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醫院消毒隔離辦法和措施
一、一般隔離制度
1、傳染病房與一般病房(或其他建筑物)應保持一定距離或有嚴密隔離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傳染科、結核科和小兒科均應設有單獨的出入口,小兒科門診應有專人進行預檢,遇有傳染病疑者立即隔離。
2、醫院的手術室、傳染病房、隔離觀察室、注射室、藥劑制劑室、檢驗室、供應室以及可以成為傳染源的場所等,均應有嚴格的消毒制度,醫院的門診和一般病房也應有定期的消毒制度。
3、門診觀察室應備單人房間,以便收容需要觀察的傳染病員。
4、傳染病員所住的病房,應按時進行消毒,用過的家具、器皿、被服、餐具等用具必須經過嚴格的消毒后再用。
5、傳染病員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須經過消毒或凈化后再排入下水道。
6、工作人員進入病房和門診前,必須穿工作服,在傳染病房應穿隔離衣,戴工作帽和口罩(條件許可時應特備膠鞋)但不得穿出傳染病房,接觸病員后應及時洗手。
?。ǘ╅T診防止交叉感染
1、門診發現傳染病員時,必須按規定上報疫情。
2、在門診或急診室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時應立即就地隔離,進行消毒,并根據情況將患者送入傳染病房或隔離病室。
3、傳染病員離開或死亡后,室內床單等應一律更換,并進行終末消毒(方法視病種而定)。
4、傳染病流行期間,設立臨時檢疫崗,對每一就診病員,必須經過初步檢查后才能掛號,可疑者進行隔離處理。
5、放射科及理療科應將門診傳染病與非傳染病員的治療和檢查時間嚴格分開。
6、病員應在指定地區候診,檢查和治療,不得在門診各處走動,以防止交叉感染。
7、門診應設腸道傳染病員的專用廁所。
?。ㄈ┳≡悍乐菇徊娓腥?/P>
1、接診室(住院處)
?。?)病員進入病房前應根據情況淋浴或擦身(危急病員需先進行搶救,以后在病房內進行)理發、剪指甲。
?。?)病員進入病房前應測體溫,如遇發熱的病員應判明發熱原因,決定是否進入病房或進入隔離室待查。
?。?)病員的服裝應進行清潔處理,如條件許可,病員更換的鞋、襪、衣褲不得與醫院準備之干凈服裝接觸。
2、病房
?。?)病員住院期間,如發現傳染病,應按隔離消毒原則處理。
?。?)病房經常保持整潔,住院病員應按時淋浴或擦澡、理發、洗頭、剪指甲等。
?。?)患者餐具用后消毒,茶具固定使用并按期消毒。
?。?)患者用過的便盆、便壺應進行消毒,有傳染病的患者(如滴蟲陰道炎、腸道寄生蟲病、腸道傳染病等),應固定使用臉盆、澡盆,每次用后應及時擦洗與消毒。
?。?)被血液、排泄物所污染的敷料和布類等用可靠的方法進行浸泡消毒后洗滌與消毒。
?。?)患者的衣服、被單、枕套等應定期更換,必要時應隨時更換。
?。?)有傳染病可疑的衣物或污染的大衣、毛毯、被褥、枕套及報紙、書刊等應用日光曝曬或用其他方法消毒。
?。?)打掃廁所的清潔工具,與打掃其他場所的工具,應嚴格分開。
3、傳染病房(或隔離病室)
?。?)傳染病房的設立應盡量集中不得與居民住宅或職工宿舍設在同一院內。
?。?)每一病房只能收治同病種的傳染病員,如確有困難,可安排在病房的一角,用屏風隔開,同時實行床邊隔離。
篇2:醫院洗衣房消毒隔離監控制度
醫院洗衣房消毒隔離監控制度
一、洗衣房應設洗滌間、涼曬場、烘干房、工作人員更衣間,配備洗衣機、甩干機、烘干機、高壓蒸汽鍋及消毒池等必要的設施。
二、洗衣房要嚴格劃分污染、清潔區域,潔、污物品只能在相應的潔、污區域內通過,不得交叉或逆行。
三、洗衣房收回的洗滌物品要分類浸泡、煮沸或高壓滅菌,洗滌傳染性的物品時要使用固定的專室專機。涼曬、烘干、折疊、存放、收送要與一般物品分類擺放、收送。
四、洗滌的布類要避免再污染,收送的布類要分車放置,專人負責。
五、對各種布類要定期抽查,1~4次/年,每月進行細菌培養監測,以了解布類帶菌情況,監測消毒效果。
六、嬰兒尿布不得與敷料、被服混洗,在煮沸后備用,并經常使用試紙監測尿布清潔程度,如發現強堿反應必須重新清洗,并在使用前消毒。
篇3:第二醫院治療室消毒隔離制度
第二醫院治療室消毒隔離制度
1、治療室布局合理,專人負責,嚴格區分有菌區與無菌區、清潔區與污染區,并有明顯標記。進人治療室人員必須衣帽整齊,操作前應洗手戴口罩。凡私人用物不得帶進治療室。
2、治療室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嚴格分開放置。使用無菌物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
3、治療室應濕式清掃,清掃物品要專用,每日通風,有紫外線照射消毒,清毒液噴霧等措施,每月作空氣培養一次,細菌總數不得超過500個/m3。
4、治療室每日清掃、消毒二次,所有器械用物,每周更換大消毒二次,并注明消毒日期。打開的無菌液及無菌物品需繼續使用時,應無菌保持24小時有效。
5、各種治療注射應一人一針一管制(含皮試);用后針頭應毀處理、針管及一次性輸液應浸泡在有效消毒液內,消毒后送供應室統一處理。
6、體溫表應在有效消毒液中浸泡后沖洗備用。
7、取用無菌物品時,心須用無菌持物鉗或無菌鑷子,鑷子與消毒容器應配套使用。一容器一器械,并浸泡在1/2~2/3處,有定期更換、消毒制度,并注明日期。
8、特殊感染患者所用針頭、針管、輸液器等應單獨浸泡處理,實行“雙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