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提升公司整體形象和員工的自律能力,培養企業文化,達到提高員工素質和修養的目的,特制訂5S管理制度。
5S特別強調 “全員參與”和“高層領導親自參與”,“ 貴在堅持”是5S成功的關鍵。公司通過制度確保全體員工積極持久的努力,讓每位員工都積極參與進來,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減少出錯的機會,提高員工素養、公司整體形象和管理水平,營造特有的企業文化氛圍。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生產、倉儲和辦公現場的管理。
3、術語和定義
5S--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修養(SHITSUDE) 整理(SEIRI):工作現場,區別要與不要的東西,只保留有用的東西,撤除不需要的東西。
整頓(SEITON):把要用的東西,按規定位置擺放整齊,并做好標識進行管理。
清掃(SEISO):將不需要的東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現場無垃圾、無污穢狀態。
清潔(SEIKETSU):維持以上整理、整頓、清掃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員覺得整潔、衛生。
修養(SHITSUDE):通過進行上述4S的活動,讓每個員工都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做到“以廠為家、以廠為榮”的地步。
4、組織機構與職責
4..
行政部對公司5S總體負責。各部門負責人是本部門的5S主管,是本部門5S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行政部職責:
負責制定、修訂、審核及推動5S活動之標準;
負責5S推廣的事務性工作;
每月檢查公司的5S情況并記錄在案;
每月提報5S活動執行的優缺點并協調各部門負責人,以統合公司推動5S的向心力。
各部門5S主管職責: 擬定本部門5S細則;
負責本部門內5S工作的組織、實施和檢查;
作為行政部5S管理的接口完成相關工作。
4..
管理者代表對各部門的5S管理情況進行定期檢查。
5、程序
5.1
整理(SEIRI)
5.1..
定義:工作現場,區別要與不要的東西,只保留有用的東西,撤除不需要的東西。
5.1..
對象:主要在清理現場被占有而無效用的“空間”
5.1..
目的:清除零亂根源,騰出“空間”,防止材料的誤用、誤送,創造一個清晰的工作場所。
5.1..
整理的實施方法
5.1.4.1 深刻領會開展的目的,建立共同認識:
A、確認不需要的東西,多余的庫存會造成浪費
B、向全體員工宣講,取得共識
C、下發整理的措施
D、規定整理要求
5.1.4.2 對工作現場進行全面檢查,點檢出哪些東西是不需要和多余的。辦公室文檔、辦公用品需整齊,歸類明確,久遠文檔根據重要程度選擇銷毀或是電子留存;生產車間做到有序擺放,生產工具、生產原料分類擺放;倉庫是整理工作重要部分,尤其需要按物品品類、廠家、材料等分門別類有序存放。
5.1..
制定“需要”與“不需要”標準,工作現場全面盤點,就現場盤點的現場物品逐一確認,判明哪些是“要”、哪些是“不要的”。員工根據標準實施“大掃除”。
物品整理標準
物品 使用時間 使用頻率 類別 處理方法 少量 月、年 偶爾 工具、設備 遠離生產或辦公區域 普通 星期、幾日 幾次
原料、成品、半成品
生產或辦公現場隔離放置 大量
時時、天天
天天、時時 原料、輔材、半成品
生產區域或辦公現場 要
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