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中學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化學備課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1.在學校、年部、教研組的統一領導下,認真執行學校各項教育教學規章制度,依據《課程標準》、《教學要求》,認真完成各項教學任務,以提高課堂效益為核心,以備課組的建設為重點,實現學生、教師的共同發展。充分認識本屆學生的現狀,解決學生的整體進步問題,面向全體學生,整體推進,同時著力研究尖子生的培養提高問題,目標直指三年后的高考,為學校整體質量的穩定與提高作出貢獻。
2.強化化學教學研究,團結合作,提高全組老師的教研水平和教學能力;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率,努力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方式,把教師從教學的領導者轉化為教學的參與者與服務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樂于合作的精神,從而大面積提升化學教學質量。
3.加強實驗教學,努力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4.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良好學習習慣,充分調動非智力因素,努力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成績。
二、主要工作思路
1.強化集體備課,加強教學科研活動
根據教務處制定的“集體備課制度”進行集體備課,時間是星期二上午第二、三節課,具體步驟為:首先,每位教師回顧一下上個星期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教學中學生存在的問題,通過討論使備課組成員對一些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每位教師對本班學生近期學習情況進行介紹,通過本班和其他班級學生的橫向比較,使每位教師確定教學方面需要調整的方向,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有所改進。然后,由備課組全體成員討論下一個星期的教學進度、課時安排、每堂課的大致上法,集思廣益,從而保證18個班級的教學進度一致。對于統一制定的教學計劃,每位教師都應嚴格執行;對于教學資源也實行共享,爭取做到思想統一、進度同步。
2. 提高課堂效率
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每個教師對每一節課的內容要做到心中有數,并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五鐘要質量,做到“功夫花在備課上、本事顯在課堂上”,這樣才能做到高效課堂、有效教學。精選學習資料,做到少而精,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并認真組織好各類命題、閱卷和質量分析工作,提出改進的意見和措施。
3. 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努力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勇于探究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等。同時利用與化學相關的豐富的知識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4. 注意學生能力的差異性
采用有差異的統一備課方式,在統一要求的前提下,發揮個人特長,組織好課堂教學。要注意深入實際,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計劃,改變教學方法,以適應好、中、差學生的平衡發展。重視因才施教的原則,做好課外學生的輔導工作,對學生分層次教學,爭取全面豐收。
三、教學進度安排
非金屬復習3課時2.7----2.13
第一章 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第一節元素周期表3課時(機動1)2.13--- 2.21
第二節元素周期律3課時2.22—2.25
第三節化學鍵2課時2.27—3.2
機動和復習2 課時3.5—3.9
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化學能與熱能2課時3.12—3.16
第二節化學能與電能 3課時3.19—3.23
第三節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 2課時3.26---3.30
機動和復習、放假3 課時4.2—4.6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第一節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3 課時4.9—4.13
期中考試復習、期中考試4.16—4.20
第二節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3 課時4.23—4.27
機動、五一放假1-2課時
第三節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3 課時5.7—5.11
第四節基本營養物質2 課時5.14—5.18
機動和復習2 課時5.21—5.23
第四章 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開發利用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2 課時5.24—5.28
第二節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2 課時5.29—6.1
機動和復習1 課時6.3
模塊考試復習6.4---6.29
期末考試7.4---7.6
具體備課分工六月份復習,適情況而定。
篇2:外國語中學第二學期九年級化學備課組計劃
外國語中學20**年第二學期九年級化學備課組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針,圍繞教導處教學工作要點,樹立全面質量治理意識,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課程標準,扎實推進課改的實施,積極投身課堂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得到真正的張揚和提升。關注本備課組教師素質的提高,努力做好教學工作。
二.具體措施:
1.教研活動做到主題明確、注重過程、人人參與、強化實踐、研討、反思、總結。強化教師個人的自我實踐,自我反思。
2.備課組按“四定”開展活動(即: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人)。學期開始認真組織好開展一輪以整體梳理教材為主的集體備課活動,教師深入鉆研教材、理解教材、處理加工教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3.要求備課組成員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做到教學目標明確,方法靈活多變,重難點突出,努力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留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取知識。
4關心學生,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現有的電教設備,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實驗探究內容,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歷屆中考的題型及方向.
5.通過周周清考、單元考,期中考,模擬考,進行分析,分析本屆初三年級存在問題,提出下一階段的工作要求.備課組及每位任課教師應訂好相應計劃,寫好反思,做好各種資料的積累、整理和歸檔工作。
6.繼續開展教學研究,進一步加強組內聽課,評課活動,要求聽課有記錄
三、具體的時間安排:
1、1周~5周:上完第7章《應用廣泛的酸堿鹽》;第6周第8、9兩章
統一進行兩次單元測驗。
2、7周~9周:第一輪復習:(按章節復習)
根據實際情況重點復習練習:
溶液有關知識;酸、堿、鹽的知識。
3、10周~11周:第二輪復習:綜合練習第一次摸擬考試。
注意:1、前后知識的聯系與結合;
2、注重化學知識與生活、生產的聯系
3、加強知識點的綜合與歸納。
4、12周~至中考:第三輪復習:進行綜合練習二次二摸擬考試。
注意:
1、認真做好提優補偏工作。做到定人定材料定時間。
1、對于優生加強解題方法的指導;對于邊緣生學生加強基礎和綜合訓練。
2、多練實驗探究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