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公司職業危害防治措施
一、凡產生和散發粉塵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都應采取密閉或隔離式操作,避免作業人員與塵毒直接接觸。
二、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加強個體防護。
三、加強”三廢”的綜合利用治理,防止毒物、毒氣和污水泄漏及擴散。
四、防塵措施:
1、打眼:采用濕式鑿巖、沖洗巖邦、噴霧灑水;裝礦過程中采用灑水防塵等綜合治理措施,同時加強各井巷通風管理,以達到防塵降塵的目的。
2、對產生和散發粉塵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質的工藝設備加強維護,定期檢修,保護設備完好,杜絕”跑、冒、滴、漏”。
3、在可能產生中毒的作業場地,必須有醒目的防中毒標志。
4、定期對各工作面進行粉塵檢測;并重點防治游離SIO2含量大于10%和直徑小于5um的粉塵。
5、對新入廠職工應進行健康檢查,建立職工健康檔案。根據職工初始健康狀況,合理安排工種、崗位。
6、生產作業期間,應定期對職工進行體檢。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職工,應定期進行專項健康檢查,檢查結果應認真記入職工健康檔案。
五、防噪音措施:
1、在8小時工作情況下,作業場所的噪聲不超地90dB(A)。局部振動衛生標準為,使用振動工具或工件的作業,工具手柄或工件4h等能量頻率計權振動加速度不得超過5m\s2。
2、消除或降低聲源噪音。應逐步淘汰噪聲、振動超標的工藝設備;嚴格控制安裝質量,防止振動;保持靜態和動態平衡;加強潤滑,降低摩擦噪聲等。
3、降低傳遞途徑中噪聲。能夠采取隔聲、吸聲、消聲等措施,如建隔音操作室,將噪聲源密閉,采用吸聲材料等。
4、加強個體防護,在噪聲超標的作業環境中,應佩戴防聲耳塞、耳罩和防聲帽盔等防護用品。
****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篇2:水泥公司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
水泥公司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
(一)主要負責人責任制
1、設立職業危害管理機構,并提供人力資源;
2、定期召開職業健康工作會議,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
3、組織建立、健全本單位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4、督促、檢查本單位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及時消除職業危害事故隱患;
5、保證本單位職業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實施;
6、組織建立并實施本單位的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7、及時、如實報告職業危害事故。
(二)主管職業危害負責人責任制
1、明確對本企業職業危害防治管理工作的具體職責和任務;
2、組織職業危害防治檢查及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整改的要求;
3、組織制定、修訂和審定各項職業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并檢查其執行情況;
4、明確在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的組織、實施責任。
(三)專職職業危害管理人員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
1、貫徹執行有關職業危害防治的法規、制度和標準;
2、負責日常職業危害防治的監督、檢查、技術管理、教育以及職業危害事故的調查組織、統計、上報和建檔工作。
(四)職業危害崗位防治責任制
1、參加職業危害防治培訓教育和活動、學習職業危害防治技術知識,遵守各項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發現隱患及時報告;
2、正確使用、保管各種勞保用品、器具和防護;
3、不違章作業,并勸阻或制止他人違章作業行為,對違章指揮有權拒絕執行,并及時向單位領導匯報;
4、當工作場所有發生職業危害事故的危險時,應向監督管理人員報告,并停止作業,直到危險消除。
(五)職業健康管理部門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
1、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頒發的職業危害防治的法令、法規、規定、標準及各項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在企業負責人領導下組織制訂、修訂和健全各項職業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參與制定職業危害防治技術規程;
3、對職業危害防治技術措施計劃和工程項目的職業危害防治管理。
篇3:員工職業危害防治制度
員工職業危害防治制度
一、目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實現公司所確定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特制定本制度。
職業?。菏侵钙髽I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職業病危害:是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二、適用范圍
公司所屬各單位和個人在從事接觸粉塵、電氣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溫、油漆作業等有毒有害作業時均應執行本辦法。
三、防治方針
職業病的防治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各施工項目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
四、職業病危害種類
根據企業經營和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確定本單位的職業危害為六大類:
1、生產性粉塵的危害:在建筑行業施工中,材料的搬運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可產生大量的礦物性粉塵,長期吸入這樣的粉塵可發生矽肺病。
2、缺氧和一氧化碳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時由于作業空間相對密閉、狹窄、通風不暢、特別是在這種作業環境內使用內燃機和燃燒器,耗氧量極大,又因缺氧導致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一氧化碳,從而造成施工人員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有機溶劑的危害:建筑施工過程中常接觸到多種有機溶劑,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觸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噴漆作業常常接觸到苯、苯系物外還可接觸到醋酸乙酯、氨類、甲苯二氰酸等,這些有機溶劑的沸點低、極易揮發,在使用過程中揮發到空氣中的濃度可以達到很高,極易發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焊接作業產生的金屬煙霧危害;在焊接作業時可產生多種有害煙霧物質,如電氣焊時使用錳焊條,除可以產生錳塵外,還可以產生錳煙、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長期吸入可導致電氣工人塵肺及慢性中毒。
5、生產性躁聲和局部震動危害:建筑行業施工中使用的機械工具如鉆孔機、電鋸、震搗器及一些動力機械都可以產生較強的躁聲和局部的震動,長期接觸躁聲可損害職工的聽力,嚴重時可造成躁聲性耳聾,長期接觸震動能損害手的功能,嚴重時可導致局部震動病。
6、高溫作業危害;長期的高溫作業可引起人體水電解質紊亂,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可造成人體虛脫,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五、防護措施
?。ㄒ唬┳鳂I場所防護措施:
1、各單位應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識別、確定本單位的職業病危害種類,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
2、在確定的職業危害作業場所的醒目位置,m.airporthotelslisboa.com設置職業病危害告知警示標志。
3、施工現場在進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塵作業時,應配備行之有效的降塵設施和設備,對施工地點和施工機械進行降塵。
4、在地下室等封閉的作業場所進行防水作業時,要采取強制性通風措施,配備行之有效的通風設備,進行通風,并派專人進行巡視。
5、對從事高危職業危害作業的人員,工作時間應嚴格加以控制,并有針對性的急救措施。
?。ǘ﹤€人防護措施:
1、加強對施工作業人員的職業病危害教育,提高對職業病危害的認識,了解其危害,掌握職業病防治的方法。
2、接觸粉塵作業的施工作業人員,在施工中應盡量降低粉塵的濃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斷噴水的措施降低揚塵。并正確佩帶防塵口罩。
3、從事防水作業,噴漆作業的施工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施工前要檢查作業場所的通風是否暢通,通風設施是否運轉正常,作業人員在施工作業中要正確佩帶防毒口罩。
4、電氣焊作業操作人員在施工中應注意施工作業環境的通風或設置局部排煙設備,使作業場所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濃度控制在國家衛生標準之下,在難以改善通風條件的作業環境中操作時,必須佩帶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5、進行躁聲較大的施工作業時,施工人員要正確佩帶防護耳罩,并減少躁聲作業的時間。
6、長期從事高溫作業的施工人員應減少工作時間,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飲用水,并佩帶好防護用品。
7、從事職業危害作業的職工應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單位應將檢查結果告之本人,并將體檢報告存入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