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衛生保健工作規定
一、工作原則
學校校醫室是學校衛生保健工作的組織單位,負責學校內衛生教育、衛生防疫、醫療保健、簡易治療、急救等工作。
(一)學期開始,根據有關規定和上級領導的要求,結合本校實際情況,負責制定學校衛生工作計劃,納入學校教育工作計劃,督促檢查計劃實施情況,期末寫出工作總結,定期向校領導匯報。
(二)定期組織學生健康檢查,建立健康卡,對每個學生的體質與健康狀況做出綜合評價,通過書面形式與家長取得聯系,以配合做好學生的衛生保健工作。對全校學生健康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衛生保健措施,使學生健康成長。
(三)有計劃地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學生自我保健能力。
(四)開展學生常見病的預防和矯正工作。做好特殊學生、發育低下、營養不良學生的保健工作。
(五)做好傳染病報告、預防服藥、隔離、消毒、計劃免疫工作。
(六)指導并監督檢查學?;锸?、課間餐的衛生管理、定期組織食堂管理人員、炊事員的衛生知識學習和健康檢查。
(七)結合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協調組織指導學生衛生員工作,充分發揮學生衛生員的作用。
(八)對學生實行簡易治療、急救、轉診工作。
(九)制定校醫室各項工作制度、工作常規及職業道德規范等,以搞好校醫室的全面管理。
二、就診程序
(一)校醫進行檢查和診斷,決定處理方案。在上級衛生及教育部門規定的診治范圍內,進行學生疾病治療。
(二)需要轉院診治,校醫通知專業部:
1.白天上班時間,校醫聯系校車,由班主任(或專業主任)安排陪同送醫院診治或視情況聯系學生監護人來接,同時通知其監護人。
2.晚修時間,校醫聯系校車,由值周行政(或值周教師)安排陪同送醫院診治或視情況聯系學生監護人來接,同時通知其監護人。
3.夜間,學生患病由宿管教師陪同找值班校醫,需要轉院診治著有校醫聯系校車,宿管教師陪同送醫院診治或視情況聯系學生監護人來接,同時通知其監護人。情況較為危重的,宿管老師應馬上通知值周行政或值周教師到場。
4.有潛在生命危險及危重的患病學生,校醫須陪同護送交至院方醫生,后返回當班。
5.發現危重學生第一知情者應呼120緊急救護。
三、晨檢與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
為了保障廣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有效防止傳染病疫情在學校發生,早期發現傳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離,早治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制定本校晨檢與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
(一)班主任是晨檢上報的直接責任人,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并在9:40前于校園網上上報晨檢結果。學校疫情報告人(校醫)根據晨報結果,按要求依法及時上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門。
(二)班主任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上報。必要時及時通知家長并要求家長帶其就醫。
(三)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于因病缺勤的學生,應當了解學生所患疾病和患病的就診情況,并及時上報。
(四)學校疫情報告人(校醫)接到報告后應及時進行排查,進一步檢查在校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
(五)各班主任負責每天班內因病缺課學生的聯系工作,密切關注其健康狀況。對治療完畢后要求返校上課的學生,必須攜帶正規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到學校醫務室進行查驗,班主任在見到醫務室的檢查證明后方可讓學生返校上課。
(六)學校突然出現大量學生不明原因缺課時,各班主任應及時上報,學校疫情報告人(校醫)要依法及時上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門。
四、傳染病報告
為了及時有效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的要求,特制定本校傳染病報告制度。
(一)傳染病報告組織
組長:主管安全副校長
副組長:學生處副部長(副主任)、安全處副部長(副主任)、各德育副主任、總務副部長(副主任)
成員:各班班主任、各校醫
(二)職責和分工
學校校醫為本校疫情報告人。班主任是學生“晨檢”工作的直接責任人,每天須認真填寫晨檢報告單并按要求及時上報。學校其它教職員工、學生發現傳染病疫情均有義務向疫情報告人提供情況。學生處、安全處及各德育副主任負責晨檢上報的監督和管理。
(三)疫情報告內容及時限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個學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飲水史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2.當學校和托幼機構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信息。
3.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癥狀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4.學校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四)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
學校建立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學校班主任及教師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給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應及時進行排查,并將排查情況記錄在學生因病缺勤、傳染病早期癥狀、疑似傳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結果登記日志上。
1.晨檢:應在學校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進行,由班主任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班主任是學生晨檢工作的直接負責人,每天須認真填寫晨檢報告單并按要求及時上報。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要進行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
2.因病缺勤追蹤: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于因病缺勤的學生,應當了解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懷疑,要及時報告給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追查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
(五)報告方式
當出現符合本制度規定的報告情況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向**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本規定自20**年9月1日起實行,由ZZ市**職業技術學校行政部負責解釋。
篇2: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3)
> 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三)一、必須嚴格執行衛生部頒布的《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和省、市、區有關衛生保健制度。
二、制定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注意飲食衛生,兩餐間隔不少于三個半小時;每日體育活動不少于一小時;每日戶外活動不少于兩小時。
三、幼兒每年全面體檢一次,每3個月測量體重一次,每學期測視力一次、身高一次,建立幼兒健康檔案登記、統計制度。
四、堅持晨檢、全日觀察,發現疾病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
五、新生入園和新工作人員到崗均要先做體檢,以后每年復查一次,發現肝炎和其它傳染病立即離校隔離和治療。
六、配合衛生部門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七、為幼兒提供合理膳食,每周制定帶量食譜,定期計算營養攝取量,每月召開膳食委員會。
八、每天保證供應充足的溫度適中的開水,每天起床后、課間、運動后提醒幼兒飲水,培養幼兒自覺飲水的習慣。
九、培養幼兒良好的大小便習慣,提醒幼兒每天大便一次。
十、建立體弱幼兒檔案,定期對體弱兒進行檢查和分析,提出保健措施。
十一、教師必須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養成正確的坐、立、行、走姿勢,為幼兒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篇3:幼兒園衛生保健統計制度
幼兒園衛生保健統計制度2
一、做好十二項記錄工作,記錄要清楚。
二、每天晨檢、午檢、并做好記錄。
三、對幼兒的每次查體、職工查體均做好記錄,根據查體情況對幼兒體格發育,膳食營養,進行評價。
四、對幼兒的各種疾病做好記錄,分析原因,及時采取措施。
五、各種衛生檢查均做好記錄,對每天的消毒情況、幼兒的特殊情況均做好記錄。
六、收好幼兒的中藥、中成藥、西藥登記,并按時為幼兒服藥,中藥燙后為幼兒服用,并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