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據工程實例介紹地下室工程的后澆帶施工技術
[關鍵詞] 后澆帶
后澆帶是現澆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期間,為了克服因溫度、收縮而可能產生有害裂縫而設置的變形縫,經一定時效后再進行后澆封閉,形成整體結構。由于結構由后澆帶連成整體,因此后澆帶施工的質量與結構質量休戚相關。后澆帶處往往斷面大,鋼筋密集,模板支設難度大,特別是雜物垃圾容易落入,清理十分困難,若清理不徹底將會影響結構質量。本文介紹在某工程中后澆帶施工的構造措施。
位于佛山市魁奇路的麗景花園工程建筑總面積為63000m2,其中±0.00以上工程為11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面積為51000m2,地下室約為12000m2,地下室頂板為無梁樓蓋結構。
本工程的地下室底板的采用厚度為60cm的C35、P6抗滲混凝土,壁板為30cm的C40、P6抗滲的混凝土,地下室頂板為45cm厚的C35、P6抗滲的混凝土。平面形狀為“□”,縱向長143m,沿縱向設置了一條后澆帶,橫向寬86m,沿橫向設置了三條后澆帶。底板與頂扳的鋼筋均為雙層雙向,中間設有一道鋼筋網片。后澆帶位置的鋼筋密集,該處位置的鋼筋搭接長度為950mm,并有4mm厚的止水鋼板,因此對后澆帶的處理比較復雜。本工程后澆帶的留設位置如右圖所示,地下室底板和頂板、壁板均要澆筑后澆帶。
一、底板后澆帶構造措施
1. 底板后澆帶摸板支撐
底板厚度為0.6m,后澆帶采用2Ф25鋼筋作骨架,在后澆帶設置鋼網作側模支護,綁扎在鋼筋骨架上。豎向立筋采用Ф25@250.為保證結構施工質量,后澆帶鋼筋骨架不得焊于底板鋼筋上。由于后澆帶有一定的側壓力,模板固定可采用如下圖所示的固定方式,以抵抗混凝土的側壓力,保證模板位置和幾何尺寸的準確。
2. 底板后澆帶的臨時保護措施
后澆帶空置期間,為防止雜物、污水進入,可采取以下封閉措施:在底板后澆帶上側砌筑120mm寬、60mm高的磚帶。磚帶與底板面轉角處用1:2水泥砂漿抹成圓弧,上部用膠合板或編織布全封閉。(如下圖)
二、混凝土墻的后澆帶的構造處理
1. 回填土前后澆帶的保護措施
由于該工程工期緊,建筑物周邊的施工回旋余地狹小,必須回填土方、平整場地及硬底化后方可進行后期施工,因此要對墻體后澆帶采取臨時保護措施。我們的施工方案是在墻體后澆帶處采用如下圖所示的磚砌擋土墻進行封閉,面用一條240×600的圈梁(配筋:4Ф10 Ф6@200)壓頂,形成一個對混凝土墻后澆帶保護的設施,并做好臨邊的安全防護措施及排水措施。
2. 墻體后澆帶內側的保護
墻體后澆帶采用膠合板加以全封閉,以防止雜物落入。
三、頂板后澆帶構造措施
該工程頂板采用無梁樓蓋結構,厚度為450mm:部分位置為梁板結構,最大截面尺寸為250×1000,板厚為120mm.對于頂板無梁樓蓋部分的后澆帶的構造措施采用了與底板后澆帶相同的處理方式。后澆帶封閉前,后澆帶位置的頂板模板不得拆除。
四、后澆帶施工應該注意的問題
a)后澆帶的支撐方案
后澆帶封閉前,后澆帶處梁、板模板的支撐不得拆除,同時后澆帶跨內不得施加其他荷載,例如放置施工設備、堆放施工材料等,以保證結構安全。
b)樓面后澆帶的臨時保護措施
后澆帶空置期間,為防止雜物進入,采取膠合板封閉的措施。
c)后澆帶質量要求:后澆帶混凝土采用微膨脹、高一等級的防水混凝土。
d)后澆帶混凝土的保養方法采用蓄水保養。
五、小結
按此后澆帶施工處理方法,保證了工期及施工質量。完工至今已一年,后澆帶位置無開裂、漏水現象,效果良好,符合設計及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
篇2:建筑后澆帶(后澆施工縫)
建筑后澆帶(后澆施工縫)
這是通過高層建筑或其它構筑物的工程實踐,表明在總體布置上或構造上采取相應措施而避免設置變形縫,而后澆帶是既可解決沉降差又可減少收縮應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應用較多。
1.解決沉降差。高層建筑和裙房的結構及基礎設計成整體,但在施工時用后澆帶把兩部分暫時斷開,待主體結構施工完畢,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澆灌連接部分的混凝土,將高低層連成整體。設計時基礎應考慮兩個階段不同的受力狀態,分別進行強度校核。連成整體后的計算應當考慮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這種做法要求地基土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間內基本完成。
同時還可以采取以下調整措施:
?。?)調壓力差。主樓荷載大,采用整體基礎降低土壓力,并加大埋深,減少附加壓力;低層部分采用較淺的十字交叉梁基礎,增加土壓力,使高低層沉降接近。
?。?)調時間差。先施工主樓,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穩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調標高差。經沉降計算,把主樓標高定得稍高,裙房標高定得稍低,預留兩者沉降差,使最后兩者實際標高相一致。
2.減小溫度收縮影響。新澆混凝土在硬結過程中會收縮,已建成的結構受熱要膨脹,受冷則收縮?;炷劣步Y收縮的大部分將在施工后的頭1~2個月完成,而溫度變化對結構的作用則是經常的。當其變形受到約束時,在結構內部就產生溫度應力,嚴重時就會在構件中出現裂縫。在施工中設后澆帶,是在過長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設寬度為700~1000毫米的縫,縫內鋼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彎做法。留出后澆帶后,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縮,從而大大減少了收縮應力?;炷恋目估瓘姸瓤梢源蟛糠钟脕淼挚箿囟葢?,提高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
后澆帶保留時間一般不少于一個月,在此期間,收縮變形可完成30%~40%。后澆帶的澆筑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但應為正溫度)時,可用澆筑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
篇3:住宅樓施工縫和后澆帶設置和處理方法
住宅樓施工縫和后澆帶設置和處理方法
[1 "施工縫"的留設
由于考慮分段流水施工,不能連續將結構整體澆筑完成,并且間歇的時間預計將超出下表規定的時間時,預先選定適當的部位設置施工縫。
澆筑砼的間歇時間
砼強度等級氣溫
≤25≥25
≤30 210min180min
?。?0180min 150min
注:1、本表數值包括砼的運輸和澆筑時間。
2、當砼摻有促凝或緩凝型的加劑時,澆筑中的最大間歇時間,應根據試驗結果確定。
[1.1 施工縫的位置
施工縫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留縫應符合下列規定:
1、柱子應留在基礎頂面、梁的下面。
2、和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留置在板底以下20-30m處。
3、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三分之一范圍內。
[1.2 施工縫的處理
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砼時,已澆筑的砼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N/mm2。
砼達到1.2N/m2的時間,可通過試驗決定,同時對施工縫進行必要處理。
1、在以硬化的砼表面上繼續澆筑砼前,應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動砂石和軟弱砼層,同時應加以鑿毛,用水沖洗干凈并充分濕潤,一般不少于24h,殊留在砼表面的積水應預以清除。
2、注意施工縫位置附近回彎鋼筋時,要做到鋼筋周圍的砼不受松動和損壞,鋼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漿及浮銹等雜物也應清除。
3、在澆筑前,水平施工縫先鋪10~15mm厚的水泥砂漿一層,其配合比與砼內的砂漿成分相同。
4、從施工縫開始繼續澆筑時,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縫邊下料。機械振搗前,宜向施工縫直接推近,并距80~lOOcm處停止振搗,但應加強對施工縫接縫的搗實工作,使其緊密結合。
[2 "后澆帶"留設
[2.1 "后澆帶"的保留時間及構造
1、保留時間一般不宜少于40d。在此期間溫度及30%以上的收縮已完成。
2、"后澆帶"的寬度考慮施工方便,避免應力集力,使"后澆帶"在砼填筑后承受第二部分溫差及收縮作用下內應力(即約束應力)分布是較均勻,故其寬度可取700~1000mm。該地上現澆鉿結構在施工圖上以標出三道"后澆帶"的位置,并貫通地上整個結構層,但該部分鋼筋都連續不斷。"后澆帶"的構造采用"平接式"。
[2.2 "后澆帶"的填筑材料
1、"后澆帶"在填筑砼前,將整個砼表面的浮漿、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動砂石和軟弱砼層鑿清形成毛面、清除垃圾及雜物,并用水沖洗干凈充分濕潤,濕潤時間不少于24h,殊留在砼表面的積水應預清除。
2、"后澆帶"附近回彎鋼筋時,做到鋼筋周圍砼不受松動和損壞。鋼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漿及浮銹等雜物也應清除。
3、填筑的砼采用微膨脹水泥,填筑砼的強度等級為C40,并保持不少于15d的潮濕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