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學習學講計劃心得體會(2)

3760

  學習學講計劃心得體會

  近期,我校組織學習了教育局《關于實施的意見》文件精神,現將感受心得匯報如下。

  我通過學習學講計劃,許多年存在的困惑解開了,一直求索的方法找到了。感觸很多現就其中一點談下自己感受。多年來一直把握不好教師怎樣講,講多少,講什么,但是看到《學講計劃》中的對教師行為的“五步”后,心中的困惑就煙消云散了。

  教師行為的“五步”。教師要變課堂教學的“主宰者”為學習活動的指導者、組織者、協助者。教師對教學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學情的掌握、對教學的設計、對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對深化學習問題適當點播、有針對性地指導上。

  教師要做“站在學生后面的”參與者,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逐漸從講臺上“走下來”,要更多地“參與”到小組學習中,駐足在學生的課桌旁。要強調教學方式轉變中“生進師退”、“學進教退”的理念,具體體現在“五步”的要求上。

  “讓一步”:在指導學習預習時,不要“嚼爛再喂”,要“讓一步”空間,讓學生自主發現、感知,提出問題;

  “慢一步”:在解決學生預習中的問題、學習中的基本問題時,不要忙于指出問題、給出答案,要“慢一步”挑明,給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留下“講出來”的“話題”;

  “退一步”:在交流展示、質疑拓展中,不要變成“教師秀”,要“退一步”,把黑板和講臺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講出來”;

  “停一步”: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要在教室中盲目走動,要注意發現有問題的學生,要“停一步”,在需要幫助和指導的學生課桌旁駐足觀察,發現問題,“一對一”教學;

  “緩一步”:在教學任務即將完成時,不要急于總結、概括,要“緩一步”,給學生留想一想、悟一悟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講出來”學習成果。

  “五步”的落實,并不是教師不講,而是以如何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的前提下,把握講的“度”。關鍵時刻教師的講是必要的有些知識,教師不講,學生就不明白。對學生模糊不清的東西,錯誤的東西,教師不引導、不點撥、不講解就不行。所以教師講應該是精要的講,應該精心選擇和設計自己的“講解點”和“點講”。這就要求老師更加用心備課。

篇2:《學講計劃》學習心得體會

《學講計劃》學習心得體會

黃海桃

“學進去講出來教學方式”(簡稱“學講方式”)這一學講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剛開始接觸時,在課堂中總是有一些茫然。學校通過一系列的學習研討活動和專家引領講座,讓我對學講計劃有了更深層次地了解。

“學講方式”是以學生自主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作為主要教學組織形式,以“學進去”、“講出來”作為學生學習方式的導向和學習目標達成的基本要求的課堂教學方式。

通過學習我了解實施學講計劃的幾個環節有:

1、明確目標:是學習任務導引。導入的形式可靈活多樣,老師的語言要盡可能地精煉、精辟;揭示學習目標時要明確、精要、可操作,要使大部分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達到。

2、學生自學:是后續學習的基礎。要求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發現疑難,提出問題,上課時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先自主學習,再交流合作。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各學科要于課前布置預習作業,在學生使用的教學案的導學任務單中明確布置,預習作業務必簡明扼要,承上啟下。

3、演練展示:是固化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布置學生演練任務,學生首先獨立完成,然后請若干小組選出一名代表上臺展示本組的預習成果。展示的形式倡導多樣化,或講述、或提問、或辯論、或表演,教師要作出及時評價,可以借助黑板、投影等諸媒體,由學生報告學習成果,引導其他學生整理學習內容,理清問題解決思路,培養學生觀點概括、問題表述和問題解決以及表達、交流等綜合能力。

4、質疑拓展:

在小組研討的基礎上,把共性的問題、組內尚未解決的問題、需要拓展探究的問題,通過組際競賽、互教互議、教師指導等方式,進一步加以解決,發展學生推理性、批判性思維。

5、目標檢測:是評價、反饋、矯正的環節。通過提問、觀察、測試等手段,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學習成就,練習量要適中,題目要有代表性,為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演練的習題可根據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分為必做題,選做題。給學生提供明確的反饋,指導學生查漏補缺,提高當堂目標達成度,真正落實“堂堂清”。

教學最后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結反思”,這是建立知識聯系,領悟學習成果的環節。引導學生概括、小結課堂上學習內容,繪制知識結構圖、思維導圖,領悟學習方法、思維模式,增強學習習慣養成的自覺。

在學講計劃中,我的困惑在于我感覺一年級學生的傾聽能力自主比較薄弱,每堂課積極發言的學生較多,但能做到認真傾聽的學生還不夠多,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傾聽遠比發言更加重要以及他們不能去交流所想。傾聽的能力培養在今后學講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點。

通過對學講方案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明確了:作為一名當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僅傳授的是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與策略,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好的方法不僅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是靈活的,是復雜的,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學講方式的應用不是將教師從課堂中解放出來,相反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學講方式的應用,必須從教師思想抓起。

學講方式的應用,不是簡單的改變備課的形式,學生上課的形式,而是要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學思想,讓廣大教師認識到學講方式的的實際意義。尤其是現階段,教師年齡老齡化,教師的積極性不高,受傳統的教學方法影響較大,要想一下子將學講方式落實到位,也是不現實的,必須慢慢的從教師的思想上做起,循序漸進的進行,從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向學講方式靠近。在教學中要一點一點的用學講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推動學講方式的落實

其次、教師要全面關注學生。

1、要經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普遍關注的前提,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受到一種溫暖,獲得一種支持。

2、用欣賞、夸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

對學生的欣賞、夸獎、鼓勵往往表達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

老師器重我。要把他們每一點的積極性、每一點的學習熱情保護起來,讓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

3、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不經意的允許能滿足學生的被認可感,滿足學生被承認的需要。

4、用“中斷定勢”的形式表現你的關注。

當學生表現得沒有積極性,否認自己的成績的時候,教師用“中斷定勢”的方法打斷其對自己的消極認識來表現對學生的認同。

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讓每一個學生都不再產生自我貶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為。

最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1、去營造能夠給所有的學生以自信的氛圍,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對自己有自信,此時的學習是最有效的。

2、營造讓所有學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圍。

在這樣課堂里,學生感到輕松、活躍、精力充沛。如果學生覺得自己沒有活力,甚至消沉、憂慮、緊張,高效的課堂是無從建立的。

3、營造能夠讓學生自我管理的氛圍。

在這樣的課堂里,每個學生都能實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對自己負責。如果總是覺得自己被控制著,自己對自己毫無責任,也是沒有學習效率可言的。

4、營造讓所有學生都有歸屬感的氛圍。

學生間彼此聆聽,彼此認同,彼此尊重,不僅能提高其學習效果,亦可修養其人格品質。

優質高效的課堂是學練結合的。當堂訓練即在課堂上為達成目標所做的訓練。集中有序的課上訓練,效果遠大于課后作業,所以切記:前忙萬忙,一定要做到當堂訓練。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大浪淘沙,歷練時代英才。我們在激發培養學生潛能的同時,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惟其如此,才能與時俱進,為學校的發展,為國民素質的提升開創和諧共贏的局面!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