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20**年物理德育滲透計劃
新的學期剛剛開始,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教學素質,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中心,即以“學生為本,以校為本”的教育思想, 具體計劃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科目:物理
班級:八年級1、2、3、4班
教育別人先教育好自已,本學期我準備做到:
1. 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和有關心理研究等材料。
2. 加大對自己和學生心理的自我分析和解剖。
3.依法執教,認真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新《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書籍豐富自己的德育思想,提高工作水平
4.加大對學生的管束力度,并讓學生從心理上認識到自己的學習的重要性,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5.“初中新教材”的數學教學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切實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切實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技能和創新能力。力爭讓學生全面發展。
6.針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方式,既讓后進的學生認識到自己仍然是老師的好學生,又使學習較好學生意識到自己還有不足之處,始終保持奮斗和旺盛的精力和樂趣,并注意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寓思想教育于教學工作中。
7.總之,我會在教學工作中會努力努力再努力,日常管理上勤奮勤奮再勤奮,不斷得使自己有所進步,使自己走得更遠,更遠,更遠。
篇2: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德育滲透計劃(3)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德育滲透計劃(3)
結合數學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是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是新課標下小學數學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它可以避免“應試教育”帶來的重智育輕德育的不良影響。因此,將德育中的學習目的教育、學習習慣教育和辨證啟蒙教育等內容貫穿在數學教學之中,通過德育教育來提高學生思想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本冊實驗教材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滲透:
一、結合數學教材內容的豐富性,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依據數學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數學教材上的插圖,數學知識和一些數目材料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比如,小學數學課本上就繪有反映科學技術和祖國建設成就的大型電子計算機、太陽灶、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南京長江大橋等圖畫,而這些圖畫又一般是與應用題結合在一起的,既具體又形象,很有說服力。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生動講解,就能使學生感到祖國的偉大和社會主義的優越,受到了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
二、結合數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建設中的廣泛應用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為祖國、為人民而學習是學生努力學習的一種外部動力,但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規律來看,單給他們講這樣的大道理是收效不大的,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一切活動,包括衣食住行等都離不開數學這一事實,也可利用數學應用廣泛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密切聯系實際進行基本知識教育,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實際意義。如學習計算時,設計買賣情境進行引入,當發現學生在計算時出現錯誤,就向學生講清出錯就會給生產和工作帶來巨大的損失;學習時間單位的認識時,先向學生說明時間的重要性。如對軍事家來說,時間就是勝利,對教育家來說,時間就是知識,對醫學家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對農民來說,時間就是糧食等,讓學生知道時間對各種人都有著各自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學會珍惜時間學習。又如,在用數學教學中,選用的題材也盡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像做好事,綠化種樹,節約用水,用電,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積極鍛煉等事例。這樣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實際,工農業生產和祖國建設聯系起來。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中產生興趣,從而萌發了為祖國的強盛和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學習的動機,激發出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熱情。
三、結合數學教學的常規性,培養良好習慣
良好習慣的培養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當在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抓住一切時機,反復進行訓練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 注意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專心聽講是學生理解知識的重要前提,上課時應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培養自控能力,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受外界干擾,不開小差,不搞小動作,認真聽講,積極探索,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2、認真書寫作業的習慣,作業時必須嚴格訓練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書寫整潔規范,圖畫符合要求,審題認真全面,計算耐心仔細,并能自覺養成檢查驗算的習慣,
3、注意培養學生敢于正視困難,戰勝困難的學習精神。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請教時,不馬上給他們講解,而是鼓勵他們重新審題思考,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直到獨立解決問題為止,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養了獨立思考,敢于挑戰困難的精神。
四、本冊實驗教材的德育滲透措施
數學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參與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識和能力,而且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進而奠定發展更高素質的基礎。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能力是數學教學要達到的重要目標之一。本套實驗教材總體設想之一是:系統而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嘗試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解地簡單形式,采用生動有趣的事例呈現出來。據此,在本冊實驗教材的"數學廣角"單元中,安排了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的教學。這些數學思想方法不僅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是今后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例如,集合思想是數學中最基本的思想,學生在開始學習數學時就開始運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等量代換是代數思想方法的基礎。同時這些數學思想的引入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材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奇妙與作用,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逐步形成有序地、嚴密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同時使他們逐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與欲望,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篇3:第五中年度生物學科德育滲透計劃
第五中20**年度生物學科德育滲透計劃
中學生物教師擔負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合格人才的任務,生物教師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在新形勢下,教師更應重視生物新教材的德育功能,充分挖掘生物教材德育知識點,掌握生物學科德育的特點和方法,才能增強思想教育的效果。我認為生物新教材德育滲透,應抓好以下兩個方面工作:
一.充分利用德育教育內容的豐富性
中學生物新教材德育內容的豐富性,是由生物的多樣性、分布的廣袤性和知識的跨界性所決定的。由于生物跟人類社會關系密切,人類社會不僅對人類自身,還必然會對生態系統帶來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因此,按照社會規范的思想標準和道德觀念就會更多地滲透在生物教科書中來,使生物學科比之其他自然學科德育內容更為豐富。生物學科德育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愛國主義教育:介紹我國豐富的動植物動植物資源和珍貴的動植物種類;介紹我國栽培作物的悠久歷史,講授祖國古代生物科學成就,使學生熱愛祖國,培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介紹我國現代生物科學成就,用新舊社會對比,使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共產黨。
2.國情教育: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偏低。例如,耕地面積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草原為三分之一,林地為四分之一。這些知識可結合在自然保護及其他相關內容中講授,使學生認識到保護耕地面積的緊迫性;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的重要性;控制人口,實行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的必要性。
3.辨證唯物主義教育:在生物學中包涵著自然辯證法思想。主要是:生命的物質性;運動性;生物的進化;結構與功能相互適應的觀點;生物體與環境相互影響的觀點等。這些都是很多教師應用得比較熟悉的生物學的基本觀點,也是唯物的、辯證的觀點。生物學也證明了自然界發展的普遍規律,即:質量互變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的規律。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對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4.實踐觀點和群眾點的教育:生物學實踐性強,生物課有很多實踐活動。例如:實驗、實習、參觀訪問、植物栽培、動物飼養等。通過學習生物學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實踐,可引導學生學習當地群眾的實踐經驗。組織學生參觀果園、農場、科學站、高產田、飼養場等,讓學生了解農業生產中的新情況、新技術、新經驗。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關心家鄉的農業生產,認識科學的社會價值,促使其立志為家鄉經濟建設作貢獻。
5.法律意識教育:國家頒布的某些法律條文與生物教學內容有密切關系。例如,《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婚姻法》,其中的某些條文可結合有關生物知識講解,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操,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
6.科學精神、方法和態度的教育:結合生物科學史的教學,以及滲透科學家片斷事跡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勇于為科學獻身精神的教育,通過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事例,進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樹立生態學觀點,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這對提高公民素質有重要作用。講述科學家認識真理的過程,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生物學包涵了系統論的觀點,在教學中滲透系統的觀點,也是一種科學認識方法的教育。通過實驗、實習的實際操作,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精神。教學中還可結合實際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堅持用科學的世界觀武裝學生的頭腦。
此外,結合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知識的教學,可以進行正確對待友誼和愛情的教育,在生物教學實踐活動中,可以進行合作精神的教育。有的教師對學生不講吸煙、喝酒的危害,認為班主任、思想品德課的教師已經講得很多了,不必再講,這是無視生物學科思想教育容易被學生接受的特點,忽視了通過各個學科、各個渠道綜合育人的整體效應。
教師如果對生物新教材思想德育教育內容的豐富性認識不足,就會不自覺地削弱生物新教材的德育教育。所以,教師在備課時應按教材分章擬定出德育教育任務并定出相關計劃,這樣對生物新教材的德育教育內容,就可能認識得全面一些,減少教學中的盲目性。
二、充分利用德育教育形式的多樣性
由于生物新教材具有多種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因此決定了這門學科有多種多樣的德育教育途徑。新教材生物教學是主要途徑而外,還有實驗、現場教學、野外實習、生態系統的調查、參觀訪問、作物栽培、動物飼養等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教師不僅要研究課內,還要研究課外活動的德育教育特點;不僅要研究教材,還要研究實踐活動的德育教育特點;現將生物課的幾種教學實踐活動的主要德育教育內容分述如下:
1.實驗課:要教育學生愛護公物,遵守實驗規則。學生分組實驗,可進行團結協作的教育。做實驗,要求學生要嚴格、謹慎、細心,培養嚴謹的作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現場教學:要進行聽指揮,守紀律,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野外實習和調查:要進行吃苦耐勞、團結友愛的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學生愛護莊稼、花草樹木,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操。利用自然美景來美化學生心靈,進行審美觀的教育。
3.參觀訪問:要教育學生樹立群眾觀點,虛心學習當地群眾的實踐經驗,學習他們的先進思想和優良品質。在參觀良種站、畜牧場時,在了解新技術、新成果時,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科學價值觀的教育,樹立科技興農思想,引導學生立志為家鄉的經濟發展獻身。
總之,生物新教材的德育教育是通過生物教師去執行的,因此德育教育的效果依賴于生物教師的思想素質、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的水平。教師的政治態度、思想品德、意志、情感,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導向作用。生物新教材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依賴于教師正確的政治方向,飽滿的政治熱情,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對教書育人的高度責任感。
生物新教材的思想體系蘊涵在知識體系之中。教師必須具有堅實的生物專業知識才能深入理解、掌握新教材的科學性,也才可能更好地發掘其中的思想性。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用具有思想意義的現代生物科學成果的新信息充實教學,才能使生物新教材的德育教育隨著時代的步伐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