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社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制度

4228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管理制度

  社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制度

  1. 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包括部門職責、監測、預警、報告、程序、應急處理等。

  2. 定期對全員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相關知識與技能培訓并組織演練。

  3. 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物資儲備,并進行動態管理。

  4. 疫情報告。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發生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應在2小時內向所在區縣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5.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啟動應聽從政府統一指令,服從統一指揮。

  6. 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書寫完整病歷記錄,協助轉送病人。

  7. 采取衛生防護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篇2:(小學)衛生事件處理應急程序

  學校(小學)衛生事件處理應急程序

  一、工作原則

  (一)預防為主

  加強對傳染性疾病監測,及時發現可疑病例,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治療措施,切斷傳播途徑,迅速控制疫情在學校的傳播和蔓延。

  (二)分級控制

  根據國家、省對傳染性疾病的控制要求,按疫情波及的區域范圍,分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大事件。

  在具體的疫情預防控制措施上,根據疾病在本學校的實際流行強度,實施分級控制措施,以達到最有效的預防控制效果。

  (三)分類處置

  呼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或食物中毒等病例,按照衛生部門規定的病例分類標準執行。應早期發現疫情,提高對疫情的早期預警和預報工作。

  (四) 及時處置

  為有效地切斷疾病的傳播,根據傳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預防控制措施時,對疑似病例和病例實行隔離治療,對密切接觸者實行(隔離)醫學觀察。

  二、學校衛生事件防治指揮系統

  任何師生發現或得知公共衛生事件都由上報職責和義務。一經確認公共衛生事件,立即啟動學校應急程序。建立處置指揮系統:領導小組、綜合協調組、信息組、疫情調查組、消毒組、宣傳組、后勤組。

  制定相關的工作制度:包括報告制度、消毒制度、傳染病宣傳制度、晨檢制度等。

  三、學校預防和控制公共衛生事件的網絡及職責

  (一)班主任老師

  1.負責每天對本班學生健康狀況動態觀察,發現與某些傳染性疾病相關的癥狀時或因病缺課情況,應詢問學生健康狀況并做好相應記錄,如病例數超過正常時,應及時報告校醫。

  2.事件發生后,應提供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生當時的身體狀況。

  3.事件發生后,對班級學生的發病情況作動態了解后,每天2次報告校醫。

  (二)校醫

  1.負責每天接受班主任晨檢情況,并記錄歸檔。

  2.負責及時將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地點、時間、主要病征、發病人數、發病班級、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現狀和趨勢,向教育行政部門和當地疾病預防控制(衛生防疫)機構報告。

  3.負責對出現癥狀的學生進行暫時隔離,必要時護送相關醫院就診。

  4.發生突發事件后,負責每天2次接受班主任晨檢情況匯報,統計后傳真上報教育行政部門和當地疾病預防控制(衛生防疫)機構。

  5.對病愈返校的學生,返校當天必須先到學校衛生室,經校醫核實后,方可進入教室上課。

  6.接到當地政府對該學校的疫情解除通知后,即可對學校采取解除控制措施。

  (三)學校領導

  1.學校應組建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明確分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的領導和職能部門,負責統一組織、協調應急工作。

  2.當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學校應根據疫情波及范圍和流行的情況,停止進行集體性活動,避免發病班級學生進入集體活動場所,對發病較多班級的學生,相對限制活動區域,必要時使用備用教室,防止發病班級之間的交叉感染。疫情嚴重時,報請相關部門后,考慮全校停課。

  3.學校需加強同當地疾控(衛生防疫)機構的聯系,保持信息通暢,密切關注學校學生的發病狀況。

  4.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利用健康教育課、晨會、班會、廣播、電視、板報等多種形式,堅持正面宣傳,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緒,引導學生自覺配合教育部門、衛生部門做好學校內的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根據不同季節傳染病發生特點,宣傳傳染病的危害與防治知識,增強疾病預防的意識和能力,幫助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5.學校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傳染病流行時,對發病班級教室進行徹底消毒。對教室、實驗室、專用教室等要經常開窗通風。對食堂、廁所進行消毒,以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四、個人防護與消毒工作

  有關人員在進行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時,接觸病例和疑似病例時,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做好個人防護工作。上述人員應穿戴工作服、隔離衣、工作帽和防護口罩。每次接觸病人后立即進行清洗和消毒。并對各種污染對象進行消毒處理。

  五、健康教育

  要充分利用廣播、板報、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對學生廣泛開展SARS、禽流感、霍亂、手足口病等防治知識,宣傳普及衛生科普常識,指導學生以科學的行為和方式對待SARS禽流感、霍亂預防和控制工作。

  六、及時上報

  如果有傳染病流行性疫情發生,應及時向縣教育局和衛生防疫部門及當地政府報告。

篇3:初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理預案

  初級中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理預案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維護社會的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zz縣教育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理預案》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校工作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教育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師生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師生健康的事件。

  二、學校成立教育系統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理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協調指揮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理工作。

  三、堅持“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救治”原則。

  建立高效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防范和應急處理工作體制和快速反應機制,切實履行各自的職責,做到傳染病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對病人采取隔離治療措施,防止疾病進一步擴散和蔓延。

  1、早預防。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始終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及后勤服務工作,堅持以法辦事,規范操作,及時排查和消除學校的各種隱患。加強校園內廁所的衛生保潔和滅“四害”工作,斷絕傳染病原體的傳染途徑;教師辦公室和教室門窗每天要經常開啟,氣溫適宜時全天開啟,確保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減少感染病原體的機會;重視健康課教育,利用健康課、宣傳欄、黑板報和將配置的多媒體網絡、閉路電視系統等載體和形式對師生加強健康教育,普及衛生防病相關知識;加強師生體育鍛煉,每日開展師生健身操鍛煉,科學設計體育課,增強師生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每年對全體師生開展體能測試,每年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體檢;根據師生體能測試和體檢情況,針對性地采取健身鍛煉和預防疾病措施;完善學校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做好必要的物質準備,儲備一定數量的口罩、防護服、消毒液和預防藥品。要嚴格控制外來人員入校,嚴格控制師生外出參加活動,取消春秋游等集體活動。對廣大師生要做到疫情信息準確、公開、透明,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確保校園穩定;加大傳染病預防控制知識的宣傳力度;在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為師生準備必要的預防藥品并適時提供。

  2、早發現。即落實責任,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檢查制度,關注學校每位師生的健康狀況和情緒傾向,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密切掌握師生出勤動態。

  3、早報告。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通報信息;學校設立24小時值班及疫情監控報告情況。一旦發現突發性事件,在第一時間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及時向公安和醫療、防疫等部門發出求助信息。組建突發事件報告信息網絡,建立健全突發事件信息報告體系。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在一小時內向縣教育局和縣衛生防疫部門報告:

  (1)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流行的;

  (2)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疫病;

  (3)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

  一旦學校出現突發惡性事件,立即啟動以下各職能人員,全力投入事故的處理工作。在報告的同時,學校立即組織力量對報告事項進行調查核實、確認,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時報告調查情況。任何人對突發事件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4、早救治早隔離。突發事件發生后,要求執行誰發現誰先受理的制度,立即招呼就近人員,控制局面,最大努力阻止事態的進一步發展,應采取下列措施:

  (1)組織有關人員或配合衛生防疫人員對事件發生的原因、涉及的人群、危害程度及發展趨勢進行調查,初步判斷事件的類型,并由衛生防疫部門提出是否啟動應急預案的建議;

  (2)進行現場控制,實行師生分散隔離,防止事態擴大;

  (3)組織救治突發事件致病人員;

  (4)對教室、食堂、電腦室、圖書館、辦公室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按規定進行消毒。具體辦法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進行。

  四、責任追究

  學校及其有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根據具體情節和責任大小,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對主要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給予通報批評、記過、行政記大過、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等嚴重危害后果的,報告上級主管部門給予開除的行政處分。

  (1)未依照本預案的規定履行報告職責,對突發事件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的;

  (2)未依照本預案的規定完成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必須落實的工作;

  (3)突發事件發生后,對上級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礙、干涉調查的;

  (4)在突發事件調查、控制等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

  (5)拒不履行其他應急處理職責的。

  五、組織領導:

  zz縣第二初級中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和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

  六、各小組分工職能:

  1、突發事故應急處理小組:z

  職能:

  (1)盡速到達現場,了解和掌握事故情況

  ,控制局面,阻止事態發展,并研究事故處理的具體策略。

  (2)在第一時間向縣教育局辦公室報告情況。

  (3)組織力量并全程指揮其他各職能人員投入工作。

  (4)密切配合公安、醫療、防疫等機構對事故進行處理。

  (5)認真執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政府部門的有關指示。

  (6)負責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查找原因和責任。

  2、醫療救援人員:年級組長、各班主任

  職能:

  (1)做好醫療救治、現場控制等工作的聯絡和后勤支援。

  (2)配合醫療、防疫等機構進行消毒、取樣分析等工作。

  (3)做好上級來人和家長的接待,必要時為上級工作組現場辦公做好后勤服務工作。

  3、信息資料人員:同年級組教師

  職能:

  (1)采集突發事故全過程的各種信息資料。

  (2)撰寫有關突發事故的書面報告,整理取證材料。

  (3)作好相關數據的分類統計、分析工作。

  4、通信聯絡人員:z

  職能:

  (1)在第一時間向縣教育局辦公室通報情況。

  (2)做好學校內部的通信聯絡工作。

  各職能部門人員由校長負責具體落實,并做好培訓工作。

  zz縣第二初級中學

  二0**年三月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