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青島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5703

  青島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青島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術語和定義、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類別及等級劃分、及公園綠地特級、一級、二級養護管理要求和山林綠地養護管理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對青島市規劃市區公共綠地中的喬木、灌木、藤本、竹類、花卉、草坪、地被、行道樹等的城市綠地、城郊城鎮綠地以及青島市風景名勝區綠地的養護管理工作的檢查驗收。

  2 術語和定義

  2.1

  樹冠

  樹木主干以上集生枝葉的部分。

  2.2

  生長勢

  植物的生長強弱。泛指植物生長速度、整齊度、莖葉色澤、植株茁壯程度、分蘗或分枝的繁茂程度等。

  2.3

  行道樹

  栽植在道路兩旁,并構成街景的樹木。

  2.4

  地被植物

  指植株低矮(50cm以下),用于覆蓋園林地面的植物。

  2.5

  分枝點

  喬木主干上開始出現分枝的部位。

  2.6

  主干

  喬木或非叢生灌木地面上部與分枝點之間部分,上承樹冠,下接根系。

  2.7

  主枝

  自主干生出,構成樹型骨架的粗壯枝條。

  2.8

  側枝

  自主枝生出的較小枝條。

  2.9

  園林植物養護管理

  對園林植物采取灌溉、排澇、修剪、防治病蟲、防寒、支撐、除草、中耕、施肥等技術措施。

  2.10

  施肥

  在植物生長和發育過程中,為補充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而采取的肥料施用措施。

  2.11

  病蟲害防治

  對各種植物病蟲害進行預防和治療的過程。

  2.12

  除草

  植物生長期間人工或采用除草劑去除目的植物以外雜草的措施。

  2.13

  灌溉

  為調節土壤溫度和土壤水分,滿足植物對水分的需要而采取的人工引水澆灌的措施。

  2.14

  排澇

  排除綠地中多余積水的過程。

  2.15

  返青水

  為植物正常發芽生長,在土壤化凍后對植物進行的灌溉。

  2.16

  凍水

  為植物安全越冬,在土壤封凍前對植物進行的灌溉。

  2.17

  黃土不露天

  利用草坪等地被植物或樹皮等其它材料,對綠地內和樹冠下的裸露土地進行覆蓋,以期達到綠化、美化、抑塵和保墑的目的。

  3 園林綠化養護管理類別及等級劃分

  根據園林綠地不同的性質分為公園綠地養護管理及山林綠地養護管理,公園綠地按所處位置的重要程度將園林綠地的養護管理分成不同等級,由高到低分為:特級養護管理、一級養護管理、二級養護管理。

  4 公園綠地特級養護管理質量標準

  4.1 綠化養護管理技術措施

  4.1.1 技術措施

  根據綠地不同建設時間、植物立地條件、小氣候特點、養護管理條件,有針對性的制定灌溉、排澇、修剪、防治病蟲、防寒、支撐、除草、中耕、施肥等技術措施,實施科學管理。

  4.1.2 養護管理檔案

  養護管理日志記錄完整、系統,各項措施實施情況記錄具體,對天氣狀況等客觀情況記錄詳細。

  4.2 園林植物

  4.2.1 生長勢強。新建綠地各種植物兩年內達到正常形態。

  4.2.2 園林樹木樹冠完整美觀,分枝點合適,枝條粗壯,無枯枝死杈;主側枝分布勻稱、數量適宜、修剪科學合理;內膛不亂,通風透光。綠地內無死樹。行道樹無歪株、死株、缺株,分支點整齊,規格一致。須扶架植物支撐方式合理,扶架方向整齊一致。

  4.2.3 園林樹木新梢生長健壯,葉片大小、顏色正常。除彩葉、皺葉等本身具特殊性狀植物外,生長季節內,無黃葉、焦葉、卷葉。

  4.2.4 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齊,覆蓋率99%以上。草坪內無雜草,高度保持在5-8cm之間。草坪綠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33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250天?;▔?、花帶輪廓清晰、美觀,色彩艷麗,無殘缺,無殘花敗葉。一、二年生草花更新及時。宿根花卉開花及時,花后修剪及時合理。

  4.2.5 水生植物植株健壯,花、葉色澤艷麗。無殘花敗葉。

  4.2.6 垂直綠化應根據不同植物的攀緣特點,及時采取相應的牽引、設置網架等技術措施,視攀緣植物生長習性,覆蓋率不得低于90%。開花的攀緣植物應適時開花,且花繁色艷。

  4.2.7 病蟲害控制及時,對園林景觀無影響。園林樹木無蛀干害蟲的活卵、活蟲;在園林樹木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m2介殼蟲的活蟲數不得超過1頭,較細枝條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過2頭,且平均被害株數不得超過1%。園林植物葉片上無蟲糞、蟲網;被蟲咬的葉片每株不得超過2%。草坪葉色正常,單塊病斑面積不得超過100cm2,且顏色變化不明顯,未造成斑禿。病斑面積不得超過草坪總面積1%。

  4.3 園林植物配置

  4.3.1.1 按照設計意圖強調、突出綠化美化效果,達到黃土不露天。

  4.3.1.2 通過更新、調整、伐樹等手段科學處理種群間互生、共生、抑制等相互作用關系。

  4.4 衛生保潔

  綠地整潔,無雜物、無白色污染(樹掛),對綠化生產垃圾(如樹枝、樹葉、草屑等)、綠地內水面雜物,重點地區隨產隨清,其它地區日產日清,做到巡視保潔。無焚燒垃圾、樹葉現象。

  4.5 園林設施

  欄桿、亭廊、園路、桌椅、井蓋、牌示及路燈、噴灌等園林設施整潔、安全,使用正常、維護及時。

  4.6 場地管理

  綠地完整,無堆物、堆料、搭棚,行道樹下距樹干2m范圍內無堆物、堆料、圈欄或搭棚設攤等影響樹木生長和養護管理的現象。

  5 公園綠地一級養護管理質量標準

  5.1 綠化養護管理技術措施

  5.1.1 技術措施

  根據綠地不同建設時間、植物立地條件,能制定灌溉、排澇、修剪、防治病蟲、防寒、支撐、除草、中耕、施肥等技術措施,實施科學管理。

  5.1.2 養護管理檔案

  能建立養護管理日志,技術措施執行情況記錄比較詳細。

  5.2 園林植物

  5.2.1 生長勢較強,新建綠地各種植物3年內達到正常形態。

  5.2.2 園林樹木樹冠完整,無枯枝死杈。主側枝分布均稱、數量適宜、修剪合理,內膛不亂,通風透光?;ü嗄鹃_花及時,花后修剪及時。綠籬、色塊枝葉正常,整齊一致。綠地內無死樹。行道樹分枝點基本一致,無死株、缺株,歪株數量不得超過1%且偏斜角度小于10度。須扶架植物支撐方式合理。園林樹木樹干上無釘拴刻畫等現象。

  5.2.3 園林樹木新梢生長正常,葉片大小、顏色正常,在一般條件下,黃葉、焦葉、卷葉和帶蟲網的葉片不得超過5%,正常葉片保存率在90%以上。

  5.2.4 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齊,覆蓋率95%以上,除綴花草坪外草坪內雜草率不得超過2%,高度在5cm~10cm之間。草坪綠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31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230天?;▔?、花帶輪廓清晰,整齊美觀,適時開花,無殘缺。一、二年生草花更新比較及時。宿根花卉開花及時,花后修剪比較及時。

  5.2.5 水生植物植株健壯,花、葉色澤正常。秋冬季枯葉清理比較及時。

  5.2.6 垂直綠化應根據不同植物的攀緣特點,采取相應的牽引、設置網架等技術措施,視攀緣植物生長習性,覆蓋率不得低于80%,開花的攀緣植物能適時開花。

  5.2.7 病蟲害控制及時,對園林景觀基本無影響。園林樹木有蛀干害蟲危害的株數不得超過1%;園林樹木的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m2介殼蟲的活蟲數不得超過2頭,較細枝條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過5頭,且平均被害株數不得超過3%。葉上無蟲糞,被蟲咬的葉片每株不得超過5%。草坪葉色基本正常,單塊病斑面積不得超過100cm2,未造成禿斑,總病斑面積不得超過總面積2%,對景觀效果影響不明顯。

  5.3 園林植物配置

  5.3.1 利用植物特點強調、突出綠化美化效果,基本達到黃土不露天。

  5.3.2 通過更新、調整、伐樹等手段較科學地處理種群間互生、共生、抑制等相互作用關系,未產生不良影響。

  5.4 衛生保潔

  綠地整潔,無雜物、無白色污染(樹掛),綠化生產垃圾(如樹枝、樹葉、草屑等)、綠地內水面雜物應日產日清,做到保潔及時。無焚燒垃圾、樹葉現象。

  5.5 園林設施

  欄桿、亭廊、園路、桌椅、井蓋、牌示及路燈、噴灌等園林設施完整、安全,每周檢查、維護一次。

  5.6 場地管理

  綠地完整,無堆物、堆料、搭棚。行道樹下距樹干2米范圍內無堆物、堆料、搭棚設攤、圈欄等影響樹木生長和養護管理的現象。

  6 公園綠地二級養護管理質量標準

  6.1 綠化養護管理技術措施

  根據綠地不同建設時間,制定灌溉、排澇、修剪、防治病蟲、防寒、支撐、除草、中耕、施肥等技術措施,基本實施科學管理。

  6.2 園林植物

  6.2.1 生長勢正常。新建綠地各種植物四年內達到正常形態。

  6.2.2 園林樹木樹冠基本正常,分枝點合適,修剪比較及時,無明顯枯枝死叉。綠地內無死樹。行道樹缺株率不超過1%,歪株數量不得超過2%且偏斜角度小于15度?;ü嗄局晷呜S滿,開花及時,花后修剪比較及時。綠籬、色塊等修剪比較及時,基本整齊一致。園林樹木樹干上基本無釘拴刻畫等現象。

  6.2.3 園林樹木新梢生長基本正常,葉片大小、顏色正常,在正常條件下,有黃葉、焦葉、卷葉和帶蟲尿、蟲網葉片的株數不得超過10%,正常葉片保存率在85%以上。

  6.2.4 草坪及地被植物整齊一致,覆蓋率90%以上,除綴花草坪外草坪內雜草率不得超過5%,高度在5cm~12cm之間。草坪綠色期:冷季型草不得少于300天,暖季型草不得少于210天?;▔?、花帶輪廓基本清晰、整齊美觀,無殘缺。一、二年生草花更新比較及時。宿根花卉開花及時,花后修剪比較及時。

  6.2.5 水生植物花、葉色澤正常。主要地段秋冬季枯葉清理比較及時。

  6.2.6 垂直綠化能根據不同植物的攀緣特點,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視攀緣植物生長習性,覆蓋率不得低于70%。開花的攀緣植物能適時開花。

  6.2.7 病蟲害控制比較及時,園林樹木有蛀干害蟲危害的株數不得超過3%;在園林樹木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m2介殼蟲的活蟲數不得超過3頭,較細枝條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過8頭,且平均被害株數不得超過5%。被蟲咬的葉片每株不得超過8%。草坪病斑單塊面積不得超過200cm2,總面積不得超過5%,對草坪整體景觀效果影響不明顯。

  6.3 園林植物配置

  園林植物配置比較合理,裸露土地不明顯。

  6.4 衛生保潔

  綠地基本整潔,無明顯雜物,無白色污染(樹掛),綠化生產垃圾(如樹枝、樹葉、草屑等)、綠地內水面雜物能日產日清,能做到保潔基本及時。無焚燒垃圾、樹葉現象。在不影響景觀的情況下,綠地內落葉可不清理。

  6.5 園林設施

  欄桿、亭廊、園路、桌椅、路燈、井蓋和牌示等園林設施安全,每月進行檢查、維護一次。

  6.6 場地管理

  綠地基本完整,無明顯堆物、堆料、搭棚。行道樹下距樹干2米范圍內無明顯的堆物、堆料、圈欄或搭棚設攤等影響樹木生長和養護管理的現象。

  7 山林綠地養護管理質量標準

  7.1 綠化養護管理措施

  根據季節,制定抗旱、防火、防治病蟲等措施,實施安全管理。

  7.2 植物

  7.2.1 生長勢正常。新栽植各種植物按能自然生長,喬灌木存活率達到85%以上。

  7.2.2 山林內無枯倒木,死樹清理及時。

  7.2.3 山林綠地新建范圍內,雜草不得遮蓋新植樹木妨礙其正常生長,高溫、干旱季節及秋、冬季枯草清理及時。

  7.2.4 山林道路兩側新建草坪或地被成活面積不小于85%,空禿位置不顯著,單塊空禿面積不超過400cm2。無明顯病蟲害。

  7.2.5 病蟲害控制比較及時,喬木有蛀干害蟲危害的株數不得超過10%;在樹木主干、主枝上平均每100cm2介殼蟲的活蟲數不得超過5頭,較細枝條上平均每30cm不得超過10頭,且平均被害株數不得超過10%。被蟲咬的葉片每株不得超過8%。

  7.3 衛生

  山林道路兩側無明顯雜物,基本無白色污染(樹掛),無外來建筑垃圾等堆物。

  7.4 安全

  斷崖、陡坡處等危險地段警示標志醒目。林木防火措施完善,路口等重點部位禁煙、禁火標志醒目。全年火警控制在五起以內,做到“有火不成災”,建筑、古樹名木無火災。

篇2:盟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盟東城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序號項目“z城”管理標準

  1)基本要求

  1.喬木植株生長正常,主枝基本完整,植株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生長季節葉片保存率高于95%。

  2.灌木植株生長健壯,枝葉豐滿,主枝分布均勻合理,觀賞效果好,符合植物品種的造型特點,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

  3.綠籬和色塊造型整齊美觀,輪廓清晰,高度一致,修剪及時,出現死亡或缺株應及時補栽,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

  4.地被和花壇植物地被植物覆蓋率高于95%,花壇植物死亡率超過3%后能及時補栽更換。

  5.草坪草坪整齊,覆蓋率高于95%。

  6.古樹名木對正門口香樟書應建立檔案,制定專門養護計劃。

  7.時花z城及z城以上服務標準可根據需要栽種時花。

  2)綠化養護內容

  1.灌溉有灌溉計劃,灌溉水下滲充足且均勻,有排澇措施;采用節水灌溉設備和措施,能利用雨水資源進行灌溉;確保在萌芽前、4月、5月、秋季、入冬前澆水,其他時間根據植物種類、生長情況和土壤墑情合理安排灌溉。

  2.施肥喬木每年施肥1次至2次,灌木每年施肥3次至4次,地被和草坪植物每年施肥4次至5次,花壇植物根據生長情況進行追肥;通過有機覆蓋等方法,逐年增加土壤有機質。

  3.病蟲害防治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及時掌控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盡量采用生物、物理方法有效防治病蟲害,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對環境的影響。

  4.整形修剪喬木每年夏季、冬季各修剪1次;灌木修剪及時,全年至少修剪3次;綠籬和色塊每年至少修剪5次;冷季型草坪生長季節至少每2周修剪1次,全年至少修剪20次。

  5.除草每年全面除草5次,重點綠地增加除草次數,出現雜草的綠地面積不超過總綠地面積的2%,局部雜草覆蓋率不超過綠地面積的30%,不出現20厘米以上的雜草。

  6.垃圾處理綠化作業產生的垃圾和綠地內的垃圾雜物應隨時清理干凈。

  3)工作檢查

  1.生長季節每周至少檢查1次綠化工作。

  2.編制每周綠化養護措施和工作計劃。

  3.綠化檔案齊全、準確。

篇3:園區綠化養護等級質量標準(二)

  一級養護質量標準

  1、綠化充分,植物配置合理,達到黃土不露天。

  2、園林植物達到:,

  (1)生長勢:好。生長超過該樹種該規格的平均生長量(平均生長量待以后調查確定)。

  (2)葉子健壯:①葉色正常,葉大而肥厚、在正常的條件下不黃葉,不焦葉、不卷葉、不落葉,葉上無蟲尿蟲網灰塵;②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5%以下(包括5%,以下同)。

  (3)枝、干健壯:①無明顯枯枝、死權、枝條粗壯,過冬前新梢木質化;②無蛀干害蟲的活卵活蟲;③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干上100平方厘米1頭活蟲以下(包括1頭,以下同),較細的枝條每尺長的一段上在5頭活蟲以下(包括5頭,以下同);株數都在2%以下(包括2%,以下同);④樹冠完整:分支點合適,主側枝分布均稱和數量適宜、內膛不亂、通風透光。

  (4)措施好:按一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

  (5)行道樹基本無缺株。

  (6)草坪覆蓋率應基本達到100%;草坪內雜草控制在10%以內;生長茂盛顏色正常,不枯黃;每年修剪暖地型6次以上,冷地型15次以上;無病蟲害。

  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死樹,樹木修剪合理,樹形美觀,能及時很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筑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

  4、綠化生產垃圾(如:樹枝、樹葉、草沫等)重點地區路段能做到隨產隨清,其它地區和路段做到日產日清;綠地整潔,無磚石瓦塊、筐和塑料袋等廢棄物,并做到經常保潔。

  5、欄桿、園路、桌椅、井蓋和牌飾等園林設施完整,做到及時維護和油飾。

  6、無明顯的人為損壞,綠地、草坪內無堆物堆料、搭棚或侵占等;行道樹樹干上無釘栓刻畫的現象,樹下距樹干2米范圍內無堆物堆料、搭棚設攤、圈欄等影響樹木養護管理和生長的現象,2米以內如有,則應有保護措施。

  二級養護質量標準

  1、綠化比較充分,植物配置基本合理,基本達到黃土不露天。

  2、園林植物達到:

  (1)生長勢:正常。生長達到該樹種該規格的平均生長量。

  (2)葉子正常:①葉色、大小、薄厚正常;②較嚴重黃葉、焦葉、卷葉、帶蟲尿蟲網灰塵的株數在2%以下;③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10%以下。

  (3)枝、干正常:①無明顯枯枝、死權;②有蛀干害蟲的株數在2%以下(包括2%,以下同);③介殼蟲最嚴重處主枝主干100平方厘米2頭活蟲以下,較細枝條每尺長一段上在10頭活蟲以下,株數都在4%以下;④樹冠基本完整:主側枝分布均稱,樹冠通風透光。

  (4)措施:按二級技術措施要求認真進行養護。

  (5)行道樹缺株在l%以下。

  (6)草坪覆蓋率達95%以上;草坪內雜草控制在20%以內;生長和顏色正常,不枯黃;每年修剪暖地型二次以上,冷地型10次以上;基本無病蟲害。

  3、行道樹和綠地內無死樹,樹木修剪基本合理,樹形美觀,能較好地解決樹木與電線、建筑物、交通等之間的矛盾。

  4、綠化生產垃圾要做到日產日清,綠地內無明顯的廢棄物,能堅持在重大節日前進行突擊清理。

  5、欄桿、園路、桌椅、井蓋和牌飾等園林設施基本完整,基本做到及時維護和油飾。

  6、無較重的人為損壞。對輕微或偶爾發生難以控制的人為損壞,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綠地、草坪內無堆物堆料、搭棚或侵占等;行道樹樹干無明顯地釘栓刻畫現象,樹下距樹2米以內無影響樹木養護管理的堆物堆料、搭棚、圈欄等。

  三級養護質量標準

  1、綠化基本充分,植物配置一般,裸露土地不明顯。

  2、園林植物達到:

  (1)生長勢:基本正常。

  (2)葉子基本正常:①葉色基本正常;②嚴重黃葉、焦葉、卷葉、帶蟲尿蟲網灰塵的株數在10%以下;③被啃咬的葉片最嚴重的每株在20%以下。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