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開拓隊事故隱患排查與整改制度
為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現場管理"三不生產"的原則,使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安全隱患得到及時得到排查、整改,確保本隊全年安全生產順利進行,結合本隊實際制定隱患排查與整改制度。
一、成立隱患排查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辦公室設在隊部,工作人員:領導小組組長對本隊安全隱患排查
工作負領導責任,主持全面工作;副組長主持分管工作,對組長負責;
成員負責具體實施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工作人員負責對本隊在排查工作中所查出的安全隱患整改結果進行匯總。
隱患排查小組成員按時參加區隊組織的安全隱患排查活動,認真細致地進行排查,對所查出的安全隱患要及時上報區隊,并按要求、按時間進行整改,要復查整改情況,整改結果及時上報區隊。
二、隱患排查整改辦法
1.每個生產班組在開班前會前,必須對本班安全生產工作進行認真的安排部署,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排查,分析本班生產過程中有可能存在的隱患和不安全因素,并在任務布置和安全任務中分別明確責任人,對本班進行安全預知。
2.各班組必須嚴格執行隱患排查及整改制度,按分級排查、分工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把隱患排查工作落實到人,區隊跟班隊長是本班現場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的第一責任人。
3、各跟班隊長、班組長堅持對施工現場進行隱患排查,查出隱患指派專人整改,對危及安全生產的要立即停止作業進行處理。對重大隱患或當班處理不了的,要上報隊主管領導,區隊處理不了的,要上報業務科室和部門領導進行落實整改。
4、跟班隊干、班組長要每天對重要崗位,重點設施進行一次排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抓好整改落實及跟蹤復查。并將每班的檢查及落實情況記錄在會議室的隱患排查記錄本上。
4、區隊要把本隊所查隱患進行認真篩選,逐條落實整改,并把整改結果,定期向主管隊長匯報,凡不按期落實的,每條罰責任人5分,每拖延一天加罰5分/天,直至隱患整改完畢。
5、對隱患整改不認真,被業務科室查出的,每條罰跟班隊干5分,班長5分,組長5分,隱患處理負責人10分;被礦或上級部門查出的,每條罰跟班人員10分,罰班組長10分,罰責任人10分。
6、重大隱患和主要隱患整改堅持專人負責、專人驗收和驗收簽字制度,確保整改落實到位。
7、區隊建立隱患自查自糾排查臺帳,規定隊長、書記、副隊長及技術員每月排查不少于五條隱患,并把隱患排查整改情況作為安全檢查的重點落實閉合,作為安全結構工資發放的依據。
8、對不認真進行隱患排查,不按要求進行整改,不如實匯報填寫隱患排查情況或不在隱患排查記錄本上登記臺帳或記錄不完整的,一次給予處罰5分。
9、由于隱患排查不到位而造成事故,視事故情節對排查人員給予處罰。
三、隱患閉合流程:
隱患單由值班隊長到信息站簽署意見后,在班前會交給跟班領導進行限期落實整改,整改后由跟班簽署整改結果,按期返回信息站,安檢員復查后返回區隊,由核算員進行重點的登記,形成閉合。
四、開拓隊隱患閉合流程圖(略)
篇2:鄉小學安全工作逐級檢查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
鄉小學安全工作逐級檢查及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制度
一、安全工作逐級檢查
第一條為了充分發揮學校安全管理職能,實現對學校安全的有效監管,完善管理體系,增強監管效能,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學校的管理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主體是指學校整體的安全工作。
第三條分類分片責任監管是對學校安全監管的一種方式方法,是把分類重點管理與分片巡查監管有機結合,并且明確監管責任和過錯責任追究的監管制度。
第四條分類監管是對全校安全,按照區域劃分的類別,對不同類別采取不同的監管辦法,實施監管。
第五條分片監管由安全小組負責組織實施,主要以日常巡查、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為重點。
第六條日常巡查主要是對全校安全進行巡視、查看,掌握學?;緞討B,日常巡查每月不得少于兩次。
第七條分片監管職責
(一)負責隨時查驗所負責區域及學生的情況。
(二)負責對所負責區域的日常巡查,及時發現問題及隱患。
(三)負責按上級工作安排和指令,實施各類各項專項整治檢查。
第八條各級負責人應嚴格按照本辦法規定的職責和工作要求,對市場主體實施分類分片監管,認真履行職責。
第九條各位教師與監管小組負責人層層簽訂責任書,分解職責,明確責任。
第十條建立分類分片過錯責任追究制,采取目標考核和追究責任人
責任相結合方式。
第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究責任:
(一)未按要求實施巡查、檢查;
(二)巡查不認真,上報不及時的;
?。ㄈ┌l現隱患未及時排除、上報并采取相關措施的
第十三條發現上述情形,每起(次)扣負責人監管目標考核1分。凡兩次(含兩次)以上將對責任人在全校通報批評,取消相關責任人的年度評先評獎。情節嚴重的,要對相關責任人給予紀律處分。因工作失誤失職造成嚴重后果的,將移交上級機關審理。
二、事故隱患、排查、整改
?。ㄒ唬?、調查目的:
學生在校的安全,牽動著家庭的心。本制度,旨在排查校園中存在著的安全隱患,研究對策,進行積極預防。
?。ǘ?、排查方法:
1、對全校7個班級發放《學生在校時周邊不安全因素排查》表,要求班主任老師發動學生一起對學習環境(教室、教學設施、器具等)、活動環境(走廊、樓道、活動場地、器械等)、生活環境(食品、防電、防火、防盜等)、(車輛、門衛、欄桿、玻璃、路面等)諸方面進行排查,填表時注明地點、不安全因素和排除意見。
2、召開安全領導小組座談會,排查和分析學生學習、生活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3、進行現場察看,發現學生各類活動中的安全隱患。
?。ㄈ?、整改對策研究。
?。?)樓道擁擠建議對策:
1、高峰時段的時間錯開,進行分流:例如放學時分低、中、高三時段。*、出操不強調“快”,只要求有序。
2、明確責任制,帶隊老師一定要到崗盡責,發現擁擠及時指揮、疏導。
3、安全領導小組成員要定時定點,現場控制、指揮。
(2)、學生行為中出現的危險舉動對策:
1、各班主任要把日常行為規范要求和安全教育要求常講、常查,對于學生的危險舉動要“追根查底”,可在班內同學中建立一支危險舉動督察隊伍,師生共同關注,利用集體的力量把安全教育落到實處。
2、學校行政值日要及時關注和及時登記學生的危險舉動,并及時把情況反饋給班主任或安全領導小組,以便針對學生情況進行專項教育和查處。
(3)、一些器材、設施存在不安全因素對策:
1、對易滑地面進行改造(如貼毛面花崗巖)。
2、在有危險的地段或器材上設置醒目提醒標志。
3、設置總務處“110”報修專欄或專用箱,專人負責,保證能及時派工搶修。
(4)、管理及其他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對策:
1、強化門衛職責,一階段內無責任事情發生,也可相應采取一定的獎勵制度。
2、加強車輛行駛管理,其余車輛一律禁止,在教學和活動區域中行駛。
3嚴格禁止學生購買和攜帶有危險因素的玩具、物品來校。
要防止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積極預防是關鍵:及時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同時,家長、老師、學校要重視對子女和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出嚴格的要求,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這是必要的外部因素保證。但要確保學生自身安全,還必須讓每一個同學真正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把父母、老師、學校對人身安全的重視變成同學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篇3:藝術學校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藝術學校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為了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加強事故隱患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保障學校教學安全有效的進行,根據《安全生產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事故隱患是指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工作學習生活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二、事故隱患分類: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是指發現后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大,需全部或者局部停止工作與學習,并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三、分管安全的校領導對學校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負責,由保衛科具體負責。各科室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本科室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工作負責實施。
四、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學生發現事故隱患,均有權向保衛科報告,保衛科接到事故隱患報告后,當按照職責分工立即組織核查并予以處理。
五、保衛科每月結合綜合性安全檢查,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排查事故隱患,對查出的事故隱患,按照事故隱患分類進行登記,并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各部門針對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盡快制訂及落實隱患治理方案。
六、隱患治理:一般事故隱患由隱患發生部門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對重大事故隱患應立即報送校領導處理,報送內容包括:
1、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的原因。
2、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
3、隱患的治理方案。
?。?)方法和措施:隱患治理所采取的方法及治理過程中所采取的防護措施。
?。?)經費和物資:概算此隱患治理所需經費及物資需求。
?。?)人員需求:針對需治理的事故隱患情況,確定相應人員的落實需求。
?。?)治理時限:據事故隱患治理的難易程度,在假定物質與人員到位情況下,確定隱患治理的時限。
?。?)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在隱患未得到治理前及在治理過程中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及相應的應急預案。
七、分管安全的校領導,會同保衛科及參加事故隱患排查相關人員,按規定隱患治理期限,對事故隱患單位治理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復查驗收。對隱患治理未按期完成或治理不徹底,事故隱患發生部門主要負責人或相關人員予以經濟上的處罰,并責令限期完成。
八、各部門應在各自管轄范圍內組織各相關人員進行經常性的事故隱患排查,加強隱患排查巡檢力度,對于一般事故隱患應立即組織人員整改。對于重大事故隱患應立即報送校領導處理。
九、各部門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離工作人員,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止使用。
十、應與項目工程承包、承租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方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