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二小德育工作管理制度
在當前新形式下,抓好德育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是完善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培養新時期合格人才的重要內容,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完善機構,健全組織。學校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在學校行政、支部的領導管理下,各班主任、政治思品課教師、團隊具體負責實施。
二、明確任務,分工負責,嚴格考核,獎懲逗硬。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期初制定計劃,統一目標,期末整體評估,對照獎懲制度實施獎懲。
三、把德育工作列為學校工作的一個重點。期初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平時跟蹤考核,期末做好總結。
四、每一個班級是實施德育工作的重要環節,每個班期初要制定德育工作計劃,班主任要利用班會對同學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每位教師在備課中要體現思想品德教育內容。
五、團隊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中堅力量,團支部、少先隊輔導員要經常組織學生開展以團小組、中隊委、小隊等為單位的各類活動,抓好青少年入團和小學生入隊工作。
六、搞好“五四”、“六一”及“建隊節”慶?;顒?,“一二、九”冬季運動會,辦好德育工作黑板報,紅領巾廣播站,宣傳好人好事,組織全校師生參加周一的升旗儀式。
七、班上要建立好人好事登記簿,鼓勵學生學先進,學英雄。組織學生閱讀有益的課外書。
八、學校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實施中小學德育序列化方案,實行“先進班級”評選,“三好學生”評選公示制。要定期召開學生會、家長會,經常家訪,經常交流德育工作經驗。
九、每期開展一次法紀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大型專題教育活動。
篇2:中小學校德育工作制度范例
中小學校德育工作制度(4)
一、政治學習(10分)
一周一次記錄,兩周一次體會,全學期至少有16次記錄,8篇體會,一般在學習之后立即上交記錄體會本,最晚可推遲一天交,晚交一次扣1分。
二、教師考勤(10分)
1、簽到一般是自己簽自己的名字,若代他人簽的,他人必須在場方可,如果出現一個人有兩個簽名者,則雙重名字者按遲到論處,遲到一次扣1分,早退一次扣1分。
2、有事可請假,但必須有請假條,經批準后方可高校。請假一天扣1分,公差、生育、婚、喪、病假、外出學習不再扣分,電話請假或請人捎假者,若無請假條,按曠課論處,曠課1晌扣1分。
3、外出開會、聽課、教研等工作,如果遲到或曠工者,根據教辦所扣的分值,學校將在月評總分中扣除相應分數。
三、少先隊工作(80分)
1、德育工作手冊的填寫。(20分)
按時填寫,填寫字跡工整,內容詳實、無誤、有質有量的記滿分,缺填一頁扣1分,填寫不缺頁但質量不好的量情扣分。
2、督導檢查。(20分)
根據紅領由監督崗評價和學校領導檢查兩項總評,評出月班級次序,第一名為20分,第二名為19分,第三名為18分,依次類推。
3、少先隊活動及資料上交。(20分)
(1)少先隊活動。(10分)
根據活動質量高低評為三個等級,分別記為10分、8分、6分。
(2)資料上交(10分)
資料有質有量按時上交者記10分,晚交一天扣1分。
4、班會記錄(10分)
要求一周一次記錄,缺1次扣1分。
5、班務日志(10分)
班務日志一日一記,內容同少先隊每天的檢查記錄內容,時間記為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周時間,每缺一次扣1分。
篇3:小學德育工作制度
> 小學德育工作制度(5)1、德育工作要認真執行《*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小學德育綱要》。認真實施《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等政策法規,在學生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三個好”(在校做好學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會做好少年)和“三個習慣”(良好的學習、行為、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等。
2、建立校德育領導小組。建立校長、德育處、班級的三級責任教育網。校長根據情況的不斷變化,負責德育目標的制訂與督導;德育處負責日常德育工作的監督、管理與協調;班級負責逐日的檢查、評比、協助處理偶發事件,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的教育、管理、家訪和后進生的跟蹤轉化及工作檔案的整理。做到分工明確,職責落實。
3、德育主任全面負責學生的德育工作。制定每學期德育工作計劃。定期檢查。組織各種針對性活動,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4、認真實施《德育工程》等政策法規,在學生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利用德育基地、歌曲、影視、宣傳欄等對學生進行教育。嚴格執行每周一升國旗制度。
5、中隊要根據各自的特點和任務變化,發揮少先隊的德育功能,參與學校管理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活動,定期召開會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6、班主任要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身體發育狀況。建立起良好的班集體,開好主題班會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和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習慣。在教育工作中,堅持正確的德育工作原則和方法,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想實際出發,以正面教育、啟發引導、表揚鼓勵為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循循善誘,寓教于樂。嚴禁挖苦、諷刺、侮辱、孤立、打擊、訓斥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7、科任教師要協助班任老師做好班工作,做到教書育人,要寓德育滲透于科學教學之中。
8、有計劃的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和社會實踐,包括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社會調查、警民共建等。
9、辦好家長學校。每期最少召開一次家長會。班主任應定期做好家訪工作。
10、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等教育,防止各類意外事故發生。
11、認真執行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建立健全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制度,建好學生健康卡,定期體檢,定期舉行運動會(一般1-2年舉行一次)。
12、做好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三好學生、優秀班集體。
13、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德育工作網絡。學校和班級要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和做好家訪工作,并做好記錄。
14、建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例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針對學校各方面的情況,討論研究德育工作,對學生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德育管理和教育。
15、每周一上午第二節課舉行升國旗儀式,要完善國旗下講話制度,使國旗下講話成為教育學生的重要途徑。
16、班主任應按班主任手冊認真填寫有關內容,并在學期結束后上交德育處。
17、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自救等教育,嚴禁發生違法犯罪現象,防止各類意外事故發生。
18、認真執行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建立健全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制度,建好學生健康卡,定期體檢,定期召開運動會。
19、做好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三好學生、優秀班集體、優秀中隊的評選工作。
20、德育領導小組成員在杭好本條塊德育工作的同時,還要認真搞好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教訓,對全校德育工作提出合理建議和最佳實施方案。
21、充分發揮廣播、畫廊、墻報等校園文化陣地的宣傳教育作用,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