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教學樓玻璃幕墻安裝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玻璃幕墻所用的玻璃、鋼骨架、連接配件、密封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產品標準和工程技術規范的規定。有出廠合格證與試驗單。
(2)幕墻玻璃應采用安全玻璃,厚度不小于6mm。幕墻中的中空玻璃應采用雙道密封。采用硅酮結構密封膠及丁基密封膠。墻面已找正,基層找平層抹灰已經做完,檢查合格。
2、工藝流程
結構清理→吊直彈線找規矩→裝鋼骨架→檢查調整→鋼骨架焊接固定→安裝玻璃→填縫灌膠→清理→淋水檢查
3、施工方法
(1)清理主體結構上預埋件的灰渣,依據設計圖紙彈出水平與垂直方向的基準控制線。
(2)把連結件按正確位置點焊在主體結構的預埋件上。安裝幕墻立柱,以基準線為準立柱位置,然后與連結件臨時固定。安裝幕墻橫梁,將橫梁兩端的連結件及彈性橡膠墊安放在立柱的預定位置上,并做臨時固定。
(3)立柱、橫梁安裝完后,做一次全面檢查,做一次調整。最后將臨時焊接件進行正式焊接,緊固連接螺栓。
(4)按設計要求在每方格塊玻璃下,設鋁合金或不銹鋼托條,長100mm,厚2mm垂直于玻璃幕墻平面寬度,不應露出。將玻璃輕輕壓在框內,使其粘結牢固。
(5)玻璃安裝后,縫隙用防火保溫材料填塞,內外用密封膠封閉。幕墻的伸縮縫也用密封膠填塞。
(6)清凈幕墻面上的雜物,淋水檢查幕墻有無滲漏。
4、質量要求:幕墻所用的材料、配件、密封材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幕墻固定牢固,封閉嚴密,表面平整,線條順填,不漏水。
篇2:綜合建筑框玻璃幕墻安裝工藝
綜合建筑框玻璃幕墻安裝工藝
1、施工順序
測量放線-→固定支座的安裝-→立柱、橫桿的安裝-→外圍護結構的安裝-→外圍護結構組件間的密封及周邊收口處理-→防火隔層處理-→清潔及其他
2、外圍護結構的安裝
在外圍護結構組件放置到主梁框架后,固定件固定前,逐塊調整好組件相互間的齊平及間隙,使其一致。板間表面的齊平采用剛性的直尺或鋁方通料來進行測定,不憑證的部分應調整固定塊的位置或加入墊塊。為了解決板間間隙的一致,采用類似木質的半硬材料制成標準尺寸的模塊,插入兩板間的間隙,以確保間隙的一致。插入的模塊在組件固定后取走。
外圍護結構組件調整、安裝固定后,開始逐層實施組件間的密封工序。檢查襯墊材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再對要密封的部位進行清理。放置襯墊,注膠并將多余的膠清除。
3、施工注意事項
提高立柱、橫桿的安裝精度是保證隱框幕墻外表面平整、連續的基礎。因此在立柱全部或基本懸掛完畢后,要逐根進行檢驗和調整,在實行永久性固定。
外圍護結構組件在安裝過程中,除了要注意其個體的位置以及相鄰間的相互位置外,在幕墻整幅沿高度或寬度方向尺寸較大時,還要注意安裝過程中的積累誤差,適時進行調整。
外圍護結構組件間的密封,是確保隱框幕墻密封性能的關鍵,同時密封膠表面處理是隱框幕墻外觀質量的主要衡量標準。因此,必須正確放置襯桿位置和防止密封膠污染玻璃。
4、安裝質量要求
幕墻以及鋁合金構件要橫平豎直,標高正確,表面不允許有機械損傷(如劃傷、擦傷、壓痕),也不允許有需處理的缺陷(如斑點、污跡、條紋等)
牛腿鐵件與T形槽固定后應焊接牢固,與主體結構混凝土接觸的面的間隙不得大于1mm,并用鍍鋅鋼板塞實。牛腿鐵件與幕墻的連接,必須墊好防震膠墊;施工現場焊接的鋼件焊縫,應在現場涂二道防銹漆。
在與砌體、抹面或混凝土表面接觸的金屬表面,必須涂刷瀝青漆。
玻璃安裝時,其邊緣與龍骨必須保持間隙,是上下左右各邊空隙均有保證。同時,要防止污染玻璃。
橡膠條和膠條的嵌塞應密實、全面,兩根橡膠條的接口處必須用密封膠填充嚴密。使用密封膠密封時,應擠縫飽滿、均勻一致,外觀應平整光滑。
層間防火、保溫礦棉材料,要填塞密實,不得遺漏。
5、成品保護
吊籃升降應有專人負責,其里側要設置彈性軟質材料,防止碰壞幕墻和玻璃。收工時,應將吊籃放置在尚未安裝幕墻的樓層固定好。
已安裝好的幕墻,應設專人看管,其上部應架設擋板遮蓋,防止上層施工時料具墮落損壞幕墻??拷粔κ┕r,應采取遮擋措施,防治污染鋁合金材料和損壞玻璃。
竣工前應用擦窗機擦洗玻璃幕墻。
篇3:玻璃幕墻安裝質量體系管理制度
玻璃幕墻安裝質量體系及管理制度
1 質量保證體系
為了本項目施工質量達到國家現行質量評定優良標準,必須對整個施工項目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按公司1997 年通過的德國TUVIS09001 質量保證體系文件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管理機構,通過全面、綜合的質量管理以預控鋼結構、制作、安裝、防腐、玻璃幕墻等流水過程中各種不相同的質量要求和工藝標準。
2 質量管理體系
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組織機構,定期開展質量統計分析,掌握工程質量動態,全面控制各分部分項工程質量。項目上配備專職質檢員,對質量實行全過程控制。
樹立全員質量意識,貫徹"誰管生產,誰管理質量;誰施工,誰負責質量;誰操作,誰保證質量"的原則,實行工程質量崗位責任制,并采用經濟手段來輔助質量崗位責任制的落實。
3 質量管理制度
1.技術交底制度:堅持以技術進步來保證施工質量的原則。技術部門編制有針對性的施工組織設計。
2.建立三檢制度,實行并堅持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自檢在做好文字記錄隱蔽工程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工長、質量檢查員、班組長檢查,并做出較詳細的文字記錄。
3.質量否決制度:不合格的焊接、安裝必須進行返工。
4.實現目標管理,進行目標分解,把工程質量責任落實到各部門及人員,從項目的各部門到班組,層層落實,明確責任,制定措施,從上到下層層展開,使全體職工在生產的全過程中用從嚴求實的工作質量,精心操作工序,實現質量目標。
5.開展質量管理QC 小組活動,攻關解決質量問題,同時做好QC 成果的總結工作,建立QC 小組與各工序小組的質量控制網絡。
制定工程的質量控制程序,建立住處反饋系統,定期開展質量統計分析,掌握質量動態,全面控制工程質量。
7.采取各種不同的途徑,用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觀點和方法,使全體職工樹立起"安全第一"和"為用戶服務"的觀點,以員工的工作質量保證工程的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