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學校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
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和《關于適應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的精神,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堅持育人為本,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全面發展。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
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各班主任
活動目標: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維護學生心理健康、增強學生心理素質,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其具體目標為:
1、培養學生學會做人,使學生形成自尊、自愛、自信、自立、自律、自覺遵守社會公德,促進學生優良品德的形成。
2、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樹立敬學、勤學精神,養成自覺自愿學習的態度,促進學生學業的成功。
3、培養學生學會生活,增強學生人格協調能力,生活適應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競爭能力,促進學生生存能力的發展。
活動內容
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成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內容方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過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輔導,促使學生心理素質販妥善解決,心理潛能的充分發揮和個性品質的和諧發展,從而預防各類身心疾病,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內容。
1、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因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策略,學會微笑面對學習,樹立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
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進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輔導,讓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做情感的主人,學會正確處理理智與沖動,個人和社會,挫折與磨礪的關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性格特點。
人際關系心理教育。要培養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評價和表現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規范和技巧,養成寬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個性心理教育,把塑造個性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
青春期教育。加強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識,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讓學生形成自我調節的控制能力,正確處理好男、女同學的間的交往,做到自尊與互尊。
二、補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補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預防無效的情況下,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運用心理學的原理與方法,對存在的心理問題、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的學生給予直接指導,診斷和矯治,幫助他們克服困撓,恢復心理健康。主要內容以心理衛生為中心的教育內容。包括處理學生的教育,問題行為的早期發現及矯正。做到早期發現,及時補救,逐步消除學生的不良心理和行為。
活動途徑: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加強心理健康指導。
運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
通過班主任疏通學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發揮家教的作用,建立校內外一體化網絡。
4、利用學校廣播站、墻報等多樣化工具,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小學政工處
篇2:E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方案
E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方案
心理素質是現代人綜合素質的基礎,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適應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促使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等文件精神,把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逐步形成一種整體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現特制定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方案。
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的指導思想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的指導思想:
一是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發展其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讓學生了解自己,學會克服青春期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抑制自己的沖動行為;加強自我認識,客觀評價自己;積極與教師、家長、同學進行有效的溝通,逐步適應社會生活的各種變化,培養抗挫折能力;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二是為了創造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的良好精神環境,形成和諧、健康、向上、快樂的校園氛圍。
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的主要任務
1、通過反思讓學生學會自??;通過慎獨讓學生學會自律;通過欣賞讓學生學會自信;通過體驗讓學生學會自助;通過鼓勵讓學生學會自主;通過磨練讓學生學會自立;通過比較讓學生學會自強;通過養成讓學生學會自尊。
2、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要求學生能夠記住一句人生格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編輯一份心理健康小報;以班為單位出版一期心理??鍒?。班主任要上好一堂心理輔導課。最終能達到讓學生懂得一點心理學的知識,理解一種心理調控方法,經歷一次心理體驗,形成一個新的認知,發展一個新的行為,改變一種不良的心態,矯正一種不良的行為的目的。
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的主題
此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以“關注心理健康,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尋求智能與人格和諧發展,科技與人文齊頭并進的目標。讓學生的心靈在互動中放飛,素質在修煉中成長。進而點亮學生青春的生命,奏響人生華彩的樂章。
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的工作內容
1、通過主題班會、心理活動課、宣傳櫥窗、心理小報、個別輔導、團隊輔導等途徑,對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識,幫助他們樹立心理健康意識。
2、通過心理技能訓練、游戲輔導、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形式 , 幫助學生了解心理調節的方法,掌握心理保健常識。
3、通過建立心語室、心情屋、心靈氧吧的方式,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家長進行心的對話、心的碰撞。搭起溝通的心橋,傾訴真切的心聲,調整失衡的心態,開發潛在的心力,激勵旺盛的心勁,進行全面的心育。
4、尋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載體,組織受學生喜歡的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強化。
5、充分發掘社會教育資源,建立與學生家長經常性溝通機制,形成教育合力。
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的具體安排
1、活動時間:20**年10月14日至10月19日
2、活動安排:(見附表)
六、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周的基本要求
1、營造一種積極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文化環境和心理環境。
2、突出對學生進行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線,積極做好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咨詢工作,利用團體輔導、個別輔導的時機,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思想狀況,做好個案研究和資料積累工作,以及學生心理問題的疏導、矯正工作。
3、各有關部門和相關教師、班主任,要按照組織落實、計劃落實、措施落實的精神,分工負責,責任到人,切實做好本職工作。
4、在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中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班主任工作、團隊活動、學科教學、家庭教育之中,從而達到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環境、教育過程的良性互動和優化組合,以求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化和實效化。
篇3:城學學校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工作方案
城南中學學校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xxx教育的重要講話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進一步增前教職工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和愛崗敬業的自覺意識,樹立樂觀向上、健康、陽光的良好心態,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工作質量。推動學校課程改革的發展,創建人民滿意的學校。
二、工作目標
1、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數,以良好的心態投入到課程改革中去。
2、通過開展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和敬業精神。
三、工作措施
1、以人本思想為指導,樹立民主平等觀點,注重感情投資,努力改善干群關系,營造一種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寬松心理氛圍與和諧的人際環境,使教師置身其間能有一種安全感,從而心情舒暢地工作。
2、要盡量給每位教師提供外出業務進修的機會,讓他們了解更多教改信息、掌握更多教學技巧和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還應當創造條件使每個教師有獲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通過上述措施能有效地釋放教師的心理壓力。
3、合理運用評價和懲處機制:在考核評優和職務晉升中務必做到公正、公開、公平,使之成為激勵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動力之一。在處理教師違反校規校紀問題上,既要按“法”辦事又要以“情”動人,使這些教師口服心服地認識自己的錯誤,并能在今后與其他教師一道同心同德地投身于教書育人的工作中。
4、竭盡全力解決教師超負荷工作問題,比如條件較好的學校要控制班級學額;對沒有擔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師,允許在出色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實行彈性坐班制度;給所有的教師更多的工作靈活度和教學自主權;減少學校內部名目繁多的檢查和評比活動等等。
5、開展各類活動,廣開感情宣泄的渠道:一方面要經常組織聯歡會、舞會、假日旅游參觀等集體娛樂活動,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增進教師之間的相互交往,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教師心理檔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通過溫馨談心室、民主生活會、教代會等方式為教師廣開感情宣泄的渠道。
6、關心教師的家庭生活:多數教師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都有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部分教師的家庭或許正面臨著子女上學就業、愛人下崗失業以及父母年老體弱需要照顧等實際困難,如果能關心這些教師的家庭生活,哪怕是給予一點點精神上的關心和經濟上的幫助,都會使他們感激萬分,并重新振作起來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去。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級各類學校將陸續實施教師聘任制,這就必然導致部分教師“落聘”,為此,各級政府部門尤其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必須有相應措施做好“落聘”教師的善后工作,避免人人自危。
7、通過學習、內省、立志和實踐等方法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熱愛教育事業和熱愛教師職業的感情,嚴格遵守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注意為人師表,扮演好“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角色,以便能主動駕馭和調節好自己的心態。
8、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即能用全面、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相信絕大多數學生是可以教育好的,提倡在課堂上用微笑和贊許目光鼓勵學生,用贊揚的語言肯定學生的進步。正確的學生觀,能使教師懂得尊重學生和接納學生,并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不會對學生產生煩躁情緒和過激言行。另外,還應當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在改善與學生家長關系的同時,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和提高教育能力,充分發揮學?!彝サ暮狭ψ饔米龊媒逃ぷ?。
9、掌握提高自身素質的一些技巧,例如經常記錄教學經驗心得、虛心向優秀教師求教、結合自己的專業開展教研科研活動、多觀摩各種各類的示范課、博覽群書擴大知識面、進行自學訓練等等。
10、要有心理保健意識和技巧:所謂心理保健意識,就是要懂得只有自己才能夠救自己,一切外部的幫助都是間接的,都只能通過自己的調整才能起作用;就是要懂得善待自己,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學會避免某些自挫性的認識,不要對自己過分苛求,既不因他人的評價而影響自己的情緒,也沒有必要為取悅他人而違心行事。所謂心理保健技巧,就是當遇到心理困擾和挫折時,能夠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善于通過宣泄、激勵、補償、轉移、升華、暗示等方式或疏導自己的不良情緒以減輕心理壓力,或化壓力為動力以促進本職工作。
11、培養養花、書畫、集郵、下棋、旅游等多種業余愛好,積極參加各類社交活動,以此舒緩緊張的神經和提升生活質量,讓身心得到科學的調節。需要提醒的是,最好能掌握時間管理的技巧,力求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以避免過重負荷。
12、經常鍛煉身體,保持身體健康:雖然教師對于來自身體的疲勞、疾病具有較大的忍耐和抵抗能力,但是必須理智地認識到身體疲勞、疾病對心理狀態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教師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須經常鍛煉身體,保持身體健康,這一方面有助于促進心理健康,另一方面還能分散對焦慮問題的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