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美麗鄉村創建階段性工作總結
**年5月12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發了浙江安吉建設“中國美麗鄉村”的長篇通訊,這是首次將“美麗鄉村”的概念推出,介紹了安吉建設美麗鄉村的豐富內涵、有益嘗試和創新做法。之后**年11月8日,十八大召開,第一次提出了“美麗中國”的全新概念,強調了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要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美麗中國、美麗鄉村、生態文明,這些概念都是一脈相承的。到**年,農業部正式啟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以促進農業生產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生態文化傳承、文明新風培育為目標,**-**年,在全國不同類型地區試點建設***個天藍、地綠、水凈,安居、樂業、增收的“美麗鄉村”。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村被確定為青浦區**年“美麗鄉村”試點村,也是**市申報到中央的1000個“美麗鄉村”試點村之一。從去年12月開始制定規劃到現在,區和鎮都是凝心聚力,積極創建。
一、**村基本情況
**村位于有**市“后花園”美稱的青浦區西南面,是**古鎮**南大門,呈現江南水鄉特色,水陸兩路交通便捷,陸路距g50高速5公里,沈太路貫穿全村。村東南面與松江區交界,西靠上海太陽島國際俱樂部,北與李莊村接壤。
張馬村區域面積為3.12平方公里,分布6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共有602戶,總人口為20**人。目前村有耕地2900畝,以水稻、茭白種植為主,除此之外還有500畝水源涵養林。
**村從**年10月開始新農村建設,至今已達到兩個全面完成和三個百分百,即農村生活污水改造全面完成、村莊改造全面完成、農村污水納管率100%、農田棚舍整治率100%以及土地流轉率100%。
**年**村創建了區生態村、文明村及**市市容整潔村,**年**村被評為上海十佳“我最喜愛的鄉村”,**村也是田山歌的傳承基地,這些有利的條件,為今年創建美麗鄉村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張馬村在創建“美麗鄉村”過程中,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總體目標,按照“物品堆放整齊美、衛生清潔環境美、花木茂盛綠化美、身心健康生活美”的四美要求,積極把握發展機遇,發揮當地產業優勢,堅持統籌規劃,因村制宜搞創建,根據條件搞整治,搶抓機遇,創新破難,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取得了一定實效。
二、工作措施
在上級政府的正確指導下,在村兩委的全力部署下,在全村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張馬村美麗鄉村建設開展的如火如荼,進展比較順利。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成效
為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朱家角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為第一副組長、各條線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同時成立了由**村支部書記為組長的村級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了例會制度,每周二在張馬村美麗鄉村建設指揮部召開項目推進會,對具體工作內容,工作環節,對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開展討論、分析、解決,使每一項工作都能按工作計劃開展,確保各個項目順利完成。
(二)加強宣傳發動,爭取美麗鄉村創建工作的主動
美麗鄉村創建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但能夠為老百姓帶來實惠,推動農村社會改革,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生活方式轉變、村民環境意識提升、文化娛樂繁榮,村委會將實施美麗鄉村創建作為**年的工作重點,做好發動和宣傳工作,結合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召開黨員代表議事會、村民代表大會和群眾座談會,使廣大村民家喻戶曉,積極參與。同時調動黨員、組長、村民代表的積極性,把創建美麗鄉村作為自己的事情來做。在創建過程中,各個項目的決策都得到了黨員、組長、代表們的大力支持,村里分三批組織230位代表到昆山錦溪鎮朱浜村和長云村參觀學習美麗鄉村建設,增強創建工作的信心。通過宣傳發動,使創建工作得到了全體村民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
(三)制定建設規劃,提高美麗鄉村創建工作的品位
1、做美村莊,制定建設規劃。
委托深圳市水務規劃設計院上海分院對張馬村美麗鄉村進行整體規劃,以***為統領,以實現生產高效、生活宜居為目標,以發展生態農業、現代農業、都市農業、旅游農業為中心任務,以環境整治為突破口,依托千年古鎮朱家角鎮的歷史底蘊及張馬村現有的“三園一島”發展和正在規劃的濕地公園為旅游產業,將張馬村建成“天藍、地綠、水凈、安居、樂業、增收”的宜業、宜居、宜游的“美麗鄉村”。
篇2:E村創建美麗鄉村申請報告
E村關于創建“美麗鄉村”的申請的報告
zz區政府:
zz鎮zz村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區包聯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通過全村黨員干部的共同努力,全體村民的廣泛參與,近年來,公共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新修了“西壯革命巨柱”井勿幕先生故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村容整潔。
在創建“美麗鄉村”工程中,按照“環境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钡囊?,堅持“統籌規劃,做特產業、做優環境、做精旅游,發展三產,富裕村民”的思路,因村制宜搞創建,根據條件搞整治,搶抓機遇搞創新,突破難點促發展。經鎮政府研究決定,現各項基礎條件已經具備,擬申報創建zz村為市級“美麗鄉村”。
特此報告,請予以審批。
zz市zz區zz鎮人民政府
二〇**年*月*日
篇3: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申請(表)
“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申請(表)
申報單位(蓋章):zz市zz區zz鎮zz村
鄉村名:zz村
自然村數量(個):3
所屬市縣:(街道) zz區zz鎮
戶籍人口(人):815
常住人口(人):815
農民人均純收入(元):9953
村域面積:5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畝):2385
村集體年均收入(萬元):1
創建工作負責人 姓名 zz
日常工作聯系人 姓名 zz
職務 zz鎮鎮長電話手機
職務 村主任電話手機
一、自然環境和經濟概況(200字左右)
zz市zz區zz鎮zz村位于zz區東部塬區,距區政府所在地35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省道305穿境而過,西與富紅路相接,交通便利。全村有三個村民小組、三個自然村,810戶共計815人,33名黨員,屬于單一升級行政村。土地總面積5600畝,其中果園面積3000畝,為我區蘋果生產重點村。近十年來,村支部帶領兩委會一班人,以蘋果為主導產業,帶領全村群眾發家致富果業。截止20**年,果園面積達3500畝,果園管理水平高,果品品質優良,吃起來脆甜可口,深受顧客夸贊,果樹更是zz村的一道靚麗的風景。2000年實現自來水進村入戶,入戶率達100%。20**年完成二組、三組易地移民搬遷36戶,實現水、電路全通。建設兩委會辦公場所一座,二層,上下14間,376平方米。建成zz村幸福院一座,已投入使用。計生大院通過區級驗收。20**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新農村示范村。
二、創建基礎條件(1000字左右)
zz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村容整潔,晝夜溫差大,空氣清新,具有歷史和人文景觀。在創建“美麗鄉村”工程中,按照“環境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钡囊?,堅持“統籌規劃,做特產業、做優環境、發展三產,富裕村民”的思路,因村制宜搞創建,根據條件搞整治,搶抓機遇搞創新,突破難點促發展,為創建“美麗鄉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多方面籌集資金整建了370平方米村兩委會活動中心,截止20**年6月,已實施農村戶改廁及沼氣建設180戶,修建通村公路2公里,硬化巷道4公里,硬化排洪渠3公里,建群眾文化活動廣場700平方米,村莊栽植櫻花、垂柳、百日紅、冬青、女貞等綠化樹木400余珠;安裝了路燈78盞,實現全鎮首村路燈全覆蓋,建設垃圾臺2座;20**年村莊新修了文化墻400平方米,硬化巷道1公里。同時,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建立健全了衛生保潔長效機制,為村民創建了干凈、衛生的生產生活環境。
三是民風淳樸文明,村民文明素質逐年提高。2000年,村里為解決村民飲水問題,實施了安全飲水工程,自來水入戶率為100%,水質符合國家標準。積極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平安村”的創建,為加強我村精神文明建設,20**年添置醒目、典型的文化墻200平方米;20**年建成文化室,設施齊全,農家書屋已經建成,為村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務。
四是村里自然條件和文物古樹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在zz三組生長著一顆罕見古老的銀杏樹,距今已達800年之久,相傳是南宋時期皇帝一位妃子在此路過所種。樹冠直徑約1.5米,吸引不少游人前來觀看。該樹已被列入我區古樹名木保護目錄。
三、創建內容創建內容(1000字左右)
zz村按照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的要求,堅持“科學 規劃、目標引導、試點先行、注重實效”的原則,以政策、人才、科技、組織為支撐,以發展農業生產、改善人居環境、傳承生態文化、培育文明新風為途徑,構建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打造“生態宜居、生產高效、生活美好”的示范典型,形成具有歷史特色的“美麗鄉村”發展模式,進一步豐富和提升新農村建設內涵,全面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村社會管理。
1、更加注重發展環境,增創經濟跨越發展新優勢,通過優化完善投資環境、人文環境和治安環境,為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打牢基礎。完善投資環境,進一步強化村兩委會服務于經濟建設的職能,完善人文環境, 深入挖掘歷史和現實文化資源, 實施打造“古老銀杏樹”項目,推動鄉村旅游,大力培育村級文化,促進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相融合,為zz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注 入強大活力。
2、更加注重城鄉統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全面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 切實加大公共財政對農村教育、衛生、文化、交通等事業發展的 扶持力度,一是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加快推進農村公共服務中心和村落文化設施建設,加大村級衛生醫療和文體、 休閑等服務設施的建設力度;二是切實做好強村富民工作,進一步做大做強蘋果主導產業,通過加大技術培訓,加大果園投入,提高果園投資能力,使蘋果優質率達到86%以上,組織和發揮好蘋果協會作用。在蘋果產前、產中、產后加大服務、指導力度,以優質蘋果占領市場,提高果品商品率,增加農民收入,不斷擴大蘋果種植面積,加大蘋果園的升級改造,選育優良品種,淘汰老果園,做好蘋果的后續產業;加大種植、養殖,鼓勵農民發展家庭庭園經濟,養殖業有突破性發展;依托省道305線交通便利優勢,發展集餐飲、觀光、摘果、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農家樂,使游客既能享受農家美食,又能吃到農家果園的新鮮水果,還能休閑娛樂,忘記工作壓力的煩惱,盡情享別樣的受鄉村風情。農家餐飲業的發展,拓寬群眾收入渠道,增加群眾收入;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出外打工、就業增加村民工資性收入,打造一個經濟強,民風俗的富裕、文明的鄉村;三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和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科技、法制、文體和衛生下鄉活動,全面提高農民文
化素質和道德水平;四是建立長效機制,深入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實施長效管理,加強環衛人員隊伍建設,落實職責,確保美麗鄉村時刻美麗,長期美麗;四是落實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推進農村基本養老 保險擴面工作,力爭 100%以上的村組參加農村養老保險。
3、更加注重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設施。完成zz三組巷道硬化,實現全鎮的首村巷道全硬化、方便群眾出行。
4、更加注重協調發展,開創和諧社會新局面確保社會穩定,建設和諧村莊。 一是高度重視群眾矛盾的來訪,糾紛排查工作加大力度,確保矛盾不出村;二是堅持“穩定壓倒一切”方針,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群防群治網絡,推進社會治安打防控體系建設,最大限度地預防、遏制各種犯罪,確保全村社會穩定。
區(縣)相關部門評審意見
?。ㄉw章)
年月日
區(縣)政府意見
?。ㄉw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