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經理人

消防系統防雷方案

3989

  消防系統的防雷方案

  益繁忙龐雜的事務通過高速電腦,自動化設備及通訊系統得以井然有序,而這些敏感電子設備工作電壓卻在不斷降低,其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它們受到過壓特別是雷電的襲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受雷擊引起設備損壞已占硬件維護相當的比重。僅以廣東省為例,1995年“雷電災害”225起,1996年猛增1197起,1997年則為1465起,而且大部分事故發生在電子電器設備被損壞。因雷電襲擊導致系統運行中斷,其間接經濟損失難以估算,雷電和浪涌電壓成了電子化時代的一大公害。安裝合適的避雷過電壓保護裝置,已成為現代電子計算機房、網絡中心、通訊系統安全運行的必要措施。

  一、雷電的基本理論

  雷電入侵設備通常有三種形式:

  (1)、直擊雷直接擊中線路,雷電高電壓沿線路直接入侵設備。這種情況在高山通信站、鄉村較常發生;閃電直接落在野外或山上的電源線、電話線、天饋線上。雷電能量非常大,嚴重時會導致導線熔化,設備的元器件燒焦、炸裂。

  (2)、感應雷。雷擊可通過靜電感應和電磁感應的形式,在各種導線中感生幾千伏到幾萬伏的高電壓,感應高電壓沿線路入侵設備。感應雷是直擊雷的二次效應,所以能量比直擊雷要小得多,往往設備受感應雷襲擊后,其元器件外觀無明顯損壞痕跡,而用儀表測量才發現內部擊穿。這種情況表現最突出的是一些脆弱的集成器件、晶體管,例如近年常見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受雷電擊壞的多為網卡、收發器、調制解調器(MODEM)、集線器等。

  (3)、由于建筑物避雷針接閃,在強大的雷電流通過地網入地的瞬間,引起建筑物附近地電位急劇變化,通過各種分立接地線引入高電位,對設備造成反擊而損壞。這種情況相對前兩種雷擊發生較少,但對設備損害最為嚴重。

  從雷電入侵設備的三種形式看,雷電入侵主要有三種途徑:

 ?、匐娫淳€;

 ?、谛盘柧€;

 ?、劢拥鼐€。

  二、接地重要性

  現代防雷工程從技術設計到施工,接地問題是首要項目,尤其是現代電子通訊系統。接地是分流和排泄直接雷擊和雷電電磁干擾能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感應雷電壓可達幾千、幾萬伏,有時可達幾十萬伏,沒有接地裝置或接地不良時,電子設備特別是電子計算機、攝像鏡頭、控制鏡頭轉換角度的電源線等電子設備耐壓較低,受到雷電脈沖的沖擊其過電壓瞬間擊壞其內部電子元件。接地是電力、電子、無線電工程技術中為保證各類信號的傳輸質量,保護設備和操作人員安全的一種措施,同時也是電子工程技術中電位的參考。

  三、消防系統的防雷一般方案

  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電源防護;第二個方面是信號防護。

  1.為消防系統主機作三級電源的防護。

  所謂的電源的三級防護,即為總配電房為第一級電源防護、樓層的配總開關為第二級電源防護、消防系統主機的電源供電為第三級電源防護。在電源附近安裝電源過電壓防護避雷箱,必須保證避雷箱的地線與電源地線(或建筑物梁內主筋)可靠連接在一起,一般要求接地電阻必須達到10歐姆以下為合格。

  2.消防系統主機與其他連接設備之間的信號防護。

  與消防主機連接的設備主要有火災報警探頭、自動噴淋裝置、聯動控制、24伏直流電源裝置、火警電話、火警廣播等,其兩端的數據線路都必須串接信號避雷器,而音頻信號線路則必須串接音頻避雷器,直流電源則要用直流電源避雷器,注意:火災報警探頭往往傳輸的是模擬感應信號,在定做避雷器時注意不要在信號通過避雷器時發生衰減。

  3.電源及信號線路的布線系統屏蔽及其良好接地

  屏蔽是利用各種金屬屏蔽體來阻擋和衰減加在電子設備上之電磁干擾或過電壓能量。具體可分為建筑物屏蔽、設備屏蔽和各種線纜(包括管道)之屏蔽。建筑物之屏蔽可利用建筑物鋼筋、金屬構架、金屬門屬、地板等均相互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法拉第籠,并與地網有可靠之電氣連接,形成初級屏蔽網。設備之屏蔽應在對電子設備耐過電壓水平調查之基礎上,按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劃分之雷電防護區(LPZ)施行多級屏蔽。屏蔽之效果首先取決于初級屏蔽網之衰減程度,其次取決于屏蔽層對于射電磁波之反射損耗和吸收損耗程度。對入戶之金屬管道、通信線路和電力線纜要在入戶前進行屏蔽(使用屏蔽線纜或穿金屬管)接地處理。

  4.等電位連接

  等電位連接是內部防雷裝置中一部份,其目的在于減少雷電流所引起之電位差。等電位是用連接導線或過電壓(電涌)保護器將處在需要防護之空間內之防雷裝置,建筑物之金屬構架、金屬裝置、外來之導線、電氣裝置、電信裝置等連接,形成等電位連接網絡,以實現均壓等電位,防止需要防護空間之火災、爆炸、生命危險和設備損壞。

  5.防雷器接地

  這是散泄雷電流和有效降低電位之措施。接地有多種類型,有通信之信號地、電源之交流地、人身之保護地、計算機系統之邏輯地,再加上防雷接地。由于用途不同,對地線之要求也不相同,防雷地之物理要求是:一旦有雷電流發生,盡快把雷電散發到大地。因而其接地裝置接地電阻越低、等電位裝置與接地裝置間連接距離越短,相對而言,設備受雷電損壞之機率越低。

  6.防雷器的安裝

  為抑制經金屬導體線路傳導而來之過電壓和過電流以及對等電位連接網中無法使用導體直接連接之部位實行等電位連接,適用器件為過電壓保護器(俗稱防雷器)

  1)電源線應實現多級防護,多級防護是以各防雷區為層次,對雷電能量的逐級減弱(能量分配),使各級限制電壓相互配合,最終使過電壓值限制在設備絕緣強度之內(電壓配合)。

  在下列情況下,多級防護成為必須:某一級防雷器失效或防雷器某一路失效。防雷器的殘壓不配合設備絕緣強度,線纜在建筑物內長度較長時。

  2)幾乎所有情況下的線纜防護,至少應分成兩級以上,同一級KD465防雷器還可能包含多級保護(如串并式防雷器)。為了達到有效的保護,可在各防雷區界面處設置相應的防雷器,防雷器可針對單個電子設備,或一個裝有多個電子設備的空間,所有穿過通常具有空間屏蔽的防雷區的導線,在穿過防雷區界面同時接有防雷器。另外,防雷器的保護范圍是有限的,一般防雷器與設備線路距離超過10m以后將使防護效果劣化,這是因為防雷器和需要保護的設備之間的電纜上有反射造成的振蕩電壓,其幅值與線路長度、負載阻抗成正比。

  3)在使用電源孩子雷器的多級防護中,如果不注意能量分配,則可


能引入更多的雷電能量進入保護區域。這要求防雷器應根據前述評估模式選擇。一般KD465防雷器都有通過雷電流越大,殘壓越高的特點,通過能量分配后未級防雷器流過的雷電流極小,有利于電壓限制。注意,不考慮電壓配合而僅僅選擇低響應電壓的防雷器作末級保護是危險的。

  實現能量分配與電壓配合的要點在于利用兩級防雷器之間線纜本身的感抗。線纜本身的感抗有一定的阻礙埋電流及分壓作用,使雷電流更多地被分配到前級泄放。一般要求兩級防雷器之間線纜長度在15m左右,適用于保護地線與其它線纜緊貼敷設或處于同一條電纜之內的情況。線纜上分支線路的長度對線纜要求長度有影響,當保護地線與被保護線纜有一定距離(>1m),這時要求線纜長度大于5m即可。在一些不適合采用線纜本身作退耦措施的如兩級防雷區界面靠近或線纜長度較短時,可利用專門的退耦器件,這時無距離要求。

  4)退耦器件是實現能量分配與電壓配合的重要措施,以下幾種材料可作為退耦器件:線纜、電感和電阻。

  串并式電源防雷器就是一種考慮了能量分配與電壓配合,利用濾波器作為退耦器件的防雷器組合形式,適合于各種場合的應用。

  5)在某些極端情況下,裝上防雷器反而會增加設備損壞的可能,必須杜絕;這類情況發生。防雷器保護幾條線,其中一條線上的防雷器失效或響應速度過慢。這可能使共模干擾轉化為差模干擾而損壞設備。這要求必須實施多級防護及注意防雷器的維護。不考慮防雷保護區、能量配合及電壓分配而隨便安裝防雷器,比如僅僅在設備前端裝設一只防雷器,由于沒有前級保護,強大的雷電流將被吸引到設備前端,致使防雷器殘壓超過設備絕緣強度。這要求KD465防雷器必須按層次性原則安裝。

  6)在另外的一些情況下,錯誤的安裝將使設備得不到有效保護。過長的防雷器連接線、防雷器工作時,連接線上由感抗引起的電壓將極高,加在設備上的仍會危險電壓,這個問題在末級防雷器的應用中更加明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采用短的連接線,也要以采用兩要以上分開的連接線以分擔磁場強度,減少壓降,單線加粗連接線是沒有什么效果的。必要時可通過改變被保護線的布線,使其靠近等電位連接排(接地點)以減少連接線長度。

  KD465防雷器輸出線和輸入線、接地線靠近、并排敷設。這種情況對串并式防雷器的影響比較嚴重。當串并式電源防雷器的輸出線(已保護的線)和輸入線(未保護線)、地線靠近敷設,會使輸出線內感應出瞬態浪涌,雖然其強度較原來小,但仍可能是危險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將輸入線、地線與輸出線分開敷設或垂直敷設,盡量減少并行敷設的長度,拉開敷設的距離。

  防雷器接地線沒有與被保護設備的保護地相連,即采取單獨的防雷接地。這將使被保護線與設備保護地之間在瞬態時存在危險電壓,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防雷器的接地應與設備保護地相連。

篇2:幼兒園防雷擊應急預案范例

  幼兒園防雷擊應急預案

  本著預防為主,宣傳教育為輔,防患于未然的原則,為做好抗雷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雷擊造成的損失,根據我園實際,特制定防雷擊應急預案

  一、 組織領導及職責

  (一)成立防雷領導小組:

  組 長:**

  組 員:**

  (二)領導小組職責:

  1.全面負責本園雷擊應急工作,進行自救互救、疏散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單位應急意識和抵御雷擊災害的能力。

  2.對本園雷擊防災應急預案組織演練。

  3.一旦發生雷擊,全面負責本單位雷擊應急工作,指揮各專業組按預案確定的職責投入抗雷救災。

  (三)各應急專業工作組:

  1、應急疏散組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2、宣傳組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

  3、后勤保障組組長:**

  二、防雷安全宣傳教育:

  1.防雷安全全園集中宣傳教育工作,主要由辦公室負責;分班宣傳教育工作,主要由各班班長負責。

  2.防雷安全宣傳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如何防雷?包括室內、室外如何“避雷”;打雷時應該往哪里躲?被雷電擊中后如何搶救、自救、互救?等等。

  3.防雷安全宣傳教育的主要形式有集中宣講、掛圖、發放資料手冊、知識競賽等。

  三、防雷應急處置:

  1.幼兒園上空暴雨、閃電、雷鳴即將發生時,應當切斷園內包括微機、各教室、各辦公室等在內的一切電源;

  2.各班主任應當召集、通知正在室外活動的幼兒安全地回到教室。

  3.雷電正在發生時,應當關好門窗,防止球形雷(滾雷)竄入室內造成危害,不得打電話、手機,不要靠近室內的金屬設備(如水管)及門窗等容易被雷擊中的地方。、

  4.受雷擊被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身體并不帶電。應馬上讓其躺下,撲滅身上的火,并對他進行搶救。若傷者雖失去意識,但仍有呼吸或心跳,則自行恢復的可能性很大,應讓傷者舒適平臥,安靜休息后,再送醫院治療。若傷者已停止呼吸或心臟跳動,應迅速對其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在送往醫院的途中要繼續進行心肺復蘇的急救。

  5.發生雷擊傷害事故后,不管現場有沒有臨時急救人員,都要立即撥打120,讓專業醫生組織搶救。并通知受傷學生的監護人馬上趕赴現場或醫院。

  四、防雷報告制度:

  1.檢查發現幼兒園防雷裝置不能發揮正常作用,可能不符合標準規范要求時,要及時報告園長,由園長向上級報告。

  2.在遭受雷電災害后,應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和氣象主管機構報告災情,并協助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做好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工作,分析雷電災害事故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

  注:我園于六月八日星期五上午九點準時舉行防雷安全演練。

篇3:(小學)防雷減災工作應急預案

>  (小學)學校防雷減災工作應急預案

  為了貫徹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按照防雷減災工作的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結合我校校舍的實際情況,做好學校防雷減災工作,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進一步做好學校防雷減災工作,保障師生的生命和校產的安全。

  二、組織機構

  1、成立萬里中心小學防雷減災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校長)

  副組長:z(副校長)

  成員:z、全體班主任

  2、防雷減災領導小組職責

 ?、侔凑辗览诇p災工作的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加強管理。

 ?、诩訌婎I導、組織、計劃、協調、監督和檢查工作。

 ?、鄹鶕子甑念A報和實際情況,決定、發布本預案啟動時間、截止時間并組織實施。

 ?、苡鲇袊乐貫那闀r,根據本預案采取應對措施,并及時向市教委報告。

  三:組建防雷減災搶險隊。搶險隊和應在接到領導小組的命令后迅速到達指定地點展開救援工作,完成交辦的各項任務。

  1、防雷減災搶險隊

  隊長:袁學義

  副隊長:各班主任

  成員:45歲以下全體男教師。

  四、認真落實防雷減災安全措施

  1、根據學校建筑物和有關設施的具體情況,組織按照有關專業防雷設計規范選用和安裝防雷裝置,對現有避雷針、避雷帶的狀況與屋頂金屬物的連接情況、引下線是否有斷裂或銹蝕、接地裝置附近土壤是否有沉降現象、排(下)水管線是否堵塞等經常進行安檢。

  2、防雷減災工作重點建筑物是:教學樓、辦公樓及師生宿舍。

  五、防雷減災監測巡視制度

  1、主動從廣播、電視、報紙、互聯網、手機短信息、氣象臺及時了解雷電災害預警信息,定期組織開展學校防雷安全工作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并做好督促落實工作。

  2、小學防雷減災領導小組辦公室電話:***

  負責人:z

  發生險情時,防雷減災領導小組在最短時間內做到指揮、領導到位,及時組織救援人員到位,協調物資、資金到位,確保高效妥善處置災情,并做好雷電災害的調查、鑒定和上報工作,絕不隱瞞不報。

相關文章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国产原创剧情经理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