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三月國旗下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稿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三月,是萬木吐綠、百花盛開的美好季節。三月也是咱們學校的學雷鋒月。無論社會如何發展,都需要愛心,需要雷鋒精神,雷鋒精神的實質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多做好事、善事,以感恩之心報答社會和他人。因此我們要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發揚雷鋒精神,希望同學們能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像雷鋒那樣講愛心。要以一顆感恩的心去愛我們的父母,愛我們的老師,愛我們的同學,在家中主動承擔家務,在學校積極打掃衛生,力所能及地去幫助他人。
要像雷鋒那樣講紀律。生活在學校這個大集體中,要做到嚴于律己。遵守校紀校規,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樣是發揚雷鋒精神的具體表現。
要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珍惜時間,刻苦學習,鉆研新知,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要像雷鋒那樣講團結。對待他人要滿腔熱忱,做到誠實守信,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努力營造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和諧共處的氛圍。
還要像雷鋒那樣講樸素。生活上不同他人攀比,勤儉節約,珍惜每一分錢,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 同學們要以雷鋒為榜樣,樹正氣,講文明,促和諧,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努力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學習雷鋒精神。
二、強調安全
1、注意交通安全:學生注意上學和放學安全,在上學和放學時要抓緊時間,不要在路
上玩耍;不在馬路中間行走,要走馬路兩旁人行道;過馬路時要注意來往車輛;盡量 不要乘坐無牌、無證的機動三輪車。
2、注意校園安全:同學們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上下樓梯靠右走,嚴禁在樓道走廊 里奔跑追逐、打鬧,嚴禁翻爬扶手欄桿,不在危險區域玩耍。
3、要注意食品衛生安全:現在春季到來了,食物容易變質。不要購買三無食品,不吃 零食,謹防“病從口入”。
4、注意活動安全:不到水坑、溝、渠、坡上等不安全的地方玩耍;在上體育課和課間活 動中要注意運動安全。
1
篇二:3月國旗下講話稿
《國旗下講話講稿》
親愛的老師們,小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
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早晨,我們相聚在國旗下,莊嚴的注視著五星紅旗與朝陽一同冉冉升起。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約會春天》。
首先,我要問小朋友們一個問題:你們知道上個星期三也就是3月12日是什么節日嗎?(植樹節)對,就在上個星期三,我們剛剛渡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植樹節,每位小朋友都參與了幼兒園組織的種植活動,大班的小朋友們自己帶來了花盆、鏟子,在老師的帶領下自己挖土,種下了許多鮮花、蔬菜種子,期待它們破土而出;中班的小朋友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豆子、大蒜、洋蔥、土豆等蔬菜,把它們泡在水里,等待它們發芽長大;小班的小朋友們帶來了綠意盎然的水培植物,期待它們在自己的精心養護下長得更加枝繁葉茂。
孩子們,你們知道應該怎樣照顧自己種植的這些植物嗎?首先我們來說說怎么給植物澆水。給花澆水是養花的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工作,如果掌握不好花盆中的水分,澆多了花會澇死,澆少了花會枯死,如何判斷養的植物缺不缺水?我們可以用手指捻捏花盆里的土,如果土壤呈粉末狀,說明花盆中的土缺水,需要馬上澆水。如果捏捻時土壤呈團粒狀,說明花盆中的土很濕潤,不需要立即澆水。給植物澆水時一般要遵循“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你們在給植物澆水時,要把水澆均勻,如果發現花盆底下的排水孔漏出水來了,就說明澆透了,不用再澆了。
不同的季節給植物澆水的時間和次數也不同,一般來說,春秋季上、下午澆水;夏季澆水早晚各一次,冬季中午澆水。喜水的植物多澆一些、耐旱的植物少澆一些。 一般不要直接用自來水澆花,最好把自來水放在太陽下曬兩三天再澆花最好,這樣可以揮發自來水中的氯氣,還可以使水溫與自然溫度相近,讓花適應。
接下來說一說怎么照顧水培植物:首先要注意的是植物的根不能完全泡在水里面,根系需要有5~10厘米裸露在空氣中。如果根系全部泡在水里,根系吸收不了氧氣,會
因缺氧死亡;裸露在空氣里面的根系可以補充一下氧氣。其次,要勤換水,保持水分中的溶解養分。每次換水時,用清水沖洗植物的根部及容器,修剪枯枝敗葉及爛根。
聽老師講了這么多關于照顧植物的知識,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怎么照顧自己的植物了嗎?那就讓我們行動起來,精心照顧這些植物,細心觀察它們的變化,在這溫暖美麗的春天,給我們美麗的幼兒園增添一抹綠色!
20**年3月17日
篇三:三月份國旗下講話演講稿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樣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這段名言許多人都能耳熟能詳,讀到它,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想一個人;想起他,我們就會被一種精神深深地感染。1940年12月18日,從湖南省望城縣簡家塘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里傳出一聲男孩的啼哭----雷鋒出生了。然而,不到7歲,雷鋒就成了一個孤兒。1950年,在鄉政府的關懷和資助下,不幸的雷鋒幸運地得到了免費讀書的機會。讀書期間,他樂于助人,時時刻刻奉獻著自己的愛心。1956年,雷鋒從荷葉壩小學畢業,執意要留在農村的他當上了鄉政府的一名通信員。1958年至1959年間,雷鋒先后在困山湖農場當拖拉機手,在鞍鋼做推土機手,在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建工作??雷鋒勤奮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認和和贊賞,他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工作標兵”、“紅旗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雷鋒擁有一顆滾燙的愛心。有一次,他坐車出差?;疖嚿?,他主動幫助列車員掃地、擦桌子,為旅客倒水,讓座位,忙得不亦樂乎。換車時,一位山東大嫂不小心把車票和錢都丟了,雷鋒看見后,毅然用自己的津貼費為大嫂補了車票,并送她上了車。大嫂含著熱淚問:“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部隊的?”雷鋒自豪地說:“我叫解放軍,住在中國。”1962年8月15日,雷鋒在指揮戰友倒車時,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桿砸在頭部,造成顱骨操作,導致腦機能障礙,永遠地昏過去了,年僅22歲??1963年1月,雷鋒生前所在班被命名為“雷鋒班”,他個人被追認為“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1963年3月5日,XX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以這位祖國的好兒子為榜樣。雷鋒把自己的韶光年華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人民,奉獻給了生他養他的福。幾十年來,雷鋒高尚的信念、理想、道德在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上傳承。雷鋒,這個閃爍著無限光輝的名字,好似一座豐碑,鐫刻在我們的心底。
篇2:國旗下講話稿:文明禮儀伴我行
國旗下講話稿:文明禮儀伴我行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弊鲈鯓拥娜?,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后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于個人來說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是具備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么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睘榇?,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p>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中央電視臺曾經報道,國慶節后的*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廣場的神圣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面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設出優良的學習m.airporthotelslisboa.com氣氛?,F在,我們正處于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構成的,而不是由文字。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什么樣的思想品質和什么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p>
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么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么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篇3:國旗下講話稿:雷鋒就在我們身邊
國旗下講話稿:“雷鋒”就在我們身邊
全體教職員工、同學們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
“雷鋒”就在我們身邊
吹面不寒楊柳風。三月的風,捎來了春的氣息,更撩起每一個人心頭對美好的向往。在美好的日子里,雷鋒,這個近半個世紀來陪伴著許多人成長的英雄,其實一直就未走遠,就在你、我,你們、我們身邊。今天我很高興也很激動,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給大家介紹
一位學雷鋒,見義勇為的英雄,他就是我校高三文科(二)班的鄒玉童同學。
20**年3月8日零時左右,一位66歲的老母親從鋼都現代城出來,準備回到距離不到300米的住所彭下村,一個40歲左右的歹徒突然快步到老人身后,用雙手卡住老人脖子實施搶劫,老人拼命掙扎,并大聲呼喊“救命呀”,“救命呀”…….。
此時,家住彭下村的z剛結束在家的晚自習準備休息,突然聽見夜空里傳來求救聲,感到十分震撼,預感到一定出了事,他立即撥打電話報警,然后邀好友E技校學生徐君宇,手持木棒沖出家門,快速向發出求救聲的方向奔去。到達現場,在夜幕下看見歹徒正向老人實施暴力,他們迅速沖上去圍住了歹徒,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用知慧和勇氣與歹徒進行周旋,歹徒欲逃跑他們就緊追不舍,歹徒欲識機報復,他們就采取不讓歹徒靠近的策略,幾經周折他們用喊話和棍棒控制了歹徒。不久110警車趕到,這場危機終因鄒玉童、徐君宇二位同學及時趕到,英勇果敢得以化解,犯罪分子被送進了公安機關,老人的生命財產得到了保護。
z同學面對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敢于挺身而出,機智勇敢,見義勇為,表明他們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用行動實踐了“八榮八恥”的道德準則。老人的子女給學校寫來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稱他“不愧為新時代中學生的榜樣”,他的行為為我們E中學增添了光彩,我提議我們全體同學以熱烈的掌聲向鄒玉童同學的見義勇為的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功”,鄒玉童同學的見義勇為行為與他平時不斷努力加強自我的修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鄒玉童同學在家是一個好孩子,孝敬父母。在校是一個好學生,尊敬老師,關心同學。在社區是一個好公民,熱心助人,助人為樂。雷鋒精神在鄒玉童同學的身上延續著時代的音符。
雷鋒就在我們的身邊,愿雷鋒精神之花香飄校園,愿雷鋒精神永駐你我的心田,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E中學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