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中的鋼筋代換
【質量驗收要求】
5.1.1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
【相關規范要求】
?、佟痘炷两Y構設計規范》GB50010—20**
11.2.2結構構件中的普通縱向受力鋼筋宜選用HRB400、HRB335級鋼筋;箍筋宜選用HRB335、HRB400、HPB235級鋼筋。在施工中,當需要以強度等級較高的鋼筋代替原設計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時,應按鋼筋受拉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并應滿足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和抗震構造措施的要求。
?、凇督ㄖ拐鹪O計規范》GB50011—20**
3.9.4在施工中,當需要以強度等級較高的鋼筋替代原設計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時,應按照鋼筋受拉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換算,并應滿足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和抗震構造措施的要求。
【施工工藝與技術】
(一)鋼筋代換原則
當施工中遇有鋼筋的品種或規格與設計要求不符時,可參照以下原則進行鋼筋代換:
(1)等強度代換:當構件受強度控制時,鋼筋可按強度相等原則進行代換。即不同鋼號的鋼筋按強度相等的原則代換。即代換后的鋼筋強度應大于或等于代換前的鋼筋強度。
(2)等面積代換:當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鋼筋可按面積相等原則進行代換。即同鋼號的鋼筋按鋼筋面積相等的原則代換。
(3)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代換后應進行裂縫寬度或撓度驗算。
(4)代換后的鋼筋應滿足構造要求和設計中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鋼筋代換方法
鋼筋代換的方法有以下3種:
1、當結構構件是按強度控制時,采用等強度代換原則;
A2×f2≥A1×f1
其中,A、f分別代表鋼筋的面積和設計強度
角標1、2代表原鋼筋設計和代換后的狀態
2、當結構構件采用最小配筋率控制時,采用等面積代換原則;
A2=A1
其中,A代表鋼筋的面積
角標1、2代表原鋼筋設計和代換后的狀態
3、當結構構件按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鋼筋的代換采需進行裂縫寬度或撓度驗算。
(三)代換注意事項
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并嚴格遵守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各項規定;凡重要結構中的鋼筋代換,應征得設計單位同意。
(1)對某些重要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HPB235級光圓鋼筋代替HRB335和HRB400級帶肋鋼筋。
(2)鋼筋代換后,應滿足配筋構造規定,如鋼筋的最小直徑、間距、根數、錨固長度等。
(3)同一截面內,可同時配有不同種類和直徑的代換鋼筋,但每根鋼筋的拉力差不應過大(如同品種鋼筋的直徑差值一般不大于5mm),以免構件受力不勻。
(4)粱的縱向受力鋼筋與彎起鋼筋應分別代換,以保證正截面與斜截面強度。
(5)偏心受壓構件(如框架柱、有吊車廠房柱、桁架上弦等)或偏心受拉構件作鋼筋代換時,不取整個截面配筋量計算,應按受力面(受壓或受拉)分別代換。
(6)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控制時,如以小直徑鋼筋代換大直徑鋼筋,強度等級低的鋼筋代替強度等級高的鋼筋,則可不作裂縫寬度驗算。
鋼筋理論重量:
理論重量=0.00617*d2(kg/m)
強度系數(設計強度):
?、瘛〖変摗?.4
?、颉〖変摗?.4
?、蟆〖変摗?.8
?。?)等截面代換:一般指原設計鋼筋和代換鋼筋的材質(設計強度)相同,但直徑不同的代換,其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間距=(代換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間距
〔例〕某設計采用了圓10鋼筋,間距180mm配筋,因圓10鋼筋無貨,擬用圓8代換,代換鋼筋的間距應是多少?
代換鋼筋間距=0.395/0.617*180=115(mm)
?。?)按理論重量代換鋼筋根數:適用于采用根數配筋時,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根數≥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代換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根數
〔例〕某設計配筋為10根圓10,擬用圓8代換,代換后應是多少根?
代換鋼筋根數=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數代換時,一定要注意構造要求。
?。?)等強度代換:一般指原設計鋼筋與代換鋼筋的規格(直徑)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質(設計強度)不同時的代換,其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間距=(代換鋼筋理論重量*代換鋼筋強度系數)/(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強度系數)*原設計間距(mm)
鋼筋等強代換的原則:As1*fy1=As2*fy2
〔例〕原設計圓10間距180mm(Ⅰ級鋼),現采用圓8代換(Ⅱ級鋼),代換鋼筋的間距應是多少?
代換鋼筋間距=(0.395*3.4)/(0.617*2.4)*180=163(mm)
〔例〕要求用圓12的二級鋼代換圓10的二級鋼,用等強度代換法進行代換,設計強度為300,現求代換后的鋼筋間距,圓10的間距是100,問用圓12的代換后間距是多少?
As1=78.5*1000/100,fy1=fy2=300,As2=113.1*1000/S
將上述參數代入As1*fy1=As2*fy2
則代換后:S=113.1/78.5*100=144
原二級Φ10@100從等強代換的角度講,可代換為Φ12@140
?。?)按強度代換鋼筋根數:適用于設計采用根數配筋時,計算公式如下:
代換鋼筋根數≥(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強度系數)/(代換鋼筋理論重量/代換鋼筋強度系數)*原設計根數
〔例〕原設計采用4根圓25(Ⅰ級鋼),若用圓22(Ⅱ級鋼)代換鋼筋,需要幾根?
代換鋼筋根數=(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篇2:工程施工中鋼筋代換
工程施工中的鋼筋代換
【質量驗收要求】
5.1.1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
【相關規范要求】
?、佟痘炷两Y構設計規范》GB50010—20**
11.2.2結構構件中的普通縱向受力鋼筋宜選用HRB400、HRB335級鋼筋;箍筋宜選用HRB335、HRB400、HPB235級鋼筋。在施工中,當需要以強度等級較高的鋼筋代替原設計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時,應按鋼筋受拉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并應滿足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和抗震構造措施的要求。
?、凇督ㄖ拐鹪O計規范》GB50011—20**
3.9.4在施工中,當需要以強度等級較高的鋼筋替代原設計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時,應按照鋼筋受拉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換算,并應滿足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和抗震構造措施的要求。
【施工工藝與技術】
(一)鋼筋代換原則
當施工中遇有鋼筋的品種或規格與設計要求不符時,可參照以下原則進行鋼筋代換:
(1)等強度代換:當構件受強度控制時,鋼筋可按強度相等原則進行代換。即不同鋼號的鋼筋按強度相等的原則代換。即代換后的鋼筋強度應大于或等于代換前的鋼筋強度。
(2)等面積代換:當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鋼筋可按面積相等原則進行代換。即同鋼號的鋼筋按鋼筋面積相等的原則代換。
(3)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代換后應進行裂縫寬度或撓度驗算。
(4)代換后的鋼筋應滿足構造要求和設計中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鋼筋代換方法
鋼筋代換的方法有以下3種:
1、當結構構件是按強度控制時,采用等強度代換原則;
A2×f2≥A1×f1
其中,A、f分別代表鋼筋的面積和設計強度
角標1、2代表原鋼筋設計和代換后的狀態
2、當結構構件采用最小配筋率控制時,采用等面積代換原則;
A2=A1
其中,A代表鋼筋的面積
角標1、2代表原鋼筋設計和代換后的狀態
3、當結構構件按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鋼筋的代換采需進行裂縫寬度或撓度驗算。
(三)代換注意事項
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并嚴格遵守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各項規定;凡重要結構中的鋼筋代換,應征得設計單位同意。
(1)對某些重要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HPB235級光圓鋼筋代替HRB335和HRB400級帶肋鋼筋。
(2)鋼筋代換后,應滿足配筋構造規定,如鋼筋的最小直徑、間距、根數、錨固長度等。
(3)同一截面內,可同時配有不同種類和直徑的代換鋼筋,但每根鋼筋的拉力差不應過大(如同品種鋼筋的直徑差值一般不大于5mm),以免構件受力不勻。
(4)粱的縱向受力鋼筋與彎起鋼筋應分別代換,以保證正截面與斜截面強度。
(5)偏心受壓構件(如框架柱、有吊車廠房柱、桁架上弦等)或偏心受拉構件作鋼筋代換時,不取整個截面配筋量計算,應按受力面(受壓或受拉)分別代換。
(6)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控制時,如以小直徑鋼筋代換大直徑鋼筋,強度等級低的鋼筋代替強度等級高的鋼筋,則可不作裂縫寬度驗算。
鋼筋理論重量:
理論重量=0.00617*d2(kg/m)
強度系數(設計強度):
?、瘛〖変摗?.4
?、颉〖変摗?.4
?、蟆〖変摗?.8
?。?)等截面代換:一般指原設計鋼筋和代換鋼筋的材質(設計強度)相同,但直徑不同的代換,其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間距=(代換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間距
〔例〕某設計采用了圓10鋼筋,間距180mm配筋,因圓10鋼筋無貨,擬用圓8代換,代換鋼筋的間距應是多少?
代換鋼筋間距=0.395/0.617*180=115(mm)
?。?)按理論重量代換鋼筋根數:適用于采用根數配筋時,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根數≥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代換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根數
〔例〕某設計配筋為10根圓10,擬用圓8代換,代換后應是多少根?
代換鋼筋根數=0.617/0.395*10=15.62,取定16根。
采用根數代換時,一定要注意構造要求。
?。?)等強度代換:一般指原設計鋼筋與代換鋼筋的規格(直徑)相同或者不同,但材質(設計強度)不同時的代換,其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間距=(代換鋼筋理論重量*代換鋼筋強度系數)/(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強度系數)*原設計間距(mm)
鋼筋等強代換的原則:As1*fy1=As2*fy2
〔例〕原設計圓10間距180mm(Ⅰ級鋼),現采用圓8代換(Ⅱ級鋼),代換鋼筋的間距應是多少?
代換鋼筋間距=(0.395*3.4)/(0.617*2.4)*180=163(mm)
〔例〕要求用圓12的二級鋼代換圓10的二級鋼,用等強度代換法進行代換,設計強度為300,現求代換后的鋼筋間距,圓10的間距是100,問用圓12的代換后間距是多少?
As1=78.5*1000/100,fy1=fy2=300,As2=113.1*1000/S
將上述參數代入As1*fy1=As2*fy2
則代換后:S=113.1/78.5*100=144
原二級Φ10@100從等強代換的角度講,可代換為Φ12@140
?。?)按強度代換鋼筋根數:適用于設計采用根數配筋時,計算公式如下:
代換鋼筋根數≥(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強度系數)/(代換鋼筋理論重量/代換鋼筋強度系數)*原設計根數
〔例〕原設計采用4根圓25(Ⅰ級鋼),若用圓22(Ⅱ級鋼)代換鋼筋,需要幾根?
代換鋼筋根數=(3.85*2.4)/(2.98*3.4)*4=3.65,取定4根
篇3:礦山鋼筋彎曲機安全操作規程
礦山鋼筋彎曲機安全操作規程
一、按加工的鋼筋的直徑和彎曲半徑的要求裝好芯軸,成型軸、檔鐵軸或可變檔架,芯軸直徑應為鋼筋直徑的2.5倍。
二、檢查芯軸、擋塊、轉盤應不損壞和裂紋,防護罩緊固可靠,經空運轉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
三、作業時,將鋼筋需彎的一頭插在轉盤固定銷的間隙內,另一緊靠機身固定銷,并用手壓緊,檢查機身固定銷子確實安在擋住鋼筋的一側,方可開動。
四、作業中,嚴禁更換芯軸,銷子和變換角度以及調速等作業,亦不得加油或清掃。
五、彎曲鋼筋時,嚴禁超過本機規定的鋼筋直徑、根數及機械轉速。
六、彎曲高強度或低合金鋼筋時,應按機械名牌規定換算最大限度直徑并調換相應的芯軸。
七、嚴禁在彎曲鋼筋的作業半徑內和機身不設固定銷的一側站人。彎曲好的半成品應堆放整齊,彎鉤不得朝上。
八、轉盤換向時,必須在停穩后進行。
九、作業后,應關掉電源,鎖好電閘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