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旗下演講稿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隨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我的腦海中浮現了許多千古不朽畫面,孔子杏壇講學,讓儒家文化星火相傳、漢唐凱歌奏出盛世華章、臥冰求鯉、孔融讓梨、程門立雪傳頌著我中華傳統美德、虎門銷煙、八年抗戰昭示著中華民族不屈的品格、九三閱兵顯示了大國愛好和平的風范。泱泱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源遠流長,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孕育著每個中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它體現了民族綿延不絕的精神基因、它是凝結海內外華人情感的精神紐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青年必須擔當起的責任。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20**年11月,*****大報告首次以這24個字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依據,對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那么,我們該如何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觀的意見》中明確提到“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怡情養志、涵蘊文明的重要作用”,xxx也多次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些,都為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明了方向。
大家都知道,傳統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滋養。毫無疑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節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然而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節日被大量引進,中華傳統節日在中學生的意識中逐漸被淡化。對很多同學來說,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更多的意義在于可以放假休息,遠不如圣誕節、愚人節那樣有意思。殊不知,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清明節,我們可以緬懷先賢,感受中華民族感恩孝親的傳統美德;端午節,吃吃粽子、劃劃龍舟,感受偉大詩人屈原那熾熱的愛國情懷;中秋節,吃月餅、賞月亮,一家團圓,和諧美滿。而這些,無一不與我們的健康成長息息相關!
當然,傳統文化的精粹還蘊含在先哲留下的名言警句和經典詩文中。古代極有價值的經典作品不勝枚舉,且不說春秋時期的經典,也不說史記、資治通鑒,僅就唐詩宋詞元曲就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他們無不彰顯著先賢圣哲的智慧。我們今人豈可淡化或視而不見?誠如習xxx所說,“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的腦子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當我們一路走來,在五千年文明中任意遨游,愛國、誠信、勤儉、感恩等中華傳統美德在我們胸口滌蕩,它如一條長河流入每一位青年學生的血脈??
同學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源泉。作為當代青少年,我們應該積極響應號召,從你我做起,學習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提升個人修養,在優秀傳統文化中怡情養志,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博大的胸懷、切實的行動,創造屬于我們的時代!努力成為新一代出色的青年。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二:國旗下講話珍惜傳統節日,弘揚傳統美德
珍惜傳統節日,弘揚傳統美德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珍惜傳統節日,弘揚傳統美德。 五千年的斗轉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歷史的背影雖已漸行漸遠,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卻傳承至今,散發著永恒的魅力。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被保留到現在。然而,一個嚴峻的現實正擺在我們面前,近年來“洋節熱”現象層出不窮,而許多人對我們的傳統節日卻有些冷漠,了解甚少。20**年11月24日,韓國成功申請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消息傳來,舉國震驚,但同時也為我們敲響了搶救中國傳統文化的警鐘。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節日,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情懷,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結。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節,國家將其定為法定節假日的意義并不是簡單的放假休息,而是通過掃墓、祭拜等活動來追憶祖輩,傳承文明,弘揚美德,從而使我們更加珍惜先輩已為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心懷感恩,繼往開來,奮力拼搏。
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的瑰寶,是中華文明給予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寶貴財富,不要等它湮沒在時代的潮流中才追悔莫及。今年春節以來,中國大江南北都在發起“光盤”行動——吃“光”你“盤”子里的東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為未來社會的棟梁,我們南中學子更應多了解傳統文化,并有責任堅守傳統文化的陣地,時刻牢記: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為此,我號召全體師生:從我做起,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節約水電,珍惜糧食,愛護公物,用實際行動來弘揚祖國的傳統美德,真正做到“勤以修身,儉以養德”。最后,讓我們以男生公寓樓的對聯共勉:日新其德仁智修雙,三省吾身知行合一。
謝謝大家!
篇三:國旗下講話(學習傳統文化-提升個人修養)
學習傳統文化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的主題是《學習傳統文化,提升個人修養》.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擁有著五千年的文化史,形成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應該立足于我們的實際,切實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提高我們自身的文化修養.
儒家學問里有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即修身養性!怎樣才算修身養性呢?我們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資格談能力。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以一顆真誠虔誠謙虛的心努力學習文化精華,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將知識化為動力,最終成為自己的智慧!心里漸漸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方向,知道自己以后應該怎么更好地去學習,來提高自己。
為了我們能夠更好的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文化修養,從而更好的營造文明和諧向上的校園風氣,在此特向同學們發出以下倡議:
1、要懂得尊敬師長、知書達禮。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又是以禮儀之邦聞名于世,我國人民從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席以待” “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所以同學們要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在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于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來說顯得更為重要。
2、從儀態上,穿著要符合自己的年齡,大方得體;與人交談時要正視對方,保持微笑,語氣和藹;
3、增加個人興趣愛好,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多看書,多實踐。
4、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應變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判斷能力,做個有責任、有文化、有素養的學生。
同學們,從你我做起,學習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提升個人修養,努力成為新一代出色的少年吧。
謝謝大家!
歐陽飄飄
篇2:小學第7周國旗下講話:傳承傳統文化發揚感恩精神
小學第7周國旗下講話:傳承傳統文化 發揚感恩精神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伴隨著濃濃的春意, 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我們一起走進了四月。唐朝大詩人杜牧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首詩可能大多數同學都已經學習過,詩中就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4月4日是清明節,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節,晚輩們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為先祖掃墓,紀念先祖。學校也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斗英雄。
此時此刻,當我們聚集在鮮艷的國旗下,是否想到:這面代表著共和國的五星紅旗,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灑盡熱血、獻出生命染紅的呢?我相信大家的心中一定感慨萬千!一幅幅英雄的畫卷展現在我們眼前,烈士們為了祖國獨立統一挺身而出,為了人民的解放,甘灑一腔熱血。我們緬懷先烈,并不僅僅是為烈士生命的消失而悲嘆,更是被他們那偉大的生命價值所震撼。那些英勇的烈士們不愧為炎黃子孫的后代,不愧為新中國永遠矗立的豐碑!
今天,我們擁有舒適的生活條件與優越的學習環境?;▓@般的校園,寬敞而明亮的教室,先進的教學設備,還有循循善誘,無私奉獻的老師……要知道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新世紀的少先隊員,該用怎樣的行動來緬懷先烈呢?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清明節注入了新的內涵,清明節不單單是掃掃墓,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學會在生的世界感謝我們的父母以及所有愛我們的人。同學們,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敬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同學;在社區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把這種文化傳統、感恩精神發揚光大,不僅是在清明節日,更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謝謝大家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早上好!4月5日是清明節。許多人都一個小山村里,每年清明,一戶人家卻四代祭掃一個與他們非親非故的陌生人,整整59年。是什么人,什么力量促使這戶人家如此尊敬和懷念呢?原來,墓主是一位年方30的抗日戰士,當年因作戰中彈不治身亡。多少年來,多少英雄烈士,為了老百姓翻身作主,為了中華民族繁榮富強,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和生命。
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身影,耳邊就會響起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誓言;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起長征路上倒下的年輕戰士,渣滓洞里昂首挺立的共產黨員,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起那些建設祖國鞠躬盡瘁的模范人物……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絕不辜負老一輩革命家和建設者們的希望,好好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長大立志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篇3:國旗下講話:汲取傳統文化精髓 做一個道德高尚繼承者
國旗下講話--汲取傳統文化精髓,做一個道德高尚的繼承者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2月26日,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日。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下道德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曾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有德無才是次品;無才無德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梢?,良好的道德修養是做人的根本。有德之人,受人尊重;有德之人,惠及自身。
那么,怎樣才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呢?《論語》是儒家的精髓,也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我們可以從中汲取傳統文化精髓,得到有益的啟示。
孔子告訴我們:關愛別人,就是仁德;了解自己,就是明智。一個高尚的人,首先應該志存高遠。明代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敝芏鱽砜偫砬髮W時就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倍?在十二歲赴湘鄉縣某小學求學前夕,給父親留了一首詩:“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比绻?只是甘心做一只家雀,那么他也許永遠也走不出韶山的小山溝,就會像他的父輩們那樣,終老鄉土,無所作為。
一個高尚的人,應該寬厚仁慈,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鬃诱f:“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币粋€人有多么偉大,就在于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為他人著想。一個有志于仁的人,是不會做壞事的。而我們有少數同學頻繁犯錯,以犯錯為驕人的資本,浮淺無知,并且不知悔改。主要原因就是沒有痛下決心,立志于做個有德之人。
一個高尚的人,應該是誠實守信、彬彬有禮的人?!岸Y之用,和為貴?!睂τ诓皇囟Y的現象,孔子是看不下去的。如果一定要爭,也要保持君子風度。反觀我們那些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互不相讓,以至于惡語相向、大打出手的同學,我們應該覺得汗顏。
一個高尚的人,應該學習上高標準,生活上低要求?!秾W而》篇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笨鬃涌床黄鹬恢v究吃穿,胸無大志的人。對比我們同學:每天有魚肉還要買各種小吃;有純凈水喝,偏要買飲料。自古英雄多出貧寒,即使我們家庭富有,也不該只講究吃喝玩樂,父母將我們送到一中來,是為了讓我們有更高的平臺,更好的基礎,為的是讓我們多學知識、本領,將自己培養成一名優秀的學生。
一個高尚的人,應該勤于反思,謙虛謹慎?!独锶省菲f:“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些都是告訴我們要謙遜,要勤于反思,求上進。
一個高尚的人應勇于承擔過失,不狡辯??鬃诱f:“為什么一定要有口才呢?伶牙俐齒,巧舌如簧的人,總是同別人辯駁,最容易招別人討厭??鬃佣啻握劦剑阂粲谑露{于言,多做實事,少逞口舌之能,必然受人尊重。
一個高尚的人,還應該孝敬父母??鬃诱f,對父母和顏悅色最難。我們經??吹?,我們中有的同學沒有好的就不吃,父母不給買手機就吵鬧。這些舉動和傳統的孝道有著太大的出入!
最后談一下“忠恕”二字?!胺蜃又?,忠恕而已矣?!比绻覀兡茏龅剑褐矣谧鎳?,忠于團隊,忠于家庭,忠于道德,那我們一定不平凡。如果我們還能做到博愛眾人、恕人、容人、寬以待人,那么,我們的美德一定能幫我們提升人生境界。
愿我們在傳統道德的力量下努力登攀!讓我們在傳統道德的光輝里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