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綠化養護制度
1.0目的
為保證小區住戶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小區優美景色的長久保持。
2.0適用范圍
小區所有綠化責任區域
3.0管理內容
3.1綠化管理制度
3.1.1禁止行人、車輛踐踏草地,攀摘花木。
3.1.2禁止任何人移動、損壞、占有小區花木、盆景。
3.1.3愛護和正確使用綠化工具用具,并做好工具的維護、維修工作。
3.1.4隨時清除花木枯枝落葉及雜物,保持綠化區域的清潔美觀。
3.1.5及時調整及補栽補種小區植物。
3.2綠化員日工作程序
3.2.1循視檢查:每天需對所管轄綠化區域循視檢查一遍,填寫綠化工作日記檢查要點:
--觀察植物病蟲害及發展情況。
--了解地栽植物,盆栽花卉以及室內觀葉植物的澆水情況,尤其是夏冬季澆水情況。
--觀察花草、樹木是否有枯枝敗葉,花臺、花境、花缽是否有雜草。
--觀察植物長勢,對綠籬過長作定期修剪計劃,對長勢不良植物作出補施肥計劃,并及時執行。
--觀察綠化區域的邊角,對綠化死角作定期整改計劃。
--雨天時注意觀察地栽及盆栽植物是否出現積水現象,以及植株是否顯倒伏狀,并及時處理。
--對草坪的觀察要注意草坪的雜草、病蟲害、草坪長勢、草坪的補種及修剪。
--根據循視檢查結果,及時進行整改。
3.2.2標準:
葉片茂盛、枝條均勻、無枯枝敗葉出現,病蟲害得及時防治。
3.3 喬木、灌木、綠籬的整形修剪
3.3.1通過修剪促進樹木的生長,減少傷害,培養樹形,使株形整齊、美觀。簡單概括為"一知、二看、三剪、四拿,五處理"。
一知:知道不同栽植類型樹木的修剪要點及技術規范要求。
二看;修剪前應仔細觀察,剪法做到心中有數。
三剪:因地制宜,因樹木修剪的原則,做到合理修剪。
四拿:剪后的斷枝,隨時拿下,集中一起。
五處理:剪下的枝條要及時集中清運處理,以免引起病蟲害。
3.3.2修剪標準:
--造型美觀,形態逼真;
--對綠籬修剪應確保平整,輪廓分明,一般在嫩枝抽出15CM內進行修剪。
3.3.3注意事項
--綠籬在1-3季度生長期修剪,喬木應在休眠期或秋季修剪;
--修剪高大喬木時應注意人身安全,防止人從樹上或梯子上掉下;
--作業人員在高處工作時,應將工具放穩,防止掉下來傷人。
3.4中耕除草
為提高土壤透氣性,集中營養和水分,防止雜草叢生,需要定期對管轄區域內各類植物進行中耕除草。
3.4.1每一季度定期用鋤頭或耙子對樹木(包括喬木或灌木)進行一次中耕除草,以保證營養和水分的吸收。
3.4.2連續多日下雨,雨后過兩天,水分被土壤吸收后(土不粘耙子),對板結的土壤用耙子松土,提高土壤透氣性。
3.4.3草地以人工拔雜草為主,除下雨天外,每天都可進行,在雜草結籽前拔除,拔草時要連根拔除,拔除的雜草應及時清運處理,控制雜草的繁殖,若草坪為出包代養護,則由承包方執行。
3.4.4標準
--中耕深度為5CM左右,以不損傷樹木為準。
--沒有明顯的雜草,草地純度為90%。
3.5防風防澇 為保證綠化不受狂風暴雨的損壞,應對管轄區內的綠化進行防風防澇工作。
3.5.1對新種的喬木須用水泥柱或竹桿做防護架,
3.5.2平時應注意對灌木和喬木進行培土,
3.5.3對喬木進行剪枝以減少阻風力,
3.5.4檢查保持雨水井和明溝、暗道暢通,
3.5.5對下沉的綠地進行填土改造,以保證綠地不積水,
3.5.6風雨過后對住宅的綠化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受害的樹木在12小時內根據情況,可采用鋸樹、扶正、培土、支架或拉繩等方法處理,
3.5.7支撐物或拉繩與樹桿之間墊上柔軟的東西,以防破壞樹皮。
3.6澆水抗旱
為防止土壤干燥,影響植物的生命活動,應定期對管轄區內的各種植物澆水。
3.6.1澆水應根據季節、植物品種確定澆水時間及次數。
3.6.2澆水時間夏季在早晚為宜,冬季在中午為宜,草花每天應澆兩次透水為宜,室內觀葉植物一般"見干見濕,不干不濕"的原則。
3.6.3新栽植物因根淺,抗旱能力差,蒸發量大,故應優先保證一次澆透。
3.6.4草地澆水要按順序洗,不要遺漏。
3.6.5冬季早上不澆水,夏天中午不澆水。
3.7補栽補種
為確保植物生長成型,應及時對管轄區內植物進行補栽補種。
3.7.1確定須補種的植物品名及地點;
3.7.2對須補種地翻土或打洞,加施基肥。
3.7.3挖苗或購苗,剪去包裝物以及部分枝和葉。
3.7.4補栽復土時應將土敲細,新土高出地面3-5厘米,栽上草后澆水,然后用鐵鏟拍打草皮,使新種草根部入泥。
3.7.5對新種喬木用支撐保護。
3.7.6澆水定根時一次澆透,每天早晚各澆一次。
3.7.7標準
--新種植物與原有的成行,確保與周邊的綠化環境相協調、搭配。
--確保成活率達95%以上。
3.7.8綠化人員應將植物的栽植情況、數量、變化情況說明及補種后的花木情況記錄在《綠化臺帳》上及《 組團花木補種及成活統計表》
3.8草坪養護
3.8.1在由種植草坪單位管理期間,應保持與該單位聯系,隨時提醒對草坪進行雜草、病蟲害防治及修剪,并監督執行。
3.8.2對草坪長度超過15CM時應及時修剪以免影響美觀。
3.8.3對被踐踏或枯黃的草要及時補種,養護?! ?.8.4如果草坪委托管理,需每周作一次檢查,將檢查結果記錄在《龍湖花園草坪養護檢查記錄表》上。
3.8.5綠化負責人于每周五對植物作檢查,將結果記錄在《植物、草花檢查記錄表》上。
3.9施肥應注意事項及要求
3.9.1根據綠化生長情況,以及所需的肥料選定:有機肥(垃圾肥、磨菇肥、餅肥等),無機肥(氮、磷、鉀、復合肥)。
3.9.2施肥方法:有機肥多用作基肥,即穴施、環施、溝施;無機肥(化肥)多用撒施、噴施和根施作追肥。
3.9.3施肥時間:一般在陰天或傍晚為宜。
3.9.4施肥情況記錄于《綠化部庫房領用肥料明細表》上
3.9.5要求及標準
--四多:黃瘦多施,發芽前多施,孕蕾期多施,花后多施。
--四少:肥壯少施,發芽后少施,開花期少施,雨季少施。
--四不:徒長不施,新栽不施,盛暑不,休眠不施。
--三忌:忌濃肥、熱肥(指高濕夏季)忌坐肥(指栽花時根部貼在盆底基肥上)。
3.9.6注意事項
--施追肥后及是時淋水,第二天早晨再淋一次,俗稱"回水"。
--施基肥時,肥料應充分發酵、腐熱,化肥須完全粉碎成粒狀或粉狀。
3.10病蟲害的識別與防治
3.10.1白粉病的識別:發生在葉片和嫩枝上,開始時葉片有白色小點,以葉正面為多,小點向四周擴展,形成圓形不規則的霉層,霉層互相連片,覆蓋全葉。發生旺季為3~8月。如管理不當,四季均會發生。
3.10.2白粉病的防治:注意透光,避免栽植過密,早期病葉即可摘除。發病期可噴50%退茵特800~1000倍液,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劑,50%膠體硫50~100倍液,連續三次有較好效果。
3.10.3黑斑病的識別:葉片被害初期,出現褐色小點,后擴展為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直徑5~10毫米,深褐色至黑色,嚴重時病斑可互相連接成大斑,葉片變黑,脫落或枝死,四季均有發生。
3.10.4黑斑病的防治:加強管理,施肥時注意氮、磷、鉀適當搭配,使植株健壯發育,防止植株徒長。注意栽培品種的選育,對染病的、并且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都較低的品種,應考慮淘汰。栽培處要通風透氣,光照充足,澆水適當,避免過濕。定期噴藥保護,噴花前摘除病葉,雨后還有要用清噴洗下層葉背泥土。藥劑可選用75%百茵清可濕粉劑500~8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粉800~1000倍噴液,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幾次,較好。
3.10.5青枯病的識別:本病是因細菌侵染植株根、莖引起的維管病害。幼苗感染后,植株根莖變褐腐爛,以致倒伏,生長盛期植株感染后,通常地上部分葉片突然失水干枯下垂,根部就腐爛,最后整株枯死,用刀橫切莖或根,可見乳白色或黃褐色的細菌粘液溢出。
3.10.6青枯病的防治:發病期可噴0.2%高錳酸鉀溶液或者100~200H農用鏈霉素、土霉素,并適當增施鉀肥,用10PPM的硼酸液進行外追肥,可提高病株的抗病力。
3.10.7蚜蟲的識別:蚜蟲屬同翅目,蚜科昆蟲,分布廣,種類也很多,為花木的主要害蟲,該蟲以其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體的汁液,植株被害部分生長緩慢,葉片卷曲、崎形,嚴重者脫落。該蟲在為害過程中還能傳播病毒,排泄大量密露,誘發煤煙病,使植株枝、葉呈現一層污黑覆蓋物,影響光合作用,并大大降低植株的觀賞價值。在本地區4月下旬至5月中旬、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為蚜蟲的發生盛期,為害最大,大量成蟲密集在嫩梢、花蕾和葉背為害,對植株成大量損失。
3.10.8蚜蟲的防治:清潔綠化地及花圃園地,除雜草,減少蚜蟲棲身場所以消滅越冬蟲源,秋天噴射40%氧化樂果,或40%樂果2000倍液,或者50%殺螟松1000倍液,8%敵敵畏1000倍液噴殺。如盆花則可在根部埋上3%呋喃丹粒劑5克,深度為2厘米左右,也有良好防治效果。
3.10.9蚧殼蟲的識別:蚧殼蟲種類多,分布廣,屬同翅昆蟲,此蟲以刺吸式口器在主植物上取液,使葉片出現許多黃斑,長勢衰弱,嚴重量時引起落葉。
3.10.10蚧殼蟲的防治:在一齡若蟲期噴射40%氧化樂果及25%亞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盆栽也可埋呋喃丹。對生長過密,蟲害嚴重的枝葉適當修剪,以利于通風透光,減少病蟲來源,增強植株的抗害能力。
3.10.11螨蟲識別:屬蜘蛛綱螨目,種類甚多,分布廣,繁殖迅速,危害大,多在葉片反面出現,使葉片反面產生油漬狀的紫褐色斑塊,葉片無光澤,嚴重時葉片萎黃、脫落,樹勢衰退。螨類的孳生和猖獗為害大,主要受溫度和降雨量少的影響,氣溫24~30℃,天氣悶熱的情況下,為其發生、發育的適宜條件,多雨潮濕的環境不利于其發生和發展。冬季嚴寒可使越冬雌蟲大量死亡,蟲口基數減少。若冬季和早春溫暖、干旱則越冬基數增大,在適宜條件下,翌年會孳生猖獗為害。
3.10.12螨蟲的防治:越冬期間清除易被害花卉周圍的雜草,并及時堆放漚腐,或者噴藥,以壓低越冬蟲源。藥劑方治可用50%敵敵畏1000倍液,或用20%適滿可濕粉劑1000倍液等噴殺。
3.10.13噴藥時要注意他人和自己安全,操作人員應戴好口罩及防毒面具以防中素噴藥后及時用肥皂洗手、洗臉(不能用香皂和洗衣粉)。
3.10.14每次施藥時間,藥物品種、用量、范圍應記錄在《綠化部庫房領用農藥明細表》上,以便循查。
4.0相關記錄
4.1《綠化臺帳》
4.2《綠化部庫房領用肥料明細表》
4.3《綠化部庫房領用農藥明細表》
4.4《_____組團花木補種及成活統計表》
4.5《龍湖花園草坪養護檢查記錄表》4.6《植物、草花檢查記錄表》
5.0附錄
5.1綠化員工作日記
編寫:zz 審批:zz
篇2:盟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盟東城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序號項目“z城”管理標準
1)基本要求
1.喬木植株生長正常,主枝基本完整,植株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生長季節葉片保存率高于95%。
2.灌木植株生長健壯,枝葉豐滿,主枝分布均勻合理,觀賞效果好,符合植物品種的造型特點,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
3.綠籬和色塊造型整齊美觀,輪廓清晰,高度一致,修剪及時,出現死亡或缺株應及時補栽,保存率高于93%,年成活率高于93%。
4.地被和花壇植物地被植物覆蓋率高于95%,花壇植物死亡率超過3%后能及時補栽更換。
5.草坪草坪整齊,覆蓋率高于95%。
6.古樹名木對正門口香樟書應建立檔案,制定專門養護計劃。
7.時花z城及z城以上服務標準可根據需要栽種時花。
2)綠化養護內容
1.灌溉有灌溉計劃,灌溉水下滲充足且均勻,有排澇措施;采用節水灌溉設備和措施,能利用雨水資源進行灌溉;確保在萌芽前、4月、5月、秋季、入冬前澆水,其他時間根據植物種類、生長情況和土壤墑情合理安排灌溉。
2.施肥喬木每年施肥1次至2次,灌木每年施肥3次至4次,地被和草坪植物每年施肥4次至5次,花壇植物根據生長情況進行追肥;通過有機覆蓋等方法,逐年增加土壤有機質。
3.病蟲害防治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及時掌控病蟲害的發生情況,盡量采用生物、物理方法有效防治病蟲害,減少使用化學農藥對環境的影響。
4.整形修剪喬木每年夏季、冬季各修剪1次;灌木修剪及時,全年至少修剪3次;綠籬和色塊每年至少修剪5次;冷季型草坪生長季節至少每2周修剪1次,全年至少修剪20次。
5.除草每年全面除草5次,重點綠地增加除草次數,出現雜草的綠地面積不超過總綠地面積的2%,局部雜草覆蓋率不超過綠地面積的30%,不出現20厘米以上的雜草。
6.垃圾處理綠化作業產生的垃圾和綠地內的垃圾雜物應隨時清理干凈。
3)工作檢查
1.生長季節每周至少檢查1次綠化工作。
2.編制每周綠化養護措施和工作計劃。
3.綠化檔案齊全、準確。
篇3:怎樣做好小區的綠化養護工作
怎樣做好小區的綠化養護工作
綠化養護對于住宅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對于生活的挑選都是以挑選舒適的環境為主,當然,住宅區里的環境除了空氣清新,怡人之外,還要保持好小區里的綠化環境,無論對于一個城市還是一個小區,環境的維護都是非常重要的,綠化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小區園林綠化的好處很多。一是能固土吸塵,防止水土流失:二是訥訥個降低溫度,調節空氣和氣候:三是能蒸發水分,調節空氣濕度:四是能滅菌除害,殺死大腸桿菌:五是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氫等有害氣體,凈化空氣;六是能吸收強陽光、反射光、紫外線,保護人們的眼睛;七是吸聲、消聲、減輕城市噪音;八是美化了環境,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從這些好處可以知道,小區園林綠化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就應該對其進行定期的養護以便使其維持其本身應具有的功能和對空氣的清潔。
小區園林綠化分成很多的項目,小區的園林綠化由很多植物構成,要對各個項目進行維護才能使小區綠化得到完善:草地的養護,草坪又名草皮。"坪"是地坪的意思。草坪則是用種草的方式形成的地坪。對于草地的養護工作安排是
(1)在生長季節(4-10月),每月除雜草3次,非生長季節每月除雜草1-2次,要求連根拔除。
(2)修剪修邊
(3)填坑洼,平整草地:對因市政工程等各種原因遭到破壞的草坪,即使進行平整、填坑洼、對大面積坑洼不大的草坪,利用冬季保率鋪沙填平,以保持綠地平坦。
(4)補植:對因市政工程、交通事故、人為踐踏、生長不良等造成的裸露地,即使密植草地并加強保護,保證其迅速長滿。
(5)要對草地進行有時間針對性的淋水和施肥。
小區除了草地的綠化養護外,還有其他的綠化植物需要注意養護和保養,包括樹木、地被植物、花壇等。首先,談談關于樹木的養護,樹木也是小區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風景線,它對人體也是非常有作用的,要養護好樹木就要做好工作安排去保護好它的生長環境,還要定時地進行修剪、施肥、補植、家戶書狀(板)和綁帶、松土、整理養護穴以及淋水等。
接著是地被植物,在小區里通常都會看到很多的地被植物,那么,什么是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又有哪些呢?其實地被植物與草坪同屬于地面覆蓋的植物類型,從一定的意義上講,草坪植物也屬地被植物的范疇,只是由于草坪應用的歷史已久,其生產與養護管理也與其他地被植物不同,所以才將其加以分離,而沿用著兩個不同的詞語。地被植物是指草坪植物以外覆蓋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它除了矮生的草本植物外,還包括枝葉密集的矮性灌木、竹類和蔓性植物。
地被植物能保護環境,凈化大氣,固土護坡,防止水土流失,而對于小區來說,地被植物的重要性更是不能忽視,對于小區的環境優化來說,它的功能是最大的,而地被植物也是要按生態習性和植物種類來分,最重要的還是要注重氣候和地理位置來分析,對于北方和南方的氣候來說,有些地被植物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的,對于地被植物的養護來說,由于地被植物一般面積比較大,大多數植物種類的適應性強,所以養護通常比較粗放,第一,要施肥,對于不同種類的地被植物要不同時間的施肥才能保證其正常的生長,第二,澆水,第三,修剪,第四,病蟲害防治,第五,更新。
然后是花壇的養護,花壇也是小區綠化中的一大亮點,因為花壇是植物造景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其可經常更換花木種類圖案,因而能創造四季富有變化的景觀效果?;▔前迅鞣N不同色彩的花卉種植在幾何形輪廓或自然式的植床內,以突出鮮艷的色彩或精美華麗的紋樣來體現裝飾效果的一種花卉應用形式,其表現的是群體美,對于花壇的養護也是要花心思和用心才能更好的展示它的美感。
而對于一個小區來說,花壇的布置、類型以及花的種類也使要好好考慮,而花壇的觀賞效果,除了設計的圖案、栽植花苗的質量和施工水平等因素外,保證花株的正常生長和開花繁盛艷麗,或觀葉植物的整齊一致也使很重要的,這必須依賴于精細的養護管理。
一、澆水和施肥。
在花壇植床土壤變干時,應及時澆水不足土中水分的不足。澆水的時間視季節而定。如夏天澆水應在造成或傍晚進行,一般宜在造成8時及下午5時左右進行,避免中午前后高溫時澆水,否則土壤溫度高,水的溫度低,澆水后會使土壤驟然下降,不利于花苗對水分的吸收與生長。冬天的澆水應以中午為宜,春秋季的澆水則可隨時進行。澆水的數量要充足,但不能水量過大。為了保證花壇中花株的正常生長于開花,除在栽植時施入基肥外,在種植后也應根據需要進行幾次追肥,特別是種植的花苗較小時,更要增加施肥的次數,促使花株的發根和生長健壯。
二、也要注意除草和修剪
三、補植。
對花壇中出現的缺苗,應及時進行補種。補種花株的品種、色彩、大小與高低,都應與花壇植床的花苗相一致。
四、防治病蟲害。
對出現的病蟲害應及時進行防治?;瘜W防治噴藥時,要掌握和施的濃度,以免產生藥害。
綜上所述,小區的綠化養護就要加緊保護以上植物的生長,但是對于植物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澆水和施肥,以及防治病蟲害,植物對于一個環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凈化器和美觀環境的美化器。不同小區所要求的綠化養護要求不同,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要給予植物必要的呵護和愛護,并重視其在人類生存環境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