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酒店線路敷設施工方法

2180

  酒店線路的敷設施工方法

  1 線槽敷設及支架安裝

  1.線槽敷設

  A、強、弱電線槽分槽敷設,如需要敷設在同一線槽內,用金屬板隔開。

  B、弱電系統中不同信號、不同電壓等級的電纜分槽敷設。

  廣播、電話等電壓等級較高的線用金屬隔板與無屏蔽的信號線路隔開敷設或以單獨的線槽、管敷,200V交流電源線路和連鎖線路不與弱電的信號電纜(電線)同槽、同管敷設。

  C、火災報警系統的線路按設計的要求單獨使用專用線槽,其線槽的要求滿足設計的規定。

  D、線槽安裝位置符合施工圖規定,左右偏差不超過50mm,水平偏差不超過2mm,垂直偏差不超過3mm。

  E、線槽直角時,其最小彎曲半徑不小于槽內最粗電纜外徑10倍。

  F、電纜或電線的總截面(包括外護層)不超過線槽截面積的40%,載流導線不超過30根??刂?、信號或非載流導體的電纜或電線的總截面積不超過線槽截面的60%。

  G、線槽的直線長度超過50m時,采用熱膨脹補償措施。

  H、線槽接地,接縫處有連接線或跨接線。

  I、地面暗敷線槽制造長度一般為3m,超過6m加裝分線盒。線槽出線口和分線盒必須與地面平齊。

  2.支架的安裝

  A、支架安裝應根據建筑結構不同形式選用不同支架型式及固定方式,對于鋼結構的建筑其支架安裝按支架安裝節點樣圖進行安裝。

  B、支架不安裝在具有較大振動、熱源、腐蝕性液滴及排污溝道的位置;也不安裝在具有高溫、高壓、腐蝕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質的工藝設備、管道以及能移動的構筑物上。

  C、電纜支架間距離宜為:當電纜水平敷設時為0.8-1.5m,垂直敷設時為1.0m。

  D、水平安裝的線槽及保護管用的金屬支架間距應滿足設計圖紙要求,如無明確規定,支架間距宜為1.5-2m;并在距下列部位0.2m處也應設置支架:拐彎處、終端處、接線盒,垂直安裝時可適當增大間距。

  2 電線管敷設

  1.彎制保護管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保護管的彎成角度不應小于90°;

  B、保護管的彎曲半徑:當穿無鎧裝的電纜且明敷設時,不應小于保護管的6倍;當穿鎧裝電纜以及埋設于地下與混凝土內時,不應小于保護管外徑的10倍;

  C、保護管彎曲處不應有凹陷、裂縫和明顯的彎扁;

  D、單根保護管的直角彎不宜超過兩個。

  2.護管在遇下列情況之一時,中間應增設接線盒,接線盒的位置應便于穿線

  A、管長度每超過30m,無彎曲;

  B、管長度每超過20m,有一個彎曲;

  C、管長度每超過15m,有兩個彎曲;

  D、管長度每超過8m,有三個彎曲。

  3、金屬保護管跨接應符合的規定:

  A、當配管采用鍍鋅管時,除設計明確規定外,管與管、管與金屬盒連接后不必跨接。

  B、當配管采用鍍鋅管時,除設計明確要跨接時,明配管不應采用熔焊跨接,應采用設計指定的專用接地線卡跨接。

  C、焊接鋼管可采用直徑6mm圓鋼跨接,搭接長度為圓鋼直徑6倍。

  保護管內穿有大于或等于100V載流導體時,則保護管的連接應保證電氣連接的連續性。

  3 電線電纜的敷設

  1.敷設電纜應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設時應防止電纜之間及電纜與其它硬件體之間的磨擦;固定時,松緊應適度。

  2.多芯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其直徑的6倍。同軸電纜的彎曲半徑,不小于其外徑的10倍。

  3.線纜槽敷設截面利用率≤60%,線纜穿管敷設利用率≤40%。

  4.信號電纜(線)與電力電纜(線)交叉敷設時,宜成直角;當平行敷設時,其相間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規定。

  5.電纜沿支架在線槽內敷設時應在下列各處固定牢固:

  1)當電纜傾斜坡度超過45°或垂直排列時,在每一個支架上;

  2)當電纜傾斜坡度不超過45°且水平排列時,在每隔1-2個支架上;

  3)在線路拐彎處和補償余度兩側以及保護管兩端的第一、二兩個支架上;

  4)在引入儀表盤(箱)前300-400mm處;

  5)在引入接線盒及分線箱前150-300mm處;

  6.明敷設的信號線路與具有強磁場和強電場的電氣設備之間的凈距離,宜大于1.5m;當采用屏蔽電纜或穿金屬保護管以及在線槽內敷設時,宜大于0.8m。

  7.溝道內敷設時,應敷設在支架上或線槽內。當電纜進入建筑物后,電纜溝道應作密封處理。

  8.弱電電纜與電力線平行或交叉敷設時,其間距不得小于0.3m。

  4 光纜的敷設

  1.敷設光纜前,應對光纖進行檢查,光纖應無斷點,其衰耗值應符合設計要求,核對光纜的長度,并應根據施工圖的敷設長度來選配光纜。配盤時應使接頭避開河、交通要道和其它障礙物;架空光纜的接頭應設在桿旁1m以內。

  2.敷設光纜時,其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光纜外徑20倍。光纜的牽引端頭應作好技術處理;可采用牽引力自動控制性能的牽引機進行牽引。牽引力應加于加強芯上,其牽引力不應超過150kg;牽引速度宜為10m/min;一次牽引的直線長度不宜超過1km;光纜接頭的預留長度不應小于8m。

  3.光纜敷設完畢,應檢查光纖有無損傷,并對光纜敷設損耗進行抽測。確認沒有損傷時,再進行接續。

  4.管道敷設光纜時,無接頭的光纜在直道上敷設應由人逐個經人孔同步牽引。預先作好接頭的光纜,其接頭部分不得在管道內穿行;光纜端頭應用塑料膠帶包扎好,并盤成圈放置在托架高處。

  5.光纜的接續應由受過專門訓的人員操作,接續時應采用光功率計或其它儀器進行監視,使接續損耗達到最??;接續后應做好接續保護,并安裝好光纜接頭護套。

  6.光纜敷設后,宜測量通道的總損耗,并用光時域反射計觀察光纖通道全程波導衰減特性曲線。

  7.在光纜的接續點和終端應作永久性標志。

  8.開啟式Ⅰ型光纜接頭盒的埋式光纜和管道光纜開剝尺寸應符合國家規定。

  9.半開啟接頭盒的光纜開剝尺寸。

  5 線路測試與工程驗收

  1.電纜(電線)絕緣電阻的測試兩端設備連接時,必須進行電纜(電線)絕緣電阻的測試,其測試結果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2.電纜的接續

  應由受過專門訓的人員操作,接續時應采用光功率計或其它儀器進行監視,使接續損

耗達到最??;接續后應做好接續保護,并安裝好光纜接頭護套。

  3.光纜敷設后,現場檢驗應測試光纖衰減常數和光纖長度

  1)衰減測試:宜采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如超出標準或與出廠測試數值相差太大,應用光功率計測試,并加以比較,斷定是測試誤差還是光纖本身衰減過大。

  2)長度測試:要求對每根光纖進行測試,測試結果應一致。如果在同一盤光纜中,光纖長度差異較大,則應從另一端進行測試或做通光檢查,以判定是否有斷纖現象存在。

  4.綜合布線的線纜測試

  按GB/T50312-2000規范進行。

  5.工程驗收

  1)電纜、電線、光纜、綜合布線的敷設必須符合施工圖的要求。

  2)工程驗收必須具備如下資料:

  A)隱蔽工程驗收報告;

  B)質量檢測和評定報告(線槽、保護管、線路敷設等);

  C)電纜、電線的絕緣電阻測試記錄;

  D)電纜、電線、光纜、綜合布線的測試記錄或報告。

篇2:設備安裝線路敷設設計要求

  設備安裝及線路敷設設計要求

  1.住戶內配電箱、弱電箱采用暗裝方式。

  2.大型配電箱、柜,控制箱、柜及管井內配線箱、接線箱均采用明裝方式。

  3.除管井內開關、插座明裝外,其他設備底盒均采用暗裝。

  4.住戶內強、弱電線路主體施工時采用PC管在樓板內暗敷;二次裝修時在天花內敷設的強電線路,采用薄壁金屬管。

  5.首層、標準層至住戶的強、弱電線路采用PC管在樓板內暗敷。

  6.在天花內敷設的強電線路,采用金屬管、槽;

  7.消防報警、控制線路:

 ?。?)暗敷采用PC管,明敷采用金屬管、金屬線槽,外涂防火漆保護;

 ?。?)地下室電力、主干照明線路采用金屬線槽(大截面用橋架)明敷,照明分支線路可采用塑料線槽或管明敷;

 ?。?)消防線路采用金屬管、金屬線槽明敷,外涂防火漆保護(消防以通過當地消防驗收為準)。

  8.管井內的線路:

 ?。?)采用電纜梯架,過樓板時穿套管;在管井外敷設時,穿封閉式電纜橋架(或線槽);

 ?。?)管井用的照明、插座回路可采用PC管明敷。

  9.室外園林線路:用BVV雙塑線穿PC管埋地敷設。

  10.過車行道管線外套鍍鋅水燃氣鋼管保護。

  11.線管、橋架、線槽的產品標準按國標(橋架、線槽公司標準詳見附錄一)。

  12.室外電力線路:低壓電纜、弱電保護管:除過車行道管外,其他采用PC管(滿足當地相關部門要求為準);

篇3:水電路線路敷設工藝流程

  水、電路線路敷設工藝流程

  在做水電之前一定要與客戶確定好使用位置,并從專業角度談三大能源(即水、電、氣)

  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講清這方面的投入屬于一次性投入終身受益。而且必須考慮到長遠性

  和以后用電設備的增加。

  1)電路敷設工藝流程:

  滿足客戶使用要求及安全系數確定線路終端插座的位置墻面標畫出準確的尺寸和位置就近的同類插座引線繪制電路改造竣工圖

  根據使用功能電路一般分為:空調、照明、一般插座、廚房插座四路。居室大兩衛的

  衛生間要單分一路??照{線因功率較大,最低要采用4平方塑銅線,下面就給大家一個簡捷的電量的計算方法。把每一路的用電器的最大功率值相加再加上預計值(增容設備)的和。1.5平方的塑銅線可容納2200W,2.5平方的塑銅線可容納3500W,4平方塑銅線可容納5200W,6平方線可容納8800W,10平方線可容納14000W。線管內穿線量不得超過線管的40%。15的線管可穿1.5平方的線6根,2.5平方的線4根,4平方的線3根,20的線管可穿1.5平方的線9根,2.5平方的線7根,4平方的線5根,

  有了這些數據后結合現場實際進行布管,合理分配線管走向和線管數量。線管敷設使用鍍鋅鐵管,要橫平豎直,拐彎處必須使用專用彎管器做彎,兩側200mm處各加固定卡一個。每隔1200mm加固定卡一個。鍍鋅鐵管接口處必須跨接地線。使用PVC線管拐彎處必須使用專用彎簧做彎,連接件必須使用專用的‘羅接、直接’,并刷PVC專用膠。拐彎處兩側200mm各加固定卡一個。每隔1200mm加固定卡一個。廚房、衛生間的地面不能做電源線管敷設。墻上開槽深度不得超過20mm,在預制板、現澆板、梁、柱上不能開槽時,可打掉抹灰層使用黃蠟管代替線管,線要用護套線。固定牢固,管壁距最終抹灰層不小于5mm,暗盒安裝應在同一水平上,一般插座高度300mm,開關高度1400mm,同一室內的同一類開關、插座必須在同一水平線上。接線端原始方法采用纏繞法,涮錫或采用壓線帽。為了更快節安全,今后采用德國WAGO電線連接器。

  (2)水管敷設

  滿足客戶使用要求確定管路及終端位置墻

  面標畫出準確的尺寸和位置繪制水路改造竣工圖

  管道安裝應橫平豎直、鋪設牢固。暗管安裝時開槽處要先做防水后固定水管。明管安裝時,管徑在25mm以下給水安裝,管道在必須在轉彎、水表、閘閥處100mm加固定卡。水管終端出口應遵循左熱右冷,廚房洗菜盆水口高度450mm,洗臉盆水口高度500~550mm,座便器水口高度350mm,淋浴器水口高度1150~1200mm,浴缸水口高度250mm,墩布池水口高度700~850mm,洗衣機水口高度1250mm。水管安裝完畢后將冷熱水連通進行打壓試驗,標準為:鍍鋅鐵管0.8MP,鋁塑管0.3~0.5mp,ppR管0.8~1mp,保持壓力半小時無泄漏、氣壓不下降為合格。架空水管要做好保溫。

  下水管橫管要保證3‰的坡度,洗手盆、浴缸等下水管必須使用直徑50mm的管材。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