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ICU護士年終總結范本[1]
第一節ICU護理常規
1、監護護士要熟悉各類監護儀器及搶救儀器的使用,了解報警原因,全面了解所分管病人的病情,分工明確,團結協作。
2、所有病人均要持續24小時進行心電監測,每小時測量并記錄HR(P)、RR、Bp、SpO2,每4小時測量并記錄體溫,新轉入或新入院的病人要測量并記錄進病房時的生命體征,動態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及時準確記錄特護記錄單,并體現專病專護。
3、嚴格遵醫囑計劃輸液,必要時采用輸液泵輸液,不允許執行口頭醫囑(搶救情況除外),所有藥物使用時必須三查七對,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
4、保持尿管及各種引流管通暢,防止脫管現象發生,并預防交叉感染。
5、按時或隨機做好口腔護理、會陰擦洗,做好晨、晚間護理,做好“六潔”“四無”工作,危重病人臥位舒適,及時進行相應評分(GCS評分、鎮靜評分、Breden評分)預防壓瘡及肺部感染的發生。
6、嚴格進行交接班工作,認真執行各相應的交接程序。
7、有S-G導管、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機械通氣、IABP、持續床旁血液濾過等特殊監護及治療時按各常規護理執行。
第二節胸部手術后監護常規
1、病人返ICU后嚴格進行交接班,密切監測生命體征,15分鐘一次,連續3次正常后改為qh。
2、觀察患者神志、面色、末梢循環情況,注意有無局部發紺及皮溫低等組織灌注不良現象。
3、維持血壓在110~120/70~80mmHg,或與基礎血壓相對照,血壓過高:注意有無疼痛、缺氧、輸血輸液過快所致;血壓下降:注意有無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有CVP者注意其變化并協助醫師及時作出處理。
4、體位:患者未清醒時平臥,清醒后生命體征穩定取半臥位,床頭抬高30#~45#,減輕局部充血水腫,,利于呼吸及引流。全肺切除病人禁止完全側臥,防止縱隔過度移位及大血管扭曲,出現呼吸循環異常。
5、做好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插管位置,連接緊密,固定牢靠,保持通暢,觀察引流量及性質,拔管指征)。
6、全肺切除患者胸腔閉式引流為調壓管,禁止隨意開放,應嚴密觀察健側呼吸音及氣管位置,保持健側呼吸音清晰,氣管居中,出現氣管偏移,及時報告醫師協助作出處理,排放胸液時注意一次排量不得超過800ml且速度要慢。
7、持續吸氧,觀察有無缺氧征象,做好胸部物理治療。
8、勻速輸液,控制輸液速度,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防止肺水腫、心衰的發生。
9、做好飲食管理,止痛泵的管理,指導協助病人進行床上活動,加強心理護理。
第三節腹部手術后監護常規
1、病人返ICU后進行嚴格交接班,妥善安置病人,給予持續吸氧,密切監測生命體征,15分鐘一次,連續3次正常后改為qh,病情突變時及時通知醫師作出處理。
2、保持正確體位:根據不同的麻醉方式及手術部位采取相應體位。全麻未完全清醒者,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及誤吸,硬膜外麻醉術后平臥6小時防止引起頭痛,病人麻醉清醒或腹部手術后6小時一般采取半臥位,利于呼吸、引流及減輕疼痛。根據手術部位決定臥位,并協助病人定時翻身變換體位,鼓勵協助早期活動。
3、胃腸減壓護理:`胃管妥善固定并保持通暢,觀察胃液的顏色、量及性質變化,準確記錄引流量。
4、做好引流管護理:明確各引流管放置位置及作用,妥善固定并保持有效的引流,觀察引流液顏色、性質及量的變化。當引流物量突然增多或顏色鮮紅時立即通知醫師并做好急救準備。
5、留置尿管病人做好尿管護理,未留置尿管病人術后6~8小時應協助病人自解小便,必要時予以導尿。
6、注意病人腹部體征變化,觀察有無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如:出血、腸梗阻、急性胃擴張等,保持傷口敷料干燥整齊。
7、24小時計劃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8、心理護理,鼓勵病人樹立信心,戰勝疾病。
第四節重度顱腦外傷病人ICU監護
重度顱腦損傷指(廣泛顱骨骨折,廣泛腦挫裂傷及腦干損傷或顱內血腫)①昏迷時間在6小時以上,意識障礙逐漸加重或出現再昏迷②有明顯神經系統陽性體征。③體溫、呼吸、脈博、血壓有明顯改變?;騁CS評分為3~8分者。損傷機理包括:直接暴力損傷(加速性損傷、減速性損傷、積壓傷)和間接暴力損傷(揮鞭樣損傷、顱頸連接處損傷、胸
胸部積壓傷)。臨床表現為:①意識障礙
?、陬^痛、嘔吐
?、垩鄄空飨螅喊ㄍ?、眼球運動、眼底的改變
?、茏刁w束征
?、萆w征的改變
?、弈X疝。輔助檢查:①腰椎穿刺術
?、陲B腦超聲檢查
?、?線平片檢查
?、茱B腦CT檢查
?、荽殴舱癯上?MRI)檢查
?、揎B內壓監測。
1、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每0.5~1小時測脈搏、呼吸、血壓1次,每4小時測體溫1次,嚴密觀察病人的意識狀態、瞳孔、生命體征及肢體活動等的變化并應及時、詳細的記錄。
2、體位
宜取頭高位,抬高床頭15~30°;
重傷、昏迷病人,取平臥、側臥位,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暢;
休克病人,取平臥或頭低臥位,但持續時間不宜過長,以避免增加顱內淤血。
3、傷口、引流管的護理
對開放傷或開顱術后病人,應觀察敷料有無滲血、滲液情況。對于減壓性的傷口應避免局部傷口受壓,保持引流管的通暢,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和性質的變化并記錄。
4、高熱護理
顱腦損傷病人出現高熱時,要分析原因,因感染和丘腦下部損傷均發生高熱。中樞性高熱病人以物理降溫為主,必要時行冬眠低溫療法。實行冬眠低溫時,要定時檢測生命體征,保持呼吸道通暢,因藥物對病人意識有影響,觀察病人時注意區別藥物的作用與傷情變化引起的昏迷。前者可以刺激、呼喚病人使之蘇醒,而昏迷時病人意識無改變,不會因給予刺激而使病人覺醒。
5、吸道護理
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時翻身叩背,霧化吸入,胸部物理治療,防止肺部感染。
做好供氧和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準備。
6、營養與補液
重度顱腦損傷可致消化及吸收功能減退,由于創傷修復、感染或高熱等原因,使機體消耗量增加,故維持營養及水電解質平衡相當重要。
7、皮膚護理
昏迷及長期臥床,尤其是衰竭病人易發生褥瘡。預防的要點是勤翻身,避免皮膚受壓時間過長。
8、五官護理
(1)昏迷、顱底骨折的病人,由于眼瞼閉合不全,一般可戴眼罩、眼部涂眼藥膏,并定時滴抗生素眼液,必要時可暫時縫合上下眼瞼。(2)腦脊液鼻漏及耳漏,病人可取半臥或平臥位,宜將鼻、耳血跡擦凈,不用水沖洗,也不用紗條、棉球堵塞。(3)保持鼻、口腔清潔。(4)配有活動性義齒的昏迷病人,應將義齒取下,以防掉入氣管內。
9、預防關節攣縮和足下垂
昏迷與長期臥床病人,注意保持各關節的功能位置。需定時活動肢體各關節,但要注意被動活動動作宜輕柔,不可用力過大,以防發生骨折。
10、安全的護理
對于躁動不安的病人,應適當將四肢加以約束,以防自傷或墜床而發生意外。但是不能單純地為減少躁動而進行約束,需及時分析原因并加以處理。如屬顱內血腫,需行緊急手術;腦水腫的病人行脫水治療并改善缺氧;低血壓與休克者應輸血、補液;尿潴留者行導尿;這些措施均可使病人轉為安靜。
11、癲癇護理
癲癇發作時,應注意防止誤吸與窒息,并有專人守護,將病人頭轉向一側,并在上下臼齒之間加牙墊或塞一紗布卷,以防舌咬傷。自主呼吸停止時,立即行輔助呼吸。大發作頻繁、連續不止,稱為癲癇持續狀態,可因腦缺氧而加重腦損傷,使傷情惡化。此屬于緊急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作有效的處理。
12、心理護理
做好病人家屬的心理護理。
第五節多臟器功能衰竭病人監護
MOSF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是指在嚴重外傷大手術或嚴重感染后應激狀態下,機體在24小時相繼或同時發生兩個或兩個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的臨床綜合征。又稱序貫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近年來,隨著重癥監護治療技術的發展,危重病人的治愈率顯著提高,但MSOF仍是危重病人死亡后主要原因,因此,密切觀察MSOF病人的病情變化,提供更為完善有效的護理措施時臨床救治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監護要點:
1、密切觀察病情
?、?、體溫
MSOF多伴各種感染,故有人提出“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一般情況下口溫、肛溫、皮溫間各差0.5℃——1.0℃。當嚴重感染合并膿毒性休克時,口溫可達40℃以上而皮溫可低于35℃以下,提示病情十分嚴重,常是危急或臨終表現。
?、?、脈搏
了解脈搏快慢強弱,規則與否和血管充盈度及彈性常反映血容量
新血管功能狀態,應注意交替脈、短絀脈、奇脈等表現。尤其要重視次數和緩慢脈象其提示心血管衰竭,表現為心率⑶、呼吸
注意快慢、深淺、規則與否等。觀察是否伴有發紺、哮鳴音、“三凹征”(即出現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內陷)強迫體位及胸腹式呼吸變化等。觀察呼吸道是否通暢、有無呼吸困難、有無Kussmaul呼吸、Cheyne-stokes呼吸、B
iot呼吸,反常呼吸及點頭呼吸、魚嘴呼吸等這些均屬危重征象
?、?、血壓
了解收縮壓,注意舒張壓、脈壓,重視在測血壓時聽聲音的強弱。此亦反映心臟與血管功能狀況。“MSOF“常發生心功能不全,血壓下降、微循環淤血,動靜脈短路開放,、血沉分布異常、外周組織氧利用障礙、代謝性酸中毒。
?、?、意識
MSOF時出現腦受損時表現為
嗜睡、意識朦朧、澹妄、昏迷等,觀察瞳孔大小、對光和睫毛反射,注意識別中樞性浴其他原因所造成的征象
?、?、尿
注意尿量、色、比重、酸堿度和BUN、Cr變化、警惕非少尿性腎衰
?、?、皮膚
注意觀察皮膚顏色、溫度、濕度、彈性、皮疹、出血點淤斑等,觀察有無缺氧、脫水、過敏、DIC等現象
2、加強器官保護
?、?、對肺臟的保護
MSOF時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差,極易發生感染,尤其時肺部感染,應予高度警惕。病室內應保持空氣流通,工作人員戴口罩接觸病員,要做好口腔護理。對長期臥床的患者應經常給予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氣道濕化的局部灌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已成為防止肺部感染,保持支氣管纖毛功能的一項重要措施。加強對吸痰管、氧氣導管、濕化瓶、霧化吸入器等的消毒。
?、?、對腎臟的保護
要盡量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如病情確實需要,也應減少劑量,并注意維持充分的腎血流灌注量和利尿狀態。在病情復雜,水和電解質失常時,應用利尿劑容易發生超負荷和肺水腫,因此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需要導尿或保留尿管的患者,一定要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泌尿系感染發生。
?、?、對心臟的保護
注意避免增加患者心臟負擔的因素,如激動、興奮、不安等,消除恐懼心理。注意患者大便通暢,如有便秘,可使用開賽露。應對心功能及其前、后負荷進行嚴密監測,確定輸液量和輸液速度,以維持動脈壓尤其脈壓差和組織灌注壓。根據醫囑及時準確應用強心、抗心率失常藥物,應注意應用洋地黃制劑后的毒副反應,如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黃綠色視及心電變化等。
3、保證營養的攝入
MSOF時機體處于高代謝狀態,體內能量消耗很大,病人消瘦,免疫功能受損,代謝障礙,內環境紊亂,因此設法保證患者營養至關重要。臨床上通常通過靜脈營養和管飼或口服法改善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電解質等供應。在熱量中增加氨基酸的比例尤為重要,以維持正氮平衡。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B族與C)和微量元素(鎂、鐵、鋅等)。雖然深靜脈營養很重要,但不能完全代替胃腸營養,應合理掌握。
第六節壓瘡病人護理
1、概念
褥瘡是局部組織因長時間受壓造成血液循環障,局部軟組織缺血、缺氧、潰爛和壞死。褥瘡這一術語正逐漸被壓力性潰瘍(Pressure
Ulcear,簡稱PU)或壓瘡所取代。
2、PU的分期
國外分期法
許多國家首選的是按潰瘍的解剖深度分期的方法,現以歐洲壓力性潰瘍顧問小組(EPUAP)為例:
?、衿冢浩つw完整,局部發紅,按壓后不退色,皮膚溫暖、水腫、有硬結也是一種提示,尤其對皮膚較黑的病人。
?、蚱冢翰糠制訐p傷,包括表皮、真皮或兩者均有。潰瘍表淺,臨床表現為擦傷或水皰。
?、笃冢浩悠つw損傷,包括皮下組織破爛或壞死,但未累及筋膜。
?、羝冢捍竺娣e破損,組織壞死,或破損達肌肉、骨骼,有或無皮膚的支撐結構。
我國常用的分期方法:
?、衿冢河傺t潤期
?、蚱冢貉仔越櫰?/p>
?、笃冢簻\度潰瘍期
?、羝冢簤乃罎兤?/p>
3、褥瘡相關因素的評估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國外Branden評分法
評分內容
評分及依據
1分
2分
3分
4分
感覺:對壓迫有關的不適感覺能力
完全喪失
嚴重喪失
輕度喪失
不受損壞
潮濕:皮膚暴露于潮濕的程度
持久潮濕
十分潮濕
偶然潮濕
很少發生潮濕
活動度:體力活動的程度
臥床不起
局限于椅上
偶然步行
經常步行
可動性:改變和控制體位的能力
完全不能
嚴重限制
輕度限制
不限制
營養:通常的攝食情況
惡劣
不足
適當
良好
摩擦力和剪切力
有潛在危險
無
無
無
其危險評分從6分到23分,分數越低危險性越大,小于16分者,為高?;颊?。
4、PU的預防
(1)皮膚檢查和翻身:皮膚檢查至少每班一次。翻身根據皮膚受壓情況而定。)
(2)定期清潔皮膚
(3)避免環境因素導致的皮膚干燥。
(4)避免骨突出直接接觸,避免在骨突出進行按摩。
(5)盡量避免皮膚接觸大小便,傷口滲出液和汗液。
(6)改善營養
(7)如提高病人的可動性和活動性的可能性存在,應在其整個治療過程中建立康復治療的內容,對大多數病人要保持他們現有的活動水平。
(8)如病人條件允許且無禁忌癥,應盡量使床頭抬高的角度減少,并盡量縮短床頭抬高的時間。
(9)正確的搬動和翻動病人。
5、PU護理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消毒液消毒傷口
誤區二:按摩受壓皮膚
誤區三:保持傷口干燥
誤區四:使用氣墊圈
誤區五:使用烤燈
6、PU各期的護理對策
?、衿冢悍?,避免再度受壓,禁按摩??捎觅惸w潤。
?、蚱冢涸跓o菌操作下抽出皰內滲液,剪掉皰皮,表面噴貝復劑,用無菌紗布覆蓋。如果水皰較小,可不必剪皰皮,用紗布加壓包扎即可,以減少滲出。
?、笃?mdash;Ⅳ期:清創處理,按時換藥??捎梅廊殳徧?。
第七節先天性心臟病術后監護
1、動脈導管未閉
動脈導管是由胚胎左側第6主動脈弓形成,位于主動脈峽部和左肺動脈根部之間的主動脈—肺動脈通道。在胚胎期,動脈導管未閉是正常生理所必需的,但出生后(一般2—3周)導管應自行關閉;如出生持續開放,就會在肺動脈水平產生左向右分流,導致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動脈導管未閉可單獨存在,亦可與其他畸形合并存在,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其發病率(21%),居第二位,在兒童病理中占首位。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約為3:1。
?、?、病理生理
?、俜蝿用}水平的左向右分流
分流量的大小隨導管的粗細及肺循環的阻力而變化。
?、谧笮氖邑摵稍黾?/p>
左向右分流致使體循環血量減少,左心室代償性作功,加之分流至肺循環的血流回心增多,左心室容量負荷增加,導致左心室肥厚、擴張,甚至出現左心衰竭。
?、鄯蝿用}高壓及右心室負荷增加
肺動脈高壓的形成始因肺循環血流增加而成為動力性,后因肺血管的繼發變化而發展成器質性。隨著肺動脈壓力增高,右心室后負荷增加,可引起右心室肥厚、擴張,甚至右心衰竭。
?、茈p向或右向左分流
當肺動脈的壓力隨病程的發展不斷增高,接近或超過主動脈壓力時,即可產生雙向或右向左分流。
(2)、手術適應癥
一般年齡在1歲以上者,一旦確診,均可手術治療。理想的手術年齡是3—7歲。
2、房間隔缺損
病理變化及臨床表現
房缺最基本的血流動力學改變是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分流量視缺損的大小和房間壓力差有所不同。其病理過程分為3個階段。
?、俜窝h能容納大量血液,即使肺循環的血容量已為體循環的2—3倍,仍能維持正常的肺動脈壓。所以,絕大多數患兒在此階段沒有癥狀,活動量不減少,僅表現為生長緩慢,易患呼吸道感染。
?、陂L時間的作向右分流,肺小動脈逐漸產生內膜增生和中層肥厚,形成肺動脈高壓,右心負荷逐漸加重。故患者一般在青年后期癥狀逐漸明顯,可出現活動后心慌氣短、易疲勞、咳嗽等癥狀、
?、廴舨∽兾醇皶r糾正,肺動脈壓越來越高,右心負荷逐漸加重,心房水平即可出現右向左分流。其階段患者癥狀加重,可出現活動后暈厥、右心衰竭、咯血、發紺,發展成為艾森曼格綜合癥。
3、室間隔缺損
室間隔缺損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約占先心病的23%—30%。按其發生的部位可分為膜部缺損、漏斗部缺損及肌部缺損,其中以膜部缺損最常見。正常成人左室收縮壓可達120mmHg,而右室收縮壓僅30mmHg。
4、法洛四聯癥
法洛四聯癥是一種常見的發紺型心臟病,占先天性心臟病的10%;在發紺型心臟病中居首位,占50—90%。
?、?、病理解剖:(1)右室流出道狹窄;(2)室間隔缺損;(3)主動脈騎跨;(4)右心室肥厚。
?、?、病理生理:
因室間隔缺損大,主動脈又騎跨于室間隔缺損之上,在收縮期兩心室壓力相等,主動脈同時接受左、右兩室的排血。主動脈右移騎跨越多,主動脈接受右室排血愈多,發紺也愈重。另一方面,發紺的輕重還取決于右室流出道阻塞的嚴重程度及肺循環的發育情況。流出道
愈窄,肺動脈發育愈差,發紺就愈重。發紺愈重,肺內體循環與肺循環的側支就愈多;同時因缺氧導致的紅細胞增多癥也愈嚴重。極少數輕型或無發紺的四聯癥病人,心室射血時以左向右分流為主,但絕大多數四聯癥病人為右向左分流。主動脈騎跨越多,右室流出道愈窄,右室負荷就越重,右室嚴重肥厚者左室常發育差,術后右室及左室均易衰竭。
?、?、診斷要點:
1、癥狀(1)發紺;(2)呼吸困難和乏力;(3)蹲踞
2、體征(1)杵狀指(2)心臟檢查:大多數四聯癥病人心前區無畸形。
術后護理:
1、呼吸管理
(1)術后帶氣管插管回監護室,平穩抬至病床上,立即接上已調好并運轉的呼吸機。聽雙肺呼吸音。若右進一步核對呼吸機的參數,側呼吸音消失者,應進一步核對氣管插管的深度,過深者應拔出1—3cm,使插入左側支氣管退至主支氣管內,??筛纳坪粑鼱顩r。攝*線床頭胸片也能協助診斷。進一步核對呼吸機的參數,檢查呼吸機的管道有無漏氣及接錯,確認呼吸機工作正常。
(2)拔管后加強體療,協助排痰。嬰幼兒可經鼻導管吸痰。
(3)用化痰、利痰藥物。
(4)對于重病人適量應用腎上腺素激素,緩解支氣管痙攣,減輕氣道內炎癥。
(5)適當鎮靜,恢復體力,減輕呼吸困難。
2、循環支持
(1)血壓正常、心率反應性增快者,可用安定或*,使患者鎮靜后,心率多可下降。血容量不足者及時補充之。
(2)輸血量應根據情況補充至血紅蛋白100g/L左右,患者無貧血貌為妥。術后可應用硝普鈉或前列腺素E1擴張血管,以減輕前后負荷,減輕心臟負擔,降低肺動脈壓力。
(3)重度肺動脈高壓、術終下降不滿意、血氧分壓低者,吸入NO,可降低肺動脈壓,改善血氧飽和度,改善循環。
3、抗生素的應用
目前,一般首選頭孢類抗生素如:頭孢三嗪、頭孢哌酮等。氨基甙類抗生素可小量輔助應用,因對腎臟有一定毒性,當血容量不足、尿少時禁用。
4、保持電解質平衡
體外循環術后水、電解質的變化較快,特別是血鉀,隨大量尿液排出后常常較低,應及時復查,可用微量泵靜脈輸入,注意需從中心靜脈輸入,大量輸血后應及時補鈣,以免發生低鈣。常常較低,應及時復查,可用微量泵靜脈輸入,注意需從中心靜脈輸入,大量輸血后應及時補鈣,以免發生低鈣。
第八節風濕性心瓣膜病術后監護
風濕性心臟病系風濕熱后遺癥,是因急性風濕熱引起心臟炎后,遺留下來并以瓣膜病變為主的心臟病,亦稱慢性風濕性心臟病。風濕性心瓣膜病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臟病,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本病約占40%,多數病人為20至40歲的青壯年,女性稍多。臨床上以單純二尖瓣病變最為常見,占70%至80%,二尖瓣合并主動脈瓣病變次之,占20%至30%,單純的主動脈瓣病變約占2-3%,三尖瓣或肺動脈瓣病變則多與二尖瓣或主動脈瓣病變合并存在。行瓣膜置換術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
術后監護要點:
1、呼吸系統監測:病人術后轉入ICU后與麻醉師共同檢查氣管插管的位置是否正確,聽診雙肺呼吸音,常規拍床旁*線胸片,妥善固定氣管插管和呼吸機管道,測量并記錄氣管插管的長度,便于及時判斷氣管插管有無移位或脫出。監測動脈血氣分析,并根據血氣結果隨時調節呼吸機各工作參數。神志清醒后,觀察呼吸機是否與病人同步,隨時聽診雙肺呼吸音,并根據病情及血氣結果協助醫師判斷有無停呼吸機及拔除氣管插管的指征。病人帶有氣管插管期間,氣管內吸痰是清除氣管內分泌物最有效的方法。吸痰前后充分給氧,適度的氣道濕化,同時觀察病人的心率、心律、血壓、口唇顏色及血氧飽和度的變化。吸痰后進行肺部聽診,并評價吸痰效果。拔管后按時翻身叩背,霧化吸入每4~8小時1次,指導、鼓勵并協助病人正確的咳嗽排痰,同時應用排痰機協助排痰。拔管后注意有無呼吸困難、口唇紫紺等缺氧征象,及時復查血氣分析,必要時須重新插管。
2、循環系統監測:
?、?、嚴密監測心率、心律、撓動脈壓(MAP)、中心靜脈壓(CVP)及尿量的變化(心臟瓣膜置換術后適宜的心率90-110次/分、MAP60-90mmHg、CVP6-12cmH2O、尿量≥1ml/kg/h)。
?、?、補充血容量:患者術后回ICU后血容量往往不足,與術中失血、體外循環預沖液不含血液使血液稀釋、停體外循環后輸血不足、術后尿量多、術后滲血多、用擴血管藥物有關,根據CVP和MAP及尿量,調整補液量及速度,血容量不足首先表現為心率增快,而不是血壓下降,快速輸血后心率會逐漸減慢,血容量不足很嚴重時才引起血壓下降。
?、?、注意電解質變化:換瓣術后要
密切注意電解質的變化,尤其是低血鉀的危害較大,根據尿量補鉀,及時抽血查電解質,維持血鉀在4.5-5.0mmol/L。血鈣的變化一般不大,成人<2.3mmol/L時應經靜脈補充,每次0.5-1g。術后當日血鈉一般正常,由于尿的大量排出,鈉隨著尿排出體外,若不注意補鈉,則多于術后次日開始出現低鈉血癥,應及時補充。
?、?、用藥:遵醫囑給予血管活性藥物,增強心肌收縮力,減輕心臟的前后負荷,同時觀察藥物效果。注意病人四肢末梢循環及尿量的變化,警惕有無低心排的發生。
?、?、心律失常的治療:
a.房顫伴心率增快:若為血容量不足引起者,加快輸血后,心率會逐漸減慢;低血鉀補鉀后將好轉;對插管不適應者,可用鎮靜劑;心功能不全者,用強心藥治療。
b.心動過緩:一般為術前長期心率緩慢,或術后心功能較差、血容量過多所致??蓱卯惐I上腺素時心率維持在80-100次/分之間,也可應用臨時起搏器。
c.室性心律失常:偶發者嚴密觀察,對頻發者或多源性室早應積極治療??伸o脈注射利多卡因,無效者可用胺碘酮。
3、做好心包、縱隔引流管的護理
妥善固定,采用滅菌一次性負壓引流裝置吸引,每30~60min擠壓引流管一次,保持引流通暢,密切注意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量,并做好記錄。根據醫囑合理應用止血藥物,輸注血漿、凝血因子及纖維蛋白原等。警惕有無胸腔內活動性出血,若引流量超過200ml/h,連續3h,應用止血藥物效果不明顯時,應做好二次開胸止血的準備。
4、并發癥的觀察
急性左心衰、出血、血栓形成與栓塞、瓣周漏、左室破裂、感染、心律失常、心包積液。
5、心理護理
術前訪視,術后多于病人溝通交流,盡量滿足病人的各種需求,降低病人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增加病人抵抗疾病的信心,爭取早日康復。
第九節冠狀動脈搭橋病人術后監護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發生嚴重粥樣硬化性狹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礎上合并痙攣,以及血拴形成,造成管腔阻塞,引起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一種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多發生于40-50歲,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與年齡、高脂飲食、高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有關。臨床表現依冠狀動脈病變部位、堵塞程度、血管受累數、側支循環多寡的不同而異,分五種類型:心絞痛、心肌梗死、原發性心臟驟停、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其共同的發病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篇2:ICU輪訓護士靜脈穿刺總結
ICU輪訓護士靜脈穿刺總結
20**年我科兩名新進護士去輸液室進行將近一周的靜脈輸液輪訓,穿刺了200-300針,獲益匪淺,經驗教訓總結如下:
一、仍須加強靜脈輸液的技能培訓。理論聯系實際,以理論為根本,從實際出發。比如,進針角度的大小可依據患者血管的位置、深淺而調節;進針的深度可依據患者血管的走向、粗細而改變;如無特殊情況,盡可能的選擇型號較小的針進行穿刺。
二、加強心理素質的培訓。很大部分意外穿刺失敗的原因是因為護士自身心理素質不夠硬。我們經常遇到患者或其家屬在穿刺前就在旁邊施壓——“我的血管不好找”“我的血管很細很脆”“我小孩特別怕疼”“我不相信年輕護士的技術”“我要求你們護士長給我輸液”等等,其實很多情況并沒有他們說的那么嚴重,但是對于正鼓足干勁準備穿刺的護士們來說可是當頭一棒、壓力山大呀!這樣一來成功的幾率大大下降了。
三、盡量選擇自己把握最大的血管進行穿刺。對于很多年輕護士想挑戰各種高難度,有時會選擇難度大的血管進行穿刺。
四、準備穿刺前做足準備,做好評估,詢問患者有無大小便。很多情況需要進行第二次穿刺是因為解釋不到位,患者沒有配合好;穿刺前評估好血管的走向,定好穿刺點的位置,避開靜脈竇,依據血管粗細選擇穿刺針。
五、小兒進行頭皮穿刺前必須確認血管有無搏動,避免誤入動脈。
六、對于易滑動的血管,穿刺前必須妥善固定,必要時邀請同事或家屬協助固定,固定好了,有把握了方可穿刺。
七、小兒穿刺,應予精神或物質獎勵,鼓勵其主動接受穿刺。對于不配合的患兒,選好穿刺部位,邀請并指導家屬固定好穿刺處肢體關節。
通過這次靜脈穿刺的輪訓,讓大家受益匪淺,學到的不僅僅是以上這些。很多事情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懂得和珍惜他帶給我們的美好。很感謝護理部給我們這次鍛煉的機會,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我們將以實際行動來表示感謝,敬請期待我們的蛻變。
篇3:醫院護士試用期個人總結范本
20**年醫院護士試用期個人總結范本
工作一月來,在院領導和科室主任護士長的言傳身教、關心培養下,在同事的支持幫助、密切配合下,我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對工作精益求精,圓滿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擔的各項工作任務,個人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為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將工作和學習情況總結
一、政治思想方面:
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適應新的護理模式,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積極參加一切政治活動,以服務病人奉獻社會為宗旨,以病人滿意為標準,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
二、增強法律意識:
認真學習《護士法》及其法律法規,讓我意識到,法律制度的日益完善,法制觀念的不斷增強,依法辦事、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已成為人們的共識?,F代護理質量觀念是全方位、全過程的讓病人滿意,這是人們對醫療護理服務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這就要求我豐富法律知識,增強安全保護意識,使護理人員懂法、用法,依法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
三、工作學習方面
在工作中,嚴格遵守醫院和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及護理操作規程,落實制度,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保證孕產婦以及新生兒的安全。貫徹“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文明禮貌服務,堅持文明用語,落實到工作中的每個崗位,工作時間儀表端莊、著裝整潔、禮貌待患、態度和藹、語言規范。
對年輕護士認真傳、幫、帶,做好護師職責,努力提高護理病歷書寫質量及護理表格合格率;對出現的缺點、差錯,認真總結、分析、查找工作隱患,防患于未然。
在工作過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不足,對于各種傳染病知識了解很少,明顯感到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的緊迫性。一是向書本學習,堅持每天擠出一定的時間不斷充實自己,廣泛汲取各種“營養”;二是向周圍的同事學習,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虛心求教的態度,主動向同事請教,參加醫院和科室組織的各種傳染病知識學習班;三是在實踐中學習,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在實踐中檢驗所學知識,查找不足,提高自己,防止和克服淺嘗輒止、一知半解的傾向。
我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的修養和人格品質的鍛煉,增強奉獻意識,把無私忘我做為人格修養的重點。不受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工作中嚴以律己,忠于職守,防微杜漸,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宗旨。
以上是我在醫院工作一個月的總結,這些天來深刻感受到醫院的積極向上的朝氣,對未來充滿信心,愿意為六院貢獻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請領導和同事們給予監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