匦螆D的識讀

  應了解圖廓處的標記,測圖時間、單位、比例尺、平面坐標系統、豎向高程、基本等高距、圖名、圖號及與相鄰圖幅的拼接關系,地形圖的方向(一般是上為正北,左西右東,或按字頭的方向判定)

  識讀地形圖上的地物分布(建構筑物、河流、道路等)

  識讀地形圖上的地貌與植被分布(山脈、溝谷、地勢起伏變化、樹木草地等)

  地形圖常又被稱為現狀測繪圖或現狀圖

  圖中的十字線交點的坐標值通常為50米的倍數(距離50米或100米)

 ?。ㄈ┑雀呔€、等高距、等高線間距

  高程:地面某點與大地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絕對高程、絕對標高)

  等高線:高程相等的各相鄰點的連線。(直線、曲線、折線)

  等高距:相鄰等高線間的高差。(1:500或1:1000地形圖中等高距為0.5米、1.0米)

  等高線間距:相鄰等高線間的距離。(等高線平距)

  水流方向垂直于等高線。

  應熟悉典型地貌的等高線組。

  等高線的特性

  等高性:線上各點高程相等,但高程相等的點不一定在一條等高線上

  閉合性:等高線是閉合的??稍诒緢D幅內、外

  非交性:等高線不能相交重合,除懸崖絕壁等高程突變處

  平緩性:等高線的疏密反映地面坡度,密陡疏緩(等高線間距小地面陡,等高線間距大地面緩)

  對稱性:山脊線、山谷線兩側出現高程相同的等高線

  山脊線處的一組等高線凸向高程低的方向,山谷線處等高線凹向高程低的方向(分水、匯水)

篇2:萬科地產總圖設計經驗總結

  萬科地產總圖設計經驗總結

  一、必須了解的規劃條件

  規劃局的規劃要點:建設用地范圍即紅線范圍、地形情況、建設用地面積、建筑規模(地上地下),容積率、綠地率、建筑高度、建筑退界要求、建筑退線要求、建筑間距要求、日照要求、配套公共服務設施要求、停車指標的要求,交通規劃及出入口等要求。

  二、制作測算表格

  根據以上條件,制作測算表格,用甲方提供或甲方大致要求的戶型進行強排,估算容積率,對項目定位。下面是萬科總結的各類建筑分別對應的容積率數值。面對客戶時可以做初步的項目判斷。

  1.容積率低于0.3,高檔的獨棟別墅項目。

  2.容積率0.3-0.5,一般獨棟別墅項目,密度偏大。穿插部分雙拼別墅、聯排別墅,可適當降低密度提高品質。

  3.容積率0.5-0.8,一般的雙拼、聯排別墅。

  4.容積率0.8-1.2,全多層項目較多。如與低層或聯排別墅組合,密度較高。

  5.容積率1.2-1.5,正常的多層項目,環境一般。如果是多層與小高層的組合,環境品質較好。

  6.容積率1.5-2.0,正常的多層+小高層項目。

  7.容積率2.0-2.5,正常的小高層項目。

  8.容積率2.5-3.0,小高層+二類高層項目(18層以內)。此時如果做全小高層,環境會很差。

  9.容積率3.0-6.0,高層項目(樓高100米以內)。

  10.容積率6.0以上,摩天大樓項目。

  居住區入口的做法是相對模式化的,設計時要考慮以下問題:

 ?。?)門衛管理方便:用最少的人力兼顧車流和人流管理

 ?。?)出車的安全,門口要留出駐車的空間,讓車在路口停留觀察交通狀況

 ?。?)進車的控制,讓誤闖的車輛可以及時掉頭

 ?。?)人車分行

  另外,要注意門衛室是景觀做還是建筑做,如果是建筑做,是否有退界要求,是否要報批?

  三、合理布置路網、考慮消防車道

 ?。ㄒ唬┫儡嚨?/p>

 ?。?)低層、多層、中高層住宅的居住區內宜設有消防車道,其轉彎半徑不應小于6m。

  高層住宅的周圍應設有環形車道,其轉彎半徑不應小于12m,當確有困難時,應至少沿住宅的一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盡端式消防車道的回車場地不應小于15m*15m。

 ?。?)聯體的住宅群,當一個方向的長度超過150m或總長度超過220m時,消防車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之一的規定:

  a.消防車道應沿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旁應設置室外消火栓,且建筑應設置與兩條車道連通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應大于80m;

  b.建筑的適中位置應設有穿過建筑的門洞,其凈高、凈寬不應小于4m。

 ?。ǘ┫赖歉呙?/p>

  高層住宅應設置消防登高面,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塔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應小于住宅的1/4周邊長度;

 ?。?)單元式、通廊式住宅的消防登高面不應小于住宅的一個長邊長度;

 ?。?)消防登高面應靠近住宅的公共樓梯或陽臺、窗;

 ?。?)消防登高面一側的裙房,其建筑高度不應大于5m,且進深不應大于4m;

 ?。?)消防登高面不宜設計大面積的玻璃幕墻。

 ?。ㄈ┫赖歉邎龅?/p>

 ?。?)高層住宅應在登高面一側,結合消防車道設置不少于一塊的消防登高場地,每塊消防登高場地面積不應小于15m*8m。

  消防登高場地是指供消防登高車實施操作時??康耐\噲龅?。根據上海目前使用的登高消防車的最大長度為13m,登高車操作支撐所需的硬地寬度為6m,為滿足登高消防車的正常作業并為消防人員的施救留出一定的工作空間,本條文規定消防登高場地的面積不應小于15m*8m。

 ?。?)消防登高場地應符合下列規定:

  a.消防登高場地距住宅的外墻不宜小于5m,其最外一點至消防登高面的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大于10m;

  b.設有坡道的消防登高場地,其坡道坡度不應大于15%;

  c.利用市政道路作為消防登高場地,其綠化、架空線路、電車網架等設施不得影響消防車的???、操作。

  d.高層住宅的消防車道、消防登高場地應避開地下管道、暗溝、水池、化糞池等影響消防車荷載的地下設施,在地下建筑上布置消防登高場地、消防車道時,地下建筑的樓板荷載計算應考慮消防登高車的重量。

 ?。ㄋ模┌踩枭?/p>

  1.樓梯間的設置形式

  住宅設一個樓梯間時,應符合以下規定:

 ?。?)低層、多層住宅,當每套戶門至樓梯口的距離不大于15m時,應設一個敞開樓梯間;

 ?。?)中高層住宅,當每套戶門至樓梯口的距離不大于15m時,應設一個敞開樓梯間,戶門應為乙級防火門或樓梯間通至屋頂平臺;

 ?。?)十層、十一層的單元式住宅每單元應設一個敞開樓梯間,但戶門應為乙級防火門(戶門可朝戶內開啟)且樓梯應通至屋頂,各單元的屋頂平臺應相連通;

 ?。?)十層、十一層的塔式住宅應設一個封閉樓梯間;

 ?。?)十二層至十八層的塔式、單元式住宅應設一個防煙樓梯間,且前室的面積不應小于4.5m2;

 ?。?)當十八層以上的單元式住宅每單元設一個防煙樓梯間時,應按規定設置連廊。

  上述規定以外的住宅,其設置樓梯間的數量不應小于兩個,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低層、多層、中高層住宅應設敞開樓梯間;

 ?。?)十層、十一層的通廊式住宅應設封閉樓梯間;

 ?。?)十二層及以上的通廊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

 ?。?0)十八層以上的塔式住宅應設防煙樓梯間。

  2.樓梯間的設置要求

 ?。?)樓梯間或前室應靠外墻設置,并應設置可開啟的外窗和樓梯間頂部的百葉窗,不宜設機械加壓送風,其開窗面積及樓梯間頂部的百葉窗面積應符合有關規定。

  十八層以上的塔式住宅,當防煙樓梯間只在前室設置可開啟的外窗,樓梯間為暗樓梯間時,樓梯間的頂部應設置自然通風窗,有效面積不小于1.5m2。

 ?。?)自然通風方式的要求:

  a.靠外墻的敞開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每五層內自然通風面積不應小于2m2,并應保證該樓梯間頂層設有不小于0.8m2的自然通風面積;

  b.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自然通風面積不應小于2m2,合用前室不應小于3m2;

  c.十八層以上的塔式住宅,當防煙樓梯間只在前室設置可開啟的外窗,樓梯間為暗樓梯間時,戶門不應直接開向前室。

 ?。?)高層住宅至少應有一個樓梯通至屋頂平臺,通至屋頂平臺的門宜為普通玻璃門,且朝屋頂方向開啟。單元式住宅各單元的樓梯間宜在屋頂相連通。

  利用屋頂逃生是火災時常見的逃生方式。為保證人員及時借助屋頂從相鄰單元疏散到安全區域,或將屋頂作為避難平臺等待救援。

 ?。?)設封閉或防煙樓梯間的住宅,屋頂層電梯機房等房間的門不宜開在樓梯間、前室內。

  當確有困難,電梯機房或其它設備用房的門必須開在樓梯間或前室內時,則應設甲級防火門,且門的開啟不得影響人員疏散。

 ?。?)剪刀樓梯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a.剪刀樓梯的兩個樓梯應在前室、走道或屋頂連通;

  b.剪刀樓梯的梯段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的實體墻分隔。

 ?。?)高層住宅,當地上部分的樓梯間或前室設置可開啟的外窗,且地下室為自行車、汽車停車庫或機電設備用房時,其地下室的樓梯或前室可不設機械加壓送風裝置。

 ?。?)考慮到樓梯間或前室采用自然通風方式的住宅,只對地下室的樓梯間或前室設機械加壓送風,既不經濟,也難以實施。而當地下室為自行車、汽車停車庫或機電設備用房時,地下室平時停留的人員較少,因此,樓梯間形式可以不變,對其無自然通風采光的前室和樓梯間也作放寬處理,可不設機械加壓送風。

 ?。?)住宅各類樓梯間的設置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a.煤氣管道不應穿過樓梯間,當必須穿過樓梯間時,應穿鋼管保護;

  b.除煤氣管道井外的其它管道井,當在每層樓板處采用相當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作防火分隔,且檢修門為丙級防火門時,檢修門可開在樓梯間或前室內。

 ?。?)商住樓的營業場所、住宅的底層商業服務網點的出入口或樓梯與住宅的出入口和樓梯必須分開設置。

  出入口包含平面交通和垂直交通,垂直交通指樓梯、電梯。在住宅建筑中布置商店等公共用房,主要需解決使用功能完全不同的用房放在一起所產生的種種矛盾。為保證住宅安全,防止商店發生火災威脅住戶安全,規定商住樓的營業場所、住宅的底層商業服務網點的出入口或樓梯不得與住宅的出入口或樓梯相互借用,必須分開設置,互不干擾。

 ?。?0)居住區域內地下汽車庫的樓梯可借用住宅的樓梯,但其通向樓梯間的門應為甲級防火門。

  特別要注意的是,當地下室除汽車庫外,還有自行車庫、機電設備用房及其它用房時,汽車庫借用住宅疏散樓梯應滿足下列要求:

  a.汽車庫與其它部位之間應采用防火墻、防火卷簾及甲級防火門分隔;

  b.汽車庫借用的住宅樓梯必須與汽車庫在同一防火分區內,即該樓梯與其它部位之間也應采用防火墻及甲級防火門分隔。

  c.汽車庫防火分區內最遠點距樓梯間的距離不應大于60m。

  3.躍層式住宅的疏散要求

 ?。?)高層住宅每套所跨越的樓層不宜超過兩層;

 ?。?)十八層及十八層以下的高層住宅,當有向上躍層和向下躍層同時設置時,每層(包括躍層)應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戶門;

 ?。?)十八層以上的高層住宅,所有戶室應一個方向(同時向上或向下)躍層;

 ?。?)每套戶室從最遠一點算起,到戶門的距離不應超過20m;當超過20m時,躍層樓面應開設通向公共走道的門。(套內樓梯的一段距離按期水平投影長度的1.5倍計算)。

  4.消防電梯

 ?。?)十二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應設消防電梯,消防電梯可與客梯兼用,其前室可與防煙樓梯間的前室合用。

 ?。?)消防電梯是消防撲救滅火的措施之一。根據國家防火技術規范和本市有關規定,要求在十二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應設消防電梯,消防電梯可與客梯兼用。由于住宅消防電梯一般兼作日常使用的客梯,很少獨立設置,故允許其前室可與防煙樓梯間的前室合用。

 ?。?)底層商業營業場所高度在24m以下時,住宅部分的消防電梯在商業營業場所可不???。

 ?。?)電梯應在設有戶門或公共走廊的每層設站,且至少應有一臺電梯通向地下汽車庫。當地下室為自行車停車庫或機電設備房時,消防電梯可不???。

  5.走道、連廊

  十八層以上塔式住宅、每單元設有兩個防煙樓梯間的單元式住宅,當每層超過6套,或短走道上超過3套時,應設置環繞電梯或樓梯的走道。

  注:短走道指防煙樓梯間的前室門至最遠的一套戶門之間的走道。

  在設置消防連廊時要注意下列問題:

 ?。?)消防連廊必須每層設置,不得隔層設。但躍層戶型可以只在設有戶門的樓層設置。

 ?。?)每層相鄰單元必須在走道或前室等公共部位設置連廊連通,不允許在樓梯間內設置連廊,防止火災情況下煙氣通過連廊進入相鄰單元樓梯間,也不允許通過戶內陽臺連通,這樣不能保證疏散暢通。

 ?。?)當單元式住宅各單元層數不同時,應將每單元視作一幢塔式住宅進行平面設計;當各單元層數均超過18層時,可在較低幾個單元之間的相鄰單元設置連廊,但最高一個單元應視為一幢塔式住宅。

  四、地下車庫設計

  布置單體或組合體時,若在規劃住宅小區地下有停車場,應該注意些什么,如出入口的個數,在小區中的布置等,如何組織交通流線,如何做到人車分流。高層建筑,地下停車庫做兩層,但柱子必須和上面的一致嗎?位置、形狀、尺寸?因為是不規則的地形,布柱根據停車間距不好弄

  1.基地出入口與城市道路的關系

 ?。?)居住區機動車出入口不應設在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上,可設置在城市次干路和支路上,并距道路交叉口50米以外

 ?。?)小區出入口設置應考慮與相鄰小區出入口的相互位置關系。

 ?。?)機動車地下車轉戶口出入口不宜直接設置在城市道路上,應通過小區內部道路與城市道路相接。

 ?。?)在同一條城市道路上,不宜設置多個出入口,盡可能歸并為一個出入口,且出入口寬度與相接城市道路紅線寬度相協調,需要進行功能劃分的應通過小區內部路進行交通組織。

  2.停車場規劃

 ?。?)停車場配建標準

  地面停車場按每個機動車位占地面積30平方米計;地下停車庫及停車樓按每個機動位占建筑面積35平方米計;多層停車庫按每個機動車位占地面積15.5平方米,層高2.2米計;自行車按每輛車面積1.5平方米計;裝卸車位尺寸不小于4米×8米。

  3.地下車庫設計要點

 ?。?)人防結合

  地下汽車庫宜結合人防設計,即在平時作為汽車庫使用,而在戰時則作為人員、物資的掩蔽場所——人防,這就叫做平戰結合。一般城市規劃都對有人防配建面積比例的規定,可以說是強制的。如果投資者不愿意建造人防,也可以繳納一定費用,由政府易地再建。所以我們看到有些小區的地下車庫是設計有人防設施的,而有的則沒有。

 ?。?)車庫規模

  通常我們設計的車庫屬于“中型”(51~300輛),有時也會有大型(301~500輛)的地下汽車庫,即:停車間室內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過該層車庫凈高一半的汽車庫。

  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特大型汽車庫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3個,并應設置人流專用出入口。各汽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應大于15m。出入口的寬度,雙向行駛時不應小于7m,單向行駛時不應小于5m。

 ?。?)汽車坡道

  進入地下汽車庫需要有坡道,坡道可以是直線的、曲線的或二者的結合。坡道設計的重點是確定坡道的位置,數量。大中型汽車庫的庫址,車輛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即:一般設計兩個出入口就夠了。汽車庫的汽車出入口寬度,單車行駛時不宜小于3.50m,雙車行駛時不宜小于6.00m。但兩個出入口距離不可過近(各汽車出入口之間的凈距應大于15m)。規范又規定:汽車疏散坡道的寬度不應小于4m,雙車道不宜小于7m,因此干脆汽車坡道就設計為4米或7米。

 ?。?)常規數據

  汽車轉彎半徑按6米設計,此為小型車轉彎半徑。汽車庫室內最小凈高應:>2.20米(微型車、小型車)。我們通常的車庫以微型、小型車庫。

 ?。?)防火設計

  汽車庫應設防火墻劃分防火分區。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建筑面積,地下汽車庫為2000平方米。如果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則可翻倍。

  劃分完防火分區,馬上就是人員安全出口的設置。規范規定:汽車庫、修車庫的每個防火分區內,其人員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規范同時規定:汽車庫、修車庫的人員安全出口和汽車疏散出口應分開設置。也就是說:汽車坡道不能作為人員疏散。因此,每個防火分區設兩個封閉樓梯間上到地面上去。疏散樓梯的寬度不應小于1.1m,即兩股人流。樓梯間盡量分散布置,因為汽車庫室內最遠工作地點至樓梯間的距離不應超過45m,當設有自動滅火系統時,其距離不應超過60m。

  4.住宅地下車庫設計方法

 ?。?)整體規劃

  在設計初期,必須把地上、地下統一考慮,地下車庫決不是設計的附屬品,要盡可能把車庫集中在一個整體空間中,以提高相同面積下的停車數量。一種方法是,把地上住宅沿地塊外圍布置,就是“圍合式布局”,社區中部形成比較開闊的園林空間,下面做停車,這種方式能夠形成開闊的樓間距,住宅單元的通風、景觀效果非常好,同時地下車庫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另外一種方法,把住宅樓多棟組合,提高小區空地的完整性。從而有利地下停車庫空間的完整性,對于大盤而言,有時地下停車庫被分割成幾個片區,這時還要考慮各區之間的連接通暢,不應產生瓶頸現象,從而對交通、消防不利。

 ?。?)平面布局

  主要包含車道和停車位布置、柱網布局、與地下室其它功能部分協調等。

  一般住宅小區以中型轎車:長(4.9m) *寬(1.8m) *高(1.8m)為設計標準車型尺寸,停車位尺寸應為:長(5—6)m *寬(2.5—3)m。車位與車道成90°直角,且車輛“倒進順出”的布置的時候,每臺車所占車庫面積的比例最小,按照此方式布置的地下停車庫每車所占面積應在28㎡—35㎡。

  較大型車庫的停車通道,應盡量設環形車道。當采用與車道成90°直角的停車位布置時,車道寬應在6m以上,車道車行路線方式可采用雙車道雙向行駛。

  按照標準車型與車道尺寸,柱網宜在6*8m(柱間停兩輛車)或8*8m{柱間停三輛車)左右。

 ?。?)管線布置

  管線綜合,注意遵循如下原則:

  a.應盡量使“主風道” 靠近車道邊側設置;b.風道寬度盡量控制在1.2米以內,使風道下面不設噴淋;c.電橋架、設備管線盡量與風道平行設置、盡量不要設在風道下方;d.各類管線交叉點不要設在主車道處。

  設備管線常用計算高度

  (4)屋頂綠化

  地下車庫的設置,為社區的地面綠化提供了最大可能的空間,一般由于車庫都布置在社區比較完整、大塊的空曠場地內,在頂板上部可作覆土、形成小區的中心綠化花園。

  覆土平均厚度在50公分左右,可適應種植小型灌木和鋪植草皮。但如果要栽種大型喬木,必須加設覆土坑。

  5.地下室范圍(面積)

  上部建筑---結合消防電梯及核心筒范圍,考慮地下室直達戶內;地形地貌;銷售和開發節奏;停車數量---規劃停車總量扣除地面停車數量;設備用房;其他---不能停車和設備房的沒有使用價值的空間盡量減小。

 ?。?)坡道寬度:

 ?。?)曲線坡道寬度:

  備注:

 ?。?)汽車最小轉彎半徑=汽車回轉時汽車的前輪外側循圓曲線行走軌跡的半徑;

 ?。?)汽車最小轉彎半徑≠環道內徑;

 ?。?)避免:誤將國家規定的汽車的最小轉彎半徑6米,理解為是車道的最小內徑,導致車道的內徑過大,相應的增加車庫面積。

  各種停車位尺寸及通車道寬度

 ?。?)各種車道(出口)最小寬度

 ?。?)層高確定原則

  合理的選用地下室底板的構造做法,根據實際構造來計算層高;在確定層高時,精確計算設備管線預留高度以及結構梁高;當車庫與變配電間或水池等設備用房同層設計時,應采取“設備用房局部降板”,而車庫層高按常規設計。

  各類層高計算的基本內容:

  常見車庫層高:

  A.地下室車庫底層層高(設濾水層及排風、噴淋)

  a、風道下無噴淋,底層層高一般為3.4米(是到建筑面層;到結構板上皮為3.8米;梁高按650,風道按300;

  b、風道下設噴淋,底層層高一般為3.5米(到結構板上皮為3.85米;梁高按650,風道按300)

  備注:1、總建筑面積超過2000平米的地下車庫必須設機械排煙(有風道);2、停車數超過10輛的地下車庫,或者停車數超過50輛的地上車庫,必須設噴淋。

  B.地下室其他層(設排風、噴淋)

  a、風道下無噴淋,層高一般為3.4米(梁高按650,風道350);b、風道下設噴淋,層高一般為3.5米 (梁高按650,風道300);層高一般為3.2米(梁高按650)

  備注:當風道寬度大于1.2米時,風道下面必須設噴淋。

  C.地下室其他層(無排風、有噴淋)

  風道下設噴淋,層高一般為3.5米(梁高按650,風道300);層高一般為3.2米(梁高按650)。

  D.半地下室、停車數超過50輛的開敞式及架空層車庫

  一般為3.2米(如設噴淋,無風道層高,梁高按650)。

  E. 車庫入車的一面完全敞開、車道是利用室外道路的車庫

  一般為2.5米(板厚按100,面層50;考慮到計算面積問題,一般圖上標注為2.19米;)。

  五、建筑高度的設置問題

  算日照時,參數設置,建筑高度的設置問題,建筑高度是否考慮水箱間、樓梯間、電梯機房等的高度問題。

 ?。ㄒ唬┙ㄖ叨扔嬎惴椒?/p>

  根據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1.平屋頂:

 ?。?)受高度限制的建筑高度:指建筑室外地坪至建筑最高點間的距離。稱為建筑高度

 ?。?)非受高度限制的建筑高度:指建筑室外地坪至建筑屋面面層或女兒墻頂的距離。

  建筑高度是指建筑室外地坪至女兒墻的高度。這兩個都有問題的,都不存在定義的唯一性和確定性。受高度限制的建筑主要是與航空控制有關的;非受高度限制的建筑高度主要與建筑日照及消防等有關。這樣看來這兩個定義就不至于在設計中產生矛盾了。

  2.消防建筑高度計算

  坡屋面算到檐口,平屋面算到屋面面層。多種形式屋面按最大值

 ?。?)建筑高度的計算:當為坡屋面時,應為建筑物室外設計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當為平屋面(包括有女兒墻的平屋面)時,應為建筑物室外設計地面到其屋面面層的高度;當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種屋面形式時,建筑高度應按上述方法分別計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頂的了望塔、冷卻塔、水箱間、微波天線間或設施、電梯機房、排風和排煙機房以及樓梯出口小間等,可不計入建筑高度內。

 ?。?)建筑物室外設計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層的高度,屋頂上的水箱間、電梯機房、排煙機房和樓梯出口小間等不計入建筑高度。

  3.日照建筑高度計算

 ?。?)日照間距系數:根據日照標準確定的房屋間距與遮擋房屋檐高的比值。

 ?。?)日照時間計算起點底層窗臺面(指距室內地坪0.9m高的外墻位置)

(二)層高建高層計與筑數

  1.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指自建筑物散水外緣處的室外地坪至建筑物最高部分的垂直高度。但下列情況不計入建筑控制高度:

 ?。?)屋頂突出物的高度在9米以內,且其水平投影面積之和不超過該建筑物標準層建筑面積的1/8者。

 ?。?)實心女兒墻高度自墻頂往下小于1.5米者;

 ?。?)建筑物屋頂另加構架但不設圍合外墻者,構架部分不計入高度。

 ?。?)出檐式平屋頂的建筑高度:具有出檐式平屋頂的建筑,其高度為自基地室外地坪起至檐口底面止。

  2.坡屋頂建筑高度

  坡屋頂建筑物當屋面坡度超過四十五度(含四十五度)時,建筑高度自基地室外地坪至坡屋頂的的二分之一為止;當小于四十五度時,按6.1.9條規定計算。

  3.場地前道路標高與場地地坪高度不同的建筑高度

  當場地前道路標高與場地地坪高度不同時,建筑物高度視下述不同情況分別計算:當進行景觀和建筑物結構的規劃控制時,建筑物高度仍以場地地坪標高為準計算;當進行消防撲救控制時,如路面標高高于場地地坪標高時,則以路面標高為準計算;當建筑物前后立面高度不同時,規劃控制高度 按建筑物的主出入口中的一面計算,而消防控制則按撲救登高一面計算。

  4.建筑群高度限制

  建筑群高度限制指一組互相鄰近的建筑物中最低與最高建筑物高度的幅度。建筑群限高指對其中最 高建筑物的高度限制。

  5.一棟建筑物有兩個以上體量建筑組合的建筑高度

  一棟建筑物有兩個以上體量的建筑組合,其建筑物高度以最高體量的高度計算;

  6.特殊造型的建筑高度

  特殊造型的建筑高度按下列規定計算:

 ?。?)薄殼結構與波浪形結構屋頂,建筑物高度自場地地坪至薄殼頂高或波頂高;

 ?。?)屋面為球形拱頂,建筑物高度自場地地坪至拱頂最高處;

 ?。?)半地下室高出地面的高度:半地下室高出地面的高度為由散水邊緣處的室外地坪標高至半地下室頂板。

 ?。ㄈ┙ㄖ訑涤嬎?/p>

  1.住宅按層數

  低多層住宅為1層至3層;多層住宅為4層至6層;中高層住宅為7層至9層;高層住宅為10層及以上。

  2.特殊情況

 ?。?)建筑總高度不超過54m的塔式、單元式住宅,當頂層有套內兩層的復式套型時,若兩層之間為滿鋪樓板時仍按兩層計算,如為部分樓板和部分上空時,按一層計算。但對消防控制,仍按自然樓層數量計算。

 ?。?)建筑總高度不超過54m的塔式、單元式住宅,當底層設有敞開空間時,可按實際層數減去一層;

 ?。?)當住宅既在底層設有敞開空間、頂層又為兩層一戶的躍層時,只可按實際層數減去一層計算層數,不可減去兩層。

  3.建筑的內各層的層數排列

  室內設計標高為正負零的樓層,按排列稱為一層(建筑設計文件中應按樓層順序標注建筑層數,不得將一層標注為首層或底層),第一層樓板以上稱為二層,按此規則類推至建筑最高層數。層高不大于2.2米時不計層數。

 ?。?)室內設計標高正負零下面的一層,按排列稱為地下一層,地下一層的樓板以下稱為地下二層,按此規則類推建筑物地下室最低層數。

 ?。?)室內地面以上的各層之間如設有夾層(見2.3.1),則該層不計入層數排列,但大型公共建筑內設 有中庭者,四周的樓層仍按6.2.3.1條的規定排列稱呼。

 ?。?)當室內按樓梯休息平臺的標高而設置不同標高的樓層時則為錯層,其錯層的建筑層數,以標高為正負零的樓層(一層)為標準,第二層樓面標高以下的各層建筑層數為一層(不同標高的樓層應分別注明標高), 層數的標注方法按此規則類推。

 ?。ㄋ模┙ㄖg距

  建筑高度計算在計算建筑間距時,建筑高度按下列規定計算:

  1.平屋面建筑:挑檐屋面自室外出入口地坪標高算至檐口頂,加上檐口挑出寬度;有女兒墻的屋面,自室外出入口地坪標高算至女兒墻頂。

  2.坡屋面建筑:層面坡度小于45°(含45°)的,自室外出入口地坪標高算至檐口頂加上檐口挑出寬度。坡度大于45°,自室外出入口地坪標高算至屋脊頂。

  3.水箱、樓梯間、電梯間、機械房等突出屋面的附屬設施、其高度在6m以內,水平面積之和不超過屋面建筑面積1/8的,不計入建筑高度。

  4.其它建筑高度計算

 ?。?)當建筑位于文物、建筑保護區、建筑控制區時,局部突出屋頂的了望塔、冷卻塔、水箱間、微波天線間或設施、電梯機房、排風和排煙機房以及樓梯出口小間等均應計入建筑高度。

 ?。?)有凈空要求的控制區:比如航空限高要計算至最高點。含避雷針等。

  另外因國土系統要求國土土地出讓時有空間概念,上限下限也要考慮受限建筑高度,將頂部設備間和頂部裝飾物的高度記入。

  六、建筑間距

 ?。ㄒ唬┒?、低層住宅間距

  1.多、低層住宅建筑平行布置

 ?。?)主朝向為南北向時,最小控制距離南側為多層時應以滿足日照要求來控制,同時不少于20米的要求。

 ?。?)主朝向為東西向時,應按衛生間距20米的要求控制。

  2.多、低層住宅建筑垂直布置

 ?。?)最小控制間距:山墻開窗時,應按不少于13米的要求控制;山墻不開窗時,建筑物的間距應不少于10米,同時應保證消防、管線敷設等要求。

 ?。?)垂直布置的多、低層建筑山墻寬度必須小于等于13米;大于13米的其間距按照平行布置的間距要求控制。

  3.多、低層住宅建筑并列布置的間距

 ?。?)山墻(不開設窗戶)最小控制間距多層為6米,低層為4.5米。

 ?。?)山墻開有居室窗的,其山墻間距應適當加大。

  4.多、低層點式住宅次要朝向開有居室窗時,其間距應按不小于13米控制。

  5.多、低層住宅對角布置時,其對角最小控制間距按并列布置間距控制。

 ?。ǘ└邔幼≌c高、多、低層住宅的間距

  1.高層塔式住宅與高層塔式住宅平行布置時最小控制間距應按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并不得小于下圖所列要求:

  高層塔式住宅平行布置時最小控制間距

  2.高層板式住宅與高層板式住宅平行布置時最小控制間距應按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并不得小于下圖所列要求:

  高層板式住宅平行布置時最小控制間距

  3.高層板式住宅與高層板式住宅垂直布置時最小控制間距不得小于下圖所列要求:

  高層板式住宅垂直布置時最小控制間距

  垂直布置的高層住宅山墻寬度應小于等于16米,大于16米時其間距按平行間距要求控制。

  4.高層住宅與高層住宅并列布置時最小控制間距不得小于下圖所列要求:

  高層住宅與高層住宅并列布置時最小控制間距

  5.高層住宅與高層住宅對角布置時,對角最小控制間距參照并列布置間距并適當加大。

  6.高層住宅與多、低層平行布置

 ?。?)主朝向為南北向時,新建高層住宅位于南側時,除應滿足相關退界要求及日照要求外,北側相鄰現狀建筑退地界滿足相關規定時,建筑物間距應滿足表2規定,北側相鄰現狀建筑退地界不滿足相關規定時,新建建筑間距可適當減少。

 ?。?)主朝向為南北向時,新建高層住宅位于北側時,應以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控制建筑物的間距。

  7.高層住宅與多、低層住宅垂直布置時最小控制間距不得小于下圖所列要求,并應滿足日照要求。

  高層住宅與多、低層住宅垂直布置時最小控制間距

  8.高層住宅與多、低層住宅并列布置時,山墻間距不少于13米并同時滿足消防要求,山墻有臥(居)室窗戶的應適當加大。

  9.高層住宅與多、低層住宅對角布置時,對角最小控制間距參照并列布置間距并適當加大。

  10.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高層住宅與各種層數住宅的最小控制距離由市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具體核定。

 ?。ㄈ┙ㄖ确瞧叫幸卜谴怪辈贾玫拈g距

  1.當兩棟建筑夾角小于等于30度時,其最小間距按平行布置的間距控制。

  2.當兩棟建筑夾角大于30度小于等于60度時,其最小間距按平行布置間距的0.8倍控制。

  3.當兩棟建筑夾角大于60度時,其最小間距按垂直布置的間距控制。

  4.當相鄰建筑所處場地有地形高差時,日照影響分析時應增加(或減去)地形相對高差。

  5.住宅建筑底層為商業、車庫等非住宅用房時,日照影響分析以住宅層的窗底標高為基準。

  七、綜合技術經濟指標

  居住區綜合技術經濟指標的項目應包括必要指標和可選用指標兩類,其項目及計量單位應符合下表規定。

  綜合技術經濟指標系列一覽表

  注:▲必要指標;△選用指標。

  八、公共服務設施各項目的設置規定

 ?。ㄒ唬┙逃?/p>

  1.托兒所

  (1)設于陽光充足,接近公共綠地,便于家長接送的地段;

  (2)托兒所每班按25座計;幼兒園每班按30座計;

  (3)服務半徑不宜大于300m;層數不宜高于3層;

  (4)三班和三班以下的托、幼園所、可混合設置,也可附設于其它建筑,但應有獨立院落和出入口,四班和四班以上的托,幼園所均應獨立設置;

  用地面積(㎡):4班:≥1200;6班:≥1400;8班:≥1600。

  2.幼兒園

  (5)八班和八班以上的托、幼園所,其用地應分別按每座不小于7㎡或9㎡計;

  (6)托、幼建筑宜布置于可擋寒風的建筑物的背風面,但其主要房間應滿足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標準;

  (7)活動場地應有不少于1/2的活動面積在標準的建筑日照陰影線之外。

  3. 小學

  (1)學生上下學穿越城市道路時,應有相應的安全措施;

  (2)服務半徑不宜大于500m;

  (3)教學樓應滿足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標準。

  用地面積:4班:≥1500㎡;6班:≥2000㎡;8班:≥2400㎡

  4.中學

  (1)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范》的規定;

  (2)在擁有3所或3所以上中學的居住區或居住地區內,應有一所設置400m環形跑道的運動場;

  (3)服務半徑不宜大于1000m;

  (4)教學樓應滿足冬至日不小于2*的日照標準。

  用地面積:18班:≥11000㎡;24班:≥12000㎡;30班:≥14000㎡。

 ?。ǘ┽t療衛生

  5.醫院

  (1)宜設于交通方便,環境較安靜地段;

  (2)10萬人左右則應設一所300-400床醫院;

  (3)病房樓應滿足冬至日2h的日照標準。

  建筑面積:12000~18000㎡;用地面積:15000~25000㎡。

  6.門診所

  (1)一般3~5萬人設一處,設醫院的居住區不再設立門診;

  (2)獨立地段小區,酌情設門診所,一般小區不設。

  建筑面積:2000~3000㎡

  用地面積:3000~5000㎡

  7.衛生站

  1~1.5萬人設一處;建筑面積:300㎡;用地面積:500㎡。

  8.護理院

  (1)最佳規模為100~150床位;

  (2)每床位建筑面積大于或等于30㎡;

  (3)可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設。

  建筑面積:3000~4500㎡

 ?。ㄈ┪幕w育

  1.文化活動中心

  宜結合或靠近同級中心綠地安排。建筑面積:4000~600;用地面積:8000~1200

  2.文化活動站

  (1)宜結合或靠近同級中心綠地安排;

  (2)獨立性組團也應設置本站。

  建筑面積:400~600;用地面積:1000~1500

  3.居民運動場、館

  宜設置60~100m直跑道和200m環形跑道及單的運動設施。用地面積10000~15000㎡。

  4.居民健身設施

  宜結合綠地按排。

 ?。ㄋ模┥虡I服務

  1.服務半徑:居住區不宜大于500m;居住小區不宜大于300m;基層網點(綜合付食店、菜店、早點鋪等)及自行車存車處,不宜大于300m

  2.地處山坡地的居住區,其商業服務設施的布點,除滿足服務半徑的要求外,還應考慮上坡空手,下坡負重的原則。

  建筑面積:

  綜合食品店:住區:1500~2500;小區:800~1500

  綜合百貨店:居住區:2000~3000;小區:400~600

  中西藥店:200~500㎡

  書店:300~150㎡

  市場:居住區:1000~1200㎡;小區:500~1000㎡。

 ?。ㄎ澹┙鹑卩]電

  1.銀行、儲蓄所

  宜與商業服務中心結合或鄰近設置。

  建筑面積:銀行800~1000㎡;儲蓄所100~150㎡

  用地面積:400~500㎡

  2.電信支局

  建筑面積1000~2500㎡;用地面積600~1500㎡。

  3.郵電所

  宜與商業服務中心結合或鄰近設置。建筑面積100~150㎡。

  4.社區服務中心

  每小區設置一處,居住區也可合并設置。建筑面積200~300㎡;用地面積300~500㎡。

  5.養老院

  一般規模為150~200床位;每床位建筑面積大于或等于40㎡。

  6.托老所

  一般規模為30~50床位;每床位建筑面積20㎡;宜靠近集中綠地安排,可與老年活動中心合并設置。

  7.治安聯防站

  可與居(里)委會合設。建筑面積30~50㎡。

  8.居(里)委會(社區用房)

  建筑面積30~50㎡。

  9.物業管理

  建筑面積300~500㎡;用地面積300㎡。

 ?。┦姓?/p>

  1.供熱站或熱交換站

  根據采暖方式確定。

  2.變電室

  每個變電室負荷半徑不應大于250m;盡可能設于其他建筑內。建筑面積30~50㎡。

  3.開閉所

  1.2~2.0萬戶設一所;獨立設置。建筑面積200~300㎡;用地面積大于或等于500㎡

  4.路燈配電室

  可與變電室合設于其他建筑內。建筑面積20~40㎡。

  5.燃氣調壓站

  按每個中低調壓站負荷半徑500m設置;無管道燃氣地區不設。建筑面積50㎡;用地面積100~120㎡。

  6.高壓水泵房

  一般為低水壓區住宅加壓供水附屬工程。建筑面積40~60㎡。

  7.公共廁所

  每1000~1500戶設一處;宜設于人流集中處。建筑面積30~60㎡;用地面積60~100㎡。

  8.垃圾轉運站

  應采用封閉式設施,力求垃圾存放和轉運不外露,當用地規模為0.7~1k㎡設一處,每處面積不應小于100㎡,與周圍建筑物的間隔不應小于5m。

  9.垃圾收集點

  服務半徑不應大于70m,宜采用分類收集。

  10.居民存車處

  宜設于組團內或靠近組團設置,可與居(里)委會合設于組團的入口處。建筑面積1~2輛/戶;地上0.8~1.2㎡/輛地下1.5~1.8㎡/輛。

  11.居民停車場、庫

  服務半徑不宜大于150m。

  12.公交始末站、消防站、燃料供應站

  可根據具體情況設置。

 ?。ㄆ撸┬姓芾砑捌渌?/p>

  1.街道辦事處

  3~5人設一處。

  2.市政管理機構(所)

  宜合并設置。

  3.派出所

  3萬~5萬人設一處;應有獨立院落。建筑面積700~1000㎡;用地面積600㎡。

  4.其他管理用房

  3萬~5萬人設一處;可結合市場或街道辦事處設置。建筑面積100㎡。

  5.防空地下室

  在國家確定一、二類人防重點城市中,凡高層建筑下設滿堂人防,另以地面建筑面積2%配建。出入口宜設于交通方便的地段,考慮平戰結合。

篇3:龍湖地產施工圖紙深度要求:總圖設計

  龍湖地產施工圖紙深度要求:

  1總圖設計

  1.1總平面圖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測量坐標網、坐標值

  3)場地四界的測量坐標(或定位尺寸),道路紅線和建筑紅線或用地界線的位置

  4)場地四鄰原有及規劃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標值或定位尺寸),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構筑物的位置、名稱、層數

  5)建筑物、構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車庫、油庫、貯水池等隱蔽工程以虛線表示)的名稱或編號、層數、定位(坐標或相互關系尺寸)。用地內主要建筑物、構筑物名稱、建筑層數,樓棟、單元編號。建筑屋頂輪廓宜用單線表示,坡屋面應表明屋脊線位置

  6)建筑退線

  7)表明居住區道路與城市道路的接駁;標明小區車行及人行道路主次入口、周邊道路公交站點位置

  8)路面寬度及平曲線要素

  9)道路紅線、道路中心線

  10)室內設計標高;高程系統

  11)廣場、停車場、運動場地、道路、無障礙設施、排水溝、擋土墻。護坡的定位(坐標或相互關系)尺寸

  12)指北針或風玫瑰圖

  13)建筑物、構筑物使用編號時,應列出"建筑物和構筑物名稱編號表"

  14)應要求設計院除完成廣義的國家規定的"總平面圖"外,還需完成反應建筑人行出入口層(含下沉庭院)平面的總圖(簡稱"首層總圖")

  15)注明建筑人行出入口層平面(通常為底層)、室外臺階、架空層及與道路的高差關系

  16)道路平面須表明道路中心線、車行道、人行道、道路綠化及停車位(場)位置、道路尺寸、組團級以上道路轉彎半徑以及不同級別道路的交接

  17)應明確小區內包括公廁、垃圾站、托兒所、居委會、圍墻、門衛、地下通風口、排煙口等配套設施的平面位置、標高及具體作法

  18)應明確道路兩側及小區內雨水排水系統作法,室外大范圍的平臺、廣場、踏步及由室外到室內的道路變坡處,應設截水溝及篦子,形成排水管網

  1.2豎向布置圖(平地可結合總平面圖繪制)

  1)場地測量坐標網、坐標值

  2)場地四鄰的道路、水面、地面的關鍵性標高

  3)建筑物、構筑物名稱或編號、室內外地面設計標高

  4)廣場、停車場、運動場地的設計標高

  5)道路、排水溝的起點、變坡點、轉折點和終點的設計標高(路面中心和排水溝須及溝底)、縱坡度、縱坡距、關鍵性坐標,道路表明雙面坡或單面坡,必要時標明道路平曲線及豎曲線要素

  6)為避免場地內出現倒坡,豎向設計圖中除了應標出所有車行道的坡度、坡長以及邊坡點位置外,還應標出住宅單元出入口至小區道路之間人行通道的坡度、坡長以及變坡點

  7)擋土墻、護坡或土坎頂部和底部的主要設計標高及護坡坡度

  8)用坡向箭頭表明地面坡向,當對場地平整要求嚴格或地形起伏較大時,可用設計等高線表示

  9)指北針或風玫瑰圖

  10)注明尺寸單位、比例、補充圖例等

  1.3土方平衡圖:

  1)場地四界的施工坐標

  2)設計的建筑物、構筑物位置(用細虛線表示)

  3)20m×20m或40m×40m方格網及其定位,各方格點的原地面標高、設計標高、填挖高度、填區和控區的分界線,各方格土方量、總土方量

  4)土方工程平衡表

  1.4管網綜合圖:

  1)總平面布置

  2)場地四界的施工坐標(或注尺寸)、道路紅線及建筑紅線或用地界線的位置

  3)各管線的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線與建筑物、構筑物的距離和管線間距

  4)場外管線接入點的位置

  5)管線密集的地段直適當增加斷面圖,表明管線與建筑物、構筑物、綠化之間及管線之間的距離,并注明主要交叉點上下管線的標高或間距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