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實驗小學安全工作網格化監督管理實施方案
本學期繼續實施安全工作網格化管理,將“安全無小事,事事有人管”列為學校安全工作目標,將安全管理責任到人,消除安全隱患,遏制和防范事故發生,構建平安和諧的育人環境。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構建和諧校園為出發點,建立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為師生營建平安、健康、文明、和諧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
二、工作目標
1.任務清晰、流程規范、逐級監督、層層落實,確保全校師生安全,確保學校財產不受損失。
2.徹底消除各類隱患,遏制和防范事故發生。
三、具體措施
一是把管理網格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涉及到學生活動的區域,第二類是包括檔案室等學校管理處室在內的區域。在現階段,主要對涉及到學生活動的各區域按時間段進行劃分負責。
二是繪制安全網格化管理的框架示意圖。制定片、塊、格的各級職責,做到“全覆蓋不留死角,全過程不留縫隙”。
三是對片、塊、格實施“區域負責、目標管理”。將學校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進行整合,融合在網格化的管理當中,如:學校原有的《護導教師制度》、《安全檢查監督制度》、《安全責任追究制度》落在每一個塊,每一個格當中,并提出了明確的職責要求。
四是強化責任追究。學校運用監督評價機制落實管理,啟用《學生體傷事故責任追究制》,并實施開放辦學,發揮家長的作用搭建監督平臺。
通過實施網格化管理,學校將進一步明確每一個人的安全目標,強化教師的安全責任感,促進教師履行好教育教學與安全管理的雙重職責。
篇2:縣質量技術監督局1-5月份食品安全工作總結
中寧縣質量技術監督局20**年1-5月份食品安全工作總結
為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年初以來,在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及中寧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我局堅持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狠抓三個專項整治”、“抓好三個安全”、“全面推進以質取勝戰略”的總體要求,認真抓好食品安全工作,打好食品安全攻堅戰,確保全縣城鄉居民用上放心的食品,努力為我縣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公平的競爭環境、寬松的購物環境、安全的消費環境。
一、加強日常監督檢查,打造“食品放心工程”
在日常工作中抓好食品監督檢查,確保重大節日安全渡過。一是開展了“查食品、保兩節”活動。在元旦和春節前,從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飲料、調味品著手,對24家食品經銷點、4個集貿市場進行了檢查,沒收過期變質食品1300余袋(瓶)。二是在“五一”黃金周前,對全縣86食品加工企業和銷售點、4個集貿市場進行了檢查,并根據政府安排,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對全縣各大賓館、飯店和2個牛羊肉市場進行了檢查,保證了“五一”節“黃金周”的安全渡過。
二、集中開展“食品質量安全月”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銷售名酒的不法行為
春節前,為了保證節日期間廣大群眾食品消費安全,集中開展“食品質量安全月”執法行動。一是針對名酒市場進行清理整頓。共檢查商廈、超市、名煙名酒店22家,查處經銷假冒“五糧液”、“茅臺”、“五糧春”的經銷網點5家,查獲假冒“五糧液”68瓶,“茅臺”18瓶,“五糧春”36瓶,涉案金額達3.7萬元,為了取締生產源頭,執法人員堅持“五不放過”原則,根據經銷商提供的線索,積極與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打假辦聯系,搗毀了蘭州一家制假窩點,查獲假冒“五糧液”500余件,堵住了造假源頭,并配合公安部門,抓獲了在我縣銷售假冒名酒的違法分子,截斷了假酒****。二是對12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61家食品經銷網點進行專項檢查,對用有毒有害物質、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和非法使用添加劑、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無QS標識、短斤少兩等損害欺詐消費者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三、認真組織開展了食品專項監督抽查
嚴格把關,抓好食品生產廠門安全,確保出廠產品質量。認真落實食品生產查驗制度,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管,嚴厲查處損害消費者安全、健康的行為。一是集中力量對32家食品生產企業的11種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抽取大米、面粉、醬油、食醋、枸杞酒、奶粉、純凈水等樣品21個。抽樣檢驗合格率為95%。二是對14家食品生產企業的定量包裝進行檢查,共抽查定量包裝食品32批次,查處定量包裝不足食品生產企業5家。
四、深入開展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為了保障全縣百姓食品入口安全,今年以來,我局共組織開展了2次大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一是開展了“食品生產許可”證獲證企業專項檢查。對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9家食品生產企業從生產運行狀況、工藝流程、環境衛生、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食品生產檢驗制度的落實、食品標準體系的完善、定量包裝以及產品包裝標注、“QS”標志的規范等方面進行了專項檢查。二是對已通過生產條件審查待上報發證的4家企業進行專項復查。從企業運行,生產設施、生產環境、產品標識標注規范,對審查提出的整改意見的整改情況等方面進行了回訪復查。三是嚴厲查處食品無證生產行為。對“老五類”
食品進行無證查處,集中力量對小麥粉、大米、醬油、食醋、食用植物油等“老五類”
食品的銷售及使用單位進行專項檢查。檢查“五類”食品生產企26家。檢查糧油批發市場1個,集鎮農貿市場3個,檢查糧油經銷門店32家,檢查食品經銷商場、超市21家,檢查賓館、飯店、企業食堂26家,查處未經“QS”認證生產企業8家,冒用“QS”標志、無“QS”標志的“老五類”食品134瓶(袋),并對生產、經銷、使用不符合規定的食品的行為進行了給予嚴厲的處罰。四是認真落實“十查十找”任務,查大米、面粉、醬油、食醋、粉條、腐竹、肉制品、水產品、酒類等生產、銷售企業96家,檢查產(商)品12類128種。五是深入開展了追查“蘇丹紅一號”辣椒制品專項活動。根據區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追查含有“蘇丹紅一號”辣椒制品緊急通知》,我局出動執法人員28人次,執法車輛5次,深入大街小巷、賓館、飯店、鄉村、集貿市場,對全縣8家賓館、6家大型超市、76家調味品商店、4個集貿市場使用、銷售的辣椒制品進行了專項檢查。查獲含有“蘇丹紅一號”“紅山河”牌散裝辣椒面114kg,袋裝辣椒粉、辣椒絲180袋。
五、加強對獲證企業的后續監管。
加大食品生產加工整頓力度,建立食品生產檢驗制度,完善食品標準體系,對獲證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巡回檢查,規范食品企業生產行為。與食品生產企業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書》48份,《食品安全承諾書》28份,使企業法人切實承擔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六、建立食品生產企業質量檔案,積極做好食品衛生許可證接管準備工作
一是認真落實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質量衛生監管職責,全面承擔起這一新的重大任務,深入開展食品生產加工業整頓,全面開展食品生產加工業調查,大力推進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工作。共檢查、調查食品生產企業(包括小作坊)154家(其中:獲證企業18家,其它食品企業和小作坊136家),為順利接管食品衛生許可證奠定基礎。二是建立我縣食品生產企業質量檔案,并將154家食品生產企業錄入微機管理,便于隨時掌握企業產品質量狀況,及時為食品生產企業提供服務,確保產品出廠質量。
七、加強食品標準化工作。
為了進一步規范食品生產企業行為,加大了對食品生產企業標準管理。一是舉辦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等兩項國家強制性標準宣貫班,培訓技術人員65名,使食品生產企業技術人員按標準組織生產。二是加大食品標準的清理工作,對全縣37個食品生產企業的60多個食品標準進行了清理,廢止食品標準22套,修訂15套。
八、存在問題
1、無證生產食品現象較為普遍,但查處工作存在一定困難。由于我縣一些小作坊生產設備陳舊,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不少作坊無法獲得準入證,可農民在農村還需要這些小作坊為他們加工農產品,并且有一部分余糧需要拿到市場上銷售以補貼家用,這就使得我們要想取締這些小作坊工作非常艱難,影響市場準入的整體進程。
2、食品質量令人擔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利益熏心的不法分子利用各種手段,采取各種方式,蒙騙和欺詐廣大消費者,他們往往利用混淆產品名稱、包裝大同小異等食品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使消費者防不勝防。
九、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1、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監管力度,嚴格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從生產源頭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2、進一步落實轄區打假責任制,嚴肅查處無證生產銷售食品的違法行為,逐步建立無證查處責任制度。
3、認真落實“兩抓兩提高”,建立完善企業日常巡查制度、定期監督檢驗核查制度、嚴格執行出廠檢驗制度。
4、加大宣傳、曝光力度,凡發現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嚴重違法行為,要堅決取締,予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