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層住宅外腳手架的搭設方法
本工程住宅樓主體部分外腳手采用懸挑分段連續搭設的外腳手形式。八層一挑,本文中僅作大概說明。具體內容有單獨的腳手架搭設方案。
?。?)懸挑腳手構造
鋼管扣件式懸挑腳手是用鋼管組成三角形承力架,在其上搭設雙排外腳手,搭設高度為15步架,供8個樓層施工用。腳手構造如所示。其中主要受力構件為斜桿和水平橫桿,腳手的傳力順序:竹笆→腳手架→大橫桿→小橫桿→立桿→三角承力架→主體結構,水平橫桿與框架梁內預埋件焊接,腳手每層搭設,用安全網封閉。
懸挑腳手構造簡圖
?。?)搭設要點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搭設順序為:地基處理或搭設三角承力架-豎立柱同時安裝掃地桿-搭設水平桿-搭設剪刀撐-鋪設竹笆操作臺-搭設護欄。
三角承力架的斜桿用整根鋼管,不設接頭,底腳套于預埋入梁板內的φ28鋼筋上。底部立桿應采用長度不同的鋼管,相鄰立桿的接頭應錯開,其錯開距離不小于5OOmm,并不得在同一步距內。立桿接頭用對接扣件連接。豎第一根立桿時,每6跨應暫設一根拋撐與地面成45-60度夾角,直至固定桿件搭好后方可視情況拆除。
每根立桿的底部向上2OOmm處應設置縱、橫向掃地桿,并用直角扣件與立桿連接。當立桿基礎高度不在同一高度上時,應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沿長兩跨,并與低跨立桿固定。
大橫桿鋼管長度應不小于3跨,其接頭用對接扣件連接,接頭應錯開,不得在同一跨內。大橫桿與立桿相交處用直角扣件連接固定。
雙排腳手架的小橫桿靠墻一端與墻裝飾面的距離一般為150-2OOmm,采用竹笆腳手板時,小橫桿宜放于大橫桿下方。凡立桿與大橫桿相交處均應設置一根小橫桿,小橫桿距立桿的距離不應大于55mm,并嚴禁隨意拆除。
為防止腳手架內、外傾覆,立桿應從第一步大橫桿處開始設置剛性固定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固定件布置間距垂直及水平間距均不大于6M。
剪刀撐應設置在腳手架外側,接頭宜采用搭接接頭,接頭長度不小于lm,并不少于2個回轉扣件固定,固定間距不小于80Omm,回轉扣件固定應在立桿或小橫桿的伸出端上,其交點距中,中心節點距離不應大于15Omm。
住宅外腳手搭設方式示意圖
?。?)腳手架的拆除
所有參加腳手架拆除的人員、管理人員、監護人員必須參加本施工方案的安全、質量和外裝飾保護措施的交底會。
準備拆除段的腳手架范圍內的外墻貼面及其它裝飾完成后的最后修整和清潔工作,其質量已符合要求并經驗收同意后,由現場項目經理簽發拆除令。
安全監督人員對拆除段腳手架進行安全檢查,確認腳手架不存在嚴重隱患,如存在影響拆除腳手架安全的隱患,應先對腳手架進行修整和加固,以保證腳手架拆除過程中不發生危險。
場地除要有"上部拆除腳手架,嚴禁行人通過"的警告牌并設專人監護外,還須做防護欄。
大門處通道防護必須牢固,縱橫向再加一層竹片,進出大門的人員一律從防護棚中通行。
合理安排各班組勞動力,外腳手架拆除嚴禁在垂直方向同時作業,決不允許下部做外飾面和上部腳手架同時進行。
腳手竹片上所有垃圾雜物必須清除,且保證袋裝化(水泥蛇皮袋裝好并扎好后)從窗洞運至各樓層,再從塔吊上運下,嚴禁高空向下拋擲,細屑無法用掃帚集中袋裝的,可從腳手架內側向下傾倒。
隨著腳手架的向下拆除,對外墻飾面、門及窗要及時做好清潔和保護工作,每組派二位責任心強的同志參加,腳手架連接飾面的修補與腳手架同步進行,飾面修補經認定合格,并做好清潔和保護工作后方可繼續向下拆除腳手架。
為盡量減少外墻腳手架飾面修補的工作量,在拆完上一段腳手架后,應在下一段貼面開始前調整腳手架的斜撐桿及連接桿數量,做到該段每層連接點每立面不少與3只,且保證兩端的點連接點,原設斜撐樓層的斜撐某桿亦調整至每立面不少于3根(與該層連接桿同位置)。
腳手架拆除與搭設順序正好相反,即先搭后拆、后搭先拆,其順序為:安全網--竹片--欄桿--剪力撐(隨每步腳手架拆除)--中間擱柵鋼管--大橫桿--小橫桿--立柱。
篇2:建設集團規范懸挑腳手架搭設通知
建設集團關于規范懸挑腳手架搭設的通知
各工程公司、分公司、直屬項目部:
鑒于當前集團公司各施工現場懸挑外腳手架的搭設、防護存在較多的問題,集團公司現明確如下事宜,各工程公司(分公司、專業公司)、直屬項目部必須嚴格遵守。
1、懸挑外架搭設前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應結合結構外立面和平面的變化情況),方案中懸挑梁平面定位圖、懸挑梁側面示意圖、懸挑梁受力驗算等內容必不可少。
2、懸挑外架的分段搭設高度不得超過6 層,也不得大于24米。整體分段應合理規劃,可以通過地面落地式外腳手架進行高度調整,以使經濟合理。
3、懸挑外架采用16 號以上工字鋼作為主懸挑梁(嚴禁采用腳手架管作為主挑梁,采用槽鋼時應有防側彎措施),工字鋼長≥3.35m,且錨固段長度不得小于外挑段長度的1.5倍,通過預埋在梁板內鋼筋環錨固。
4、建筑物角部、只有邊梁而無樓板部位或結構邊緣的懸挑梁板不滿足承載能力要求無特別設計處理時懸挑梁外端必須設置直徑不小于15 的鋼絲繩進行斜拉,鋼絲繩上設花籃螺桿,腳手架立桿、懸挑主梁、斜拉鋼絲繩、花籃螺桿一一對應。
5、因結構平面的變化,懸挑梁的定位及錨固應因地制宜(相臨懸挑梁的間距不得大于1.50m):對于框架結構,應直接在樓面裝設;對于剪力墻部位,應通過預留孔裝設或直接埋置于剪力墻內;對于只有邊梁而無樓板部位,應增加懸挑梁長度予以處理或在對邊梁結構無影響的情況下直接埋置于邊梁內;對于建筑物陽角,可將懸挑梁埋置于角柱內或采取附圖做法;
6、對于結構邊緣布置有懸挑梁、板的部位,應對懸挑梁、板的承載能力進行復核,若不滿足要求,應將懸挑梁的起挑點退后設置。
7、懸挑架底部必須采用硬質封閉,并設置擋腳板,外立面采用密目安全網防護,地處鬧市和重要地帶應采取鋼板網或竹籬笆等加強防護。
8、其他關于腳手架的立桿間距、步距、剪刀撐、橫向斜撐、連墻桿等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 執行。
二O**年九月十二日
篇3:玻璃幕墻腳手架搭設方法
玻璃幕墻腳手架搭設方法
1 門式腳手架簡介
門式腳手架是一各新型的建筑施工和裝修機具。具有安裝、拆卸快捷、省時省工、零件少、便于運輸和儲存、功能多、可以根據施工的要求搭設施工用腳手架、模板撐架、固定和移動式登高作業平臺及大型演出的舞臺和燈光架。作業穩定性好、安全可靠、深受廣大建筑施工企業的歡迎。為了保證安裝、拆卸、使用的安全,特制定本方案。架子工應嚴格按本說明書進行安裝、拆卸操作。
2 基礎的處理
安裝腳手架的地面應平整、堅實,并應根據施工高度、并按腳手架在二層作業時允許施工載荷為1KN/m2,來確定腳手架安裝基礎的處理方法。
腳手架每個支腳對地壓力見下表:
門式腳手架各支腳對地壓力
搭設高度m153050100
對地面壓力Mpa0.190.240.310.48
3 安裝人員的要求
1.腳手架安裝人員應經過培訓,對腳手架結構、安裝、拆卸、使用都比較全面掌握。
2.參加腳手架安裝、拆卸人員最少應有3 有以上。
參加腳手架的安裝、拆卸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應戴安全帽,特殊作業時應扎安全帶。
4 弦體門式腳手架的安裝
4.1 根據1 號弦體橫截面為延36 米高度為變直徑圓形的施工特點,確定±0.00 米至+8.00 米為體內外各搭設一圓形架子,+8.00 米-200 米內圈搭設一整圓形架子,外圈搭設一半圓形架子(因外圈有總包架子做吊頂)。24.20-28.4 米處無弦體24.20 米至36.00 米處內圈獨立搭設一圓形架子,外圈與C-D 軸部分外圈接續民整圓。
5 圓形腳手架的拉接固定
-0.090 至+7.00 米內圈用上下調節支座分別支承地面與7.93 米H 型鋼梁下端,防止傾倒,內圈+7.930 米至2000 米共11 米,每隔7.0 米與A至C 軸間總包小滿堂腳手架用2.0-6.0 米長的Φ48 鋼管拉結成整體,C-D軸間內、外圈用Φ48 鋼管相互拉結成整體,確保安全使用。
6 弦體門式腳手架的拆卸
6.1 門式腳手架在拆卸前,首先清理腳手架上主席團的各種物件(建筑材料、施工工具及垃圾等),并認真檢查,在確認沒有任何物件的條件下,開始拆卸作業。
6.2 腳手架的拆卸必須從腳手架最上層的零件開始,如:門式腳手架的拆卸順序是從最上端的頂托開始,首先把頂托拆下,并用繩捆好送到地面,接著按拆交交叉拉桿、門型架、連接棒、腳踏板的順序從最上層往下一層進行拆卸,直至地面。
7 北立面采光頂與D 軸玻璃幕墻腳手架搭設及防護方案。
7.1 北立面延D 軸共154.2 米長,檐口高度30.20 米,根據現場實際作業面,擬定從7 軸向18 軸方向搭設,幕墻兩側各搭設一排腳手架,幕墻外側腳手架邊緣距D 軸1000.00mm,幕墻內側腳手架北邊緣距D 軸500mm,內處排腳手架在各軸線Ф800*16 鋼耗處用專用附墻連墻件臨時焊接固定,橫向連接及剪刀撐接國家規范執行。處排腳手架滿掛密度安全網。
7.2 采光頂腳手架采用鋼管桁架梁在28.5 米處與 C 軸北側D 軸內側腳手架之間相連接,桁架梁上滿鋪腳手架板,并用連接線扎牢固,形成一個操作平臺,供采光頂鋼結構涂裝及安裝玻璃使用。
7.3 1-6 軸北立面為異形球面,采光多排腳手架搭成一個臺階狀平臺,供結構安裝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