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湖地產商業框架設計指導
一、總體布局
1.建筑沿街長度與中間車道設置
a.商場沿街長度250m以內不設中間車道;
b.沿街長度超過300m設置中間車道將商場首層斷開(二層以上及地下全部連通),車道兩邊商場建筑外墻間距控制在23米左右(7米車道+兩邊各3米停車下客+兩邊各3~5米人行道)。
圖1成都五塊石
2.商場進深與動線選擇
a.盡量選擇單動線,商場厚度控制在55~70m(20米商鋪+15米內街+20米商鋪)
b.進深大的商場,可做內外動線,商場厚度控制在90~100m(20m商鋪+15m內街+25~30m商鋪+15m外街+20m外街店鋪);外街設玻璃頂棚,兩端不封閉;外街店鋪可做5~8層,高樓層部分業態以餐飲、娛樂為主,營業時間與內街商鋪分開;
c.總圖布局盡量避免出現商場進深在70~90m的情況;
圖2成都五塊石單動線&內外動線
3.與塔樓之間的關系原則
原則一:購物中心頂部盡量不設置塔樓;
原則二:如需要設置塔樓,首選設置在跟購物中心脫開的外街商業上,次選在購物中心外街邊界處,且盡量設置非主干道上;
原則三:上述2個原則不適用的情況下,塔樓宜設置在主力百貨的上部;
原則四:塔樓性質,宜為商業(如:SOHO,寫字樓,或酒店等)。
4.建筑退界
a.商場外輪廓應盡量靠近道路,原則上,緊貼建筑控制線設置;
b.商場主入口留出室外廣場的進深,主入口外輪廓至人行道邊線的距離,控制在20~25m;
二、外部交通動線
1.商業環路
a.建筑應沿主要城市道路布局;
b.商場和住宅在同一地塊的,應設置外街將地塊分開,并在外街一側布置商鋪/底商與商場形成室外商業街(商業街的寬度為26m左右:3m人行道+5.5m停車+9m車道+5.5m停車+3m人行道),利用外部道路和內街形成商場商業環路;
圖3北京常營商業環路
2.商場人行入口
a.商場主入口布置在街角位置,須做到主入口視覺上能夠洞穿中庭;主入口寬度控制在6~8m,挑空2~3層;
b.沿商場外墻合理位置設置次入口(寬度4~6m),兩入口間距不超過100m;
c.在北方主出入口須設置斗門;
d.次出入口須設置自動感應門;
圖4杭州下沙主次入口設置
3.車庫出入口
a.依據主要車流來源設置地下車庫出入口;以便利車流進出為原則。車流與人流動線設計盡量避免交叉;如平行設計,應設置路沿石進行區隔;
b.有條件的,宜將車庫出入口設置在主街,并在車庫出入口之前設置出租車??繋?;車庫出入口不做單獨的雨棚,避免對商業立面的遮擋;
4.車庫坡道
a.盡量選用直線型坡道;
b.場地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選用環形坡道時,內圈轉彎半徑不小于7米;外轉彎半徑不小于:10.6m(單車道);14.2m(雙車道)
5.室外停車
a.原則:盡可能多設;
b.位置:利用商場與住宅區之間的外街;
6.出租車??空?/p>
a.商業建筑外邊界線上,需設置出租車??空?,車位數不小于5個;
b.出租車??空?,需設置在主出入口側面,以不影響商場人流進出為原則;設置雨棚覆蓋3個停車位
7.公交站點
在規劃階段,盡可能影響城市規劃部門,將公交站點設置在商場周圍;
8.地鐵/地下過街通道
a.應設置商業街聯接商場中庭與地鐵/地下過街通道;
b.可在連接處設置下沉庭院解決消防問題,但流線設置應利于人流直接進入商場而非直接疏散到地面;
c.地鐵出站標高在負二層的情況,在流線設計上,必須考慮負二、負一均與商場內部直接連通;
d.地鐵出口與商場有一定距離的情況,宜設置地下連通道(通道兩邊設鋪如無法設鋪,須設廣告燈箱);
e.城市中遠期地鐵規劃在商場附近設站的情況,在商場設計時必須考慮連通地鐵的可能性;
f.地鐵與商業銜接口,頂部盡量設玻璃鋼構自然采光,以增強空間舒適度與商業氛圍。
9.輕軌
設置天橋直接連通輕軌出站口與商場二層或三層;
10.過街天橋
a.商場跨市政道路或內部道路的情況,需設置封閉的天橋將道路兩側二層或三層以上的部分連通(視城市管理規定);
b.過街天橋的寬度不小于12m(除通道外,兩側或單側設商鋪);
三、豎向
1.商場室內與室外場地之間平進平出,避免上下樓梯或臺階,室內外高差用找坡解決;如標高差異大,實際操作中,可采用多首層方式。
2.商場內部需滿足無障礙要求,不得出現臺階;
3.建筑形態有B1、B2等地下商業樓層設計的,應在街角、軌道交通銜接點、主入口附近設計下沉式廣場;
圖5北京常營下沉庭院
四、柱網
1.垂直于內街方向的柱網寬度:柱寬+4個停車位*2.4m(停車位寬度);城市對停車位寬度有不同于國標的情況,以能通過報建的要求為準;
2.平行于內街方向的柱網:滿足地庫停車最高效的柱網布局方式,同時滿足商業業態最低柱網要求;
3.商場上方有塔樓的(辦公、公寓、住宅),要求塔樓外墻窗頂高度不小于2400mm;
五、層高
1.地上A標準
a.1F結構層高:5.6~6.0m,凈高:4.0~4.4m(商業);b.2F-5F結構層高:5.1m,凈高:3.5m(商業)。
2.地上B標準
a.1F結構層高:5.1~5.3m,凈高:3.5~3.7m(商業);b.2F-5F結構層高:4.6m,凈高:3.0m(商業)
3.地下
a.地下根據業態、車庫、地鐵連接高度確定;b.超市要求:結構層高:5.4m,凈高:3.7m(超市燈帶下)
4.特殊業態要求
冰場、兒童職場、電影院等特殊業態凈高,在經濟的情況下滿足租戶要求;
六、業態及占比
1.主力業態設置a.龍湖天街:可含主力百貨、電影院、超市、冰場、兒童職場;b.星悅薈:可含電影院、超市。
2.業態占比
a.主力店建面(含公攤)占比:<40%;b.餐飲娛樂建面(含公攤)占比:<25%
七、樓層設置原則
1.商場地上部分不超過5層,局部可突破,但須≤8F;其中>5F的單層商業面積,占商業建筑總投影面積須≤15%;
2.地下:商業部分只設B1層,有地鐵聯接的,可整層或局部設置B2商業;地下部分(含車庫)盡量不做B3、B4(減少開挖);
八、內街尺度
1.采用4m(走廊通道)+6m(中空)+4m(走廊通道)要求;
2.內街軸線寬度=1/2柱寬+0.3m裝修厚度+4.0m走廊+6.0m中空+4.0m走廊+0.3m裝修厚度+1/2柱寬;
圖6內街尺度(軸線)
九、中庭尺度
1.在保證得房率不小于60%的情況下,局部中庭尺寸可適當放大,為今后商場推廣、活動預留空間;
2.但中庭的中空部分尺度最大控制在12~14米寬*21~24米長。
十、客梯&觀光梯
1.位置
a.兩組客梯(含普通客梯與觀光電梯)水平距離≤60m(目的性消費的區域除外)。垂直電梯可考慮在中庭的一側;觀光電梯可采用全玻璃式,觀光電梯須帶夜間燈飾效果;
b.停車場內任意停車點位到最近的客梯(含客梯與觀光電梯)的距離≤50m;
2.參數及要求
a.提升速度為:s=1.5-2.0m/s;
b.客梯&觀光電梯門套需設置三維立體光幕,帶防夾功能;具備五方通話功能;
c.客梯和觀光電梯內裝須選擇中高端產品,宜用不銹鋼拉絲面/鋼化玻璃面(觀光電梯);客梯和觀光電梯需有無障礙扶手設計。變頻式;
d.客梯、觀光電梯容量選擇:1.0-1.35T/臺;
e.客梯或觀光電梯并排≥2臺,需有群控功能;
f.觀光電梯外周邊或底部宜有燈具裝飾;觀光電梯井道需有美化裝飾或處理-以避免觀光電梯周邊視覺效果差;
十一、扶梯
1.設置位置及間距
a.在主要中庭空間布置上下扶梯,兩個主要中庭空間間距約120m;b.在兩個主要中庭之間,布置一組上下扶梯;
圖7成都五塊石扶梯設置
2.扶梯形式
a.有條件采用間接飛天梯形成快速動線和空間記憶點,不采用跨層扶梯;
b.首選螺旋式扶梯布局;
c.不能布置螺旋式扶梯的位置布置平行式扶梯;
d.如下位置可布置剪刀式扶梯:百貨內部;連接商業與車庫之間,高樓層之間,專為解決高樓層的快速垂直交通;
圖8成都五塊石間接飛天梯
圖9重慶后工螺旋式布局
圖10成都五塊石平行式扶梯
圖11杭州下沙剪刀扶梯
3.設備參數和要求
a.扶梯,選擇30度提升角,1000mm寬扶梯;提升速度0.5m/s;扶梯上下承臺,(扣除扶梯踏板后的)轉彎半徑應≥2m;
b.扶梯桁架側面和底板,采用不銹鋼拉絲面板;
十二、板梯
1.設置位置
a.超市內部(超市跨兩層的情況)、超市到車庫須設置;b.地下超市到地面不設;
2.設備參數和要求
a.設備參數和要求:選擇12度提升角,1000mm寬,提升速度0.5m/s;人行道上下承臺,(扣除扶梯踏板后的)轉彎半徑應≥2.5m;
b.梯桁架側面和底板,采用不銹鋼拉絲面板;
十三、貨梯
1.位置原則
a.沿商場內街線性方向,每80~120m設置一對貨梯;b.超市、百貨的貨梯需與專賣店區分開設置;c.盡量布置在餐飲附近;
2.設備參數和要求
貨梯提升速度選擇范圍1.0-1.5m/s,建議選擇1.0m/s
十四、卸貨平臺
1.購物中心卸貨平臺:需要配置小型貨車進出(載貨量≤1.2噸,暫定),每處卸貨電梯可同時容納2臺貨車同時卸貨;卸貨平臺深度宜達3-4m;寬度按2臺1.2噸貨車車寬計算;
2.超市專用卸貨平臺:提供1臺大型集裝箱式平臺和卸貨區+2臺中型貨車卸貨區;卸貨承臺深度按4-6米計;卸貨區面積選擇:200-300平米,在室內或帶雨棚;(北方區須有可封閉的室內或半室內區域)。
十五、車位配比
1.車位配比:1-1.2個/100平方米(商業建筑面積);
2.可利用辦公、SOHO小戶型等業態的停車數量,錯峰滿足商場的停車需求。
十六、立面
1.立面風格定位
a.經典;b.龍湖各地區公司統一;c.寬幅的檔次及業態適應能力;d.滿足當前定位及日后檔次升級的需要;
2.立面材料
a.石材:提升立面檔次;石材劃分應規則、整齊、簡單,減少掛件用量;
b.金屬(雨棚、窗框、廣告框、石材收邊線條等):精致、精細度;
d.百葉(女兒墻、進排風口、石材收邊等):功能性、精細度;
e.廣告燈箱:立面收益;
3.立面比例
a.南方,廣告位:櫥窗:實墻=30%:40%:30%;b.北方,廣告位:櫥窗:實墻=40%:30%:30%
4.商場立面與塔樓立面處理關系
a.塔樓位于主沿街面的情況,應避免塔樓豎向線條切斷商業裙房,應保持商場部分的立面完整性;
b.塔樓位于背街或后街情況,可突出塔樓的立面完整性;
c.出租車??空?、公交站點、自行車租賃處等雨棚,以考慮遮雨功能為主,設計應輕盈,較少對商業立面的遮擋;
5.立面雨棚設置
a.主次入口雨棚,高度設置在一層頂板,主要起擋雨和入口提示作用;b.沿街店鋪的雨棚,高度設置在二層頂板,出挑深度約1200mm;
c.出租車??空?、公交站點、自行車租賃處等雨棚,以考慮遮雨功能為主,設計應輕盈,較少對商業立面的遮擋;
6.立面廣告燈箱
a.室外燈箱安放位置:宜在3F及3F以上;1F、2F以櫥窗為
主,以增強視覺效果和夜景商業氛圍;廣告燈箱高寬比:4:3(建議尺寸不小于16m:9m);廣告采用內打燈、外掛式;b.某某LED廣告屏幕,位于城市道路交叉口面,或主干道的搶眼位置(設置面向來人和來車方向),結合立面設計面積盡可能大;
c.室外停車場區域、及地下/或屋頂停車場與商場銜接口顯眼位置,可設置局部的廣告燈箱位。
篇2:龍湖地產商業框架設計指導
龍湖地產商業框架設計指導
一、總體布局
1.建筑沿街長度與中間車道設置
a.商場沿街長度250m以內不設中間車道;
b.沿街長度超過300m設置中間車道將商場首層斷開(二層以上及地下全部連通),車道兩邊商場建筑外墻間距控制在23米左右(7米車道+兩邊各3米停車下客+兩邊各3~5米人行道)。
圖1成都五塊石
2.商場進深與動線選擇
a.盡量選擇單動線,商場厚度控制在55~70m(20米商鋪+15米內街+20米商鋪)
b.進深大的商場,可做內外動線,商場厚度控制在90~100m(20m商鋪+15m內街+25~30m商鋪+15m外街+20m外街店鋪);外街設玻璃頂棚,兩端不封閉;外街店鋪可做5~8層,高樓層部分業態以餐飲、娛樂為主,營業時間與內街商鋪分開;
c.總圖布局盡量避免出現商場進深在70~90m的情況;
圖2成都五塊石單動線&內外動線
3.與塔樓之間的關系原則
原則一:購物中心頂部盡量不設置塔樓;
原則二:如需要設置塔樓,首選設置在跟購物中心脫開的外街商業上,次選在購物中心外街邊界處,且盡量設置非主干道上;
原則三:上述2個原則不適用的情況下,塔樓宜設置在主力百貨的上部;
原則四:塔樓性質,宜為商業(如:SOHO,寫字樓,或酒店等)。
4.建筑退界
a.商場外輪廓應盡量靠近道路,原則上,緊貼建筑控制線設置;
b.商場主入口留出室外廣場的進深,主入口外輪廓至人行道邊線的距離,控制在20~25m;
二、外部交通動線
1.商業環路
a.建筑應沿主要城市道路布局;
b.商場和住宅在同一地塊的,應設置外街將地塊分開,并在外街一側布置商鋪/底商與商場形成室外商業街(商業街的寬度為26m左右:3m人行道+5.5m停車+9m車道+5.5m停車+3m人行道),利用外部道路和內街形成商場商業環路;
圖3北京常營商業環路
2.商場人行入口
a.商場主入口布置在街角位置,須做到主入口視覺上能夠洞穿中庭;主入口寬度控制在6~8m,挑空2~3層;
b.沿商場外墻合理位置設置次入口(寬度4~6m),兩入口間距不超過100m;
c.在北方主出入口須設置斗門;
d.次出入口須設置自動感應門;
圖4杭州下沙主次入口設置
3.車庫出入口
a.依據主要車流來源設置地下車庫出入口;以便利車流進出為原則。車流與人流動線設計盡量避免交叉;如平行設計,應設置路沿石進行區隔;
b.有條件的,宜將車庫出入口設置在主街,并在車庫出入口之前設置出租車??繋?;車庫出入口不做單獨的雨棚,避免對商業立面的遮擋;
4.車庫坡道
a.盡量選用直線型坡道;
b.場地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選用環形坡道時,內圈轉彎半徑不小于7米;外轉彎半徑不小于:10.6m(單車道);14.2m(雙車道)
5.室外停車
a.原則:盡可能多設;
b.位置:利用商場與住宅區之間的外街;
6.出租車??空?/p>
a.商業建筑外邊界線上,需設置出租車??空?,車位數不小于5個;
b.出租車??空?,需設置在主出入口側面,以不影響商場人流進出為原則;設置雨棚覆蓋3個停車位
7.公交站點
在規劃階段,盡可能影響城市規劃部門,將公交站點設置在商場周圍;
8.地鐵/地下過街通道
a.應設置商業街聯接商場中庭與地鐵/地下過街通道;
b.可在連接處設置下沉庭院解決消防問題,但流線設置應利于人流直接進入商場而非直接疏散到地面;
c.地鐵出站標高在負二層的情況,在流線設計上,必須考慮負二、負一均與商場內部直接連通;
d.地鐵出口與商場有一定距離的情況,宜設置地下連通道(通道兩邊設鋪如無法設鋪,須設廣告燈箱);
e.城市中遠期地鐵規劃在商場附近設站的情況,在商場設計時必須考慮連通地鐵的可能性;
f.地鐵與商業銜接口,頂部盡量設玻璃鋼構自然采光,以增強空間舒適度與商業氛圍。
9.輕軌
設置天橋直接連通輕軌出站口與商場二層或三層;
10.過街天橋
a.商場跨市政道路或內部道路的情況,需設置封閉的天橋將道路兩側二層或三層以上的部分連通(視城市管理規定);
b.過街天橋的寬度不小于12m(除通道外,兩側或單側設商鋪);
三、豎向
1.商場室內與室外場地之間平進平出,避免上下樓梯或臺階,室內外高差用找坡解決;如標高差異大,實際操作中,可采用多首層方式。
2.商場內部需滿足無障礙要求,不得出現臺階;
3.建筑形態有B1、B2等地下商業樓層設計的,應在街角、軌道交通銜接點、主入口附近設計下沉式廣場;
圖5北京常營下沉庭院
四、柱網
1.垂直于內街方向的柱網寬度:柱寬+4個停車位*2.4m(停車位寬度);城市對停車位寬度有不同于國標的情況,以能通過報建的要求為準;
2.平行于內街方向的柱網:滿足地庫停車最高效的柱網布局方式,同時滿足商業業態最低柱網要求;
3.商場上方有塔樓的(辦公、公寓、住宅),要求塔樓外墻窗頂高度不小于2400mm;
五、層高
1.地上A標準
a.1F結構層高:5.6~6.0m,凈高:4.0~4.4m(商業);b.2F-5F結構層高:5.1m,凈高:3.5m(商業)。
2.地上B標準
a.1F結構層高:5.1~5.3m,凈高:3.5~3.7m(商業);b.2F-5F結構層高:4.6m,凈高:3.0m(商業)
3.地下
a.地下根據業態、車庫、地鐵連接高度確定;b.超市要求:結構層高:5.4m,凈高:3.7m(超市燈帶下)
4.特殊業態要求
冰場、兒童職場、電影院等特殊業態凈高,在經濟的情況下滿足租戶要求;
六、業態及占比
1.主力業態設置a.龍湖天街:可含主力百貨、電影院、超市、冰場、兒童職場;b.星悅薈:可含電影院、超市。
2.業態占比
a.主力店建面(含公攤)占比:<40%;b.餐飲娛樂建面(含公攤)占比:<25%
七、樓層設置原則
1.商場地上部分不超過5層,局部可突破,但須≤8F;其中>5F的單層商業面積,占商業建筑總投影面積須≤15%;
2.地下:商業部分只設B1層,有地鐵聯接的,可整層或局部設置B2商業;地下部分(含車庫)盡量不做B3、B4(減少開挖);
八、內街尺度
1.采用4m(走廊通道)+6m(中空)+4m(走廊通道)要求;
2.內街軸線寬度=1/2柱寬+0.3m裝修厚度+4.0m走廊+6.0m中空+4.0m走廊+0.3m裝修厚度+1/2柱寬;
圖6內街尺度(軸線)
九、中庭尺度
1.在保證得房率不小于60%的情況下,局部中庭尺寸可適當放大,為今后商場推廣、活動預留空間;
2.但中庭的中空部分尺度最大控制在12~14米寬*21~24米長。
十、客梯&觀光梯
1.位置
a.兩組客梯(含普通客梯與觀光電梯)水平距離≤60m(目的性消費的區域除外)。垂直電梯可考慮在中庭的一側;觀光電梯可采用全玻璃式,觀光電梯須帶夜間燈飾效果;
b.停車場內任意停車點位到最近的客梯(含客梯與觀光電梯)的距離≤50m;
2.參數及要求
a.提升速度為:s=1.5-2.0m/s;
b.客梯&觀光電梯門套需設置三維立體光幕,帶防夾功能;具備五方通話功能;
c.客梯和觀光電梯內裝須選擇中高端產品,宜用不銹鋼拉絲面/鋼化玻璃面(觀光電梯);客梯和觀光電梯需有無障礙扶手設計。變頻式;
d.客梯、觀光電梯容量選擇:1.0-1.35T/臺;
e.客梯或觀光電梯并排≥2臺,需有群控功能;
f.觀光電梯外周邊或底部宜有燈具裝飾;觀光電梯井道需有美化裝飾或處理-以避免觀光電梯周邊視覺效果差;
十一、扶梯
1.設置位置及間距
a.在主要中庭空間布置上下扶梯,兩個主要中庭空間間距約120m;b.在兩個主要中庭之間,布置一組上下扶梯;
圖7成都五塊石扶梯設置
2.扶梯形式
a.有條件采用間接飛天梯形成快速動線和空間記憶點,不采用跨層扶梯;
b.首選螺旋式扶梯布局;
c.不能布置螺旋式扶梯的位置布置平行式扶梯;
d.如下位置可布置剪刀式扶梯:百貨內部;連接商業與車庫之間,高樓層之間,專為解決高樓層的快速垂直交通;
圖8成都五塊石間接飛天梯
圖9重慶后工螺旋式布局
圖10成都五塊石平行式扶梯
圖11杭州下沙剪刀扶梯
3.設備參數和要求
a.扶梯,選擇30度提升角,1000mm寬扶梯;提升速度0.5m/s;扶梯上下承臺,(扣除扶梯踏板后的)轉彎半徑應≥2m;
b.扶梯桁架側面和底板,采用不銹鋼拉絲面板;
十二、板梯
1.設置位置
a.超市內部(超市跨兩層的情況)、超市到車庫須設置;b.地下超市到地面不設;
2.設備參數和要求
a.設備參數和要求:選擇12度提升角,1000mm寬,提升速度0.5m/s;人行道上下承臺,(扣除扶梯踏板后的)轉彎半徑應≥2.5m;
b.梯桁架側面和底板,采用不銹鋼拉絲面板;
十三、貨梯
1.位置原則
a.沿商場內街線性方向,每80~120m設置一對貨梯;b.超市、百貨的貨梯需與專賣店區分開設置;c.盡量布置在餐飲附近;
2.設備參數和要求
貨梯提升速度選擇范圍1.0-1.5m/s,建議選擇1.0m/s
十四、卸貨平臺
1.購物中心卸貨平臺:需要配置小型貨車進出(載貨量≤1.2噸,暫定),每處卸貨電梯可同時容納2臺貨車同時卸貨;卸貨平臺深度宜達3-4m;寬度按2臺1.2噸貨車車寬計算;
2.超市專用卸貨平臺:提供1臺大型集裝箱式平臺和卸貨區+2臺中型貨車卸貨區;卸貨承臺深度按4-6米計;卸貨區面積選擇:200-300平米,在室內或帶雨棚;(北方區須有可封閉的室內或半室內區域)。
十五、車位配比
1.車位配比:1-1.2個/100平方米(商業建筑面積);
2.可利用辦公、SOHO小戶型等業態的停車數量,錯峰滿足商場的停車需求。
十六、立面
1.立面風格定位
a.經典;b.龍湖各地區公司統一;c.寬幅的檔次及業態適應能力;d.滿足當前定位及日后檔次升級的需要;
2.立面材料
a.石材:提升立面檔次;石材劃分應規則、整齊、簡單,減少掛件用量;
b.金屬(雨棚、窗框、廣告框、石材收邊線條等):精致、精細度;
d.百葉(女兒墻、進排風口、石材收邊等):功能性、精細度;
e.廣告燈箱:立面收益;
3.立面比例
a.南方,廣告位:櫥窗:實墻=30%:40%:30%;b.北方,廣告位:櫥窗:實墻=40%:30%:30%
4.商場立面與塔樓立面處理關系
a.塔樓位于主沿街面的情況,應避免塔樓豎向線條切斷商業裙房,應保持商場部分的立面完整性;
b.塔樓位于背街或后街情況,可突出塔樓的立面完整性;
c.出租車??空?、公交站點、自行車租賃處等雨棚,以考慮遮雨功能為主,設計應輕盈,較少對商業立面的遮擋;
5.立面雨棚設置
a.主次入口雨棚,高度設置在一層頂板,主要起擋雨和入口提示作用;b.沿街店鋪的雨棚,高度設置在二層頂板,出挑深度約1200mm;
c.出租車??空?、公交站點、自行車租賃處等雨棚,以考慮遮雨功能為主,設計應輕盈,較少對商業立面的遮擋;
6.立面廣告燈箱
a.室外燈箱安放位置:宜在3F及3F以上;1F、2F以櫥窗為
主,以增強視覺效果和夜景商業氛圍;廣告燈箱高寬比:4:3(建議尺寸不小于16m:9m);廣告采用內打燈、外掛式;b.某某LED廣告屏幕,位于城市道路交叉口面,或主干道的搶眼位置(設置面向來人和來車方向),結合立面設計面積盡可能大;
c.室外停車場區域、及地下/或屋頂停車場與商場銜接口顯眼位置,可設置局部的廣告燈箱位。
篇3:企業服務傳遞系統的設計
企業服務傳遞系統的設計
1.服務傳遞系統的構成
服務傳遞系統是指服務企業將服務從后臺傳遞至前臺并提供給客戶的綜合系統,其內涵是服務企業的運作和管理過程。服務傳遞系統通常由兩部分構成:
(1)硬件要素。包括服務空間的布局、環境、服務的設施設備、專業工具等。
(2)軟件要素。包括服務流程、員工培訓、服務過程中員工的職責、授權等。
2.服務傳遞系統的設計方法
設計服務傳遞系統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工業化方法。這種方法一般應用在技術相對密集、標準化程度高、大規模的服務性行業,如餐飲、零售業、銀行、酒店、航空等。運用這種方法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建立明確的勞動分工,使服務人員的行為規范化、服務程序標準化;盡量運用新技術、新設備來取代個人勞動。
(2)客戶化方法。這種方法需要充分考慮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使系統為客戶提供一種非標準化的、差異化的服務。一般來說,客戶在其中的參與程度較高,所需使用的服務技術也較復雜、不規范。采用客戶化方法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把握客戶的需求偏好和心理特點;引導客戶在服務過程中的參與;給予現場服務人員足夠的授權以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
(3)技術核分離方法。對于某些服務行業來說,可以將其服務傳遞系統分為高接觸部分和低接觸部分,即前臺服務和后臺服務。
這種方法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前臺運作和后臺運作之間的銜接;與客戶接觸程度的區分和兩種方法的結合使用;新技術的利用及其導致的前后臺區分的變化。
3.設計服務傳遞系統的基本步驟
(1)確認服務過程,確定服務的輸入、流程與產出。
(2)描繪服務藍圖,劃分步驟。
(3)識別容易失誤的環節。找出服務過程中可能由于人員、設備以及其他原因容易出現失誤的環節,以便進行監測、控制和修正。
(4)建立時間標準。依據客戶所能接受的標準確定每個環節的時間標準。
(5)分析成本收益。對每一環節以及整個服務系統的成本與收益進行分析,并加以改進,以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