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樓基礎及主體結構施工方案
7.1降水方案
本工程基礎,基礎施工階段應編制好地下水排放的方案。
7.2人工挖孔灌注樁施工要點
7.2.1. 方案總述
(1) 鉆機選擇:根據地質情況及樁徑大小,本樁基采用沖擊鉆機鉆孔,共投入4臺鉆機。
(2) 水域泥漿池和沉淀池的位置選擇合理(可選擇集裝箱式,放置在平臺上),不得妨礙吊機和鉆機的行走及污染河流。泥漿池的容量要大于每孔的排碴量,沉淀池的容量應為池容量的1.5-2 倍。泥漿池和沉淀池的頂標高要比護筒低.5-1.0m,以便泥漿回流暢順。
(3) 護壁泥漿的指標控制:粘度18-22S、含砂率不得大于4%、膠體率不得小于99%,施工中要隨時測定,保證其符合要求。
(4) 鉆孔完畢后,對孔徑和孔深進行終孔檢查,孔底錐形部分不計入孔深,合格后用換漿法進行清孔,即用新鮮泥漿換除孔內含有沉碴的泥漿,不允許以加深孔深的辦法代替清孔。
(5) 鋼筋籠分節集中加工,用吊車分節吊入孔內,在孔中進行焊接接長,焊接要保持上、下節鋼筋的垂直度,經檢查就位后將主筋固定在鋼護筒上,以免鋼筋籠在混凝土澆注過程中上浮或下落。
(6) 混凝土澆注導管采用300mm 直徑的鋼管,使用前進行過球和風壓試驗,試壓的壓力等于孔底靜水壓力的1.5 倍,導管離孔底0.3-0.5m,漏斗的容量應保證第一次混凝土倒入能使導管埋深不小于0.8m。
(7)混凝土供應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輸送車輸送,用吊車或提升井架吊運到位。
(8)澆注前,用3m3 小型壓風機,以0.5Mpa 的風壓沖孔底1 分鐘,使孔底沉碴充分懸浮,然后立即澆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要連續澆注一次成功,中途不得停止。澆筑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導管埋深不小于2m,也不應大于6m,并設專人測定;混凝土終樁頂面標高要比設計樁頂標高高出1m;混凝土澆注完成待強度達到一定程度后應及時砍樁頭、清浮漿,并按要求進行成樁質量檢測,以判定成樁質量。
7.7.2. 成孔工藝
(1) 機具布置
在埋好的護筒和備足護壁泥漿黏土后,將鉆機就位,立好鉆架,對準樁孔中心,就可開始沖擊鉆進。鉆架除應有足夠的結構強度外,還應考慮其承受反復沖擊荷載的結構剛度。如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采用適當的加固措施。
(2) 開孔
開鉆時應先在孔內澆注泥漿,泥漿相對密度等指標根據土層情況而定,。如孔中有水,可直接投入黏土,用沖擊錐以小沖程反復沖擊造漿。開孔及整個鉆進過程中,應始終保持孔內水位高出地下水位(河中水位)1.5m~2.0m,并低于護筒頂面0.3m 以防溢出,掏渣后應及時補水。護筒底腳以下2 m~4m 范圍比較松散,應認真施工。一般細黏土層可采用濃泥漿、小沖程、高頻率反復沖砸,使孔壁堅實不坍不漏。在砂及卵石夾土等松散層開孔或鉆進時,可按1:1 投入黏土和小片石(粒徑不大于15cm),用沖擊錐以小沖程反復沖擊,使泥膏、片石擠入孔壁。必要時須重復回填反復沖擊2~3 次。遇有流砂現象時,宜加大黏土減少片石的比例,按上述方法進行處理,力求孔壁堅實。
(3) 鉆進注意事項
(1)在通過漂石或巖層,如表面不平整,應先投入黏土,大片石,將表面墊平,再用十字形鉆錐進行沖擊鉆進,防止發生斜孔、坍孔事故。
(2)要注意均勻地松放鋼絲繩的長度。一般在松軟土層每次可松繩5cm~8cm,在密實堅硬土層每次可松繩3cm~5cm。應注意防止松繩過少,形成"打空錘",使鉆機、鉆架及鋼絲繩受到過大的意外荷載,遭受損壞。松繩過多,則會減少沖程,降低鉆進速度,嚴重時使鋼絲糾纏發生事故。
(4) 掏渣
破碎的鉆渣,部分和泥漿一起被擠進孔壁,大部分靠掏渣筒清除孔外,故在沖擊相當時間后,應將沖擊錐提出,換上掏渣筒,下入孔底掏取鉆渣,倒進鉆孔外的倒渣溝中。管錐本身兼作掏渣筒,無須另換掏渣筒。
在密實堅硬土層每小時純鉆進小于5cm~10cm、松軟地層每小時純鉆進小于15cm~30cm 時,應進行掏渣?;蛎窟M尺0.5cm~1.0cm 時掏渣一次,每次掏4~5 次筒,或掏至泥漿內含渣顯著減少、無粗顆粒、相對密度恢復正常為止。
在開孔階段,為使鉆渣擠入孔壁,待鉆進4m~5m 后再掏渣。正常鉆進每班至少掏渣一次。掏渣后應及時向孔內添加泥漿或清水以維護水頭高度。投放黏土自行造漿的,一次不可投入過多,以免粘錐、卡錐。
(5) 分級鉆進
為適應鉆機負荷能力,在鉆大孔時,可分級擴鉆到設計孔徑,第一級鉆頭直徑可為孔徑0.4~0.5 倍。分級鉆進,會產生大粒徑的卵石掉入一級已鉆成的小孔中,造成擴鉆困難,可在小孔鉆成后向小孔填泥塊到1/4~1/3 孔深處。一般先鉆的孔只宜超前數米,隨后即鉆次級的孔;如超前過深,將使先鉆的孔淤塞。
(6) 檢孔
鉆進中須用檢孔器檢孔。檢孔器用鋼筋籠做成,其外徑等于設計孔徑,長度等于孔徑4~6 倍。每鉆進4m~6m,接近及通過易縮孔(孔徑減少)土層(軟土、軟塑黏土、低液限黏土等)或更換鉆錐閃,都必須檢孔。用新鑄或新焊補的鉆錐時,應先用檢孔器堿孔到底后,才可放入新鉆錐鉆進。不可用加重壓、沖擊或強插檢孔器等方法檢孔。當檢孔器不能沉到原來鉆達的深度,或大繩(拉緊時)的位置偏移護筒中心時,應考慮可能發生了彎孔、斜孔或縮孔等情況,如不嚴重時,可調整鉆機位置繼續鉆機。不得用鉆錐修孔,以防卡鉆。
(7) 安全要求
沖擊錐起吊應平穩,防止沖撞護筒和孔壁;進出孔時,嚴禁孔口附近站人,防止發生鉆錐撞擊人身事故;因故停鉆時,孔口應加蓋保護,嚴禁鉆錐留在孔內,以防粘鉆。
7.2.3主體施工工藝流程圖
施工工藝流程框圖如下所示:
7.2.4施工縫的留置
澆筑基礎砼施工縫留設一道:設在基礎一層臺階上20mm或350mm處。
澆樓層砼時,施工縫留設兩道:第一道施工縫設在該樓層樓板下主梁下口以下50mm處,第二道施工縫留設在該層樓板板面。
施工縫的留設詳見右上圖。
7.2.5模板工程
一、柱模
1、支模程序
放線→設置定位基準→抹水泥砂漿支承面→支模→搭支撐→調直糾偏→安裝柱模箍→全面檢查校→柱模群體固定→清除柱模內雜物→封閉清掃口
2.支模方法
矩形柱模采用組合鋼模拼散拆,柱斷面500×800的,柱長方向模板采用-3×50的對拉扁鐵拉結。沿柱高每600拉一道。
二、梁、板模
1、支模程序
梁支模程序
放線→搭設支模架→支梁底模→梁模起拱→綁扎鋼筋、安墊塊→支梁側模→固定梁模夾→支梁、柱節點模板→檢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鄰梁模固定
板支模程序
復核板底標高→搭設支模架→安放支模龍骨→安裝模板→安裝柱→梁節點模板→安放預埋件及預留孔模等→檢查校正→交付使用。
2、支模方法
梁模:矩形截面梁模采用組合鋼模,梁高超過750mm時,梁模采用-3×50扁鐵拉結模板。
梁模板拉結采用M10對拉螺栓, 間距600mm。
板模:采用18mm防水膜涂層膠合板,下支墊100×100木枋,間距400mm(中對中), 膠合板縫釘鐵皮蓋縫。早拆體系支模圖詳下:
三、樓梯模:
樓梯底模采用18膠合板,梯踏、踢步模采用木模。
四、模板支設的質量要求
1. 模板的搭設必須準確掌握構件的幾何尺寸,保證軸線位置的準確。
2. 模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及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澆砼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澆筑前應檢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撐扣件是否擰緊。
3. 模板的安裝誤差應嚴格控制在允許范圍內(詳下表),超過允許值必須校正。
項 目 允許偏差
軸線位置 5
板表面標高 ±5
柱、梁 +4、-5
層高垂直度 全高≤5m 6
全高〉5m 8
相鄰板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2m長度以上) 5
五、模板支設的質量控制措施
1. 所有結構支模前均應由專人進行配板設計和畫出配板放樣圖并編號,余留量由縫模調整。
2. 模板及其支撐均應落在實處,不得有“虛”腳出現,安拆均設專人負責。
3. 墻柱腳模板應加墊木和導模,防止砼漿流失造成欄根。
4. 當梁、板跨度≥4m時,其模板應按跨度的1-3‰起拱。
5. 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與模板粘結,影響脫模,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在清理過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離劑,對隔離劑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結、易脫落、不污染墻、易于操作、易清理、無害于人體。不腐蝕模板。
6. 安裝模板時需有保護措施:模板由塔吊吊裝就位時,因鋼筋綁扎好,鋼筋很容易損傷面板,這時需有施工工人在現場扶住模板,輕輕就位,避免損傷模板。
7. 在靠近模板電焊鋼筋、鋼管時,在施工焊處的模板面應用鐵皮墊隔,防止焊火燒壞模板板面。
8. 在安裝模板之前,應將各種電管、水管等按圖就位,避免模板安裝好后二次開洞,模板自身就位時也應嚴格按照配模圖紙進行安裝。
9. 澆搗振搗混凝土時震動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損撞壞面板,同時振搗時間要按規范規定,要適時,以防模板變形。
六、模板的拆出
模板拆出要預先制定好拆摸順序,根據施工現場成在地面的溫度情況,掌握好混凝土達到初凝的時間, 當混凝土達到初凝后, 墻體強度達到12N/mm2(20℃以上氣溫時8小時),必須及時松動穿墻拉桿, 并將模板與所澆筑的混凝土墻體脫離,防止混凝土與模板表面粘結,為拆模作好準備,拆模時不得用鐵撬撬開模板,還要保護模板邊角和混凝土邊角,拆下的模板要及時清理,清理殘渣時,嚴禁用鐵鏟、鋼刷之類的工具清理,可用模板清潔劑,使其自然脫落或用木鏟刮除殘留混凝土。
拆除模時間:側模板以不損壞砼表面及楞角時,方可拆模,底模拆除時間詳下表所示:
結構 結構跨度(m) 按設計的砼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
板 >2,≤8 75
>8 100
梁 ≤8 75
>8 100
懸臂構件 ≤2 75
>2 100
7.2.6鋼筋工程
本工程鋼筋均在現場加工制作。
一、鋼筋接長方法:
大于或等于Φ16柱豎向鋼筋均采用電渣壓力焊接接長,小于Φ16的墻、柱豎向鋼筋采用綁扎焊接長。樓板受力通長550級冷扎帶肋鋼筋采用搭接接長。 大于或等于Φ16的梁受力鋼筋均采用水平窄間隙焊接長,小于Φ16的梁水平鋼筋采用閃光對焊接長。
二、鋼筋接頭位置
1. 梁底部鋼筋在支座處,上部鋼筋在跨中1/3范圍內, 接頭鋼筋同一斷面不得超過50%(焊接)或25%(綁扎搭接),位置錯開45d。
2. 柱豎向鋼筋每層樓板面處錯開45d接頭。
3. 樓板受力通長鋼筋接長底筋在支座處,負鋼筋在跨中1/3范圍內, 其它短鋼筋則按設計長度配料制作。
4. 樓面施工縫處鋼筋處理;一般樓面不留施工縫,如遇特殊情況需留施工縫時,斷面處應增加設置施工插鐵,數量為主鋼筋面積的30%,長度取3.0m, 兩端各伸入縫內1.5m。板插鐵采用Φ12鋼筋,放置于板中部,梁插鐵用Φ20的鋼筋放于上、 下受力鋼筋位置。
三、豎向電渣壓力焊焊接工藝。
電渣壓力焊焊接工藝如下:
焊前準備(試焊、檢驗合格、調整焊接參數)→鋼筋扶正對位→夾鉗緊夾鋼筋→安放焊條芯或鉛絲圈→填石棉墊→填石棉墊→焊劑入盒→通電引弧電渣過程→斷電頂壓→拆夾鉗→拆焊劑盒→去渣殼
不同直徑鋼筋焊接時,應按較小直徑鋼筋選擇參數。焊接通電時間可延長。
四、電渣壓力焊接頭
電渣壓力焊接頭應逐個進行外觀檢查,進行力學性能試驗時,應從每批接頭中隨機抽取3個試件做拉伸試驗,本工程以每一樓層(標準層)或施工段中300 個同級別鋼筋接頭作為一批,不足300個接頭仍按一批執行。
1、電渣壓力焊接頭外觀檢查結果應滿足如下要求:
1)四周焊包出鋼筋表面的高度應大于或等于4mm。
2)鋼筋與電焊接觸處,應無燒傷缺陷。
3)接頭處的彎折角不得大于4°。
4)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得大于鋼筋直徑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2、電渣壓力焊接頭拉伸試驗結果為3 個試件的抗拉強度均不能小于該級別鋼筋規定的抗拉強度。當試驗結果有1個試件的抗拉強底低于規定值時,應再取6個試件進行復驗。復驗后仍有1個試件的抗拉強度小于規定值則該批接頭不合格。
五、水平窄間隙焊焊接工藝要求
焊接時,鋼筋應置于銅模中,并應留出一定間隙,用設計規定的焊條連續焊接,熔化鋼筋端面和使熔敷金屬填充間隙形成接頭,其焊接工藝要求如下:
1、鋼筋端面應平整
2、選用低氫型堿性焊條,其型號滿足:對Ⅰ、Ⅱ、 Ⅲ級鋼筋之間焊接選E43型,對Ⅱ級鋼筋之間焊接選E50型,不能交錯使用。
3、端面間隙和焊接參數按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96) P19表4.4.7選用。
4、從焊縫根部引弧后應連接進行焊接,左右來回運弧,在鋼筋端面處電弧應少許停留,并使熔合。
5、焊至端面間隙的4/5高度后,焊縫應逐漸擴寬,當熔池過大時,應改連續焊為斷續焊,避免過熱。
6、焊縫余高不得大于3mm,且應平穩過渡至鋼筋表面。
7、水平窄間隙焊接頭
從每批接頭中隨機切取3個試件做拉伸試驗,試驗結果后,如有1個試件的抗拉強度小于規定值,或有1個試件斷于焊縫,或有2個試件發生脆性斷裂時,應再取6個試件進行復驗。復驗結果當有1個試件抗拉強度小于規定值,或有1個試件斷于焊縫或有3個試件呈脆性斷裂時,該批接頭則為不合格品。
如果3個接頭試件均斷于焊縫之處(熔合區或熱影響區),并至少有2個試件呈延性斷裂,該批接頭則為合格品。
六、鋼筋制作綁扎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1、預見性的提出和處理鋼筋有關設計的矛盾問題或施工難處,需核定的要及時與設計院、建設單位聯系核定,做到準確認真翻樣。所有鋼筋下料單及翻樣處理均由現場綜合技術組、質安組負責校審批準。
2、鋼筋制成的半成品進行掛牌驗收,專人負責清料,質安組負責抽查。
3、梁、柱節頭的鋼筋均很密,核心箍不允許遺漏,綁扎確實困難的部位,將箍筋制成兩個型,待綁扎就位后,按搭接10d焊接成封閉箍。
4、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按下執行:
構件名稱 板 梁 柱 柱拉筋
保護層厚度(mm) 15 25 25 10
5、柱的豎筋在樓面的位置加焊一層相同規格的定位箍和定位筋,以預防鋼筋偏移。
6、樓層負筋等安裝配管完畢,再進行綁扎,樓板負筋綁扎應加Φ10鋼筋馬凳(見下圖所示),間距縱橫1.0m; 負筋綁扎好后,嚴禁在上面踩踏,以保證負筋位置的正確。板鋼筋除靠近外圍兩行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間隔交措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雙向受力的鋼筋須全部扎牢。
7、當次梁支承在主梁上或次梁相互交叉時,除按設計加梁吊筋外,凡未特殊注明者,一律在梁側將箍筋各加密四道,直徑同主梁箍筋。
7.2.7砼工程
(一)總體安排及施工程序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并由塔吊吊送,先澆柱,后澆梁板。
(二)混凝土的試配與選料
為確保工程質量,應業各控制材料質量,選用級配良好,各項指標符合要求的砂石材料,水泥選用同品種、同強度等級產品,以同一生產廠家為好。
(三)砼計量
現場攪拌混凝土時,我單位將派專人負責混凝土的計量工作,監督現場攪拌站嚴格按配合比進行計量生產。
1、水泥、砂、石、外加劑一般采用人工計量。砼攪拌前,應對整個攪拌計量工具進行檢測,對其誤差及時調整,直到達到規范要求為止。
2、原材料計量誤差控制范圍:水泥±1%,精細骨料±2%,水、外中劑士1%,摻合料±2%。
(四)混凝土的現場攪拌
采用現場攪拌混凝土,我司將在施工現場設置1臺攪拌機。
(五) 砼的澆筑
1. 每層樓砼按三次澆筑,第一次澆筑柱砼,第二次澆筑柱與梁板交界部位節點區砼,第三次澆筑梁、板砼,樓梯隨柱錯半層澆筑。
2. 墻柱澆筑高度大于3.0m的,在一則或兩側模板開設門子板,砼從門子板處的斜槽或平臺灌入模內,振搗器采用高頻振搗棒從頂部插入振搗。
3. 砼按300-500mm厚分層澆筑,在有孔洞模板部位兩側應均勻下料,相對振搗。
4. 澆筑時應重點控制澆筑高度和振搗棒插入間距、深度、順序。具體振搗方法如圖所示:
(六)、砼的養護及拆模
1. 砼的養護采用人工自然養護法。在砼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對砼加以覆蓋和澆水養護,養時間當砼中無外加劑摻入時,不得少于7晝夜,當砼中有外加劑摻入時,不得少于14晝夜。
2. 砼的拆模:側模在砼強度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可拆除,底模的拆除根據早拆體系中的規定執行。
(七)砼試塊留置
本工程砼采用的是商品砼,故砼的試塊必須采取隨機抽樣制作,留置組數按下面執行。
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砼,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砼不足100盤時,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3、每一現澆樓層段同配合比的砼,其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以上每次取樣至少留置一組標準試件,每組三個試件應在同盤砼中取樣制作。
7.2.8施工縫及后澆帶的施工
施工縫處新澆砼前,將原有砼表面的浮石鑿去,并沖洗干凈后, 先刷一道107膠的素水泥漿,再用與砼同成份的水泥砂漿抹壓平整,最后澆筑砼。
7.2.9架子工程
根據該工程設計情況主體施工時,外架采用雙排鋼架,內架為早拆體系支撐架,裝飾、裝修時,外架為雙排鋼管,內架為工具式移動架。
在主樓一層完成后,應規定搭設水平安全網,二-七層上搭設全封閉外架。
封閉腳手架的起點樓層應在板澆注時,預埋ф18的鋼筋環,作為固定本層的水平架桿,水平桿外端部的斜撐底腳,應支承在本層的下層樓板上,雙排外架寬1.2m,立桿間距1.5m,水平桿間距根據層高確定為1.5m,外架在每一樓層柱的位置用2根負管和已澆注砼柱連結一次,雙排外架每二層設一水平安全網,外面用尼龍網全部封閉,施工操作架應滿鋪跳板,設置防護欄桿,防護欄桿的搭設必須在每次樓施工前,以確保安全施工。
樓層柱梁的支撐采用碗扣腳手架,立桿縱向間距0.9m,模板支撐架立桿縱橫間距1.5m,水平桿豎向間距1.8m,梁模架寬0.8m。柱筋綁扎前應搭設施工操作架,該操作架的搭設應與梁板支模架綜合考慮,樓板砼澆注時應用角鋼馬凳搭設施工平臺,避免踩踏板上層鋼板。
篇2:商業城主體結構裝修施工階段配合
商業城主體結構與裝修施工階段的配合
?。保┍竟こ探Y構一部分分部項工程如設備、消防、精裝修等由業主(建筑師)另行指定分包,并納入土建施工單位的總承包管理。主體結構施工時主要存在以下施工配合:
?。ǎ保┩ㄐ啪C合布線工程施工預埋;
?。ǎ玻╇娞莨こ淌┕ゎA埋;
?。ǎ常┒窝b修部位施工預埋或構造布置配合;
?。ǎ矗I主(建筑師)分包工程成品或半成品的保護;
?。ǎ担┰O計配合;
?。ǎ叮┢渌O施施工預埋;
?。ǎ罚┌踩c質量、進度管理。
?。玻┰谘b修施工階段主要存在以下施工配合
?。ǎ保┐怪边\輸;
?。ǎ玻┡R時給水與供配電;
?。ǎ常┭b修施工的安全防護;
?。ǎ矗┡R時消防;
?。ǎ担烁?、軸線定位控制;
?。ǎ叮┕濣c的防水處理;
?。ǎ罚┩两ㄒ呀Y束施工的成品、半成品保護以及裝修作業單位成品半成品的保護;
?。ǎ福┭b修單位間、裝修單位與安裝單位間的施工配合及其協調。
?。ǎ梗┢渌┕づ浜?。
?。常┳龊檬┕づ浜洗胧?/p>
?。ǎ保┓e極接受設計師及業主(建筑師)分包商的專業工程施工交底,索取專業施工圖及施工預埋圖。
?。ǎ玻┱J真審核施工圖紙及專業施工圖紙,對其中矛盾處及時向業主(建筑師)、設計師、監理工程師、業主分包商提出書面意見。
?。ǎ常┲贫ǜ鞣植宽椆こ淘敿毜氖┕づ浜戏桨?,繪制施工預埋布置圖,并提交監理工程師、業主(建筑師)分包商審核批準。
?。ǎ矗┓e極配合好設計師、業主(建筑師)做好施工配合設計。盡量避免因設計變更而造成的損失。
?。ǎ担┰陔[蔽工程驗收單、工序交接驗收單中增加施工配合各分部項工程的內容,以通過各個方面的把關確保施工配合的順利實施。
?。ǎ叮┕こ添椖拷浝聿课墒┕ぜ夹g經驗豐富的項目技術副經理作為施工配合技術總管,負責協調做好施工配合技術工作;委派富有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的項目生產副經理,具體負責安全生產、垂直運輸等方面的施工配合,以及分包單位間的配合協調等事宜。
篇3: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施工區總平面布置
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施工區總平面布置
一、大型施工機械的布置
1、塔吊
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塔吊的布置與基礎施工階段的一樣。
2、外用電梯
?。?)在一區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在砌體工程插入施工之前,塔樓布置兩臺SCD200/200A 的外用電梯,負責施工人員和材料的垂直運輸。
?。?)二區在砌體工程施工前在建筑物南側安裝一臺JJ-40 井架,負責裙樓部分材料的垂直運輸。
二、鋼筋房、木工房及材料堆場
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鋼筋房、木工房的布置在施工現場,具體位置詳見《上部結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