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區委黨務公開情況工作報告(4)

5376

  20**年區委黨務公開情況工作報告

  區委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和省、市全會精神,以***為統領,緊緊圍繞建設最適宜居住的“品質之城、美麗之洲”戰略目標,實施“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一年來,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在黨務工作上,主要做了以下十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年度經濟社會發展和黨建工作目標實施完成情況

  預計全年實現生產總值518億元,工業總產值1322.72億元,農業總產值55.7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94億元,財政總收入100.07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9.6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6087元、13956元。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鄉統籌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現代都市農業經濟平穩發展,工業經濟企穩回升,科技創新取得新成果,服務業經濟成為拉動gdp增長的主力軍。文物保護、文化事業和文創產業協調發展,環境建設成效明顯,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投資創業環境持續優化。平安法治建設得到加強,安全生產和社會治安形勢繼續保持穩定。社會民生不斷改善,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8869人,全區參加各類養老保險人數達44.88萬人,參加各類醫療保險人數達80.13萬人。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健全完善黨建工作投入保障機制,不斷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大力開展學習力、創新力、執行力“三力提升”活動,扎實開展反腐倡廉專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打造誠信淳樸、公平高效、風清氣正的“勤廉”。

  二、區委重大決策

  (一)實施“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區委審議并通過《關于實施“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決定》,提出運用項目化管理,實施“項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責任化、責任考評化”的理念狠抓項目推進。依靠項目建設張揚優勢、配置資源、集聚資金,加快城市化、工業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依靠項目建設調整結構、培植后勁、涵養財源,保持經濟平穩增長;依靠項目建設優化環境、促進平安、保障民生,保持社會安定團結;依靠項目建設撬動整體工作邁上新臺階,推動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

  (二)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經濟轉型升級

  區委審議并通過《關于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決定》,準確把握國際國內產業發展趨勢,深入分析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科學確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總體目標、基本原則、主體框架和保障措施,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化、集群化、總部型、創新型的扎根于優秀歷史文化、茁壯于高新技術產業、繁茂于現代服務業的常青樹型“3+1”現代產業體系。

  三、年度黨內重大活動

  (一)學習實踐***活動

  堅持“推項目保增長,共建品質之城;優環境重民生,共享美麗之洲”的實踐總載體,全區201個黨委、203個黨總支、2180個黨支部,48729名黨員分兩批參加活動。目前,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已經圓滿結束,群眾滿意度測評達99.8%;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正在開展中?;顒又?,堅持理論武裝,先后開展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541次、舉辦專題培訓1053期,組織巡回宣講244場,培訓黨員干部近5萬人次,撰寫體會*1582篇。堅持開門納諫,召開民主懇談會111次,組織“民情連線”網上直播6次,征集到意見建議1206條。堅持邊查邊改、立改立行,全年共明確整改舉措1075項、整改項目641個。堅持特色引領,深入開展“理論武裝、項目管理、民生保障”等八大專項行動,組織開展“學先進、作表率、促發展”大討論、“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整頓調整基層黨組織”等活動,共開展大討論437次,落實便民、利民、惠民舉措169項,有效破解發展瓶頸。

  (二)開展學習力、創新力、執行力“三力提升”活動

  在學習力提升活動中,廣泛開展“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活動,組織領導干部學習法律及相關法規解讀,開通活動專題網頁和讀書,組織開展“城市論”、“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專題讀書會,舉辦“浦東開發的成功經驗與生動實踐”等系列專題講座,開設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城市建設(規劃)專題研修班、黨建理論與組工業務研修班、現代產業研修班等專題培訓,幫助領導干部開拓視野,更新觀念。在創新力提升活動中,開展黨政創新工作申報評比,“金點子”征集等活動,征集到創新工作方案105項、“金點子”242條。在執行力提升活動中,完善執行績效考核制,嚴格落實問責制,強化日常監督機制,重點對年度綜合考評目標任務進展、人大政協建議提案辦理、創建省級生態區、政府實事工程、土地工作以及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交辦等方面工作進行了跟蹤、督查和通報。

  確把握國際國內產業發展趨勢,深入分析產業發展的比較優勢,科學確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總體目標、基本原則、主體框架和保障措施,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化、集群化、總部型、創新型的扎根于優秀歷史文化、茁壯于高新技術產業、繁茂于現代服務業的常青樹型“3+1”現代產業體系。

  三、年度黨內重大活動

  (一)學習實踐***活動

  堅持“推項目保增長,共建品質之城;優環境重民生,共享美麗之洲”的實踐總載體,全區201個黨委、203個黨總支、2180個黨支部,48729名黨員分兩批參加活動。目前,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已經圓滿結束,群眾滿意度測評達99.8%;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正在開展中?;顒又?,堅持理論武裝,先后開展理論中心組專題學習541次、舉辦專題培訓1053期,組織巡回宣講244場,培訓黨員干部近5萬人次,撰寫體會*1582篇。堅持開門納諫,召開民主懇談會111次,組織“民情連線”網上直播6次,征集到意見建議1206條。堅持邊查邊改、立改立行,全年共明確整改舉措1075項、整改項目641個。堅持特色引領,深入開展“理論武裝、項目管理、民生保障”等八大專項行動,組織開展“學先進、作表率、促發展”大討論、“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整頓調整基層黨組織”等活動,共開展大討論437次,落實便民、利民、惠民舉措169項,有效破解發展瓶頸。

  (二)開展學習力、創新力、執行力“三力提升”活動

  在學習力提升活動中,廣泛開展“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活動,組織領導干部學習法律及相關法規解讀,開通活動專題網頁和讀書,組織開展“城市論”、“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專題讀書會,舉辦“浦東開發的成功經驗與生動實踐”等系列專題講座,開設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城市建設(規劃)專題研修班、黨建理論與組工業務研修班、現代產業研修班等專題培訓,幫助領導干部開拓視野,更新觀念。在創新力提升活動中,開展黨政創新工作申報評比,“金點子”征集等活動,征集到創新工作方案105項、“金點子”242條。在執行力提升活動中,完善執行績效考核制,嚴格落實問責制,強化日常監督機制,重點對年度綜合考評目標任務進展、人大政協建議提案辦理、創建省級生態區、政府實事工程、土地工作以及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交辦等方面工作進行了跟蹤、督查和通報。

  向聯系、代表視察評議等制度,進一步落實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

  五、領導班子和干部、人才隊伍建設

  (一)干部隊伍建設情況

  全年共提拔區管領導干部29人,其中:提拔擔任區管正職4名,提拔擔任區管副職23名,確認正處級2名;交流干部61人;現職班子領導改任非領導職務6人;調研員、副調研員按規定到齡辦理退休21人,其中調研員12人,副調研員9人。共選派了164名中青年干部到大東安社區綜合改造工程、西溪濕地三期工程、南湖綜合整治保護工程、超山綜合整治和保護利用工程、項目辦、信訪局、拆違辦等重點工作一線進行掛職鍛煉,選派27名中青年干部為第二批投資項目審批代辦員。

  (二)人才隊伍建設情況

  開展區人才獎、重才愛才先進單位評選暨有突出貢獻人才住房申購活動。通過評選,汪力成等17位優秀人才分別獲得杰出人才獎、突出貢獻人才獎、優秀中青人才獎,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榮獲重才愛才先進單位稱號;同時,陳亮亮等25位優秀人才獲得區有突出貢獻人才住房申購資格。舉辦2次大型人力資源交流大會,1次創業項目展示會暨人力資源招聘會,4次組團參加大中型城市人才招聘會。引進各類人才2804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者160名。開展創業帶就業專項行動,市大學生創業園()掛牌成立,新增20個大學生見習基地,5個共青團見習基地,3個女大學生實訓基地。為26名大學生出具自主創業證明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其中8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分別獲得商業貸款貼息、房租補貼以及無償資助,最高扶持金額達到20萬元。推選1名海歸人才列入國家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千人計劃”名錄。

  (三)領導干部公務活動情況

  區委嚴格執行《關于進一步加強因公出國(境)管理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規范領導干部因公出國(境)的審批。年度內,審批區級領導干部因公出訪19批19人次,其中,招商引資7批7人次,友好訪問2批2人次,學習培訓5批5人次,項目考察5批5人次。審批區管領導干部因公出國(境)42批81人次,其中,學習培訓8批11人次,招商引資18批41人次,項目考察14批23人次,友好訪問2批6人次。

  (四)老干部工作

  開展“祖國頌”全區老干部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系列活動,全年組織老干部學習活動累計達61場次,4750人次。夏季高溫季節集中開展“走訪慰問百名老干部”活動,全年對老干部各類走訪慰問累計達500余人次。辦理22件離休干部高齡護理補貼、病殘護理補貼的審批工作,開展第三批區級“示范性老干部黨支部”評選工作。

  六、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

  (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基本情況

  全區共建有基層黨組織3035個,其中黨委194個,黨總支193個,黨支部2648個。共有黨員51689名,其中正式黨員50021名,預備黨員1668名,女黨員11830名。全年共發展新黨員1349名,其中女性506名,占37.5%。預備期滿的黨員1672名,其中轉為正式黨員的1635名,占97.8%;預備期滿尚未討論或審批的23名,占1.4%;延長預備期的12名,占0.7%,預備期未滿被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2名,占0.1%。

  (二)基層黨建工作

  按照城鄉統籌發展要求,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調整后全區黨委建制的村(社區)為144個,黨總支建制的村(社區)為110個,支部建制的54個,現有二級黨支部1106個。認真落實村主要負責人基本報酬財政統籌,區財政每人每年補助1萬元和1.5萬元,完善村干部社會保險制度,區財政給予補助30%。積極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公開招考選拔88名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到農村(社區)工作,全面提高社區工作者待遇。建立區委社會工作黨工委,全區20個鎮鄉(街道)、128個建黨組織的社區全部建立黨的社會工作組織。將社區黨建工作經費與黨建考核相掛鉤,根據黨建考核情況,按每個社區每年4—6萬元的標準落實黨務工作經費補助。深入開展“強信心、促發展”先鋒行動,全區488名領導干部共走訪企業1037家,現場幫助解決問題590個,2167名黨員干部共走訪企業3004家,現場解決問題1549個。積極開展“結百村”活動,至底城鄉黨組織開展互動224次,為結對村上黨課50次,聽課黨員2778人次,機關黨員與結對村困難黨員結對220對,上門慰問297人次,慰問金額(含實物)209832元。

  (三)“黨建月”和“雙爭雙評”活動情況

  在“黨建月”和“雙爭雙評”活動中,全區共有2560個基層黨組織參加評議,其中評為一類支部的2521個,二類支部的39個;有49200名黨員參加評議,被評議為不合格黨員的71名,其中要求限期改正錯誤的52名,勸退的4名,除名或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15名。通過評議,共表彰先進基層黨組織191個、優秀共產黨員863名、黨員積極分子2423名、優秀黨務工作者175名。

  (四)構建黨組織服務黨員、群眾網絡

  按照“區域統籌、集中配備、集約共享”的方式,加強區、鎮鄉(街道)、社區黨員服務中心和黨員個體服務站建設,構建服務黨員群眾工作新平臺,全年共建立黨員服務中心(站)200個,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383名,初步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全區的服務網絡。實現黨員服務中心(站)面向全社會開放,為黨員、群眾提供政策咨詢、理論教育、黨員活動等服務,共舉辦培訓284期,培訓人員8193名;開展各類活動380次,參加人員達310人次,真正將黨員服務中心建設成“黨員之家”、“群眾之家”。

  (五)黨費收繳、管理和使用

  至底,區管黨費結存為3554902.64元。,區管黨費總收入為4350187.6元,其中黨員上繳黨費3176432.84元,黨費利息9134.76元;省、市委組織部下撥慰問經費80600元;區財政下撥慰問、表彰經費1065000元;其他收入19020元。,區管黨費共支出93064.1元,其中:上繳****市委組織部350000元;下撥到各鎮鄉黨委、街道黨工委和區級機關主管部門黨組織以及區紀委、區委宣傳部的黨員教育經費1906777.5元;表彰先進830000元;訂購《黨建文匯》、《黨建研究》等各類學習資料111031.4元;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經費68元;黨建示范點創建補助經費0元;印制黨員掛歷160200元;印制《入黨志愿書》等其他開支31015.2元。截止12月31日,收支相抵后,區管黨費共結存3812026.14元。

  七、反腐倡廉和黨風廉政建設

  (一)深入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貫徹全省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嚴格執行“三書兩報告”制度,由區委、區政府領導帶隊,開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重點檢查。開展落實《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情況專項檢查,對區財政局等單位開展巡視工作,對黨內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出具整改建議書。著力探索腐敗風險預警機制建設,繼續實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聯系卡制度。進一步完善具有特色的懲防體系建設,認真實施《區懲防體系建設—行動計劃》,分解49項任務,確定牽頭部門,規定時間節點,明確工作要求,狠抓工作落實。

  (二)扎實開展“陽光行動年”活動

  扎實推進以打造“陽光政務”、鑄造“陽光工程”、營造“陽光文化”、塑造“陽光形象”為主要內容的“陽光行動年”活動。依法清理和規范行政權力,對38個部門的行政權力進行全面清理和統一編碼,編制職權目錄7570項,制作權力流程圖1000余份。全面推進“數字監察”系統建設,對17個部門155類行政許可事項開展數字監察。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公開行政權力7000余項。

  啟動“網上行政服務中心”,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的監管,對投資額在10億元以上的政府投資重點項目,聘請專員實行全程效能監察。創建陽光工程網站,針對招投標、工程變更、中介機構代理等容易發生腐敗行為的重點環節進行公示,實現同步監管。

  (三)扎實開展反腐倡廉教育

  舉辦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報告會,深刻剖析近年來我區發生的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件,組織全區860余名區管領導干部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貪官心理檔案》,全面推進崗位風險廉政教育。組織開展區第三期黨風廉政建設講習活動和首屆村級紀檢組織負責人培訓班,開通區政府局域網廉政教育平臺,進一步深化廉政文化“六進”示范點創建活動。認真組織第二屆中國(浙江)廉政故事大獎賽,召開4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新聞通氣會。

  (四)強化監督檢查工作力度

  以西溪綜保三期工程為重點,加大對新增中央投資使用情況的監管力度。切實加強對節能減排、土地市場、社?;?、住房公積金管理的監督檢查,積極開展“小金庫”和容積率調整專項治理活動。開展鎮鄉(街道)“三資”管理情況和4200萬元市民消費券發放、使用情況的專項檢查。堅持開展民主評議行風活動,創建市級“人民滿意基層站所”6家;積極開展專項治理,規范教育亂收費30余萬元。扎實開展“公述民評”活動,邀請民評代表1500名,收到各類意見建議近200條。清理規范全區評比達標表彰活動302項,查處7起黨員干部和公務人員的酒后駕車事件。進一步強化機關效能監察投訴工作,共辦理執法糾風投訴55件,效能投訴123件。

  (五)不斷加大懲治腐敗力度

  全區紀檢監察組織共立案94件94人,結案93件93人。在被查處的黨員干部中,涉及副處級干部2件2人,科級干部15件15人,追究刑事責任26件26人,共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74余萬元。充分發揮查辦案件的治本功能,組織33個單位3余名黨員干部參加職務犯罪案件公開庭審旁聽活動。

  六)加強紀檢監察組織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加強縣級紀檢監察機關建設有關精神,加強區紀委常委會班子建設,注重發揮區紀委委員作用。深入推進派駐紀檢監察機構統一管理工作,加強基層紀檢監察組織規范化建設,配齊配強鎮、村兩級紀檢班子。組織開展第三期黨風廉政建設講習活動,對45名新任紀檢干部進行專題培訓。組織全區首屆村級紀檢組織負責人培訓班,273名村級紀檢監察干部參加了培訓。

  八、宣傳思想和文明創建工作

  (一)理論武裝工作

  加強黨的**大、**屆四中全會精神學習宣傳,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加強和改進中心組學習,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的通知》。設立“領導講壇”,加強“美麗洲大講堂”及其它學習平臺建設,舉辦“領導講壇”5期,組織理論宣講120余場,發放《區實踐***典型事例》等資料4萬多冊。加強基層黨校規范化建設,評定優秀基層黨校5所。

  (二)文創產業發展

  提出建設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綜合示范區目標,完善財稅扶持政策、建立統計調查制度、設立大學生自主創業扶持資金。推進創意良渚、創意西溪和創意臨平基地建設,規劃設立創意徑山基地,人民書店、大禹影視、“阿里”網站等一批項目有效推進。舉辦“大遺址保護良渚”、“良渚?中華玉文化中心第二屆年會”,舉辦首屆中國超山梅花節,承辦第2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典禮。參加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承辦“西溪樂活節”等兩個分會場活動。

  (三)公民思想道德建設

  堅持“清潔綠化健康文明”四位一體,大力開展“迎國慶、創文明,百日治百難”等活動,深化“九項機制”建設和“八個專項”整治,破解庭院整治、“牛皮癬”、馬路市場、廢品收購點等熱點難點問題。加強省級示范本明城區長效管理,深化“雙百結對、共創文明”、“鄉風評議”活動。加強“相約周末”、“公民道德宣傳月”、“五個一”鄰里文化節等活動品牌建設,開展活動6000多場,參與群眾超過120萬人次。落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10件實事、10項活動。

  (四)輿論引導工作

  組織“項目建設行動年”、“主攻工業、決戰工業、穩定工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深入學習實踐***活動、“三力提升”、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學習貫徹**屆四中全會精神等重大主題宣傳活動。開展“感動——尋找身邊的楷模”宣傳活動,大力弘揚原創、首創、創新、和諧的精神。積極探索黨政、媒體、市民三位一體“以民主促民生”機制,區級媒體開設“熱線600”、“民生熱線”等欄目。

  (五)對外宣傳工作

  大力宣傳實施“六大戰略”的重大決策、巨大成就。精心組織超山梅花節、中國戲劇梅花獎頒獎儀式、中國茶圣節、竹筍節等節慶活動宣傳,精心組織“地鐵高鐵時代”、“法治指數”等特色亮點工作宣傳。借助“良渚”、“中華玉文化中心”和中央臺《藝術人生》欄目“重陽節”特別節目,加強良渚文化宣傳。加強大型招商活動宣傳,打響“我夢想中創業的地方”品牌,獲得“聯合國最佳生態和諧環境美麗區”稱號,被達沃斯評為“最具投資價值區”、“最具人文魅力區”。

  (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加強文藝創作扶持,扶持文藝作品21件?!陡哳^竹馬》、《看一眼一百萬》、《全民健身舞》等文藝作品獲國家級獎勵。加強基層公共文體設施建設,新建健身苑點177個、籃球場30個。舉辦第四屆藝術節、新年音樂會、元宵燈會等活動,承辦市第20屆“三江”歌手大賽決賽等賽事。編纂《歷史文化研究》,《南湖文化》卷出版發行。加強文物保護工作,我區被命名為“全國文物工作先進區”。舉辦第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月系列活動,我區絲織技藝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社區。

  九、愛國統一戰線工作

  (一)多黨合作工作

  區委出臺《區統一選派區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擔任民主監督員工作辦法(試行)》,區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區政府工作部門與民主黨派、工商聯對口聯系的通知》,首批選派75名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擔任25個部門的民主監督員。組織黨派開展調研和為社會服務活動。對因工作調動辭去政協委員職務的10名委員及時進行了增補。協助民進支部完成屆中班子成員調整,協助農工民主黨支部成立總支部,協助各民主黨派支部考察發展新成員7人。

  (二)民族宗教工作

  依法維護少數民族合法利益和權益,組織開展少數民族人員調查。做好宗教場所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272處隱患進行了整改治理,落實資金165.569萬元。開展創建“和諧寺觀教堂”活動,提高宗教場所規范化管理水平。做好敏感時期民族團結和宗教穩定工作。積極主動地做好“徑山旅游大開發”和“超山風景區綜合整治和保護利用”等重點項目中的宗教文化配套建設工作。成功舉辦了首屆區“和諧杯”民族宗教趣味運動會。

  (三)港澳臺海外工作

  以引資引智、牽線搭橋為重點,先后引進接待海外專家、留學人員、海外僑領14批300余人次來考察,實現兩個投資項目約6200萬美元資金落戶。促成創新基地被列為省僑辦系統引智引資重點聯系(支持)單位。廣泛開展僑法宣傳活動,閑林鎮方家山社區被國務院僑辦授予“全國僑務系統**普法僑法宣傳角”稱號。開展融資暖春服務行動,為臺資企業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出謀劃策。加強與臺灣南部地區公務人員的交流,協助相關部門成功舉辦臺灣美食節活動。順利完成“區第二屆出國留學人員家屬聯誼會代表大會”換屆選舉工作。

  (四)新社會階層工作

  指導新社會階層人士開展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以區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為平臺,開展聯絡聯誼。開展首屆“創業之星”評選活動,首批30位非公經濟人士當選。開展“雙服務”活動幫助民營企業提升抗擊金融風暴的能力。成功舉辦首屆民營企業文藝調演活動,指導北京商會召開好京津地區籍大學生聯誼會。

  十、平安和民主法治建設

  (一)平安建設

  首次被中央評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開展“三電”、“打黑除惡專項斗爭”,打擊整治“兩搶”犯罪大會戰,全年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3360起,同比上升5.96%。進一步發揮鎮鄉(街道)綜治工作中心作用,全區320個村、社區全部建立“和事佬”、“平安議事會”等組織。深入推廣“社會公共安全視頻網絡監控系統”建設,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探索實踐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深入開展領導干部下訪接訪及重信重訪專項治理活動,被省、市評為國慶期間信訪穩定工作良好縣(市、區)。妥善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共受理各類矛盾糾紛8901件,調解成功8662件,成功率達97.3%。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狠抓“三合一”企業、交通事故黑點隱患和酒后駕車等嚴重違法行為整治,安全生產事故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數連續五年保持負增長。

  (二)民主法治建設

  制定出臺了《“法治”建設相關工作制度》,公布“法治指數”—71.84,連續兩年被省委命名為浙江省創建“法治縣(市、區)”工作先進單位。扎實推進“**”普法教育,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工作,出臺《區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職責》,組織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百余名法律工作者,擔任全區310個村(社區教趣味運動會。

  (三)港澳臺海外工作

  以引資引智、牽線搭橋為重點,先后引進接待海外專家、留學人員、海外僑領14批300余人次來考察,實現兩個投資項目約6200萬美元資金落戶。促成創新基地被列為省僑辦系統引智引資重點聯系(支持)單位。廣泛開展僑法宣傳活動,閑林鎮方家山社區被國務院僑辦授予“全國僑務系統**普法僑法宣傳角”稱號。開展融資暖春服務行動,為臺資企業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出謀劃策。加強與臺灣南部地區公務人員的交流,協助相關部門成功舉辦臺灣美食節活動。順利完成“區第二屆出國留學人員家屬聯誼會代表大會”換屆選舉工作。

  (四)新社會階層工作

  指導新社會階層人士開展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以區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為平臺,開展聯絡聯誼。開展首屆“創業之星”評選活動,首批30位非公經濟人士當選。開展“雙服務”活動幫助民營企業提升抗擊金融風暴的能力。成功舉辦首屆民營企業文藝調演活動,指導北京商會召開好京津地區籍大學生聯誼會。

  十、平安和民主法治建設

  (一)平安建設

  首次被中央評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區”。開展“三電”、“打黑除惡專項斗爭”,打擊整治“兩搶”犯罪大會戰,全年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3360起,同比上升5.96%。進一步發揮鎮鄉(街道)綜治工作中心作用,全區320個村、社區全部建立“和事佬”、“平安議事會”等組織。深入推廣“社會公共安全視頻網絡監控系統”建設,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探索實踐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深入開展領導干部下訪接訪及重信重訪專項治理活動,被省、市評為國慶期間信訪穩定工作良好縣(市、區)。妥善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共受理各類矛盾糾紛8901件,調解成功8662件,成功率達97.3%。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狠抓“三合一”企業、交通事故黑點隱患和酒后駕車等嚴重違法行為整治,安全生產事故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數連續五年保持負增長。

  (二)民主法治建設

  制定出臺了《“法治”建設相關工作制度》,公布“法治指數”—71.84,連續兩年被省委命名為浙江省創建“法治縣(市、區)”工作先進單位。扎實推進“**”普法教育,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工作,出臺《區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職責》,組織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百余名法律工作者,擔任全區310個村(社區首屆“創業之星”評選活動;區殘聯積極開展創建全國殘疾人工作示范城區,出臺《關于實施重度殘疾人托(安)養工程的通知》等六個扶殘惠殘配套政策;區文聯創建文藝界首批“名人名家工作室”,組織開展“猜想良渚”故事征文活動;區關工委聯合文明辦、教育局開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青少年——60年歷程,60年輝煌”系列主題教育活動360場,受教育者達16萬人次;區老齡委開展困難老人、高齡老人、百歲老人、特殊貢獻老人“送溫暖”活動,慰問老人24496人,慰問金358.2萬元。

  十二、重大改革事項

  (一)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

  撤銷區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和區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組建區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區國資辦是我區企業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機構,隸屬于區人民政府管理,實行主任負責制,內設綜合管理科、運營監管科、財務審計科等3個業務科室。為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和企業國有資產監管工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國有資產監管工作的意見》,對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發展和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方面制定了具體的規定。

  (二)區發改局體制機制改革

  對區發改局(糧食局、物價局)工作體制、機制、用人等方面進行綜合改革,統一整合區發改局、糧食局、物價局的人財物資源,優化完善內部科室設置,開展下屬事業單位改革,并進行領導班子副職的全區公開選拔、中層干部面向區級機關競爭上崗、一般干部雙向交流。新產生的6名副職領導干部中有1名女干部,平均年齡為38歲,學歷均在大學以上;局內設科室由15個減少為10個,下屬單位由6個減少為5個,中層干部平均年齡由歲降為37歲,大學及以上學歷人員由占比83%提高到了87%;全局包括中層干部在內有30名同志進行了崗位交流,交流面達到了44%。

  (三)改革完善全區大培訓體系

  出臺《關于改革完善全區教育培訓體系的若干意見》,統籌全區培訓,整合教學資源,統一計劃,分類實施。舉辦主體班培訓20個班次,參加培訓人數2200余人次。舉辦非主體班多個班次,培訓人數約4.5萬人次。開展企業家培訓,培訓企業家200人以上,培訓企業經營管理著1500余人次。舉辦“美麗洲大講堂”,邀請專家學者和區領導作專題講座,共16場,培訓5000余人次。選送參加市委黨校城區主體班150余人次。

  十三、重點項目推進

  重點項目推進形勢良好,省、市重點項目當年完成投資69.99億元,為年度計劃的122%,投資額完成位居市各區、縣(市)第一位。重點商貿物流項目順利推進,麥德龍購物廣場、浙江金恒德國際汽車物流廣場(一期)、宏豐家居城、灣國際建材裝飾城等項目建成營業。旅游文化項目全力推進,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西區)“五一”期間正式對外營業,運河綜保(段)工程塘棲五街項目國慶節期間精彩亮相,超山“十里香雪海”勝景重現。以“一副三組團”為重點,積極推進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臨平副城主要推進邱山隧道拓寬、臨平汽車總站、東湖路南北綜合整治、大東安社區改造、西大門整治、地鐵1號線段、石大公路到09省道連接線、320國道及09省道改造提升、區一院主體遷建等工程。組團主要完成中學、倉前中學、江南茶葉市場等項目,推進南湖滯洪區綜合整治、高教路二期、區二院病房大樓、創新基地配套設施等項目。良渚組團順利推進東西苕溪防洪工程東苕溪安溪段退堤、104國道良渚至古墩路連接線、港區疏港道路、區仁和水廠、110千伏電力輸變工程、仁和散雜區一期、仁和石化區一期等工程。瓶窯組團主要建成彭公竹制品市場、社區衛生院等項目,推進東苕溪北塘加固、杭長高速公路段等工程建設。

  區委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屆四中全會和省市委全會精神,以***為統領,繼續堅持“城市化引領”、“工業強區”、“服務業大區”、“文化名區”、“環境立區”、“民主民生”六大發展戰略,繼續堅持強化項目建設和管理,繼續堅持開展“三力提升”活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團結帶領全區人民合力建設最適宜居住的“品質之城、美麗之洲”。

篇2:花荷街道黨務公開監督檢查制度

花荷街道黨務公開監督檢查制度

  1、凡屬《中國共產章程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和其它黨內法規要求公開的黨務,凡不涉及黨內秘密和工作機密的,都要全面公開。

  2、各黨組織成立黨務公開監督小組,聘請黨務公開監督員。黨務公開監督檢查工作由黨務公開監督小組負責。

  3、黨務公開監督員的資格條件: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處事公正,堅持原則;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聯系實際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較好地發揮監督作用。

  4、黨務公開監督員的主要職責:對各級黨組織黨務公開的內容、形式、時限等提出合理化建議;及時收集、反饋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并向黨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饋;監督黨務公開工作的落實,監督黨員、群眾意見建議的辦理情況;參與黨務公開工作的有關會議和活動;向黨員、群眾宣傳黨務公開的相關政策;認真填寫《黨務公開監督員工作記錄簿》。

  5、黨務公開監督員聘任期限一般為三年,聘任期滿可以續聘,最多聘任兩期;受聘期間如不認真履行職責或發現有不宜擔任監督員的行為,應取消其資格。

  6、各黨組織有條件的要設立專線監督舉報電話。黨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定期組織監督員對黨務公開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對監督員在日常工作和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存在問題,組織人員進行跟蹤督查,要求有關部門限期整改,并將整改結果及時向監督員反饋。

篇3:C街道黨務公開考核評價制度

  C街道黨務公開考核評價制度

  一、考核評價工作的原則是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注重實效。

  二、考核評價工作堅持每年開展一次,可以和當年的黨建工作考核、政務公開工作考核或其他綜合性考核結合起來。

  三、考核評價內容:

  1、黨務公開工作組織機構組建情況。

  2、年度黨務公開工作部署安排和任務完成情況。

  3、黨務公開載體建設、維護、管理和運行情況。

  4、黨務公開制度和長效機制建立和落實情況。

  5、有關黨務公開工作的宣傳情況。

  6、黨員、群眾對黨務公開工作的評價情況。

  四、考核評價方法和程序:

  1、被考核評價單位開展自查并上報年度工作總結。

  2、聽取被考核評價單位開展黨務公開工作的情況匯報。

  3、查閱臺帳資料和載體建設。

  4、組織黨員、群眾對黨務公開工作進行滿意度測評。

  5、街道黨務公開領導小組進行綜合評定。

  6、將考核評價結果向被考核評價單位反饋。

  五、考核評價結果運用:

  1、考核評價結果向街道工委報告,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和改進黨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2、考核評價結果納入黨建目標管理考核之中,作為基層黨(總)支部“三為一創”活動考核的重要指標。

  3、對黨務公開考核評價中成績突出的單位及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