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以來,歷史已走過了94個春秋;中國共青團成立至今,恰好91周年,在這將近百年的時間里,青年始終是時代的先鋒,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青年是祖國的希望,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如今,時代的接力棒已經傳遞到我們手上,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淪為垮掉的一代,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青年朋友們,讓我們共同緬懷五四的光榮,重溫共青團的精神,做新時代的四有青年,光榮而堅定的履行時代賦予我們的職責吧!同學們,你們知道四有都是包括什么么(等待同學們回答)?
一、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藍圖,是人生的太陽,是催人奮進的動力,是生命之船的航帆,指明了我們前進的方向。少年有志,國家有望,同學們在你們心中有沒有問問自己將來想做什么?無論你想做什么都要把個人的奮斗志向同國家命運緊密聯系起來為民族爭光,為國爭光。青年朋友們,在這個羞于談及理想,或不知理想為何物的年代,讓我們毫不遲疑地樹立自己的理想,為自己樹立目標,指明方向,如此才不至于迷失道路,碌碌終生;才能不被一時的挫折、困頓所絆倒,無畏地去實現我們的抱負,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有了理想,讓我們勇敢地說出自己的理想,自勉的同時,也讓他人來監督我們,獲得外在驅動力;并以理想為旗幟,團結志同道合的朋友,攜手并肩,共同前進。在我看來,理想雖千差萬別,人人不同,但孟子的名句“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可以作為理想總的注解,以此為指引,從自我的實際出發,守好“不給社會、不給他人添負擔”的底線,當不至于成為時代的累贅。具體到個人的工作中,應以“愛崗敬業、創先爭優”為基本原則。生活上,則以“分清角色、勇擔責任”為要旨。
二、有道德。道德是人生的根基,是為人根本,與人為善,心系他人,自尊自愛,自立自強。決定著人生的高度和實現藍圖的可能。至于道德理念,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述的“仁義禮智信”應當足以概括。在我看來,做有道德的青年,難的不是如何找到正確的道德理念,不在于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而在于如何貫徹執行自己的道德理念,不為外界所惑,從一而終。在貫徹執行的過程中,又以自己獨處時的行動自律性為最難,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慎獨”??v觀古今,在道德執行上,自律是根本之道,自律又以自省為前提。每日對照自己所做所為,三省己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久而久之,可望有成。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從一言一行做起,慢慢養成文明禮貌,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勤儉節約的品行,努力成為一個品德高尚之人。試問看見地上的垃圾我們撿起來了嗎?我們是愿意用錢去買毫無價值的小玩意還是把它們捐給需要它的人呢?
三、有文化。文化知識就像磚塊,一塊一塊堆砌累積終成人生大廈。做一個有知識的人,知識才是人最華麗的外裝。毫無疑問,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要想成為有為青年,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是必要條件之一。學習是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基本內容,我們一定珍惜這個學習的黃金時代,要以強烈的求知欲和上進心,發奮讀書,刻苦學習各門功課,努力掌握文化知識,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參與科學。當今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人文交流早已突破地域、國別、語言等因素的限制,有文化的內涵不再是一個人已掌握了多少知識,關鍵是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意愿和學習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專多能是時代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死扣課本,而是要事事留心,廣納博取。每天晚上問一問自己,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而不是感嘆離放假又近了一天。不僅如此我們要積極參加學?;顒?,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敢于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真才實學回報社會體現人生價值。
四、有紀律。紀律是粘合劑,粘合著人生大廈的一磚一瓦。有紀律,不是要我們磨滅自己的個性,而是要我們遵守社會基本的規則,這樣人們彼此之間方能有合理的相互預期,才可能一致行動,相互協調,社會、國家、企業、家庭等組織體才能有序運轉。于社會而言,紀律就是人類應該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世界觀、道德觀和價值觀。于國家而言,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就是基本的紀律。在企業,則需要另外遵守企業合法的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對個人而言,除上述大的紀律和強制規范外,加強自律也是有紀律的應有之義。
青年朋友們,讓我們牢記五四精神,發揚共青團的優良傳統,與時俱進,響應時代的號召和要求,從自我實際出發,立足本職工作,爭做新時代的四有青年,美好的未來在前方迎接著我們,遠大的理想在此時孕育,高尚的品行在此時萌發,文明的習慣在此時養成,生命的輝煌在此時奠基。圓滿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爭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吧。
篇2:第15周國旗下演講稿:青年是民族強盛希望
第15周國旗下演講稿:青年是民族強盛的希望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歷史教研組的柳曉飛。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青年是民族強盛的希望》。
今天是12月9日,1935年的今天,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北京數千名學生振臂一呼,掀開了歷史上有名的“一二?九”抗日救國運動的序幕。
他們的愛國行動,得到了全國學生的積極回應和全中國愛國同胞的支持,形成了中華人民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全面抗戰的到來。
無數的中華兒女為了國家獨立浴血奮戰,最終贏得民族的獨立??箲鸢四曛?,具有悠久愛國傳統的巴渝兒女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壯舉,四川軍團為挽救國家危亡與日寇激烈鏖戰,犧牲巨大。據統計,四川出川將士傷亡人數約為全國抗日軍隊的五分之一,為全國抗日救亡運動寫出了壯烈的一筆!
老師們,同學們,為什么在面臨各種考驗時,中華民族每次都能威然屹立?那是因為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華夏兒女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無數的仁人志士用生命、鮮血和榮譽捍衛著這種精神,去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
雖然現在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是烈士的鮮血和斗爭的精神仍然激勵著我們去不懈奮斗。
當國際形勢更加復雜多變之時,當國家改革更加深刻堅決之時,當我們的青春更加充滿機遇和挑戰之時,請不要忘記,“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唯有青年的奮起才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強大!
讓我們堅定志向,努力追逐人生的夢想!
篇3:青年人發揚五四精神演講稿
青年人發揚五四精神演講稿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我不由得想起了五四精神。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認為是愛國主義,有的認為是民主與科學,有的認為是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有的認為是理性精神、個性解放,有的認為是勇于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認為是破舊立新的革命或變革,有的認為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這些說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實上它們也是聯系在一起的。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作為當代青年,就得把建設祖國當作頭等大事。
按理說,我們每一個青年,都是愛國的。各個時期,青年人那種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不正是五四精神的集中體現嗎?
青年朋友,請發揚五四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