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師職責(三)
1.確立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并重的教學新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2.認真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任務,全面提高美術學科的教學質量。
3.有計劃地開屜興趣小組活動,做到定人、定點、定時、定內容,有成效。
4.負責校園環境布置,做好室外書畫鏡框的作品布置和各班書畫鏡框的作品指導工作,開辟美術櫥窗專欄,每月晨示一次師生作品。
5.有關美術掛圖、石膏像等教具,要精心愛護,嚴加保管。保持美術教室潔、齊、美。
篇2:小學美術教師職責(三)
小學美術教師職責(三)
1.確立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繪畫、工藝、欣賞并重的教學新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2.認真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任務,全面提高美術學科的教學質量。
3.有計劃地開屜興趣小組活動,做到定人、定點、定時、定內容,有成效。
4.負責校園環境布置,做好室外書畫鏡框的作品布置和各班書畫鏡框的作品指導工作,開辟美術櫥窗專欄,每月晨示一次師生作品。
5.有關美術掛圖、石膏像等教具,要精心愛護,嚴加保管。保持美術教室潔、齊、美。
篇3:第三中學美術教師職責
第三中學美術教師職責
美術教學的指導思想:
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教育、審美教育為核心與目標。著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鑒賞美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使每位學生能夠掌握一種技法或能夠欣賞某種作品。
具體要求:
一、以教育方針和美術教學大綱為依據,明確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美術欣賞這門學科的特點和性質,初步使學生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要領及方法。
2.使學生了解各畫種的特點和美術欣賞中的一些術語掌握必要的知識儲備、培養學生對美術欣賞課時的興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3.技術教育、審美教育、創造教育是相互關聯的統一體。使學生了解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及創造能力。
二、內容充實,系統性強、合理地寓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
課堂教學中,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首位。欣賞課要完整地、系統地組織教學。講述我國古代美術作品時、要著重講述中國古代美術作品的起始及演變過程,及各時期形成的流派,古代繪畫大師們的執著的創作精神、及他們的愛國熱情,把他們的愛國思想溶入教學之中,從而增強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堅強的意志,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
三、合理利用學科特性,采用形象生動、直觀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以學生為主體、采用電化教學工具、讓學生瀏覽、欣賞中國古代美術作展和世界各國美術作品。講清美欣賞過程中的規律性,各畫種間的異同,講解視覺藝術的語言,掌握各畫種的基本技法、創作手段、表現方式,使學生比較快捷地掌握欣賞方法,可選一些有代表性畫種的畫,進一步說明分析作品中的各種審美要素、讓學生感受到在美術中作品欣賞中存在著某種規律性的東西。這樣,就能掌握其方法。各畫種之間的異同,就是同一性和特殊性的問題。認識同一性、主要靠知識的積累和方法的掌握;認識特殊性則需要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感悟力。教師應從這兩個方面著力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四、講練結合、計求實效、安排作業適當。
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各個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進行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寫生能力,創造能力。教學內容安排適當,以練習為主、激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學習興趣、教育學生要“多觀察、多寫生、多臨摹”,提高學生的繪畫的技能,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創作,從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五、教態良好,講述知識準確清楚,語言生動,板書合理
良好的教態是品評教師的標準,知識的廣博是教師的基本素質,語言生動、板書合理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美學符號的表觀。教師的儀表要端莊大方,語言生動流暢,作學生的表帥。板書要整齊、有規律性、有章有節、清晰可見。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從而使學生自覺地、主動地配合教師上好每一堂課,使學生熱愛這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