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設備技術狀態管理制度
一、總則
第一條 制訂設備技術狀態管理是為了對生產設備進行有效地管理,以保持設備的基本性能和工作條件,并在實績分析的基礎上做好必要的設備改善工作,提高設備的可靠性、維修性、經濟性,使設備經常處于良好技術狀態,滿足縱橫鋼鐵的經營目標和生產要求。
第二條 為加強設備技術狀態管理,必須堅持:
1、廠長對管轄區域的設備全面負責的的原則,執行下級對上級負責的四級責任制,即廠長對公司經理負責,設備副廠長對廠長負責,設備作業長或車間主任(工段長)對設備副廠長負責,班組長對設備作業長或車間主任(工段長)負責,把各項指標落實到單位和個人,并嚴格進行考核。
2、設備的專業管理與全員設備管理相結合,嚴格執行全員預防維修、點檢定修制及設備技術標準。
3、在點檢的基礎上,大力運用和發展現代診斷技術,對設備進行狀態監測,逐步以定量數據代替定性判斷開展設備狀態分析,實行狀態維修。
第三條 技術狀態管理的責任范圍
1、各分廠、單位是負責轄區內機械、電氣、自動化儀表、工業爐窯、工業建構筑物等設備技術狀態的直接管理者和責任者,并負責技術狀態管理。
2、各點檢作業區或車間(工段)負責本地區的機械、電氣、自動化儀表、工業爐窯、工建構筑物等設備技術狀態及管理,專職點檢人員是其所分管點檢區域設備技術狀態的直接管理者和責任者。
3、設備部是公司設備技術狀態管理的主管部門,主要責任是:
1)匯總并向有關部門報送有關統計報表;
2)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公司設備技術狀態的考核評比;使設備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ⅲ確定設備編號規則,組織編制設備清單。
二 設備分級
1、各分廠設備管理部門應按設備編號規則組織編制設備清單及號碼。參照設備評價標準表(表1)對每臺單項設備進行評價計分,以綜合評定每臺設備的重要程度,第一次評定后根據設備變動情況,每年進行一次調整。
2、公司的設備實行按專業分級管理,公司所有參與生產的機械、電氣、自動化儀表、運輸、工業爐窯等設備,根據評定分數的不同,按設備分級表(表2)分為四級,即:A級、B級、C級、D級。
三 技術狀態管理的實施
1、設備的技術狀態管理分為有效狀態和失效狀態兩種,其評定標準如技術狀態管理表(表3)所列。凡具有表中任一失效項目者即視該設備為不正常不完善設備。對存在失效狀態的設備應及時采取措施,恢復有效;對關鍵設備失效而造成的設備不正常、不完善,要進行搶修;對重要設備和一般設備的失效,也要至少在3個月內消除失效因素。
2、專職點檢人員要通過點檢及傾向管理,準確分析掌握設備的技術狀態,監視其劣化傾向。當發現有失效傾向(隱患)時應立即采取預防措施或向上級部門提出改善建議或申請;當設備存在上表中任一失效項目時,要填寫失效設備情況報告表報設備部;當設備處在嚴重失效狀態時,有責任提出停止使用的建議。
3、各分廠、單位設備管理部門對處在失效狀態下不正常、不完善的設備要及時組織檢修,對存在隱患和有失效傾向的設備,要作為本部門的重點工作,積極制訂改善措施方案和改善計劃,爭取設備按預期要求轉為有效狀態,避免長期失效。
4、專職點檢人員及有關管理人員必須把設備失效情況及恢復、改善措施詳細記入失效設備情況報告表及設備檔案,并報送設備部。
四 檢查與考核
1、設備技術狀態的檢查、考核指標
設備總臺數—失效設備臺數
設備有效率計算方法:
設備總臺數
(1) 設備綜合有效率=×100%
關鍵設備有效臺數
關鍵設備總臺數
(2) 關鍵設備有效率= —————×100%
重要設備有效臺數
重要設備總臺數
(3) 重要設備有效率= —————×100%
(4) 月(季)關鍵設備不正常不完善時間。
注:設備總臺數是指生產運行、備用和就地封存設備臺數之和,不包括外借、拆除和基建措施工程已完而尚未投產的設備。
2、各分廠、單位設備管理部門應組織有關人員每月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檢查內容:
(1)、根據點檢人員的報告,對設備進行抽查。
(2)、檢查失效臺數及m.airporthotelslisboa.com失效比(失效比=失效設備臺數/設備總臺數),并分析其原因、責任。
(3)、檢查設備的改善措施、方案、計劃的落實情況。
(4)、檢查完后寫出設備檢查評定報告報公司設備部。
3、公司每季組織一次公司性設備技術狀態大檢查并予以考核,檢查的主要對象為A、B級設備的技術狀態。
檢查內容:
(1)、抽查AB級設備。
(2)、檢查設備失效原因和責任。
(3)、檢查設備的改善措施方案、計劃的落實情況。
(4)、檢查各單位全員設備管理(T
PM)的執行情況。
(5)、檢查各單位對設備狀態的管理情況(包括臺帳及實績記錄)。
每次設備技術狀態大檢查還可以結合其他管理目標增加檢查內容,具體項目由主管部門根據情況決定。
五附則
5.1有關設備技術狀態管理的獎懲辦法,詳見公司有關經濟責任制等規定。
5.2本制度從發布之日起開始執行,解釋權歸設備部。
篇2:企業設備技術狀態管理主要內容
企業設備技術狀態管理主要內容
設備技術狀態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和相應的規程標準,正確合理地使用設備,加強設備的維護、檢查工作,了解和掌握設備故障征兆與劣化情況,并采取消除和控制措施,積累設備檢查修理過程中的各種信息,為制定合理的修理方案或更新策略提供依據。其具體內容如下。
1.建立設備技術狀態管理的原始依據。包括設備的能力指標、精度指標和運行特征等原始性能指標,有關技術特性指標,設備技術狀態信息特征參數指標等。
2.制定設備技術狀態管理的工作標準。包括設備操作規程、維護保養規程、檢修規程及狀態檢查與監測規程等。
3.建立設備管理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設備維護保養、檢查、計劃維修、故障管理、重點設備管理等規章制度及考核考查辦法,有關基礎工作的內容、形式與流程等。
4.貫徹設備操作規程與維護制度。合理使用設備、正確合理潤滑設備、精心維護設備。
5.實行設備檢查制度。包括全部生產設備及起重設備、動力設備的日常檢查、生產重點設備的定期性能檢查和精密設備的定期精度檢查,掌握設備的技術狀態信息。
6.定期進行設備完好狀態檢查,精度檢測及特種容器檢測等。
7.采用診斷技術進行狀態檢測,及時掌握設備的實際技術狀態,為設備的狀態維修提供準確信息依據。
8.按照設備的檢查點和檢查路線進行巡回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異常征兆和隱患,要及時排除或進行有計劃地維修,以控制和減少故障發生。
9.對突發故障(包括事故)按照規定進行分析處理和搶修,并做好記錄。
10.嚴格貫徹動力設備的安全運行規程、環境保護法則以及定期預防試驗規定。
11.搜集各種檢查記錄資料,日常維修、故障修理及其他修理記錄資料,進行統計、整理和分析,探索故障原因與規律,擬定維修對策。
12.采取相應的對策和措施,改進設備的技術狀態。對標準與制度進行完善,不斷提高設備技術狀態管理的水平。
篇3:某醫院儀器設備檔案管理細則
醫院儀器設備檔案管理細則
1、目的
為加強對儀器設備檔案的管理,妥善收集與管理大型、貴重、精密儀器、設備的相關資料,制定本細則。
2、適用范圍
2.1本細則適用于醫院對重點儀器設備資料的管理,包括設備說明書、合格證、維修證、圖紙等全部隨機資料及后續服務資料。
2.2本細則僅針對儀器設備檔案的管理,從屬于醫院《檔案管理制度》。
3、管理范圍
3.1凡價值在1萬元以上的進口和國產的精密、貴重、稀缺儀器設備,必須建立檔案。
3.2凡屬歸檔范圍內的儀器設備的購置申請報告及批復文件,應存入該儀器設備檔案內。
3.3凡屬歸檔范圍內的儀器設備,到貨后應由藥械部的兼職檔案人員參加開箱驗收,詳細填寫驗收報告(一式兩份)并存檔備案。
3.4凡屬歸檔范圍內的儀器設備的全套隨機技術文件、儀器設備說明書、樣本、圖紙、技術操作規程、合格證及安裝調試等材料,均為存檔范圍。
3.5已建檔的儀器設備在管理、使用、維修和改進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應歸檔,不得隨意亂放,以免丟失。
4、工作要求
4.1藥械部的兼職檔案員負責儀器設備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維修和使用統計工作。
4.2儀器設備檔案內的文件材料,要按時間順序排列,用鉛筆編寫頁號,凡有文字的頁面,都要編號,正面標在右上角,背面標在左上角,并完整填寫卷內目錄。
4.3儀器設備檔案應一式三份,原件交院辦(人事行政部)檔案室,一份復印件留在設備使用部門備用,一份復印件在藥械部存檔。院辦(人事行政部)負責監督、檢查檔案管理情況和設備使用情況。
4.4儀器設備檔案應放置在專用的檔案柜中,做到完整安全,存放有序,查找方便,不得隨意堆放,嚴防毀壞和散失。
4.5儀器設備檔案的原件一般不外借,如因特殊需要必須借用時,應經院辦(人事行政部)負責人同意。
4.6辦理借閱手續后借出的檔案材料,借用人要妥善保管,不得毀壞和遺失,并應按期歸還,如有損壞或遺失,由借用人負責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